字級大小:

A-

A

A+

p202 修菩薩道

菩薩正法城,般若以為牆,

慚愧為深塹,智慧可卻敵。 ──《華嚴經》


人有聖人及凡夫的不同,凡夫有貪瞋愚痴的煩惱,自私執著,聖人則會修身養性,培養慈悲道德,利他利人,聖人也就是菩薩。這四句偈說明一個行菩薩道的人,應具備哪些修行資糧,讓自己從凡夫成為菩薩。「菩薩正法城」,在菩薩的修行法門中,以「正法」作為他堅固防護的城堡。所謂的正法,就是以慈悲、道德為依據,不觸犯惡法,因此就能「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坐在船頭穩,不怕浪來顛」。由於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平時有正法作為保護,就能保護自己,利益眾生。

人在社會生存也是一樣,要用什麼來保護自己?如果用金錢來保護自己,人常因財而死;用權勢來保護自己,爬得高就跌得重;用群眾來保護自己,因緣有聚有散,所以這些都是不可靠的,唯有「正法」才是最堅固的防衛。

「般若以為牆」,除了正法外,還要以「般若」作為保護的城牆。般若就是正道、佛法,諸如慈悲、戒律、禪定、正見等,都不出般若的範圍。人有了般若,做事便懂得巧妙,行止有節度,能為自己化解許多不必要的煩惱與困擾。

「慚愧為深塹」,菩薩的正法城,還要以「慚愧」作為保護自己的護城河。不管敵軍如何兇惡、殘暴,因為菩薩懂得慚愧、謙遜,在面對任何的打擊與困境時,都懂得反省懺悔,懂得改過遷善,因此任何的挫折逆境都打不倒他。

「智慧可卻敵」,人雖然有許多五欲六塵的煩惱,然而菩薩可以運用般若、慚愧、正見為防衛,就能智慧降伏這些煩惱的魔軍。《華嚴經》的這四句偈,讓我們學習如何做一名不同於凡夫的菩薩,對於我們的立身處世也很值得參考。

二○一四年九月一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