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1 五、聖者的心

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的心不一樣,好比人的長相各有不同;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樣子,一百個人也就有一百條心。

有一次,《華視新聞廣場》節目找了很多宗教界人士上電視談話。節目最後,記者請各宗教代表針對今日社會亂源,一人講一句解決的辦法。當時我說:「要解決現今社會的亂源,每個人心中要有佛。」意思是說:今日的社會所以脫序,主要是大家失去自我、失去真心,如果能把自己的佛心找回來,用聖者的心、用佛心來看世間,一切皆佛,一切就很美好了。

什麼是聖者的心呢?在《維摩經》裡有好幾段經文都有敘述:

(一)不厭世苦

面對辛酸艱苦,維摩居士一點都不灰心、不厭棄。在世間上做人很辛苦,但是你越畏懼苦,苦就越會來找你;你不畏懼苦,苦就不會降臨到你的身上。像石頭希遷禪師,他發願寧可在痛苦深淵裡度眾沉淪,也不於諸聖者中追求解脫;溈山禪師發願,要做一頭老牯牛為眾生服務;玄奘大師冒險橫越沙漠去取經,發願寧可以到西方印度一步死,也不回頭往東土一步生。因為他們不怕苦,所以世間也就沒有苦了。

(二)不畏生死

維摩居士不怕生、老、病、死,甚至還要在生、老、病、死裡遊戲、說法,自由自在。世間上什麼最可怕?死最可怕。但是聖者無畏於死,在人間來來去去,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一個人如果不怕死,就沒有什麼事情感到可怕了;沒有畏懼,而能勇敢,不會患得患失,菩提心就能發得長久。

(三)不怕權威

維摩居士不怕魔王、壞人,也無畏權勢、力量。有一天,鄧隱峰禪師推個車子在路上走,遇到老師馬祖道一禪師。馬祖把腿伸直,橫在路中央。鄧隱峰禪師說:「請您把腿子縮回去,我要向前推車子。」老師說:「我不縮回來。」兩個人僵持在那裡,一個說:「我要前進。」一個說:「我不後退。」這時候,鄧隱峰禪師還是把車子往前推,結果把老師的腿子給壓傷了。

奇妙的是,馬祖非但沒有怪罪鄧隱峰,還哈哈大笑,歡喜的不得了。為什麼?因為鄧隱峰禪師不在權威之下畏縮,能有勇於承擔的精神。

(四)不拘形式

維摩居士有無量的方便,不拘泥於世間的形式,不執著於這個不可、那個不能。

在大慈悲、大智慧裡,沒有不可,沒有不能。世間上的人能不能幹,很容易分辨得出來。不能幹的人,你跟他說什麼,他都是不可以,這個不能、那個不行,「不」字都是說在前面;相反的,能幹的人,他都是告訴你可以這麼做、可以那麼做。維摩居士就是一個不拘形式,什麼都可以給人方便的人。

有一位禪師隨眾課誦的時候,忽然想要吐痰。忍不住就朝佛像的身上吐了去。大家看了,很不高興,「豈有此理!怎麼可以把痰吐在佛的身上?」

禪師一面說對不起,一面卻繼續把痰吐在佛像上。見眾人憤怒,他說:「請你們告訴我,虛空之中哪裡沒有佛?」

禪師吐痰,是因為他已經認識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故而能不拘形式;保護佛像的人,則是為了保護偶像,因而執著不放。

(五)不相矛盾

說空說有,說性說相,說你說我,說天說地,無論什麼東西,看起來有所差異,實際上在差別裡有平等,在矛盾中能統一。維摩居士即是這麼一位說法圓融的長者,故而為人所稱服。

(六)不縛自在

維摩居士是一個非常自在瀟灑的人,不管世間什麼人情、名譽,他都不會受到束縛,一切問心無愧。

觀世音菩薩有一個名字叫做「觀自在」,觀人,你能自在嗎?觀境,你能自在嗎?觀事,在任何事情中,你能自在嗎?觀理,面對道理,你能自在嗎?什麼時候都能觀自在,就是觀世音,也就是維摩居士的不縛自在了。

(七)不時淨土

不論什麼地方,對維摩居士來說都是淨土,因為他所倡導的「人間淨土」,是「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只要心能夠任運自在,則「隨所住處,皆是淨土」。

這個世界的汙濁、黑暗和動盪,都是源於我們內心的造作,假如每個人能擁有一顆好心,淨土就可以在我們的眼前實現。

(八)不急解脫

這是維摩居士特別了不起的地方。有些人才開始學佛修行,就希望到深山裡閉關,不問世事。說實在,你住到山林裡閉關修行,大家忙著供養你、成就你,最後你成道了,他們卻繼續在世間受苦,這樣公平嗎?所以,自顧自的修行,沒有發菩提心是不行的,我們應該效法維摩居士做個人間的菩薩。

如果說要用一句話來讚美維摩居士,他可說是一位「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修行人。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有能力犧牲享受、享受犧牲,所以大家也可以是維摩居士。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