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8 四、不二法門人間化

假如有人問我:「什麼是不二法門?」站在佛教的立場,禪和淨土是不二的,禪淨要雙修,不應該互相批評,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是;顯教和密教、大乘和小乘是不二的,不應該互相排斥。如同讀書,有等級的不同,你不讀小學、中學,又怎麼能升大學?至於我個人,是倡導「傳統與現代融和」,傳統與現代是不二的。

我自小所受的教育,是再傳統不過了。但是我弘揚佛法,是儘量給予現代化。我並不是現在才有現代化的思想,早在我接受傳統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有這麼一個想法。只是後來實踐起來,是飽受困難。比方,過去有人批評我:「寺院用抽水馬桶,未免太現代化?」我心想:難道不用抽水馬桶,天天讓人聞臭味?這般的傳統好嗎?

也有人說:「出家人坐汽車,這太現代化了?」事實上,假如我們不坐汽車,即使是到鄰近的市區講經說法,恐怕也要吃過早飯後,就要開始路跑,晚上才能到達。試問:這樣的傳統好嗎?

又有人說:「星雲某人講經講演,不引經據典,太過現代化!」實在說,講經說法,讓人聽不懂,是很容易的;要讓聽聞者明了,才是千辛萬苦,很不容易。

甚至,開大座是傳統的,投影機是現代的,把傳統和現代化結合在一起,不是相得益彰?傳統的聽經聞法,必須禮拜,為免起身走動的麻煩,坐在位子上鼓鼓掌不也是很莊嚴?

唐朝,六祖惠能大師的禪門特色是「頓超法門」,神秀大師的禪門特色是「漸修法門」,這是禪宗史上著名的「南頓北漸」思想,但是後世弟子為此卻論戰不已。其實,頓中有漸,漸中有頓,頓漸也是不二的。等於砍樹,有的人斧頭一砍,樹就倒下;也有的人,砍了好幾次,樹才倒下來。無論是「頓」或「漸」,「悟」才是目標,只要在「悟」上著眼就好,何必在「頓」、「漸」上計較?

迷、悟看似兩個,但在聖者眼中是不二的;智、愚看似兩個,但是在聖者眼中是不二的;愛、瞋看似兩個,其實是不二的;真、妄看似兩個,其實是不二的;凡夫、聖者看似兩個,其實是一體的。常不輕菩薩說過:「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佛祖是已成道的佛,我們是未成道的佛,一個是「已」、一個是「未」,但都是佛。

這個世間很微妙,只要懂得「不二法門」,對於很多矛盾的事情,就能把它統一起來;對於很多差別的現象,也能把它融和起來。若硬要把事情分開,相對的麻煩就多了。例如把國家分開,國與國之間會有戰爭;把民族分開,民族之間會有紛爭;黨派分別得太嚴密,也會對立、鬥爭。因此,《維摩經》真是今日社會的一道光明、一顆救世的靈丹,大家從「不二法門」上去修學,世界和平才有希望。

有一個師父兩條腿患了風濕症,每天,大徒弟為他按摩右腿,小徒弟為他按摩左腿。當大徒弟按摩右腿的時候,師父都會對他說,你師弟按摩的功夫很好;當小徒弟按摩左腿的時候,師父也會對他說,你師兄按摩的功力很了得。兩個徒弟聽師父一說,心裡都覺得不舒服。所以有一天小徒弟不在家,師兄想:「今天逮到一個機會了,師父常常說你按摩左腿怎麼好,今天我就把你按摩的左腿打斷,讓你明天回來無腿可按摩!」

第二天,小徒弟要去為師父按摩,「怎麼我按摩的左腿沒了?一定是師兄搞的鬼。好!我也要把你按摩的右腿打斷,好讓你明天也不能按摩。」這樣一來,師兄弟兩個人逞自己的瞋恨嫉妒,受害的是誰?是師父!害得師父沒有腿了。

雖然這位師父在人際處理上或許不夠圓滿,但是,這個故事旨在說明人心的瞋恨嫉妒之可怕。

在社會上,你打倒我,我打倒你;你說我壞,我說你壞;你不容許我,我不容許你,這種同歸於盡的心理,會讓大家統統沒有辦法,只有「不二法門」才能讓大家有辦法。

如何讓不二法門人間化?

(一)人在山林,心存社會

過去的修道人,多以為住到越遙遠、越偏僻、越沒有人煙的地方,越是清淨無為。但是現在的社會,交通便利,所謂「天涯若比鄰」,人與人之間關係密切,如果佛教不從山林走入社會,社會也會忘記佛教。因此,學佛者不單要有出世的思想,也要具備社會的性格,念念於社會,廣度眾生,廣結善緣。

(二)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我們不要以為做一個台灣人,或是做一個中國人就好,應該在世界各地做一個中華人,甚至做一個地球人,做一個宇宙人,做一個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的自由人。我們要關心整個宇宙世間,你看,中東的一場戰爭,就足以導致全球各地石油供應出現危機。所以,任何一個人、一件事,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三)身居市井,志在佛國

無論我們是士、農、工、商,或是貧、富、貴、賤,都不要緊,只要志在佛國,我的人格、我的道德、我的心胸自然會寬大尊貴起來。

(四)天堂雖好,人間更美

很多人只知道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快樂無比,而不知道天堂也有不及人間的地方。例如:人間雖然有憂悲苦惱,卻是成就佛道的逆增上緣;天堂雖然享樂不盡,一旦福報享盡,可能會墮入惡道。我們不一定要把希望寄託未來,發心建設今日的社會,讓人間成為淨土,不也很美?

維摩居士提倡的是人間淨土,所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淨土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心裡,把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建設好,今日的社會就成為淨土;以後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也會隨著我們的心成為淨土。所以,天堂雖好,人間淨土更美好。

(五)法界無邊,家庭第一

俗話說:「金角落,銀角落,不及自己的窮角落。」世界再怎麼大,天堂再怎麼好,還是自己的家好。維摩居士很重視家庭生活。所謂:「一家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每一個佛教徒都要愛護自己的家庭,把家庭治理好。明白說,一個不愛家庭的人,希望將來能夠成就道業,那是很困難的。

(六)今日一會,無限未來

佛陀時代有「靈山四會」:法華會、華嚴會、般若會、維摩會。於今,大家若能延續當年法會的因緣,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無限寬廣的未來。如同農夫將一粒小小的種子,播撒到土壤裡,假以時日,它就會開花結果。

有一位大富長者,每天都很煩惱,於是去求教一位出家法師。這位法師跟他說:「我有四張紙條給你,明天早上你起床後先拆開第一張,吃完早飯以後拆第二張,上班後拆第三張,黃昏下班後再拆第四張。」

法師指示後,大富長者便回家去。經過一夜休息,第二天早上起床,他把第一張紙條打開,只見上面寫著:「上山去。」大富長者便照著紙條所寫,上山去了。到了山上,沉浸在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的大自然裡,立刻忘記煩惱,直說:「世間這麼美好,真是令人心曠神怡,舒服極了!為什麼過去我都不曉得,每天窩在家裡煩惱?」

他從山上下來,吃完早飯,再打開第二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要微笑!」由於大富長者平日嚴肅,以至於家中太太、兒女也都板著面孔。看了這張紙條之後,他開始學習對人微笑,見到太太也笑,見到兒女也笑,家裡頭的氣氛很快變得歡喜、和樂。

等到上班以後,大富長者又打開第三張紙條,看到上面寫著:「要讚美。」他立刻對科長說:「你工作做得很好!」對科員說:「你很有貢獻!」逢這個人也讚美,逢那個人也讚美,頓時,公司上上下下一片歡樂。

下班後,他打開最後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到海邊去。」下面並附一行小字:「記住!到了海邊,要把煩惱寫在沙灘上。」大富長者照著字條所說前往海邊,並且在沙灘上寫下「煩惱」兩個字。字才寫完,海水就漲了起來,被海浪一撲,瞬間,「煩惱」統統不見了。這時候,他忽然領悟到:原來煩惱無性,只要會得處理,一切了無痕跡。

大家要把煩惱放到心外,把煩惱放到家庭外,把煩惱寫在沙灘上,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不要把煩惱帶到明天,大家一起共修「不二法門」,過一個「不二法門」的快樂人生!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