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2 第一章 總說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二千六百多年前,出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是淨飯王的王子,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佛陀出家成道前,雖然貴為一國王子,在王宮裡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但他反觀一般平民百姓,不但為了生活必須百般奔波營求,尤其當時的印度社會,人民依出生的身分、階級、職業等不同,分有「婆羅門(宗教師)、剎帝利(王公貴族)、吠舍(工商界)、首陀羅(賤民)」等四種姓。這個階級制度讓人民天生就必須被迫接受「尊卑貴賤」的差別待遇,造成社會種種不平等的現象,也讓那些低下階層的人民更是苦上加苦。

當時佛陀雖然尚未出家,還是身處王宮的悉達多太子,但他關懷社會民生,尤其在「遊歷四城門」(《佛本行經》)之後,更加深刻了解到人民的生活疾苦,以及對生死無常感到無奈。為了打破人我階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實現「眾生平等」的佛法真義,藉此解決社會人事的紛爭、對立,幫助眾生減少內心的憂悲苦惱,進而認識生命的真諦,解開生死的迷惑,增加人生的幸福解脫,佛陀於是發心出家修道,經過多年的苦修、冥想後,終於證悟「緣起」及「眾生平等」的真理而成道。

中道生活 解決人間問題

佛陀成道後,他告訴世間大眾,唯有過著離於苦樂、有無二邊的「中道」生活,才能解決有關「人生、人心、人事」等諸多的人間問題。所以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都是為了給予當時的社會大眾「示教利喜」(《法華經》);也正因為佛陀的慈悲教化,人間就這樣有了「佛教」。

由此可見,「佛教」本來就是佛陀對人間的教化,佛陀為了解決人間的問題,所以發願出家;佛陀所開示的一切教法,都是為了增加人間的幸福與安樂。所以「佛教」其實就是人間的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陀「降誕世間、示教利喜」的本懷,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也就是佛教的全部。

如此說來,既然「佛教」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那麼現在我們為什麼還要特別揭櫫「人間佛教」,何必要特別標榜「人間」兩個字呢?

主要的是,因為佛陀時代距離現在已有二千六百年的時間,在這個漫長的弘傳過程中,因為人為的諸多因素,包括弟子對「佛陀教法」及「佛所制戒」產生許多的歧見與異說,形成很多不同的教派與思想主張,使得佛教因為教徒的種種分歧而不容易團結、合作,造成佛教發展的困難。

再者,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由於政治、社會變遷等因素,使得佛教慢慢走入山林,形成「清修自了」的遁世佛教。加上過去佛教裡的一些法師說法,總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場,過分強調「出世思想」,經常否定現實人生所需要的財富、感情、家庭生活等。例如,提到財富,就說「金錢是毒蛇」;談到夫妻,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說起兒女,就說「都是一群討債鬼」。因為傳統佛教不重視人間生活,失去了人間性、生活性,因而為世人所詬病。

現在我們提出「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就是希望重整如來一代時教,重新審視佛陀最初說法的本懷,希望透過「人間佛教」的倡導,能夠真正把握佛陀的根本教法與化世的精神,藉此把各種的異說、分歧與不同,通通統合起來,讓佛教重新走入人間。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把佛陀當初的開示、教化,徹底落實在生活裡,讓普羅大眾都能藉由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得以增加人間的幸福與美滿,這才是佛陀「降世說法」的本懷。

五戒十善 是做人的根本

人間佛教,是佛陀的一代時教;人間佛教,未來必然是世界人類的一道光明。我們看,現在舉世都在追求「和平」,都在倡導「自由、民主、平等」。其實早在佛陀成道後的第一時間,他就發出了一個重要的宣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華嚴經》卷五一)

這句話說明,每一個人的自性裡都跟佛陀一樣,本來就具足佛性,只要我們把自己內在的佛性開發出來,人人都能解脫自在,都能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必受任何人主宰,也沒有另外一個神明可以控制我們。所以佛教講「皈依三寶」,其實就是要皈依自己,也就是佛陀對弟子教誡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雜阿含經》卷二四),因此「皈依」的主要意義,就是要找回自己的真如佛性。

「佛性平等」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重要思想,也是最具有「民主、平等」精神的偉大學說,所謂「四河入海,無復異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增一阿含經》),尤其佛陀對於男女、四眾平等非常重視,但當今一些不了解佛陀本懷的傲慢弟子,自抬身價,覺得自己的身分比別人高貴,實是最大的邪見。

因為從「佛性平等」,說明一切「眾生」本來就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這是何等尊重,何等神聖,何等高貴的一句話!乃至後來佛陀又創建了「六和敬」的僧團,並且制定各種戒律以維護僧團的和樂,甚至教導在家信眾要受持五戒,要奉行十善。

「五戒十善」是人間家庭和樂的基石,更是人身自由的保障。過去一般人不懂,總以為受戒會因為戒條的約束而不得自由,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持戒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違反法制戒條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牢獄的災難,所以才會失去自由。

戒律精神 不侵犯而尊重

所謂人間佛教戒律的精神,主要就是「不侵犯」而給予「尊重」的意思。

第一、不侵犯別人的生命而尊重其生存權利的自由(不殺生)。

第二、不侵犯別人的財富而尊重其擁有財富的自由(不偷盜)。

第三、不侵犯別人的身體、名節而給予尊嚴的自由(不邪淫)。

第四、不侵犯別人的名譽,不誇大宣傳獲取別人的信仰,不貶抑他人、不造謠生事而尊重他人信用的自由(不妄語)。

第五、不吸食麻醉品、毒品,不吃危害心智的食物,或讓人類互相戕害的食品,這就是尊重自他健康的自由(不飲酒、不吸毒)。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都必須由持戒才能生起,因此《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甚至《大般涅槃經》更說:「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由此可見戒的重要。

人間的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持戒,就不會侵犯別人,自然不會受到因果乃至法律的制裁,如此自己和他人都能獲得「自由」,這是安定社會的一股重要的無形力量。從五戒的教示而發展為「十善」,也就是身體沒有「殺生、偷盜、邪淫」等行為,口中沒有「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言論,內心沒有「貪欲、瞋恨、愚痴」等三毒。

五戒十善,是佛陀初步給予人間的指示,不但為社會大眾訂下了一個行事的依循標準,也讓人生有了明確的依歸和指標,所以「人間佛教」就從這裡開展出來了。因此說,人間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教化,「人間佛教」追根究柢,它確確實實是溯源自佛陀的教法。如太虛大師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人道能完成了,佛道就會完成。

菩薩精神 人間佛教根本

後來由於佛教的演進,大乘佛教更加倡導菩薩的精神,合乎佛陀的本意、合乎人間的精神。每一位菩薩都是因為發菩提心而來成就菩薩道,所以菩提心也成為人間佛教的根本。

只不過,由於弟子的根性不同,對佛法義理的理解,乃至在修持體悟上各有不同,對佛陀的教法就有了不同的見解和主張,甚至各自執著自己的理念、想法,於是產生了所謂的「我執、法執」,也因此使得佛法的信仰難以統一,甚至影響了佛教的發展。

例如:佛陀入滅後不久,便由於弟子在教義與戒律行持上有各種不同的執著,分裂成很多的部派,所以稱為「部派佛教」。後來隨著時空的流轉,在時間上有了原始佛教和印度大乘佛教的說法;在空間上,因地理位置又分出南傳、北傳、漢傳和藏傳的佛教。甚至佛教的傳播愈傳愈廣、愈久、愈大,因此又發展了韓國式的佛教、日本式的佛教、泰國式的佛教、西方人的佛教等等。光是在中國,就分有八大宗派,單指禪門吧,又有一花五葉、五家七派的說法。

儘管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有所謂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詰經》),但其實「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只要大家不是在人我是非上紛爭計較,而是因為對教義的認知、理解,乃至對修持的方法、體驗不同,因此有了各自弘化的法門與方向,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就如同中國的大乘八宗,不也是各有自宗的「判教」標準嗎?但是並沒有因此分裂佛教,反而讓佛教如同百花開放,更顯得它豐富而多元,更能順應各種不同根機的眾生需要;因為大家所信仰的,都是同一個佛陀,大家所弘揚的,也都是佛陀根據「三法印」對人間說的一代時教。

然而,晚近以來,由於西學東漸,許多學者不以信仰來研究佛教,以偏執的成見兀自評判,徒然增加教義的分歧與佛教的分裂;有鑑於此,近百年以來,有識之士對於佛教的弘傳,就希望能找出一個共識,讓大家一起來發展佛教,於是「人間佛教」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首先在大陸,過去有太虛大師在各地講說「人生佛教」,一九三二年,又提出〈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同一時期,慈航法師則在南洋新馬創辦《人間佛教雜誌》,傳播人間佛教的信仰;以及一些當代學者和開明的四眾弟子,如楊仁山、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設立「金陵刻經處」,宣揚文化等,乃至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長者也提倡人間佛教,尤其從新上任的會長學誠法師口中得知,中國佛教協會已把弘揚人間佛教寫入組織章程。大家都覺得應該要用「人間佛教」來回歸佛陀的時代,讓佛教秉承當初佛陀「示教利喜」的精神,在人間自覺覺他、自度度人,透過「緣起中道」、「法界一如」、「同體共生」、「眾生平等」等佛法義理與思想,共同來促進世界和平,共謀人類的幸福,一時風起雲湧,「人間佛教」成為世界宗教的主流。

說到人間佛教,如前提及,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佛陀所說的教法,都是為人間而說的,如此,不稱為人間佛教,要說是「六道眾生」中的哪一類佛教才好嗎?難道是要稱畜生的佛教?還是地獄的佛教、阿修羅的佛教、餓鬼的佛教才好嗎?

佛教確實是佛陀為「人間」而說,所以現在我們談說人間佛教,應該要從「人間的佛陀」說起。我們從佛教的史傳記載可以知道,佛陀是人不是神!《般泥洹經》亦講道:「吾亦恒在比丘眾中。」佛陀的一生在歷史上都有明確的史據可考,佛陀是覺悟的聖者。他不是像一般宗教的教主,許多都是玄想出來的神明,如玄天上帝、無生老母,或是被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玉皇大帝等。

《長阿含‧堅固經》中佛陀談到:「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子、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佛陀既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像某些人被刻意「神格化」而才受到崇拜。佛陀確實是經過千辛萬苦的修行,他對於人心、人性、人格等所有人的問題,都有了確實的了悟與實證。因此成道後的佛陀,他的道德、人格,他的慈悲、智慧都已經獲得了圓滿的修證,他所宣說的教法,如緣起、中道、十二因緣、三法印、四聖諦,乃至因果、業報、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都是真正能夠讓人們安定身心,進而解決生活、生死與生命等人生課題的無上真理。

三好四給 消業重於祈福

例如,佛教講「業報」,所謂「業」,就是「行為」。我們每個人今生的幸與不幸,命運的好與壞,都是自己行為造作的結果,也就是「業力」所致。因此,對於一般佛教徒喜歡在佛前祈福,我認為「消業」比「祈福」更重要。只要我們大家都能身做好事(就是善)、口說好話(就是真)、心存好念(就是美),內心有了善的力量,自然災消免難、增福滅罪,所以人人都要奉行「三好」,並且實踐「四給」。

「四給」就是四無量心,即:「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人信心」自然不會說話傷人,「給人歡喜」自然會隨喜讚歎,這就是「說好話」(口業淨化);「給人希望」,別人有挫折,會給予鼓勵、關心、祝福,這就是「存好心」(意業淨化);「給人方便」,行事自然不會官僚而主動助人,這就是「做好事」(身業淨化),所以「三好」、「四給」都是人間佛教的思想原則。

只是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因此一般人都害怕布施給人,也怕為善會吃虧、受委屈,感到善門難開、善事難做。其實布施就如播種,你不在田裡播種,怎麼能長出禾苗,怎麼能生出五穀呢?你不植栽種樹,怎麼能夠開花結果呢?這就是佛教的「因果觀念、業報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把這種人生不變的真理,普遍的在人間流傳了,這都是人間佛教。

了然生命 啟智慧教明理

因此,人間佛教並不是讓人迷信的膜拜,也不是叫人盲目的奉獻,人間佛教是啟人智慧、是教人明理的正信宗教。只要我們能奉行人間佛教,就能擁有佛法的智慧,就能了然生命的來去,如此不但現世「生活」能夠安心自在,還能免於「生死」的憂悲恐懼,最終得以圓滿「生命」的意義價值。

甚至,奉行人間佛教,不但我們自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後代。因為有了佛法信仰,我們就能夠「以無盡燈傳承後代,以自性佛覺悟心性,以三法印印證佛法,以四聖諦統攝信心,以五乘法貫通法界,以六度門進入佛國,以七覺支開展智慧,以八正道圓滿修證」。

換句話說,人間佛教的信仰是真正符合「信實、信德、信能」的宗教,他能讓我們每一個人獲得生活的安住,讓我們從凡夫的煩惱裡解脫出來,讓我們看清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緣起」而有,自性本「空」;從「空」就能徹悟自己的真如佛性。然後從人到佛,可以獲得人格的昇華,人性的完成,繼而了脫世間的紛爭而獲得歡喜自在。所以人間佛教是人間真正需要的佛教,人間佛教能夠幫助眾生在人間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這就是佛陀說法度眾的本懷。

解脫煩惱 重在身心安住

人間佛教不是某一個人的,人間佛教就是佛教。正因為人間佛教是普羅大眾都需要的佛教,人間佛教就是要幫助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經》)的佛教,因此現在我們弘揚人間佛教,應該著重在宣說佛陀證悟開示的真理,如緣起、中道、因果、業報,乃至無常、苦空等人間所需要的義理。

尤其要能把握佛陀化世的精神與特質,如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時代性等。甚至我常說,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我們要確實把握這些原則與方向去推動、發展,而不是只在一些旁枝末節的生活儀軌上計較,徒然造成佛教徒之間的互相批評、指責,甚至彼此排斥、毀謗,這都是在分裂佛教。

還記得一九六三年,我們代表中國佛教訪問世界佛教,在日本,大正大學石橋湛山校長對我們代表團提出的一段話。他說:

「你們今天代表中國佛教來訪問我們,但你們的內心其實是看不起我們日本佛教的,因為日本的僧人現在都已經有了家庭,各自娶妻生子,你們覺得日本佛教沒有戒律。

「甚至你們也看不起泰國的佛教,覺得泰國佛教光是靠信仰和供養,沒有什麼學術、義理;但相對的,泰國佛教其實也看不起你們中國佛教,認為你們已經遠離了原始佛陀時代的戒律生活,名義上是大乘佛教,實際上對佛法都沒有真正的了解。乃至日本佛教也看不起中國佛教,因為日本佛教儘管宗派多,但沒有人派;中國佛教不但有宗派而且有人派,這是讓日本佛教詬病的地方。」

像以上這種情況,大家互相歧視,彼此互不認同,如此哪能彼此親信交流、互訪往來呢?又怎能找到佛教共存共榮的成就呢?因此我們研究人間佛教,從人的性格來看,要讓每個人都能團結、統一、合作、共識,這是很不容易達成的目標。

所以,佛教在行事上,就不要太計較,在義理上把佛教單純化,像三法印、四聖諦、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等,或許將來佛教就能夠普遍發展。假如太多的談玄說妙,只有讓佛教提早消滅,不能為佛教增分,因為現代的人都要求單純;我們看,禪門在中國歷史上所以一枝獨秀,就是回歸佛陀本懷──信仰、修行單純化。83

特別是各地的佛教,由於文化、語言、習俗、氣候、地理環境的不同,自然發展出各種不同形態的生活樣貌。就拿原始佛教時代的僧團來講,僧侶們過著清淨的修道生活,所謂「偏袒右肩、托缽乞食、樹下一宿」;但這是在氣候炎熱的印度,如果把地點換在大雪飄飄的西伯利亞或中國的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出家人還能偏袒右肩去托缽乞食嗎?尤其像在中國社會,乞食被視為是乞丐的行為,你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比丘、比丘尼們還能實行「次第托缽乞食」的儀制嗎?

在〈寶王如來性起品〉:「復次,佛子!譬如水性,皆同一味,隨器異故,味有差別。水無是念:『我作眾味。』如來妙音亦復如是,皆悉一味,謂解脫味,隨諸眾生,受化器異,應有差別。」(《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四)所以,形式的佛教,大家必須要重新思考;要在精神上、義理上、心靈上、生活裡,找尋信仰的宗要,不要拘泥樣板,要與時俱進,以現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弘揚佛法,如此,人間佛教必定能符合當今人心思潮。

縱觀中國的佛教,過去祖師大德,在他們的信仰、悟道等修為中,早就已經發出人間佛教的訊息;如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再如百丈禪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等。這種叢林的禪門生活,其實也都是依循著佛陀當初在印度建立教團的示範。

只不過這時候的中國佛教,因為知道在生活形式上與印度不同,不能因循過去,所以才有「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也就是「避開戒律,另訂清規」,而依叢林寺院的清規制度來發展中國佛教,因此才發展出中國佛教的特色,甚至開創出隋唐時代「八宗並起」的盛況。

大乘八宗 沒有脫離大眾

說到中國的大乘八宗,不管是重在慧解的「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或是以行持為要的「淨土宗、禪宗、律宗、密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沒有離開人間生活,沒有脫離人群大眾。他們或者從事慈善公益來福利社會,因此受到普羅大眾的信仰;或者是宣說法要來教化人群,因此當時許多高僧大德都能與一些學者名流交誼往來,甚至應邀為帝王、大臣說法。這就如同佛陀當初也是出入王宮為各國國王說法,甚至把護法的責任付予王公大臣,這就是人間佛教的人間性。

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也是「人要的」,因此人間佛教既要符合「佛說的」,還要順應「人要的」。人在世間生存,不能沒有國家的保護,也不能缺少社會大眾的因緣成就。可以說,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離不開衣食住行等各種資生用物的物質生活,這就有賴士農工商等社會大眾的相互幫助。有了吃穿日用,精神方面還要有親情、愛情、友情、恩情等各種淨化的感情生活,乃至提升人格、性靈的藝術生活;更重要的是,人有生死問題,所以不能沒有信仰的生活;因此,我提出「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社會,功德歸於信徒」,我也曾為人間佛教提出四個宗要「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間因緣、心意和樂」,我認為讓大家共同接受的佛教,才是人間佛教。

佛法指導 豐富生活意義

人間的生活,需要有佛法的指導,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佛法,生活的意義就不一樣。

在中國民間有「第一經」之稱的《金剛經》,開頭序文就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段經文,看起來只是世間上一般世俗生活的一頓飯,實際上,這頓飯的內容意義非凡,它含有悟道者「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修持與慈悲、智慧。

例如,「食時,著衣、持缽」,這是說到了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衣冠整齊、形容威儀、安詳有序的依照規矩,手持瓦缽次第去乞食,這是持戒的精神。「次第乞已」,就是不分貴賤,不揀精粗,不分貧富,是忍辱、平等、隨緣、隨喜的精神。再者,托缽時,信者以飯食供養僧團的生活,僧團就以佛法開示信徒,讓大家心開意解,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這是布施的實踐。飯後整理衣、缽、具等用品,接著潔身洗足,晏然端坐,以禪坐安定身心,這就是精進波羅蜜。

托缽生活 智慧光明普照

甚至飲食的好與不好,社會對佛教的信與不信、對僧團各種的看法,都需要忍辱波羅蜜。要想具備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則必須要讓般若來統攝。因此,六度在大乘佛教裡,即是人間佛教生活的準則。

這一段簡單的托缽生活,可以說,就是般若智慧光明的普照,是如來放光的生活。著衣、持缽,是手上放光;城中乞食,是足下放光;次第乞食,是眼睛放光;飯食訖,收衣缽,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

這是一般通俗的生活,卻把佛陀人間佛教、生活佛教的精神表現無遺。這當中不但是佛陀實踐六度波羅蜜的示現,同時也展現了人間佛教的深義。因此,佛法不能只看表面的形象,我們對佛陀行化之間的悲心宏願,也要能深一層的去透視,才能真正了解佛法。

可惜的是,過去佛教的傳播,因為人性的脆弱,也由於信徒的自信心不足、信仰力不夠,一直都只是把佛陀當成保護傘,當作是靠山。生病了,要求佛陀保佑他健康;家庭人事不和了,要求佛陀保佑他家庭和諧;貧苦窮困了,要求佛陀能幫他發財富貴……

如果是藉著佛陀的威德加持來給予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提升,這是可以的;但我們對佛陀的信仰,不能只是貪求、要求、祈求,像兒女對父母要求這個、要求那個,這是長養貪心,不是信仰的真義。相反的,應該是為信仰來奉獻、服務、供養。信仰的意義就是一種捨己為人,犧牲小我,成就大眾。

因此,人間佛教秉持佛陀的精神,倡導信仰的意義是奉獻、不求回報;佛陀一生示教利喜,所謂割肉餵鷹、捨身飼虎,這種利益眾生、對人間犧牲奉獻的精神,是人間至難、至尊、至貴的行為。所以今日我們要讓佛教確實「人間化」,首先要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如經文所言「佛起大悲心,饒益諸世間」(《別譯雜阿含經》卷一)。有了人間佛教的思想,必然會產生人間佛教的言行,必能歌頌人間的善美、讚歎人間的和樂,乃至推動利他的工作、發起助人的服務等。

以《維摩詰經》的維摩居士為例,他就是人間佛教的模範行者;甚至《法華經》的〈譬喻品〉等,《華嚴經》的「事事無礙法界」等思想,都是今後人間佛教重點意義的宣揚。

利他普濟 奉獻不求回報

換句話說,人間佛教要有利他性與普濟性,「人間佛教」是以菩提心為主,以菩薩道為行,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實踐佛陀對人間的開示、教化,效法佛陀犧牲、奉獻的行誼,這就是菩提心。

像「九色鹿」裡的鹿王,為他的同類犧牲;像「鸚鵡啣水救火」,不管火救不救得了,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願力,是他的菩提心。這種精神和行為合起來就是菩薩道,菩薩道才是人間佛教。所以弘揚人間佛教要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是為「焦芽敗種」,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菩提心就是要有「入世」的精神,還要有「出世」的思想,也就是要能「入於世間」,而又「不著於世間」;等於宋朝岳武穆所說,一個國家要有辦法,必須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怕死。佛教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出世、入世的調和,那佛教也發展困難,因此人間佛教強調,「菩提心」是信仰與修行的根本。

人間佛教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如果沒有菩提心,就無法修學菩薩道;因此,唯有發菩提心的人,才堪任人間佛教的責任,才堪弘揚人間佛教。

當今的佛教徒,都希望成佛,在經典裡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光是信仰的完成,就要一大阿僧祇劫,那是多少時間?因此,佛教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在念佛、求佛、拜佛而已,應該是在行佛。所謂行佛者,要經過千生萬死、千錘百鍊,慢慢才能與佛相應,才能悟道;如果到了悟道的階段,還怕佛道不能完成嗎?

人間佛教,重在落實「行佛」;「行佛」就是「菩薩道」的實踐。因為學佛最終的目標雖然是成佛,但是「佛果」在「眾生」身上求,學佛唯有發「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通過「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菩薩道修行,才有可能完成「覺行圓滿」的佛果,所以從「人道」到「佛道」,中間少不得「菩薩道」的實踐。

菩提心也是諸佛菩薩度眾的重要動力,就拿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的四大菩薩為例,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慈悲,文殊菩薩大智大慧的般若,普賢菩薩大修大行的行持,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犧牲自我、救度眾生的願力,這才能代表今後佛教能普及社會、為人所接受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們如果不能把四大菩薩的「悲智願行」發揮,只在祈求、香火的敬獻上著力,那對人間佛教的發展是起不了積極作用的。

為了把四大菩薩的精神加以發揚,藉以推動人間佛教,我曾以「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為題,把原始佛教的「四聖諦」,與大乘佛教的「四弘誓願」相互結合。因為人間憂悲苦惱等問題(苦)要解決,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世間眾生貪瞋痴等無明業障(集)要解脫,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因為眾生感到修學(道)重要,因此「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信仰的目標是成就眾生獲得圓滿的大解脫(滅),因此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89

現在的佛教所需要的,應如過去太虛大師、慈航法師都曾提倡的「今後佛教的發展寄託在教育、文化、慈善」。我對人間佛教未來的發展也歸納了四點:第一以文化弘揚佛法,第二以教育培養人才,第三以慈善福利社會,第四以共修淨化人心。

雖然世間在文化、教育、慈善各方面,也有做到培養人才、維護社會安定的作用;但是佛教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更超越社會世俗的行事,因為佛教講究無相、無我、無著、無求,呈現一個無窮無盡、無量無邊的世界,這才是佛教不同於一般社會之處。

自我修行 生命更上層樓

因此,人間佛教積極從四聖諦延伸而開展四弘誓願、六度行門,不但是自我修行,也提供了人生解脫的方便,讓生命進入更上一層樓的境界,同時也讓人間佛教成為「行解並重、古今一體」的佛教。

之所以把大乘菩薩的「四弘誓願」與「四聖諦」的根本佛法相互結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認為佛教不能光是坐談理論,佛教更應該起而為人間解決問題。因此,佛法不能只是以「苦集滅道」來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還必須要有願力、修行和實踐,才能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四聖諦」的內容──要斷集、除苦;要修道、圓滿,從而達到人生的解脫之境。而如何從理解「四聖諦」,進一步實踐「四弘誓願」,便成為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內涵與實踐之道。用「四弘誓願」的力量去救度眾生,人間佛教才能為今後眾生所接受,才是未來世界的光明。

研究佛教 不能光作比較

另外,這裡還要特別提出一點,就是常見一些研究佛教的學者,只憑著個人思想理念,把這個教派與那個教派互相比較、印度的與中國的比較、最初的與現代的比較、這本經與那本經、這個教授和那個教授,比較來、比較去,你說我的不究竟,我說你的不透徹。其實這都是在褻瀆佛教,把佛教分裂得支離破碎,其結果到底是不是佛陀的本懷呢?

在我們覺得,這已經褻瀆了佛教的尊嚴。我們有看過世界上有人敢對耶穌教的《聖經》、回教的《可蘭經》作這樣比較、研究的嗎?實在說,學者們不宜用這種態度來討論聖言量,你們是在作研究,但是卻讓佛教受到很大的傷害。佛教講究信仰、悟道,不是研究、比較,一個宗教一切依據聖言量而不容許有許多的異說。

妄自論斷 只會造成傷害

中央藝術學院田青教授曾說:「學者研究佛學,不能成道;修道的人,要奉行佛法,才能成道。」確實如此!不能讚美佛法、沒有佛法的受用,就不要談論佛法;佛法的行事可以討論,佛法的根本義理可以研討、探究,但不可以論長道短的批評。如果我們不能互相尊重、包容、了解、體諒,只憑著自我的立場、思惟,批評、褒貶,妄作論斷,沒有從對佛教的信仰出發,所說的言論只有傷害佛教,不能為佛教的未來建設廣大無邊的信仰,這是非常可惜的。

因為佛法不是在文字裡,佛法是在心裡,在宇宙的空間裡,在信仰裡,如果不懂得信仰裡無上的佛陀、淨化的佛法,也沒有條件來議論佛教。

總之,我們提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時代,就是基於知道佛教的流傳,有時間、地點、生活、習慣、文化的不同,大家要互相尊重包容,彼此合作,不要排斥,讓人間佛教包容一切。

尊重包容 世人皆有佛性

也因此,我們提出人間佛教以人為尊,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心的信仰,當然,此間有深淺不同,有廣狹、類別不同,不必要求大家都是一致。我們要知道,世界上有七、八十億人口,真正說,每個人的心中對宗教都有高低程度的不同,說來應該就有七、八十億的宗教。

例如:崇拜土地公的,他的心中就是土地公的宗教;崇拜城隍爺的,他的心中就是城隍爺的宗教;崇拜媽祖、耶穌的,他的心中就是媽祖、耶穌的宗教等。實際上,真正的宗教,等於學生在學校讀書一樣,會有一級一級的分別,光是菩薩就有五十一階位,光是羅漢就有四果的分別;因此,雖有層次不同,我們能諒解,但其最高的目標、目的不容輕視,應該要普受大家的尊重。

佛陀雖然昭示世人皆有佛性,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性或有不同,經過歷代的祖師和各地的教派,也把佛教分成了人乘的佛教、天乘的佛教、聲聞的佛教、緣覺的佛教以及菩薩道的佛教。在我們認為,人天乘的佛教是入世思想的佛教,聲聞乘、緣覺乘是出世思想的佛教,大乘菩薩道是調和入世和出世的人間佛教。

生活寶典 圓滿完成人生

因此,今天對於入山修道的苦行者,我們也尊重他是人間佛教;對於弘化傳教的熱心人士,我們也認為他們是人間佛教;對於奉持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佛法,甚至只要能信仰,能對於社會有貢獻的,我們都認為他是人間佛教的信者、行者。

人間佛教是佛陀一脈相承的教法,因此在這段總說之後,後面將分為幾個章節,陸續介紹佛陀的人間生活、佛陀最初傳教的內容,佛教發展到各地的情況,以及到了現代如何總攝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我們也希望為人間佛教做出一套「生活寶典」,讓人的一生,從出生、入學、成年,到結婚、創業,甚至到年老了、生病、往生時,都能有佛法的指導,都能在佛法裡歡喜圓滿完成人的一生。

回顧展望 回歸佛陀本懷

我們之所以要把人間佛教的過去、現在、未來,做一個多面向的回顧與展望,主要也是希望藉此提供教界大眾,對人間佛教的思想內涵、精神特質、發展脈絡及弘化方式,都能有個清楚的認識與了解,並且回歸佛陀的時代。你不回歸佛陀時代的佛教,難道要把佛教分裂成惡道眾生的佛教嗎?還是外道的佛教嗎?還是神權的佛教嗎?我們提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主要是希望佛教界的大德們能共同信仰,共同昇華,共同和人間的佛陀同在。

大家共同服膺在一個人間佛教之下,一起來弘揚人間佛陀的教法,讓人間佛教重新尋回佛陀的本懷,讓佛陀的慈悲、智慧之光,再度普照寰宇,真正為人間帶來光明與希望,這就是倡導「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主要意義與目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