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7 二、天女散花和香積佛飯

(一)天女散花

大家坐定以後,繼續討論佛法。不過,當著幾千位菩薩、幾百位羅漢,以及諸天天人等面前,維摩居士卻仍然坐在病床上。以下這一段的內容出自〈觀眾生品第七〉。

這時候,有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好像世俗上,重要客人來訪,跑出一位年輕女子在那裡走來走去,不甚好看!

當然,這許多菩薩看在眼裡都不計較,大人不計小人過,可是這些羅漢弟子,舍利弗、目犍連等人,卻一個個眉頭皺皺的,「成何體統?這麼莊嚴神聖的聚會,怎麼可以在這裡擾亂秩序?」

這個女子並不是任意在那裡走動,他主要是來散花。像現代許多迎接貴賓的場合,不也都有獻花的人?

女子把花散出去,落在眾菩薩身上,很自然的滑落在地上;可是落在羅漢身上,卻一朵朵像強力膠似的黏在身體上。

只見羅漢們一個個急著要把花撥落,卻怎麼也撥不下來,此舉令這個美麗的女子大為不解,不禁問:「為什麼你們要把花彈開?」

舍利弗說:「花不如法!我們是出家人,怎能把身上弄得花花點點的?」

天女說:「舍利弗尊者,事實上,花沒有分別心,是你有分別心;不是花不如法,是你舍利弗不如法啊!諸位羅漢,你們看!花落在菩薩身上,立刻就滑落地,那是因為菩薩的心中已經沒有各種分別,所以花不會黏到身上。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你們這些羅漢,由於平常計較、執著、分別,當花繽紛落在身上,也就拂拭不了啦。」

舍利弗聽女子的一番話後,知道他來頭不簡單,不只是老維摩難以應對,連這麼一位女子也是不好應對。於是問他:「你從哪裡來的?」

女子說:「我是從天上來的。」

「在這個丈室裡有多久?」等於一般人遇到了個秘書,問他在這個辦公室裡工作多久?如果他說:「我才來三、五個月。」那不必在意,相反的,如果他說:「我在這裡做了二十年!」這就了不起。

舍利弗詢問天女在這裡多久了,天女怎麼回答呢?「我在這裡的時間,和長老你解脫的時間一樣長,你解脫多少年,我就在這裡多少年。」

「天女散花」主要說明大乘佛教沒有男女相。因此,在雙方對談時,舍利弗又問:「天女,你為什麼不轉女成男?」

這時候,天女忽然間運用他的神力,把舍利弗變成女人的樣子,天女自己則變成舍利弗的樣子。可以想見,對於一個清淨修行的阿羅漢舍利弗來說,一下子變成了女裝的模樣,必然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天女對舍利弗說:「我十二年來都找不到女人相。世間上沒有什麼男相女相,如同舍利弗本來不是女人,怎麼現在忽然變成女相呢?」

世間本來無事,只因為自己多事,妄做種種分別,所以才有很多的是非煩惱,假如心存清淨,一切都朝好處去想、朝好處去說,把好壞泯滅,如此,逍遙自在的般若生活就會現前。

近代,韓國有一位鏡虛禪師,有一天晚上九點、十點的時候,從外面帶了一個女人回到他的丈室。弟子們在門外日夜等候師父,卻接連兩、三天都等不到人。信徒來找禪師,弟子們只能說:「今天師父閉關,不見客。」但是等了幾天,師父還是沒有出來,讓這許多徒弟感到憤慨,「究竟是什麼狐狸精把師父迷住了?」最終氣憤的破門而入。

一進到師父的房間,大家大叫:「師父!你這樣的行為,怎麼可以做我們的模範?」

師父說:「為什麼我不能做你們的模範?」

徒弟們指著在床上睡著,長髮披肩的女人說:「你看!你看!」

這時候,師父說:「你們也過來仔細看。」

那許多徒弟上前一看,驚訝不已,這個女人沒有鼻子了,眼睛凹下,耳朵爛掉。為什麼?原來他染患痲瘋病,快要死了。禪師不忍心,就用禪功替他做特殊的治療。又為了怕把病傳染給別人,只得留他在自己的房間裡。

弟子們得知詳情,大為震驚,紛紛朝地下一跪,說:「師父,對不起,是我們沒有了解您!」

世間上,親耳所聽、親眼所看,就是真的嗎?唯有如《維摩詰經》所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維摩詰經》裡,不但維摩居士教導那許多阿羅漢,連天女也教訓他們。這是為什麼?主要顯示「小乘法是不究竟,大乘菩薩道才是究竟」的道理。維摩居士、文殊菩薩談說甚深佛法時,諸大羅漢以及許多與會大眾不容易明白,藉由天女散花的事例作說明,也稍稍和緩法會的嚴肅氣氛。

(二)香積佛飯

佛法是離不開生活的,從《維摩詰經》裡,即可見諸佛菩薩處處在行住坐臥裡,表現佛法的真義。例如,談說一段時間後,舍利弗又動念頭:

「講這麼久,已經到中午了,大家要在哪裡吃飯?」

維摩居士知道後,身不離座,在大眾面前,以神通力變化出一位相好光明的菩薩,然後派他前往眾香國拿香積佛飯回來給大家食用。這在〈香積佛品第十〉有詳細的敘述。

說到吃飯,世間有四種飲食:第一叫做「段食」。例如口中吃的飯菜,可以讓人飽足;鼻子聞的香味,可以令人當飽,又好比做菜的人準備好飯菜給人吃之後,你叫他吃,他說聞油味聞飽了;身體的感觸也可以當飽,像有時候天氣冷,睡在被窩裡,感到很暖和,也就不覺得餓了。

第二種是「觸食」。接觸也能當飽,例如,看戲看得正有趣的時候,你叫他吃飯,他說:「我不餓!」看小說看得正入神的時候,你叫他吃飯,他說:「我不餓!」興致一來,專心投入,也會忘記要吃飯。

第三種是「思食」。如一般的「望梅止渴」,一想到酸溜溜的梅子,不禁讓人的口水都流出來。再如,有的人因為思念父母、想念兒女、掛念丈夫妻子,會說:「我什麼東西都吃不下。」所以,思念也能當飽。

有個婦人身材肥胖,一心想要減肥,很多的方法都試過,就是減不下來。有一天,突然得知噩耗。一個醫生跟他說:「你不要再減肥了,再過一個星期你就要死了,還減什麼肥呢?」

婦人家一聽,回到家裡之後,睡不著覺,飯也吃不下,每天想的都是自己只剩下一星期的生命可活。

經過了一個星期,婦人始終活著。受到驚嚇的他,心裡想:「我要去找醫生算帳!」

他到了醫院,對醫生說:「為什麼你要嚇唬我,說我一個星期就會死?現在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醫生說:「是你要我替你減肥的!你看,現在你瘦成這個樣子,不是減肥成功嗎?」

所以,思想與人的一切是有關係的,心裡的滿足、心中的安樂或憂傷,也能當作飲食。

第四種是「識食」。在佛教裡,有些修行人是以心識來維護生命,他以禪定中獲得的禪悅法喜為食,也會不覺得餓。

出世間也有五種飲食,是長養聖者慧命善根的五種法食。

第一種是「念食」。在佛教裡,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心中常持正念,念正不斷長養善根,慢慢的,身心感到輕安,世俗飲食的欲望就會減少。

第二種是「法喜食」。修行人愛樂佛法,有的人從看經、拜佛中獲得歡喜,也不覺得餓。

第三種是「禪悅食」。由禪定力而能自養慧命。過去許多參禪者,一入定就是三個月、半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怎麼會不餓?因為禪悅可以作為飲食。

第四種是「願食」。悲願能成為自己的食糧。一個人有了願力,心繫於「我要這樣做」、「我要那樣做」,就會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第五種是「解脫食」。人到了解脫的境界,不受世間的人情、名利所束縛,不被世間的得失、掛念所牽絆,身心輕鬆自在,不一定要以世間的飲食為食,解脫本身就是飲食。

在《維摩經》裡,舍利弗等這許多羅漢比起菩薩的根機,到底還是比較淺的,肚子餓了就要吃飯。世間上最麻煩的事情就是吃,綜觀人一天的生命,有多少時間是忙著吃?雖然現在社會經濟富裕,生活型態改變,許多家庭經常不煮飯,都是到飯館裡吃,但光是等候、排隊,還是要消磨掉許多時間。

不過,維摩居士真了不起,他竟然能到相距甚遠的「眾香國」,帶飯回來給大家吃。眾香國的佛叫做「香積佛」,那裡的飯,就叫做「香積佛飯」,不必吃就能當飽,聞到香味就能飽足。現在科學家一再研究外太空,找尋外星人,想要知道那裡的情況如何。可以說,「香積佛飯」就是外星人從外太空送來的。

過去有人問我:「你相不相信外太空有人?」我說:「怎麼不相信?阿彌陀佛不就是外星人?」所以,有的人是用科學方法去驗證世界之大,有的人是用心靈世界去體會世界之大。看來諸佛如來、維摩居士,和精神上的世界都是有來往的。

眾香國的香積佛飯和人間的飯食不一樣。在人間,飯吃飽就有力氣、有營養,但是香積佛飯不只如此,吃了以後,毛孔會散發香味;吃了以後,忍耐力會增加;吃香積佛飯以後,煩惱慢慢就消除了;吃了香積佛飯以後,幾個月都不感到飢餓和口渴;吃了香積佛飯以後,會感覺到身體很舒服、自在。尤其,人世間的飯吃過以後,需要消化,會有大小便溺,但是香積佛飯的能量重於質量,也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有時候別人問我:「你的聰明智慧、福德因緣是從哪裡來的?」事實上,我真不知道我有聰明智慧、福德因緣。不過,勉強來為這個問題做回憶,還是能說出個原因。我的外婆經常到各個道場拜拜,當他去拜拜的時候,我經常會倚門盼望著他趕快回來。為什麼?他一回來,會把拜過佛的供果、供糖分一點給我。因此,假如說我有一點善根的話,可能那些供糖、供果,對我的貢獻很大吧。

我一生很少生病,一旦有病,都非常歡喜。為什麼很少生病?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每次要吃飯,再怎麼不好吃的、骯髒的,甚至有小蟲在上面爬來爬去的食物,我都在念完〈供養咒〉後就讓它咕嚕下肚了。總想,念了多少年的〈供養咒〉,即使是破銅爛鐵應該也能消化;此即是「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

過去台北普門寺初創的時候,我一再請徒眾們要跟所有來訪的人結緣一碗飯。所謂「普門」,就是普門大開的意思,我的心願是讓歡喜吃素菜、素飯的人,都能來這裡吃上一碗飯。大家吃了以後,心想那是佛菩薩加持過的,也都覺得能保平安。尤其,現在台北道場「以粥代茶」,一碗「平安粥」能解飢消渴,能普同供養。

總說「天女散花與香積佛飯」,「散花」的意義是什麼?平日我們散什麼給人?如果將愁容滿面散給人,別人也要跟著憂愁;將大聲惡聲散給人,別人也要跟著不快樂;將傲慢嫉妒散給人,別人也要跟著不歡喜;將骯髒臭氣、陰謀毒計、侵占吞沒散給人,儘量沾別人的光,別人也會不高興。

所以,「天女散花」是在對我們說教,教導我們要把美麗芬芳,供養給世間的大眾;要把清淨莊嚴的形象,散播給社會大眾;要把柔和親切的氣氛,散播給大眾;要把慈悲歡喜的種子,散播在社會各地;要把包容、愛心,散發給大家;要把真理、平等、圓滿、功德、未來的希望,散播給眾人。希望大家都能像天女散花一樣,以心香一瓣供養十方。

再者,維摩居士帶回的「香積佛飯」,也不光是用來請客而已,它要說明什麼道理?主要是說一個「供養心」。

學佛修行,首先要學習供養,也就是學習喜捨、學習結緣。試問自己,對父母,你有供養嗎?對師長、善人,你有喜捨嗎?對朋友、後輩,你有結緣嗎?現在的佛教徒,往往只注重自我修行,或認為只要出一點功德錢,就能為自己除罪消災。其實,布施金錢還只是初步的信仰。比金錢布施再高一點的,可以用力氣來幫助人;或者你說你沒有力氣,沒關係,給一個笑容、給一句好話,也是供養;或者是,你不會說好話,那也沒關係,以心裡的歡喜來祝福別人,也是功德無量了。

有一個笑話,一個廚師做了一道「清蒸板鴨」給他的董事長吃。當董事長看到桌上的鴨腿只有一條腿時,很生氣地說:「鴨子都是二條腿,你怎麼只蒸了一條腿給我吃?」

廚師聽後向董事長報告:「我們家裡養的鴨子都是一條腿。」

董事長說:「胡說八道!我們家的鴨子有什麼不同,怎麼只有一條腿?」

「董事長,你不相信的話,到後院的池塘看個究竟吧!」

當時是中午,董事長到了池塘一看,鴨子正在休息,一條腿蜷了起來,確實看上去只有一條腿。但是董事長是何等聰明的人,他開始鼓起掌來。沒想到,一隻隻的鴨子聽到聲音,兩條腿都放下來,跑走了。

隨後董事長罵廚師說:「你看!我們家的鴨子不是有兩條腿嗎?」

廚師說:「報告董事長,因為有掌聲鼓勵,才有兩條腿!」

所以,想吃到兩條腿?就要多散發愛心,多給社會一些鼓勵,每一個人都做「天女散花」,每一個人都以「香積佛飯」供養大眾!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