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2 無上法衣

若其有施意,饑窮不為貧,

若復知慚羞,此則著法衣。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這段偈頌告訴我們布施與慚恥的可貴。 社會上,如果有人發心做公益、行善布施,都應該給予讚美鼓勵。在佛教裡,也很重視布施,不只是以錢財物資的財布施,還有以知識、技術、真理教化他的法布施;以及維護世間公義,給予苦難眾生精神鼓舞,遠離怖畏的無畏布施。

布施,不一定有錢的人才能做,沒有錢,也可以用語言布施,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說好話也是一種布施;如果不善言辭,給人一個微笑,讓人歡喜也是布施;或者出力氣勞動服務、為人服務,也是布施;如果這些都沒有,但是你有一顆善心好念,見人布施心生歡喜,能隨喜讚歎,功德也等同於布施的人了。

所以,人人都可以行布施,就如《摩訶迦葉度貧母經》裡說的,「若其有施意,饑窮不為貧」,即使自己一無所有,只要你有布施的心意,如佛陀時代「貧女一燈」,貧女以一念清淨心布施一燈,功德更勝過富人布施的千燈萬燈,連天神都無法將它熄滅。

除了布施,還要有感恩的美德。懂得感恩的人,就是富有的人;沒有布施心、感恩心的人,心中只想要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縱然是坐擁金山,家財萬貫,也是貧窮的人。

「若復知慚羞,此則著法衣」,在佛教裡,以慚愧羞恥為道德的衣裝。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是人有慚恥心,有慚恥心的人,如同穿了一件莊嚴美麗的法服,所到之處都會受人讚歎、得人敬重。

布施可以讓自己內心富有,慚恥可以使自己永保精進,隨時提醒自己要對家人、朋友,對社會、國家有貢獻。人有了布施、慚恥這兩種法寶,一生受用無盡!

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