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4 宗教觀

所謂佛教現代化,目的就是要將佛教慈悲、容忍的精神,提供給社會參考,希望社會遵循佛教的平等法、因緣法、因果法等真理原則,使人間臻於至善至美的境地。如果透過佛法的指引,而能充實世道人心的內涵品質,提高精神層次,那麼佛教對於這個時代、社會,才有存在的意義,這就是我們所要弘揚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佛教現代化》

民間有些宗教,雖然沒有深奧的義理,不能讓人接觸到真正的信仰,但有時候迷信也有迷信的力量。例如:有些人迷信,只是基於行業的規矩,尊崇該行業裡最有成就、最崇高、最聖潔的一個人物,把他神格化,成為自己學習的榜樣,這種精神崇拜意在提升自己,而非裝神弄鬼,自然也有它可取的價值和力量。─《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對民俗病態的療法》

如何建設現代佛教?我們認為應學習佛行,學菩薩行,以人間進取的精神,來建設佛教;以樂觀喜悅的說理,觀機逗教,使眾生同霑法益,悟佛知見;以資生利眾的事業,恆順眾生的需求;以悲智願行的性格,落實人間,使人間社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現代佛教的建設》

世間的宗教很多,信仰宗教要能增加道德、要能消除煩惱、要能安心立命;能使生活有安定力,能增加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氣,這才是正當的宗教。─《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對民俗病態的療法》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認為只有在現實生活中失敗、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以宗教信仰為精神歸宿。許多宗教,總是教人把希望寄託於渺不可知的未來,因此宗教遂被一些自許為受過現代科學新知洗禮的知識分子,嗤為不能解決根本病痛,只是暫時麻醉神經的鴉片。其實宗教,並不是叫人逃避現實,躲入未來世界的象牙塔裡,而是勇敢地面對當前的痛苦,並且找出離苦得樂的方法。宗教對於未來,雖然有美麗的藍圖,但是更注重現在世界的開發、完成。─《人間佛教系‧人間與實踐‧佛教現代化》

歷史上,佛教曾經舉辦不少義學,禮請名師大德教育失學的人,為國家作育英才,也提供各種醫療救濟、教育、文化事業,造福社會。今後,只要能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經濟利益、幸福快樂有所增益的事業,如農場、工廠、公司、銀行等,佛教徒都可以去做,這就是「普濟群生」。現代佛教種種事業,要合乎現代大眾所需。─《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現代佛教的建設》

信仰宗教,能夠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比不信好;但是寧可不信,千萬不能邪信。信仰錯誤,就如走差了道路,永遠也達不到目的地。─《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對民俗病態的療法》

以觀音的慈悲,給眾生方便,為眾生服務;以文殊的智慧,引導眾生走出迷途,獲得光明;以地藏的願力,使佛法進入每個家庭裡,傳遍世界每個角落;以普賢的功行,契理契機,隨順眾生,行難行能行之事,讓人間充滿歡喜平安。─《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現代佛教的建設》

佛教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姑且不說其他,只要社會中有一人守五戒,則一人健全;一家守五戒,則一家健全;一個機關守五戒,一個機關健全;一個縣市守五戒,整個縣市就健全。推而廣之,對社會國家就有無量無邊的貢獻。─《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十數佛法》

在各種信仰中,正信的宗教給人的力量最大,對正信的宗教一旦產生了信仰,則對於人生一切的橫逆、迫害,不但不以為苦,並且能甘之如飴的接受。宗教信仰的力量,使我們有更大的勇氣,面對致命的打擊;使我們有寬宏的心量,包容人世的不平,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運。─《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命運》

護法,就是保護、維持正法。護持佛法的方式很多,諸如建佛寺、塑佛像、印經典、弘佛法、護教難、施財物、當義工等,只要對住持三寶、弘揚佛法有助益的事,都是護法的表現。─《佛教叢書‧教用‧佛教的護法信徒》

自古以來,許多信眾勇於護法,樂於護法,但是缺乏正確的認知,以致於無法達到護法的目的,或局限一隅,或導致紛爭。因此,我們應具備護法的正知正見:

1.護教重於護寺:護持整個佛教比護持某個寺院重要。

2.護佛重於護神:護持自覺覺他的佛陀比護持有求必應的神明重要。

3.護法重於護人:護持佛法弘傳比護持某位法師重要。

4.護眾重於護私:大眾福利比個人私情重要。

5.護道重於護情:護持有道者比護持私交者重要。

6.護小重於護老:護持青年佛教比護持老年佛教重要。─《佛教叢書‧教用‧佛教的護法信徒》

佛教的信仰,念佛拜佛,都建立在尊重上。沒有尊重,彼此猜忌,彼此輕視,怎能和平相處?信徒尊重三寶,佛教才能和平有序。沒有尊重的和平,不能持久;欲圖持久之和平,必須建立尊重之心。佛門大眾若能互重互敬,團結一致,則祈願世界和平,當非難事。─《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和平》

長久以來,由於政府未能制定一套健全的宗教管理辦法,造成佛教在行政、寺務、文教的推展上阻礙重重。尤其將佛教與只管燒香拜拜或沒有因果觀念的邪教一起管理,更使佛教蒙受莫大的傷害。好不容易現在有了立法之議,卻引起一些紛爭。我認為給宗教團體一個明確的法人地位,保障宗教的利益,並修改宗教團體法中對宗教不切實際的規章,那麼「有法總比無法好」。有法,才有保障!─《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立法的目的,旨在讓制度化的宗教更如法,讓非制度化的宗教走向制度化。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生根,實在要感謝基督教在憲法中所爭取的「信教自由」。所以在數十年前,我就一直希望佛教界有人出面召集,透過大家座談、研究,達成共識後,研擬出一套對提升信仰有幫助的「宗教法」,不僅對淨化人心、社會教化有正面的影響,甚至對結合宗教界的力量,共同促進社會的安定,都將是一大貢獻。─《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在佛教裡,吃飯時都是供養一切眾生;獲得一絲一縷時,都要感謝十方大眾的因緣。佛教提倡平等,佛陀視一切眾生都如愛子羅睺羅;佛教更重視一切生權的維護,所以佛教自古以來不曾引發世界戰爭。‬─《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慈悲就是情愛的昇華,佛陀的弘法利生、示教利喜,就是愛;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愛。愛就是為了你好;愛你就要成全你,要尊重你,要給你自由,要給你方便。愛是美的,愛是善的,愛是真的,愛也是淨的;佛教本質上即是慈悲與淨愛。─《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自古以來,有人類便離開不了宗教。宗教的重要,在於能領導生命的大方向,能將生命之流的過去、現在、未來銜接,所以人人都應該有宗教信仰,有信仰才有規範與目標。信仰是道路,信仰是紀律,信仰是秩序。宗教代表真理、代表真善美。但是,若說有宗教信仰的人就全都是好人,這也未必!人,總是賢愚不等。只是有個宗教信仰,就有目標,就有規範的力量,在自我的心中就有一個主,所以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宗教的價值在於淨化人心,寺院有功於公益者,不光是指捐款而已。政府一般只獎勵捐財的慈善團體,下焉者,會使宗教淪為慈善機構,不能發揮宗教淨化社會人心的功能;更有甚者,不肖者可藉受獎之匾額做為斂財工具。因此唯有透過立法,把對於文教有功者納入獎勵對象,才能提升宗教的信仰層次。─《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宗教與政治自古以來即有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關聯性,宗教沒有離開過國家,國家也需要宗教對社會的輔佐教化。誠如東晉道安大師曾說「不依國主(國法),佛法難立」,宗教應受國家法令的規範與保護,就像建築有建築法規,醫師、金融、教育、出版等皆有其法令規範。雖然宗教原本已具有自律的內涵,但社會的生活又何能獨立於法律之外?所以透過宗教立法,保障宗教權利與地位,使其正常發展,這是法治國家一致的作風。─《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所謂異教,是表示跟我的信仰不同,例如: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天理教、軒轅教、統一教等,也沒有罵人的意思。我認為不管任何宗教,只要迎合人心,適合大眾,就有人信仰。宗教彼此間應互相尊重而非反對,在弘揚佛法的前提下,對異教要有包容心,而非排斥、對立。─《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早在數十年前,我們就具函向政府提出反映:宗教團體的管理人或主持人,應該經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機構畢業;甚至宗教團體的負責人與主要成員,也應該有該宗教的教育單位或教會組織所頒發的資格證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實。在此前提之下,政府應該正式承認佛學院、神學院、聖經書院等宗教研修機構的地位,使其能正常發展,並可公開招生,以培育出優秀的宗教師,進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對宗教法及教育法均應有明確的制定,以提升宗教信仰的層次。─《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所謂「正信」的宗教,所信仰的對象必須是歷史上經得起考據證明的,必須是經過舉世共同承認確實存在的,必須是具有高尚品德與聖潔人格的,必須是能夠自度度人、自覺覺人的大善知識,如此才能引導我們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皈依的對象。─《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宗教基本上可合可分,有些地方可以合,有些地方必須要分。教主不能合,耶穌就是耶穌,佛祖就是佛祖;教義也不能合,就好比文學就是文學、科學就是科學、醫學就是醫學,天文、地理,性質也不一樣,根本就不必合!但是教徒可以互相來往,彼此可以做朋友,你信天主教、基督教,我信佛教、道教,我們可以在一起談話做朋友,彼此可以互相來往。也就是說,你儘管信你的教主,但我不能信,好比你的爸爸,不是我的爸爸!我把你的爸爸當成是我的爸爸,這就不倫不類了,所以是行不通的。因此,各人的教主,就歸各人去禮拜,不必一定要「同」,讓它各自存在,各具特色,不是更好嗎?─《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離開水而生活;宗教如藝術,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美感。因此,儘管有很多人平時不信仰宗教,但是一遇到急難的時候,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便是「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可見佛教信仰的重要性。─《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佛教徒拜佛,不是盲目的崇拜偶像,而是與佛接心的過程與方便。當他藉著香與佛菩薩來往,「香」就如現代的電話,是表達情意的方式。─《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有人問:「不信宗教的人會死,信仰宗教的人一樣也會死,那麼,為什麼要信仰宗教呢?」須知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他有信仰宗教的情操,有信仰宗教的修行,就能增加自己面對生死的智慧與力量。他能認識生死是很自然的事,例如把死亡當成如同回家,所謂「視死如歸」,不是很安然,很快樂嗎?所以,佛教的種種修行法門,如果應用得巧妙,不但生活裡沒有憂悲苦惱,即使面臨死亡,也能無憂無懼,這就是信仰的好處,就是修行的利益。─《普門學報‧佛教對「修行問題」的看法》

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雖然彼此信仰的對象有別,但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的各種神祇等,都是信者自己心中所規劃出來的「本尊」,名稱雖有不同,意義卻是一樣。由於各人心中各有本尊,所以不管耶穌、穆罕默德、孔子、上帝、關公,認定就好,不要互相排斥,也不要以自己心中的本尊去要求別人。宗教之間應該要融和,大家和平共存,才不會失去宗教追求真善美的本質。─《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有人質疑,九一一事件發生時,上帝在哪裡?其實說來,這不應該責怪上帝,因為信仰不能把一切責任都交付給別人來負擔,自己的業報因果也有關係。現代的宗教信仰,應該從對「神」的依賴,走向對「人」的關懷。依佛教的教義來說,人人都是上帝,人人都是佛祖,世間上的幸與不幸、好與不好,都由往昔久遠以來的「原因」(業),一直到今日的「結果」。所以,因緣果報包括上帝、包括佛祖、包括我們自己。─《普門學報‧九一一事件之後接受美國媒體採訪報導》

佛教的中道緣起、因果業報、生死涅槃等教義,可以幫助我們解答人生的迷惑,而學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開發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普門學報‧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

人間佛教並非新創,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乃從淨化心靈根本之道做起,但並不因此而偏廢物質方面的建設,而是教人以智慧運用財富,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從而建立富而好禮的人間淨土。─《星雲日記》

台灣的宗教信仰相當自由,儘管大家的信仰有所不同,但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心,卻是一樣的。因此,不論什麼宗教,都不應只是自立門戶,所謂「宗教無國界」,為了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樂,宗教家應該要走出去,加強宗教之間的友好交流,突破傳統弘法方式的窠臼,如此,才能將宗教教化的功能充分發揮。─《星雲法語‧走出去》

不管是信仰哪一種宗教,都必須具備共識,才能算是一個宗教徒,才能稱為宗教人。什麼是「宗教人」的共識呢?即以慈悲濟世為宗旨,以共享和平為目標,以參與善事為方便,以發揚人性為努力。─《星雲法語‧宗教人的共識》

佛教的特色在於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創立僧伽教團,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階級*1的不平等,而提倡「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觀。佛陀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發出金剛一般顛撲不破的宣言:「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揭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同體平等精神。我們的教主其實就是「同體平等」觀的倡導者、推動者。─《當代人心思潮‧同體與共生》

佛教的傳播,雖然其根本教義是不容改變的,甚至戒律也有其堅持。但是佛教傳到中國、日本、韓國,就是北傳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泰國,即成南傳佛教;傳到新疆、西藏、蒙古,就是藏傳佛教。這是因為氣候、地理、風俗、民情不同,所以要隨順世間。傳播佛教要儘量發心落實本土,如米穀果蔬都有不同的品種,要讓佛教在各地也有不同的特色。除了根本教義不變以外,都應該隨順當地風俗民情的需要,容許這些差異的存在。─《當代人心思潮‧自覺與行佛》

所謂「本土化」,是奉獻的、是友好的、是融和的、是增加的,不是排斥的,不是否決的。因為佛教不是用來做為侵略他國文化的工具,而是要同體共生,共同發展,共存共榮。─《當代人心思潮‧自覺與行佛》

過去,北港朝天宮想要參加中國佛教會*2,但不獲准許。我建議主事者應當慎重考慮,因為中國人向來拜媽祖的、拜城隍的,甚至信奉一貫道的,都稱自己是佛教徒,可見他們都將佛陀視為是最高的信仰,佛教應該攝受他們,為他們定位。像佛陀時代拜火教的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信奉懷疑論的舍利弗、目犍連,率領眾弟子們皈投佛陀之後,佛教馬上就多了一二五○位生力軍,他們在佛法弘傳初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佛陀教舍利弗、目犍連必須尊重他們過去的外道老師刪闍耶毗多羅尼子,教師子將軍應繼續奉養他以前的外道老師,凡此不但無礙於佛教的發展,反而更讓人敬佩佛陀的通情達理,這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最好的寫照嗎?─《如是說》

學佛道上,求法、弘法、護法都一樣重要。有人認為:出家人以弘法為重,在家人以護法為主,其實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護法,護法就能弘法,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論出家、在家,都要負起弘法的責任,承擔護法的家業。─《如是說》

中國有儒、釋、道三教,西方有天主教、耶穌教。儒家講修齊治平,可綱維人倫,等於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穌教主張升天,等於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講返璞歸真、清靜無為、任性逍遙,等於佛教的聲聞、緣覺乘思想。人間佛教重視當下的淨土,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問題,主張「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聲聞、緣覺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業,進而實踐菩薩道的慧業。─《如是說》

皈依三寶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為皈依與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種信仰;拜拜是一時的,是一種尊敬。已皈依三寶的佛弟子一樣可以禮拜神明。不過,信仰重在專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門品》中的「一心稱名」、「一心供養」,─《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一念往生」,都是證明一心一意,心誠則靈。因此,宗教徒對於自己所選擇的宗教信仰要忠貞、要專一。─《如是說》

經典中常可以看到佛陀倡導生佛平等、聖凡平等、理事平等、四姓平等的思想,可見十法界一切眾生的本質是平等無差的。然而,這世間無論在哪裡,都會有權勢大小、財富差距、出身高低,甚至教育懸殊等的種種差別,到處都可以看到因不平等而引發的怨怒鬥爭。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佛陀打破階級差異的勇氣,常懷眾生平等的慈悲智慧,為社會建立平等的制度,為世界建立平等的秩序。如果大家都能夠做到人人平等,這世間必能像大海包容百川,相互融和,同一法味。─《如是說》

過去佛教給人的感覺是消極、迷信、落伍、閉關、灰色、暗淡,充滿了苦行的色彩,這實在是對佛教的一大誤解。今日佛教徒應該把積極、樂觀、正信、進步,多采多姿的佛教呈現出來。我們唯有不斷的改革,樹立佛教新形象,才能扭轉一般人既有的成見。─〈開示〉

世界各大宗教,都是以善為出發點,只是教義的層次有所不同,正如學校有小學、中學、大學的等級不同。在多元化的人間,宗教能肩負起導人向上、向善的責任。─《如是說》

註釋

*1印度四姓階級:指古印度四種社會階級,即:

a.婆羅門種: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的司祭階級,為最高種姓。

b.剎帝利種:為四姓中第二等級的種姓。乃王族及士族之階級,主要掌管政治及軍事。

c.吠舍種:為四姓中的第三位,工、商等平民階級。

d.首陀羅種:為最下位之奴隸階級。

*2中國佛教會:初名「中華佛教總會」,為中國佛教最高機構,一九一二年成立於上海,首任會長為寄禪。一九二九年,改組更名為「中國佛教會」,並選舉圓瑛出任理事長。中國共產黨執政後,該會於一九四九年在台灣復會,綜理台灣之佛教行政事務,理事長先後由白聖、悟明等人出任。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