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4 二、菩薩問疾

羅漢弟子們一個一個的敗下陣來,不敢前去探病。佛陀於是勞駕更高層的菩薩。以下就進入《維摩經》的〈菩薩品第四〉: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最初佛陀找來彌勒菩薩,「你代我去向維摩居士問病好嗎?」

但是彌勒菩薩一聽,立刻說:「不行!佛陀,我不是他的對手。有一次我和他相遇,他問說:

「『彌勒菩薩!你是佛陀授記的一生補處菩薩。那麼我問你:你的授記是過去的授記?現在的授記?還是未來的授記?如果是過去,過去都已經過去了;若說現在,現在沒有一刻停留;講未來,未來也還沒有到。』問得我啞口無言,實在很為難,所以我講話不是他的對手,我不要去。」

彌勒菩薩不肯去,佛陀再叫光嚴童子:「你代表我去探病好嗎?」光嚴童子說:「我也不行!記得有一次我在路上和維摩居士相遇,我和他打招呼說:『你從哪裡來?』他說:『從道場來!』我問:『道場是什麼樣?』他說:『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心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簡直叫我不知道怎麼回應他才好?」

維摩居士的意思是說:不要以為只有寺廟才是道場。道場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心裡。舉凡信心、直心、發心、慈悲心、喜捨心、六度萬行、八正道等等都是我們的道場。

因此,光嚴童子說:「那個維摩居士辯才無礙,我實在講不過他,所以我不能去探望他的病。」

接著佛陀再叫持世菩薩去,持世菩薩說:「佛陀,我代你去探病,一定不會成功的!記得有一次我在打坐的時候,帝釋天王帶了一萬兩千位美貌的天女要來侍候我。我說:『帝釋天,你怎麼可以這樣子?我是個出家人,你送這許多美女給我做什麼呢?』

「這時候維摩居士正好走來,他說:『持世菩薩,他不是帝釋天,是魔王變來破壞你的修行。』隨即轉頭對魔王說:『一萬兩千位天女他不要,通通送給我好了。』

「我看維摩居士毫無猶豫的收下這一萬兩千位天女,還跟他們講說大乘法,到最後,這許多天女都不跟魔王走了。天女告訴魔王:『我們已經獲得真理的快樂,不歡喜世俗五欲的快樂了。』維摩居士的智慧辯才,不是我所能及的,所以我也不去了。」

一般人看到年輕的比丘、比丘尼,總覺得奇怪:「這麼年輕,社會那麼多的快樂不去享受,怎麼跑去出家?好傻!」其實,一點都不傻,為什麼?他們已經體會到法樂,佛法裡的快樂遠勝於世間的欲樂。

佛陀沒有辦法,再叫長者子善德菩薩:「你代我去探病好嗎?」沒想到善德菩薩也說:「不行!記得有一次我在父親家裡舉行齋會,供養比丘、比丘尼以及十方的修道人,維摩居士趕來了,說:

「『善德啊!做齋會供養不是這樣做的,不光是吃一餐就算了,還要有佛法呀!』我問他:『什麼叫法施大會?』他說:『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尤其必須有平等心,若施主等心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由於善德菩薩曾受到維摩居士的教訓,所以他也不肯去。

到最後,多少的菩薩都不肯去,佛陀不得已跟文殊菩薩說:「文殊菩薩,你代我去向維摩居士探病吧!」

吉藏大師在《維摩經義疏》卷四裡,有一段話說得極為貼切,他說:「此品來意,有五因緣:一者命之次第,前則命小乘,今次命大士;二者破病前後,上破小迷,今呵大執;三者欲具顯淨名之德,小乘不堪,未足彰其道高,今大士辭讓,始顯其德遠;四者欲彰文殊之德,聲聞不堪,菩薩憚往,而文殊獨能擊揚者,則知位超大小,處眾獨尊故也;五者欲述昔法,以利今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