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6 教育觀

為人父母者,能在子女身上多一些時間關懷與教育。教好一個孩子等於救了好幾代。家庭和睦,社會祥和,則人人有福。教育兒童的方法有下面幾種:

1.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2.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3.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4.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5.重視兒童待人的禮貌。

‬6.教導兒童正常的生活。

7.堅定兒童心中的信仰。

‬8.增長兒童處世的善緣。

9.培養兒童的慈悲胸懷。

‬10.培養兒童的忍耐力量。

11.培養兒童的服務精神。

‬12.培養兒童行善的美德。─《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篇》

隨著佛教信仰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間隨之擴大,早已不再局限於寺院之中,不過寺院永遠是信仰的精神象徵。寺院除了傳播佛教真理之外,莊嚴的殿宇、寧靜的氣氛、祥和的梵唱、慈悲的教義,讓社會大眾在工作忙碌之餘,或是遭遇挫折、徬徨無助的時候,自然想到寺院。不論是參加各種修行活動,或是在佛前瞻仰、禮拜,都能獲得再出發的力量。所以寺院就像人生的加油站,像心靈的百貨公司,是希聖成賢的學校,也是善友往來的聚會所,更是去除煩惱的清涼地。─《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建築》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然而時下多數父母卻往往把教育兒女的責任與希望託付在學校教育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甚至因為不當的家庭教育,導致兒女在人格、思想、觀念的發展上產生偏差,影響所及,不僅關係孩子一生的前途,甚至貽害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因此,為人父母者,除了為兒女營造一個衣食溫飽的家庭以外,更應該重視孩子成長中的每個階段性教育,尤其是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教育更是重要。─《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篇》

寺院能提供信眾:修身養性,培養宗教情操;聽經聞法,增長福德智慧;齋飯素食,廣結善緣功德;道友聚會,彼此以道會友。因此,學佛要常親近道場,每星期至少要回家一次,向佛菩薩報到學習,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所以建寺安僧,為萬千眾生作得度因緣,是不容等閒視之。─《佛光教科書‧佛教常識‧寺院建築》

佛教教育跟一般社會教育不同,在社會接受教育是為了學得一技之長,以便將來謀生之用,或者是為了取得一張文憑,找一份好工作。而佛教的教育卻包含了慈心悲願,為了自利利他而肩負重責大任。佛教教育大致上分寺務行政和義理研究兩種,尤其重視生活教育與思想教育。所謂生活教育,就是行住坐臥、待人處事、威儀等各方面的訓練。所謂思想教育,則先要具備四不壞信:一、對三寶要有信心;二、對常住要有忠心;三、對眾生要有慈心;四、對持戒要有肯定。─《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現代的學校教育主張「德智體群育樂」並重。其實,佛教自古以來即是「五育並重」的宗教:佛殿共修,重在德育;講堂聽經,重在智育;出坡作務,重在體育;僧團是六和合僧,重在群育;雕刻、繪畫、梵唄唱誦,重在美育。此外,佛教在育樂方面也有很多如上所述的「寓教於樂」之修行法門,大致可分成六類:

1.體育:跑香、朝山、雲遊、佛教舞蹈、拳術。

2.音樂:梵唄、佛歌、合唱、法器、國樂、俗講。

3.書藝:書法、抄經、繪畫、雕刻、塑像、圍棋。

4.花和茶:插花、茶道。

5.勞動:出坡、農耕、工禪、菜圃、苦行、烹飪。

6.修持:尋師、論道、念佛、禪悅、法喜、止觀。─《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佛教是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宗教,所謂「人成即佛成」,佛教就是要完成人格教育。又說「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透過佛教義理的弘揚,幫助世人解答生死的迷惑、認識世間的實相、掌握人生的方向、圓滿生命的意義。這種人本的生命教育,是源自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來,師徒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即使佛教傳到中國,八大宗派叢林的興起,也可以說就是大學的學校教育。因此,若要說佛教的教育,比之於儒家,其實佛教更具有組織系統與一貫性。─《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一般書院都是只重義解,佛教則在義解之外,尤重行持;一般書院只重視知識的傳授,佛教大學則重視般若智慧的開發;一般書院只是追求世智辯聰,佛教大學則重視自覺、自悟的教育,重視真如自性的啟悟。若真要以學歷來論的話,不知孔子、孟子、莊子、耶穌、釋迦牟尼佛、蘇格拉底、韓愈、朱熹等人,又是什麼大學畢業?所以,佛教寺院其實就是一所大學,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是一所擁有無限學習空間的大學,在佛教大學裡,人人皆可就讀。─《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佛陀的教育,首重言行舉止品德的修養,是為「法治學」(戒學);次重身心的調御,名為「生命學」(定學);進而重視真如自性的開發,即為「倫理學」(慧學)。從「三學」演繹開來,佛陀又開設了許多的學科,例如在倫理法治方面,他訂了許多的規章、制度、戒律,成為行為的學科。在組織管理學方面,僧團的「六和敬」就是最佳的示範。在天文學方面,一部─《經律異相》堪稱佛教的百科全書,對宇宙虛空小如微塵,大如星球,乃至無量世界都有詳細的論述。佛教以「緣起性空」詮釋宇宙萬有的關係,對物質的認識提供最究竟的看法,尤以─《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更是印證近代物理學家的理論。─《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佛教教育的發展應注意下列四點:

一、從理論的教育到實踐的教育:

過去佛教一直非常重視理論的研討,對人間的各種技能實踐不夠,而現代的佛教青年,應該切實參與社教活動、佛學講座、夏令營等,將佛教帶動起來,從對佛學的研究,能進入到社會的實用。

二、從思想的教育到生活的教育:

過去的教育只注重修學的年資,在思想上很不明確,故在生活上便表現不出佛教的特色。佛門除注重道心、發心外,對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衣食住行等生活作息都不忽視。思想的忠貞、生活的正常,這是佛教教育的重點。

三、從出世的教育到入世的教育:

佛門教育旨在培養弘化人才,仍以青年僧寶為主。故佛教教育先要加強信仰的訓練,把自己的思想、行為淨化了,所謂有入世的事業,更要有出世的思想。

四、從人格的教育到佛道的教育:

修道者要先從人格上完成,人格就是一個人的道德、良知,道德、良知不健全,就不能成為好的佛學家。所以,一個健全的佛學研究者,要能悲智雙運,要以菩提般若為根本,才能圓滿佛教的教育。─《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佛陀對商人,說經營之道;對農夫,說耕種之道;對政治家,說治國之道。佛陀在農業學校、工業學校、政治學校等綜合大學裡,為萬千學子開設萬千法門。甚至於對愚笨的周利槃陀伽,則教以「拂塵掃垢」;對於琴師出身的二百億耳,則譬喻「修行如彈琴」;對於失去愛子的婦人,則以「吉祥草」善巧度化他……佛陀為世間編制了多少人生的教材,佛教不正像是一所社會大學,甚至是一所人生大學嗎?─《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世界上最早的第一所大學,就是佛教大學。佛陀是佛教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祇洹精舍、竹林講堂都是印度南北大學的根據地。當時有基本學生一二五○人,並有旁聽生八萬四千人等,傑出的教授有舍利弗、目犍連、維摩、勝鬘等。佛教到了中國,八大宗派的開山祖師,都是佛教大學的校長,他們集眾講學、著書立說,欹歟盛哉!─《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佛陀不但善於教化眾生,而且提倡「自我教育」,如─《阿含經》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強調建立自我信心。佛陀重視心性的調伏,譬如良馬見鞭影而馳,但兇狠不馴的野馬就必須經過調伏,調伏就是一種教育,因此─《金剛經》一開始便指出「降伏其心」之道。可見佛教的教育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是一種自覺、自悟的教育,而不是像現在一般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如果佛教這種自覺、自悟的自我教育,也能用之於今日的大學,必然是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對未來的人類社會必定有重大的貢獻。─《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寺院就是大學!現在一般人談到學歷,都講究什麼大學畢業,其實就以北京大學來說,也只有百年的歷史。在此之前,也沒有什麼小學、中學、大學,頂多叫書院。甚至中國儒家書院的發展,也不及佛教的叢林寺院之具有規模。─《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有關佛教設立大學的未來方向與理想,提供如下數點意見:

一、在學制方面:

佛教可以成立教育學院,佛教有諸多深奧的思想理論,可以歸到哲學系;佛教的雕刻、繪畫、建築之美,可以設立藝術系;佛教的典章制度、禮儀規範,可以和現在的企業管理結合,成立管理學院等。

二、在師資方面: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為人師者,要能以身示範,所謂「身教重於言教」,要講究人格、道德、熱誠,以及專業的學術素養,不可濫竽充數,誤人子弟。

三、在環境方面:

寺院應與校舍分開,各自獨立。不過「寺院大學化,大學寺院化」,這是未來佛教弘化的必然趨勢,因此寺院建築,大雄寶殿可以改為禮堂、集會中心,齋堂改為餐廳,不一定採過堂方式,改以自助餐方式,可節省人力。

四、在學生方面:

要重視戒、定、慧等人格、思想、生活的教育,培養學生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以及拓展國際的視野,破除地方情結,養成同體共生的國際觀。

五、在生活方面:

將佛教的四威儀落實在衣食住行生活中,不要只有學,沒有行;只有理,沒有事;只有教,沒有用。我們的生活中,要理事圓融,行解並重,福慧雙修,人我共有。

六、在修行方面:

修行非只是打坐、參禪、念佛,應該參與活動,融入團體,平時可以參加社團、旅遊、義工、茶道、讀書會等,做為修行的活動。

七、在感情方面:

在佛教裡,如─《維摩詰經》提倡的世樂、法樂、欲樂等,雖有層次,但在社會上為接引廣大眾生,應該承認社會的需要,不要把小乘的禁欲思想,在大學裡傳播。─《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未來的佛教大學要有教育法規保障,要跟一般大學一樣,為國家公眾所共同承認,不要自閉門戶。甚至要有自學教育或自我、自覺的教育,透過資格檢定考試,承認其相同的學歷與學位。也希望未來一般大學能加入宗教課程,甚至國家也可以把某些專門學科交由佛教大學來承辦,例如:心理學、生命學、生死學、未來學等。再者,未來的佛教大學不但可以在都市開辦,有的也可以分散到山林裡,因為人的性情需要山水的孕育與涵養。─《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社會大眾需要佛教教育來提升精神生活,需要佛教教育來辨別是非邪正,需要佛教教育來了解人生意義,需要佛教教育來促進社會和諧。所以,佛教是大家的,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而佛教教育是一切佛教事業的根本,關心佛教,更應該關心佛教教育。─《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每一個叢林都是一所職業學校,它造就了無數的知客、行政、法務、典座等各項技能的人才。甚至少林寺的寺僧,個個身懷武藝,不但保護寺院,也維護社會的安寧,堪稱是現在的警察學校。寶華山的律宗大學,每年傳戒,所訓練的人才散播到全國當戒師,猶如軍事學校的專家,培訓種子部隊,所以律宗到處訓練佛門子弟,居功甚偉。從這層意義上來看,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大學培養出無數僧信人才,這些傑出的高僧、學者在各個領域上,對佛教做了諸多的貢獻。─《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佛教寺院最大的功能,就是「寺院學校化」。往昔,祇洹精舍就是講堂,中國古老的寺廟有法堂、藏經樓。漢唐時代,佛教寺院堪稱為當時的文化中心,不但舉辦義學,禮請名師大德教育失學的人,為國家作育英才;歷代以來,寺院更是莘莘學子讀書的最佳環境,歷朝名將宿儒如范仲淹、王安石、呂蒙正等,都是在寺院裡苦讀成功的。─《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不管是佛教學院或佛教大學,要重視思想與生活的教育。在思想訓練方面,不要停頓在自我見聞的分別裡,要擴大心胸,增加悟性;在不平中能心平,在不滿中能自滿,凡事舉一反三,思前顧後,才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普門學報‧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度化了最初的五比丘之後,即令其分頭至各地弘法,教化民眾。直至今日,佛教仍以寺院為基地弘法布教,寺院就是學校。也因寺院古今皆有,所以佛教能深植人心,遍布寰宇。─《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教育是在開發人們與生俱有的潛能,是在培養良好平和的性情,進而完成健全的人格。教育能夠加強是非善惡的判斷,提高廉恥忠孝的情操,最重要的,要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教育、自覺教育的目標。─《星雲法語‧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目標,是教導學子如何發現問題,以及引導他思考問題的答案在哪裡;教育的目的,是啟發學子的心靈寶藏,而不是將他人的思想,填鴨式的加諸在學子的記憶中。所以,教育的課題是啟發學子的心智。─《星雲法語‧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正義道德;教育的成就是讓人明智達禮。因此,教育的基礎,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星雲法語‧教育的意義》

過去有「師嚴而後道尊」的教育理論,有的老師為了達到「嚴師出高徒」的目標,以打罵的方式嚴苛教導,以致學子自尊受挫,在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影響人格健全發展。所以,教育的祕方應以尊重學生為前導。─《星雲法語‧教育的意義》

人一出生到世間,就要修學、受教;透過學習、教育,才能明理知義。對於不肯學習的人,有以下四患:

1.仁厚不好學,近愚:即便是做人很好,但不好學,就沒有智慧,近於愚痴。所以,心慈無智的人,縱然待人厚道,有時候不當的慈悲、厚道,還是屬於愚痴的行為。

2.聰慧不好學,近虛:一個人很聰明,但是不肯運用聰明再去進一步學習,這種聰明但不好學的人往往虛而不實。

3.誠實不好學,近害:有的人做人很誠實,老老實實,誠誠懇懇,但是不好學。不好學則無智,因此不懂得運用誠實,不善於拿捏分寸,不曉得分辨利害,不知道權衡輕重,光憑著誠實,這樣子的人危險臨身也不知道防範,所以誠實不好學,近害。

4.勇敢不好學,近亂:有些人很勇敢,講話勇敢,做事勇敢,但是沒有學問。沒有學問就容易亂來,亂說亂做,這種人不會受人尊重,也不會受人重視。所以人要好學,好學以後才能不愚痴,才能不受害。─《星雲法語‧不學之患》

教育兒童的方法有下面幾種:

1.教他跟大家結緣:要讓孩子了解,一粥一飯都是許多人辛勤奉獻的成就,因此吃飯的時候,當思來處不易。兒童在這種教化下長大,懂得感恩、結緣,將來就不會貪心、慳吝,更不會以暴力相向。

2.教他要有感恩心:生活中,時時給孩子機會教育。告訴他這件衣服是爸爸給的,要感謝爸爸;那個玩具是哥哥姊姊送的,要謝謝哥哥姊姊。時時言感謝,事事存感恩,將來才會敬重人。

3.教他對人有禮貌:佛經上常說:「佛法在哪裡求?在恭敬中求。」要時時教導孩子跟人點頭,跟人說好話,有禮貌,結善緣。

4.教他心中有信仰:讓兒童知道三寶的偉大,知道宗教的慈悲。從小親近三寶,長大後自然將心裡的信仰化為生活中的謙沖虛懷,進而促進社會的祥和。─《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佛陀的教育法》

生活裡,有因果觀念就是教育;懂得感恩圖報、發心回饋,就是教育。有了生活的教育,就與單純獲取知識的教育不一樣了。─《人間萬事‧教育》

自己沒有自覺要向上、向好、向善,即使有再好的明師,也教不成,所以教育要靠「自覺」。─《人間萬事‧教育》

真正的教育,必須要有菩薩的發心,如:釋迦牟尼佛及跟隨他的十大弟子等千二百五十人、耶穌的十大門徒、孔子的七十二賢人等,這許多人因為受到老師教育的感染,興起獻身普世人類的發心,因此能留名青史。所以,能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普濟思想,才顯得出受教育的學子,其人格不同於一般人。─《人間萬事‧教育》

一般人以為教育就是學多少字、讀多少書、知道多少常識。其實,教育最重要的是正確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例如:吃飯要有感恩的心情,穿衣要有物力維艱的了解,一切都是得來不易的。─《人間萬事‧教育》

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團體教育,但真正的教育在於自己,自己無心於教,所謂「講者諄諄,聽者藐藐」,也無濟於事。佛教的教育,就是「覺」的教育,但是先要「自覺」,而後「覺他」進而才能「覺滿」。─《人間萬事‧教育》

在佛教裡的學生有兩種,一種是「聲聞」,一種是「緣覺」。聲聞是經由老師教導而悟道,緣覺就不一定有老師教導,自己觀因緣,自發自動,自己追尋,自我覺悟。─《人間萬事‧教育》

說到教育,現在社會上提倡愛的教育,老師們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學子,學子們卻不一定能領受。反而一些善於教學的禪者,霹靂一聲棒喝交施,不但能讓你當下意解,甚至還能讓你開悟。佛門把學生分為三等:上等生,能承受得了棒喝教育;中等生,只能領受語言開示的教育;下等生,即使你給他愛心的教導,他不但不接受,還會揚長而去,這就不能成為教育了。─《迷悟之間‧棒喝》

傳統的寺廟,客堂給人喝茶,佛殿給人拜佛,齋堂給人吃飯,禪堂給人坐禪……雖然傳統應該保留,但是佛教不能只停在傳統。時代在轉變,所以要增加會議室、講堂、談話室,以擴大寺院的功能。把傳統誦經拜佛的寺院轉型為學校,是今後寺院的發展方向。住持是校長,信眾是學生,在學校裡要傳授佛法。社會上各種學問都有專家,而出家人就是佛法的專家。─《如是說》

世上最寶貴的是智慧、思想,有了智慧、思想,可以讓人生的理念、境界再提升。過去有些寺院寧可用二噸重的黃金塑造佛像,卻不懂得推動佛教的文教事業,失去了佛教存在的意義與本質。所以,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不要只看到黃金,看不到智慧;所謂「法身慧命」,沒有智慧,就沒有生命。─《如是說》

要在台灣振興佛教,讓佛法普遍發揮淨化人心、端正風氣的作用,光有寺廟絕對不夠。當務之急是扎根佛教教育,培養新一代佛門血輪,才能談佛教的千百年大業。─《如是說》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