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12 薪火傳燈
出世,不是要我們遠離世間,而是對世間的一切,不貪不求,不計較執著。出家,不僅要有出世的性格,更要有大眾的性格、社會的性格,才能把佛法帶進迷昧的人間。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因不忍眾生苦,而到處說法,把菩提清淨的歡喜散播給大眾;不求獨樂樂,但求眾樂樂,這就是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也就是大眾化、社會化的出世性格。—《人間佛教系列‧佛教與青年‧青年僧伽的十有思想》
有人看到我孜孜不倦的說法,有時會問:「師父啊!你怎麼有那麼多話可講呢?」我發過願,要把我所體悟的佛法,布施給大眾,這是我心甘情願的,所以即使再累,也很歡喜去做。—《人間佛教系列‧宗教與體驗‧我的宗教體驗》
僧伽的十有思想:
1.有宇宙之心。
2.有度眾之慈。
3.有弘法之勇。
4.有修道之恆。
5.有正覺之慧。
6.有出世之性。
7.有護教之忱。
8.有容人之量。
9.有忍辱之力。
10.有菩提之願。—《人間佛教系列‧佛教與青年‧青年僧伽的十有思想》
僧伽的十無思想:
1.無財之富。
2.無求之有。
3.無情之慈。
4.無欲之樂。
5.無住之家。
6.無安之處。
7.無人之眾。
8.無悔之心。
9.無聰之慧。
10.無功之事。—《人間佛教系列‧佛教與青年‧青年僧伽的十無思想》
出家人的行儀: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容貌如鏡,必須明淨;行止如法,必須合理;視聽如教,必須受益;思想如水,必須清淨。—《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佛門自古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之說,站在為師者的立場,心中時時以徒弟為道友,以開通開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師者啟發之下,有更多自我啟悟與開創的空間。站在為徒者立場,不只奉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美德,尤其在禪門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點撥,而慧命重生,人生改觀。現代寺院道場,師父不只為師,而且內以佛法長養徒眾慧命,外以道場資用滋養徒眾色身,令其勤學向上,弘法利生,使無後顧之憂,更加不易。
在佛門中,「棒喝」教育較之「愛語」為迅速,非法器則不能順受,師者以此長養弟子,令達聖境;弟子以一片堅固信心以為回報,這種師弟之間的微妙情誼,實非凡夫眾生所能會得。—《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的師弟之道》
宗教師,一般稱為傳教士,意謂「負有使命的人」。所謂使命,即在於宣揚教義,傳布真理,其功能猶如老師一般,負有教化社會、導人向善之責。在道德修養方面,宗教師本身應該具備:因果的觀念、忍耐的力量、敬業的精神、感恩的美德等道德涵養。並有侮辱不以為恥、卑屈不以為賤、艱難不以為苦、迫害不以為意、利眾不以為煩、恩寵不以為榮等修養。能夠圓滿道德人格,始能為人師範。以法為重,忍耐向道的修養,實是宗教師不可或缺的條件。—《佛光教科書‧宗教概說‧宗教師的條件》
古云:「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好逸怠惰是人性的本然,在大眾中共修,可以時時警惕自己,不易退失菩提。—《佛光教科書‧佛教問題探討‧修行》
悟道要親自體證,一旦悟道了以後又要做什麼呢?所謂「悟後起修」,雖然開悟了,不去實踐,也不能成佛。因此,雖然有的人先修後悟,有的人先悟後修;不管先悟先修,總之悟道後要依道而修、依法而行,要在人間「行佛」,從生活裡服務大眾,培養福慧資糧。等到因緣具足,自能開悟「成佛」,這也是為什麼諸佛都在人間成道的原因。—《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定學》
古代叢林,凡組織系統嚴謹的寺院,其人事制度有所謂「四十八單」職事。四十八單又分為序職、列職兩種;序職有職無權,列職則有職有權。序職,代表的是道德、學問、階位,大都是老成持重,長於道德修行者擔任,雖然有名、有實,但無實權,譬如軍隊的上將、上校等。列職,代表的是行政能力,是職務,譬如團長、總司令等,握有實權。
出家為僧,大多抱持為法而來的心態,無論擔任何種職務,只求盡心盡力奉獻常住。因此,職務或上或下的調動,都能以平常心視之。—《普門學報‧佛教叢林語言規範》
雖然僧團的生活教育是屬於「蘭若比丘」的方式,但在思想教育方面卻是屬於「人間比丘」的模式。其實,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各有優點,主事者須依其特性,與時俱進,作合理的教育規劃。不妨將蘭若比丘與人間比丘視為學習的不同階段,不必強分彼此,能經常調整自己的角色。例如,靜修的時候,要具備蘭若比丘遠離憒鬧的理念;弘法的時候,則要具備人間比丘奮迅勇猛的精神。—《普門學報‧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
身負弘法教化之責的宗教師,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首先他對自己的信仰要堅定,要有度眾的悲切之心,以及學識的充實、應世的方便、道德的增長、威儀的涵養、物欲的淡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尤其要有「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使命感,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優秀而稱職的宗教師。—《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未來比丘尼應努力的方向,茲提供四點意見如下:
1.兩性平等化:未來比丘尼希望獲得敬重,應該從本身道德人格的提升做起。例如:捨虛榮,去驕慢;有德學,能擔當;能講說,具慈悲;有大願,能力行。具足了以上四點,自然「兩性平等化」。
2.發展事業化:過去女眾總是把心智、力量用在建寺、供養之上,現在的比丘尼要走出寺院,與男眾一樣,走上弘法、教書之路,為佛教創辦各種弘法事業,例如教育、文化、慈善等。所謂「發展事業化」,擁有自己的事業,自然受人尊敬。
3.教團組織化:當兩眾教團能夠互尊互重,自然組織建全;有了組織,自然就有力量。佛光山的教團,每年都會依學業、事業、道業等學習進步的情形,做序列等級的評鑑,從清淨士、學士、修士、開士等序級的晉升,都有一定的標準、程序,所以兩序大眾在此有制度、有組織的領導下,自然和合無諍。
4.教育普及化:女眾細心、慈悲,在佛門修行比較容易有成就,但女眾的胸襟、思想、智慧,則略遜男眾,有待普及教育,讓每個女眾都能受教育,都能講說、著作。—《普門學報‧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出家人笨拙無所謂,重要的是,保有一顆慈悲的心及老成持重的態度。此外,不是只有信徒才需要布施,出家眾也必須布施,布施佛法、慈悲、關懷、愛語及智慧。—《星雲日記》
與人相處只問自己如何待人,不問他人如何待我。人之煩惱不快樂,皆因與人爭老大,如果肯自退做「老二」,則會有另一個寬廣空間。—《星雲日記》
學佛者不可以自輕,成佛都可以了,還有什麼不能做到的呢?只要有願力,則無事不辦,因為「金剛非堅,唯有願力最堅」。—《星雲日記》
如何做個稱職的幕僚?
1.對主管周遭的人、事、物,要關心了解。
2.時時提供主管相關的資料、訊息、作品等,有事請示只要讓主管「搖頭」或「點頭」即可。
3.人事上要替主管照顧周全,如召見、慰問、洽公等,規劃主管休息時間,保護主管的祕密,樹立主管形象。
4.替主管網羅人才。
5.不受小惠或搞小圈圈。
6.品德要比主管好,尤其是口中有德。—《星雲日記》
出家人的教育,不是封閉性的,要能面對社會,面對人生,才是有用的出家人。因此,對於學僧的要求:在佛殿,應虔誠莊嚴;在課堂,能思想奔放;做事時,要俐落幹練。此外,「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到紅塵走一遭,怎能體會世間假相?「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能不動心,才是真修行。—《星雲日記》
對於自己歡喜的事,不一定要做;但對於不歡喜,卻對別人有利的事,一定要去完成。—《星雲日記》
在我一生的弘法道上,不知道什麼是灰心、什麼是疲倦,如果在修道上輕易被上當、挫折、失望、難堪等打倒,那怎能算修行?我的個性,不自負、不好勝,以眾為尊,以大家的意見為意見,不會以自己為重。—《星雲日記》
我用人向來不挑選人才,都是就近任用,因為遠水救不了近火,也就是說任何人才,我都會懂得運用他的長處。—《星雲日記》
如何自我規劃未來?我的建議是:
1.第一個十年(三十歲至四十歲):
以學習為主,多訂些功課,如:學院研讀、訪師問道、閱藏看經、書報雜誌、論文雜感、學習語言、各種技能、閱史讀傳、抄經練字、日記心得、讀書筆記、自課修行、訂立計畫、隨緣服務、經常禁語、閉關不斷、揣摩應對、每日密行、演習講經、真俗圓融……
2.第二個十年(四十歲至五十歲):
以弘法講經、利生服務為主,並主持道場,創興事業。能領導人,也能被領導,能自創業也能助人創業。
3.第三個十年(五十歲至六十歲):
德高望重,功在佛教。此時可隨眾、安分、精勤、助道、應聘、傳道、安僧……
4.第四個十年(六十歲後):
閉關、住山、課徒、弘法、雲遊、隨緣、度眾……—《星雲日記》
為什麼要出家?
1.為弘法。
2.為斷煩惱。
3.為擴大。
4.為度生。
5.為離生死。
6.為昇華。
7.為安身立命。
8.為證悟永恆。
9.為報父母恩。
10.為犧牲奉獻。
11.為行萬里路。
12.為結萬人緣。
13.為讀萬卷書。
14.為做萬種事。
15.為更富有。
16.為更能覺悟。
17.為做文化。
18.為做教育。
19.為做慈悲事業。
20.為做人上人。—《星雲日記》
出家人應該同時具有蘭若性格與人間性格,也就是既能出世獨修,也能入世度眾。因此,在佛光山,如果有人要求出家,通過與否,端視其是否具有人間性格。—《星雲日記》
有人問我,對出家的弟子有何期許?我覺得做一個出家人,就要像一個出家人。希望每一位佛光弟子,都能有信心、忠心、道心、慈心、熱心和慧心,在學業方面能夠通達經藏,在道業方面能夠以禪淨作為修持法門,在事業方面能夠從事文化、教育、慈善等,讓身心安住於大眾及佛法中。—《星雲日記》
佛光山收徒眾的標準為何?
1.對三寶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2.具有人間佛教的性格。
3.能發心勤勞工作。
4.與人為善,廣結善緣。—《星雲日記》
初出家的學僧,對佛教的信心、對自我的將來,要了然於心,要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前途。人不一定都要做棟梁,即使做桌子、椅子、黑板,也一樣很有用。最怕的是不知自己的長短在哪?在佛門中,發心無貴賤,歷代祖師大德從苦行中出身者很多,例如:溈山典座、雪峰飯頭、仰山知客、洞山香燈……修行要從服務他人做起,而非只等著受人供養。出家僧眾的風儀,除內在的毅力、耐力、忠貞外,外在的條件如法器、梵唄、典座、庫房、應對、行儀等,也不可疏忽。—《星雲日記》
許多人羨慕我徒眾滿天下,但是有誰了解:度一個信徒,需要多少年和他周旋,不秉持「千生萬死」的發心,哪裡能讓他得度?教一個弟子,需要多少年慈威並濟,不具備「千生萬死」的耐煩,哪裡能讓他柔軟受教?但徒眾不解,往往怨怪:「你耳根軟,聽信人言。」「你不了解我。」「你不公平。」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我不從這些情緒的言語裡「千生萬死」地磨鍊出來,如何領眾薰修呢?—《往事百語‧心甘情願‧千生萬死》
收徒幾十年來,我不曾問過弟子:「這件事我怎麼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向我報告?」我覺得不知道很好,表示他們能承擔,我也沒煩惱。—《往事百語‧老二哲學‧不知道的樂趣》
我喜歡利用等待的零碎時間,計劃做事的先後程序,考慮人我的彼此關係,甚至思考文章的內容鋪排、佛學上難懂的名相,或回憶讀過的名著佳作等。如此一來,不但培養我集中意志的習慣,也增進我從聞、思、修進入三摩地的能力。—《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要利用零碎的時間》
我自號「星雲」,只想自我勉勵做星雲團裡的一顆小星星,以一己微弱的光芒和其他星光互相輝映,光照寰宇。如今佛光遍照五大洲,當年的心願已逐漸成就,印證了發心行道自能聚合善緣,其果報是不可思議的。最怕的是自己說食數寶,不肯耐煩吃苦,連一點亮光都吝於付出,也不願屈居作老二,誰會服氣你做老大呢?—《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老二哲學》
我經常為頻繁的講演所苦,於是拿出利用零碎時間的準備本領,後來竟能駕輕就熟,無論是臨時的開幕致辭,即席的餐前開示,我總能在數秒之內,脫口而出;一天數場的講話,同時進行的會議,我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內預先想好說詞。許多奠基、落成、開光、啟用等的法語,雖然是我在片刻等人的零碎時間中及時想出,看似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卻是我長久以來利用零碎間,思惟法義,觀察世事,提起正念,修持不懈的心得感言。—《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要利用零碎的時間》
現代的青年儘管環境良好,卻煩惱叢生。究其原因,都是由於只顧自己的利益,若是常想著利益他人,最終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所以,我常常教誡徒眾們:「要常想自己如何為別人帶來因緣,而不要只想別人如何待我們好。」經云:「菩薩發心,自己未度,先度他人。」其實在利益他人,成就對方的同時,我們已經逐漸完成了自己。—《往事百語‧老二哲學‧圖利他人》
我常教導弟子們,不要怕吃虧,多承當、多擔待,這正好可以考驗我們的信心、我們的慈悲、我們的道念、我們的能力。
所以,我雖然年逾古稀,無論做什麼事情,我仍然一馬當先,甚至還做「不請之友」,指示徒眾安排我多教一點課,讓我多做一點事。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辛苦,只要換來大家的歡喜,何「吃虧」之有呢?—《往事百語‧老二哲學‧學佛要學吃虧》
有一些人自以為才能出眾,別人都一無是處,因而固執己見,動輒無明,結果不但無法與人合作,也不能成事。
這些年來,我細細觀察的結果,發現到自以為無用的人,往往因為心靈開闊,而用處無窮;自以為有用的人,反而因為事事執著,而用處有限。—《往事百語‧一半一半‧無用與無明》
以前,當有青年向我乞求剃度出家時,我總是先問對方:「佛光山是誰的?」如果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師父,如果我在佛光山出家,佛光山當然是我的!」這句話就算通過我初步的考核了。因為唯有覺得常住是我們自己的,每個人才肯奉獻身心,安住求道,寺務才能日益興隆;唯有覺得師兄弟是自己的,才肯包容他們的缺點,成就他們的長處,大家才能和樂相處。所以,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希望我的徒眾都能時時把「佛光山是誰的」當作話頭,努力參究。—《往事百語‧一半一半‧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
人總是喜歡計較「你多我少」或「我多你少」,彼此相爭不下。其實,所謂的多少,不是在數量上能絕對計算得清楚的,必須以道德、心量和人情義理來衡量,才能有圓滿的解決。—《迷悟之間‧多少不計較》
跟隨我出家的徒眾有一千餘人,他們都是我的孩子。我設立「傳燈會」,照顧弟子的衣、食、住、行與教育。打從徒眾出家入道那刻開始,我就肩負起他們一生教養的責任。
現在很多人提到佛光山就知道是星雲,把佛光山和星雲畫上等號,其實凡事不能只靠一個人,若沒有一代接一代的努力,沒有集體創作的精神,就不會有今天的佛光山,也不會有佛教復興的契機。薪火延續,就是我一心致力於教育的目標。—《雲水三千》
十二歲那年,我在棲霞山剃度,從那時起,我便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跪在佛堂裡,向佛陀及觀世音菩薩祈求聰明智慧、祈求加持護助。感覺「祈願」的修行,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增長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出家六十多年來,一個甲子的歲月,「祈願」一直是自己每天必有的修行。—《佛光祈願文‧自序》
融和,是一種容人的雅量,一種平等的相待,一種尊重的言行。—《當代人心思潮‧歡喜與融和》
走遍世界各地,女眾普遍受歧視,然而在佛光山,不但兩序大眾平等,甚至出家、在家四眾融和。佛光山開山之初,我就喊出了「四眾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不但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眾,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制度,讓比丘、比丘尼都享有同等的權利與義務,也讓在家、出家的弟子們同樣加入佛光教團,使其均有參與寺務的機會。男女平等、兩性平權,已是時代的潮流,佛教若要現代化,就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來發展。—〈開示〉
真正能幹的人,其形象是隨和、謙虛、體貼、遷就、忍耐、不易怒、沒有氣勢、能讓人皆大歡喜者。相處之道貴在和氣、尊重、明理、包容。—〈開示〉
一生中,人要有一至兩次,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全送給人的經驗。—〈開示〉
有人說,佛光山很忙,哪還有時間修行?其實,忙就是修行。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為人間忙、為大眾忙,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沒有生活,哪有修行?就算是釋迦牟尼佛,每天也要搭衣*1、持具*2、入舍衛大城次第乞食*3,飯後回到精舍,洗腳、打坐、說法、教育徒眾,同樣也要為眾生忙碌。
人要以忙為營養,忙才有意義,閒是罪惡,不能不忙啊!除了忙,每個人還要有密行,有自我的修行功課,但不一定給人知道。像佛光山念佛堂,從早到晚佛聲不斷,這不是修行嗎?禪堂裡,每天多少個小時打坐、跑香,這不是修行嗎?每天上課、聽經聞法、過堂吃飯、打掃、招呼信眾,給他們歡喜、給他們信心,這不都是修行嗎?—〈開示〉
要把握時光,常懷著「為人間留下歷史,為大眾留下功勞」。心中念念關懷三千世界,起心動念裡,都有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及無量無邊的眾生。—〈開示〉
對於勞務,要建立「工作是修行」的觀念,百丈禪師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提倡作務,自古已然。舉凡掃地、煮飯、搬柴運水、洗廁撿菜……無一不是修行。從卑賤工作中,能折服慢心、惰性,培養出慈悲、熱忱的菩提心。—〈開示〉
要慚愧自己所學有限、能力不足、心地不淨、善念薄弱。經常慚愧自己無能,所以,要發心增強自己的能力,以便更能擔當,更能負責。發心的力量很微妙,只要一發心,所做的事情,品質就不一樣了。—〈開示〉
出家是跳脫煩惱愚痴之家,跳出輪迴,回到自己本來面目。出家,不代表立刻就開悟成佛,仍然是人。但是,有佛法就有辦法,在佛法薰修下,會逐漸放下世間的功名富貴。—〈開示〉
我希望今後佛光山的徒眾,不論是事業成就,乃至佛教的未來,都要建立在「公是公非」之上,如此,必定前途光明,大眾也能安身立命。或許會有人有不平之鳴,例如:有的在家眾覺得出家眾較受優待,認為四眾的叢林還是不公平。殊不知,公平要講求制度、講求法治,不是以個人的立場來看公平。公平裡有倫理、有次序,不是個人的要求,所以「公是公非」才叫做大是大非。
其實,付出多少的辛苦,成長多少的力量,就給你什麼樣定位,不會不公平的。如果有些人認為不公平,就是沒有「公是公非」的認識。—〈開示〉
既然已出家修行,就不能有自我的觀念,要重是非不重利害,因為有了利害觀念,就會計較什麼對我有利益,什麼對我沒有利益,而失去了是非。是非觀念,不是指「說是非」、「傳是非」,而是在事情的對錯上,能知道善惡、輕重、好壞,知道應該或不應該,凡是「是」的,擇善固執;凡是「非」的,即使對己有利益也不可取。希望大家都能有是非觀念。—〈開示〉
出家人「上與君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在人生舞台上,要有不同的角色扮演,要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前能後、能進能退、能忙能閒。要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極樂世界也不是一時所成就的,佛陀若未經歷苦難,也不能成佛。尤其出家眾平時都受別人不少的供養與恭敬,有時也要回過身來供養與尊敬別人。但不論什麼角色,寧可做個對佛教沒有貢獻的人,也不可做一個破壞佛教的人。—〈開示〉
有流動的水才會清,人事常調動,對於職務就不會把持、眷戀,人事才會健全。所以,佛光山實行三年一調的人事輪調制度,藉由調動的機緣,讓大家多方學習。每任期三年,應以書面向常住辭職一次,如常住有需要,便可再續任。對於人事調派要歡喜奉行,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成就常住的一個因緣而已。—〈開示〉
凡事替人設想,凡事都想著要皆大歡喜,就能夠解決問題。只為自己想,問題難以解決,若為他人想,就容易解決。只要有佛法,就沒有阻礙。我自己一生,不覺得有什麼是難以抉擇的,真正能替我們抉擇的是「因緣」,有因緣,眾緣和合就能解決,沒有因緣,因緣不俱,就算強求也難以完成。—〈開示〉
上等的出家人,經得起錘鍊;中等的出家人,經得起訓練;下等的出家人,只能接受好話的讚美。—〈開示〉
出家人應該會些什麼:
1.法務:懂得法務唱念、五堂功課、佛門禮儀。
2.知客:善於與人應對相處,言談如禮如儀,恰到好處。
3.典座:大寮是修行的好地方,能把典座職務做好,就是功德無量。
4.方便開示:隨時準備一本小冊子,收集一些講題及講演大綱,以備不時之需。
5.寺廟行政:熟於書信、公文的往來,懂得婚喪喜慶的儀軌等基本常識。—〈開示〉
出家、讀書,首要發心,開發心中的田地,菩提種子才能發芽;次要立志,所謂志在十方三世。發心立志不怕大,有了志願,才有向前的動力。回憶起我自己過去在大陸叢林參學,家師志開上人曾對我開示道:「理想是現實之因,現實是理想之果。」有了理想之因,才有現實之果。—〈開示〉
我十七歲那年生病的時候,我的師父給了我半碗鹹菜,在現在當然不算什麼,但當時對我而言,卻是不得了的事。我流著眼淚感動不已,當下發願:我將來必定要做個有出息的和尚,以我的成就來報答師父。這半碗鹹菜,給了我六十年的力量,而且我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心,也從沒停止這樣的願力!—〈開示〉
在佛門裡,結緣很要緊。有的人做事順利無礙,處處受人歡迎,這都是從結緣而來的。—〈開示〉
出家人是通才,不是專才。釋迦牟尼佛有十種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就是十項全能。出家人能做什麼?要能講、能寫、能說,能前能後、能有能無、能大能小。能做會計,也能做庫頭;能教文史哲,也能教佛學;能唱讚子,也能敲各種法器。總之,能這樣,也能那樣,能獨處,也能跟大眾相處,樣樣都要能。—〈開示〉
寧可沒有學問知識,也不能沒有道心威儀;寧可做一個庸庸碌碌的出家人,也不做一個有害佛教的聰明人,切忌重巧辯而不重實修。—《如是說》
在目前不虞匱乏的生活環境裡,大家的衣、食、住……都不成問題,這令我很掛念,為什麼?若想發展理想或未來的事業,在安逸中是不容易的;沒有寒霜雨雪,哪裡有蒼松翠柏?想要未來有發展,就得接受磨鍊。如果生活環境裡,缺乏磨鍊的因緣,就要懂為自己作生涯規劃。—《如是說》
我們所有的目標,一定要想到「功德圓滿」,功德不圓滿,絕不半途而廢!所以,為了成功,何妨忍耐;為達到目標,何妨忍受委屈。我常講,聽開示不一定有用,因為我不能幫你們修行,了生死終究還是個人的事。—《如是說》
一等的出家人,不一定要學問好、能力強,但是可以做到一等的威儀,一等的守法,一等的隨緣,一等的隨喜。—《如是說》
有人問我,擁有什麼專長。其實,我是一無所長,不但外文不會、書法不好、電腦不懂、技能全無,甚至連佛教的唱誦也不行。雖然我沒有技術上的專長,但是我卻有精神上的專長,例如:恆心、守信、勤勞、吃苦、耐煩、節儉、忠誠、善良等等。此外,我很明理,對是非、輕重、善惡也很清楚。我不護短、不偏私、公平處事、肯定別人,也能接受他人對我的建議。我想這些「精神上的專長」,就是我建設佛光山、帶動佛教、領導徒眾的基本條件吧!技術上的專長,也許幾天就學會了,可是精神上的專長,卻要長時間的培養,可能幾年都還學不會。所以,不要只重視自己技術上的專長,要重視自己擁有多少精神上的專長。—《如是說》
僧團的相處,除了六和敬之外,必須「能融於大眾」。一個古怪、剛愎、自私、不近人情、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人,必定失敗。尤其個人主義比愚痴還嚴重,沒有才能,不要緊;有才能,卻妨礙別人,這種人要多多學習與人合作,否則不容許存在。在十方叢林裡,處眾不佳,可以參訪幾年就離開,但是佛光山是子孫叢林,在這裡出了家,就是一生一世的事,如果老是與人怨憎會,怎麼會快樂呢?所以,與人相處,不要只想著別人來包容我們,自己先要包容別人;希望別人對我們好,自己要先對別人好。—《如是說》
有人央求我寫字結緣,我雖然沒練過書法,但是我藉由書法,表達對護法大眾衷心的祝福與感謝。後來,這許多字,又承蒙信徒們看得起,在世界各地作「覺有情」墨跡巡迴展。所以,只要發心為了佛教,不必害怕自己有沒有能力,要抱定「做一分是一分,行一步是一步」的毅力,一切「做中學」,自然眾緣成就。—《如是說》
常聽到有徒眾會說,平時很忙,沒時間讀書。其實,會說自己沒時間讀書的人,反倒是沒用的人,因為忙碌的人,更會利用時間讀書。所以,每天除了修持作務以外,要抽空讀書。在佛光山,一人身兼數職者多的是,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不能因為做了某件事,就放棄另一件事。所以,大家吃飯照吃,事情照做,修行照修,不可以說沒有時間。身為佛光山的弟子,每天在忙於度眾修福之際,也要不忘精進修持,積存修道資糧。—《如是說》
二○○三年,我應邀參加「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園區修道院」奠基大典。出於我對樞機主教的尊敬,因此勉力捐出五百萬元台幣,聊表心意。我原本可以一次悉數捐贈,但是我要佛光山的徒眾分五年捐贈。這並非我慳吝不捨,而是我要讓徒眾明白:佛教對天主教的友誼,不是一時的,也不是一次的,而是多次、永恆的。—《如是說》
出家人是以道德、發心、修行、戒行來莊嚴身心,而不在於身上的服飾、穿戴是否華貴。莊嚴與否,在於舉止有無威儀、態度是否自然大方、臉上是否常帶笑容。雖然內在的精神、思想、功行,別人或許看不出來,但是外表的威儀與否,卻是顯而易見的。有修養、重威儀的人,不高聲談笑、不短衣出眾、不歌舞觀聽、不顯露恐慌畏懼等。一個學道人,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修養、定力,會有損出家人的身分。—《如是說》
出家人殉道的精神:
1.為了信仰佛陀,可以捨身捨命。
2.為了宣揚教法,可以忍苦耐勞。
3.為了維護教團,可以犧牲小我。
4.為了服務眾生,可以獻己所有。—《如是說》
僧青年如何在佛門裡成功立業?想成佛,不容易,但是人格要健全,把出家人做好是起碼的要求。我不唱高調,不談了生脫死、斷煩惱、發四弘誓願、立大志,我以近八十年人生歲月的體會,談「如何樹立出家人形象」,列了十二點意見,提供給大家:
1.苦行十年。
2.閉關修行。
3.行腳修行。
4.有學習的偶像。
5.每天讀一本書。
6.背誦古文。
7.每天寫一篇文章。
8.忍耐是必要的功夫。
9.慈悲是必要的美德。
10.去除傲慢。
11.知慚愧、知苦惱。
12.發心立願。—《如是說》
成功的人,凡事想辦法;沒有用的人,凡事講理由。所以,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想辦法,不要講理由。—《如是說》
我對徒眾的掛念:
1.福德因緣不夠圓滿。
2.不與常住融和相應。
3.信心道念不夠堅定。
4.忍耐恆心不夠持久。
5.感情信仰不夠成熟。
6.常住宗風不夠了解。
7.煩惱叢生任性耍賴。
8.比較得失計較有無。
9.沒有正知正見正念。
10.俗情太濃習氣太重。
11.私我私交私心私情。
12.不肯接受我執難捨。
13.學習不分旁門左道。
14.依然故我胡混時光。—《如是說》
人生的禍福成敗,不必計較於一時,就算吃虧了也無妨。因為凡事沒有絕對,有時因禍得福,有時反而樂極生悲。我們應明因果,知進退。要知道在這世間,任何人都有可能辜負我們,唯有因果是絕不辜負人的。—《如是說》
出家人的形象:
1.慈悲、莊嚴、和諧,是出家人的形象。
2.忍耐、勤勞、精進,是出家人的形象。
3.敏捷、靈巧、智慧,是出家人的形象。
4.熱忱、親切、友愛,是出家人的形象。
一舉一動讓人感受到威儀及祥和,就是出家人的形象。—《如是說》
回想我這一生,覺得最有福報的事,就是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裡。因為貧窮,沒有錢供我讀書,才有機緣出家,讓我得以做一個富有的佛教人。當時,我的師父不准我研究世間的學問,只准研究佛學。假如我有機會進入社會學校研究各種知識,或許佛教的清苦生活,我會忍受不了。就因為我沒有機會,只能在佛門裡接受清苦、專制,甚至難以忍受的叢林教育、苦行生活,也由於我耐得住,所以才有今日的我。—《如是說》
有徒眾說,不能時常看到我,同我說話。其實,能不能天天看到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能否與我相依?思想是否與我一致?我有那麼多的著作、錄音帶、錄影帶、雜誌、書刊,哪一天沒有和徒眾在一起呢?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天天與我在一起,但是佛法仍然天天與我同在。徒眾倘若每天生活裡所思、所行、所言沒有佛法,對弘法、教育、文化的事業不用心,不能把信心、歡喜、希望、方便給人,在這些方面不能與我相應、共鳴,縱使天天看到我又有什麼用呢?—《如是說》
一般修行人最易犯的通病,就是速求當生成就及神通感應,忘記修行是反求諸己及內觀覺照的增長。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利根,尚且在磨房中舂米八月餘,悟道後又沉潛於獵人隊中十五年,才開始說法度眾。很多人會半途而廢,就是源於不耐煩,想一步登天,不懂得大器晚成的道理。修道,要能耐得住時間的煎熬,及種種物質的誘惑,才能淬鍊出自己的道心;寧可無錢無緣,也不能無道無格。—《如是說》
當我還是沙彌時候,就發願不做寺廟的住持,也不建寺廟,寧可做一位雲水僧。為什麼?因為我心中有一個念頭:我出家是「為了佛教」,不是為了做住持。如果做了一寺的住持,只能為一個寺廟服務,就無法全心為佛教奉獻。當時心想,為了佛教,我應該要讀書,應該發心勤勞,發願弘法利生,發心接引青年、度眾、辦學。多年後,有許多年輕人想隨我出家,我不得不考慮建寺安僧,教育僧才。所以,這一路走來,是徒眾們促使我開創佛光山,促使我辦教育,是大家推動我向前走,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成就,是眾緣和合,是集體創作。—《如是說》
在佛教裡,我連做和尚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五音不全,一般出家人該會的念經唱讚,我都不會,可以說是沒有前途的。但是我知道,人生必須奮鬥,雖不會念經,卻可以學習講經,也因為如此,讓我走上了弘法利生的道路。—《如是說》
真正的應供是在弘法、在度眾、在結緣。身為一個出家人,每吃一餐,都應該發心立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弘法利生,荷擔如來家業。」如此,才能消受十方施主的供養。—《如是說》
我創辦—《人間福報》是希望:對於社會現象及政治局勢,能以佛教立場提供建言及看法。此外,也為了讓佛光山的弟子能與社會時代的脈動一齊跳躍,並懂得關懷人群,培養國際宏觀,做個有使命感的佛教尖兵先鋒。—《如是說》
出家人依能力條件任事:
1.有能力、肯吃苦、不抱怨者,可從事慈善事業。
2.具威儀、口才好、明事理者,可從事布教事業。
3.心思細、能靈巧、勤寫作者,可從事文化事業。—《如是說》
我有廣結善緣、與人為善、遇事不灰心、不退縮的性格,我也有心量能包容能力比我強的人,及包容意見與我不同的人,而且我也不太計較別人的過失。在能力上比我強的徒眾很多,但是在性格及心量上,我自信佛光山沒有人能比得上。—《如是說》
人生是由許多經驗累積而成,所以跨出第一步時,「敢」很重要。只要敢負責任、敢擔當、敢接受、敢嘗試,天下沒有不能完成的事。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不要怕沒有人重視、沒有機會發揮,要擔心的是,自己是否已有足夠的能力承擔。—《如是說》
一項工作的完成或事業的成就,並非一蹴可幾。就如我提出一個意見或理想,也是經過多次的奮鬥、考驗,鍥而不捨地在時間的磨鍊下才得以完成。凡事不做則已,既然做了,就要全力以赴,不可取巧、草率,應付了事,希望每一個佛光山的弟子也能有這樣的處事態度。—《如是說》
出家的十八種難行能行:
1.對父母的孺慕之情,難遣而能辭親。
2.對妻子的情愛染著,難奪而能割愛。
3.對勢位是人所眷戀,而能捨之不顧。
4.對饑苦是人所難忍,而能節衣縮食。
5.對滋味是人所喜好,而能甘噉粗薄。
6.對精勤是人所惰倦,而能恆持苦修。
7.對珍寶是人所惜藏,而能棄如敝屣。
8.對錢帛是人所貪聚,而能散給布施。
9.對奴僕是人所驅使,而能節用不役。
10.對顏色是人所愛睹,而能視而不見。
11.對音樂是人所欣賞,而能聽而不聞。
12.對飾玩是人所保有,而能疏離興趣。
13.對安身養體是人之所好,而能忘軀捨命。
14.對睡眠是身心復原需要,而能禪修以代。
15.對朋友情誼是人所狎悅,而能處靜自檢。
16.對飲用菸酒是人不知止,而能視如毒藥。
17.對日夜玩樂是人之所趨,而能悠遊法海。
18.對華屋美嬌是人所樂宿,而能塚間山林、茅蓬修行。—《如是說》
我出家一甲子的心得是:
1.酸甜苦辣,榮辱毀讚。
2.空諸所有,實諸所無。
3.舞台人生,多種角色。
4.全民化身,隨緣赴感。
5.任勞任怨,樂觀進取。
6.三刀六槌,樣樣學習。
7.百年剎那,一念三千。
8.禪淨密行,百法皆通。—《如是說》
我對徒眾的三香三願:
一願佛光山弟子都能戒香嚴身。
二願佛光山徒眾具智慧香弘法。
三願佛光山僧眾施功德香度眾。—《如是說》
既然發心出家,就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沒有個人喜惡,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佛教。像我平常最不喜歡的便是開會、會客,但是我不會排斥拒絕。在給人歡喜的前提下,個人沒有所謂喜歡或不喜歡的事,心中只想到佛教和常住的需要,這才是出家之道。—《如是說》
我常對徒眾說:我不喜歡你們成佛、了生死、斷煩惱,只希望你們把人的本分做好,因為「人成即佛成」啊。—《如是說》
一個出家人的修行,必須:
1.不忘初心。
2.威儀具足。
3.清淨守道。
4.思想健全。
5.知足感恩。
6.發心為教。
7.精勤度眾。
8.六度四攝。—《如是說》
我沒有學過教育,可是我知道辦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我辦學;我沒有學過建築,但是我知道建築道場,對於安僧及弘法的重要,所以我建道場;我不會唱讚、念經,但是我知道用音聲弘揚佛法很重要,所以我成立了歌詠隊、梵唄團,甚至國樂團。我也知道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我成立佛光會,讓信徒們都能做講師,共同參與弘法行列;我建圖書館、成立美術館,讓書與文物替我為世間人說法。—《如是說》
做一個出家人的基本條件:
1.在生活上要學習合群、隨眾、隨喜、隨遇而安。
2.在觀念上要確定僅有一個佛陀、一個教法、一個常住、一個師父,終身不變不悔。
3.處眾生活要能忍耐,與人和平、和睦、和樂相處。
4.多發願、多拜佛,絕不退失菩提心。修行,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5.對名關、利關、情關、恭敬關,都要能淡泊捨離。—《如是說》
歷史上有八大宗派,隋朝智者大師在天台山國清寺修行,所以「法華宗」又名天台宗;華嚴宗由盛唐賢首大師成其體系,所以又稱「賢首宗」;道宣大師潛心南山,創立南山律宗,後來成為律宗的主流。有人對我說,既然佛光山已經有一定的規模、有這麼多的信徒,我們也來創立個佛光宗吧!但是綜觀佛教歷史,沒有一個祖師是自己創宗立派的,都是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之後才創立的。我想,在我有生之年,我是不會創宗立派的。我是佛教宗,我是佛教派,我是八宗兼弘,是不捨棄一法的,我主張四眾弟子平等,不分門派。不過,將來還是要有一個門派,把各位佛光人的思想、理念發揚光大,讓它專業化,但這是大家將來的事情了。—《如是說》
出家修行之道:
1.去傲慢,受委屈。
2.勤作務,惜福報。
3.有熱忱,愛佛教。
4.發信願,真修行。
5.改習氣,具威儀。
6.除嫉妒,寬心量。
7.避譏嫌,遠世俗。
8.勤學習,為度眾。
9.應節儉,要知足。
10.有自制,不放逸。
11.不爭論,無怨恨。
12.淡親情,求內證。—《如是說》
不論讀書、工作、參學、弘法、修持、雲遊,皆應以常住的需要為第一,時時調整自己,以配合常住的需要。—《如是說》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
願力有多堅,力量就有多強。—《佛光山清規》
如何過修道生活:
1.樸素:樸素的生活可以培養修道者無欲、無求、無貪、無執的性格。
2.簡單:衣食住行愈簡單愈好,「衣單二斤半*4,頭陀十八物*5﹂的生活方式最為可取。
3.忍耐:耐力不夠者,不像個修道人,在團體中成大器者,都是從忍耐而來。
4.安靜:不管吃飯、課誦、打坐、出坡,都要將生活安住在無聲的世界中,享受一份寧靜。
5.自省:懂得自省就不會要求別人,內省的功夫對個人敬德修業有很大功用。
6.發心:發心用功、服務、吃飯、做事、禮佛……「心」是道之根,「我有心」是學佛唯一的本錢。
7.隨緣:凡事不比較、不計較,隨緣隨眾,自然能隨緣度日。
8.苦行:譬如典座*6、行堂*7、香燈*8、飯頭*9、菜頭*10
……任何一種行單,都可以激勵我們精進。
9.閱藏:每天與經典同在,看經閱藏,增加智慧。
10.規律:生活起居一切作息,皆依鐘板號令而行。—《佛光山清規》
嚴持淨戒,即是維護僧團;維護僧團,即是弘揚佛教;弘揚佛教,即是慈佑眾生;慈佑眾生,即是成就佛道。—《佛光山清規》
要做一個怎樣的出家人:
1.人間佛教的出家人。
2.國際交流的出家人。
3.愛護常住的出家人。
4.尊師重道的出家人。
5.肯定生命的出家人。
6.相互融和的出家人。
7.自制自律的出家人。
8.使人歡喜的出家人。
9.給人方便的出家人。
10.護人名節的出家人。
11.統理大眾的出家人。
12.善導信徒的出家人。
13.體諒別人的出家人。
14.慈心待人的出家人。
15.灑脫自在的出家人。
16.弘揚佛教的出家人。
17.熱忱愛教的出家人。
18.護教衛道的出家人。
19.端正舉止的出家人。
20.威儀尊嚴的出家人。
21.飲食清淡的出家人。
22.捨去色好的出家人。
23.去除私情的出家人。
24.節制感情的出家人。
25.勤儉知足的出家人。
26.節儉時間的出家人。
27.慎勿放逸的出家人。
28.辦事用心的出家人。
29.歡喜讚美的出家人。
30.感恩惜福的出家人。
31.知道苦惱的出家人。
32.知道慚愧的出家人。
33.謙和耐煩的出家人。
34.勤勞作務的出家人。
35.慈悲無私的出家人。
36.勇猛精進的出家人。
37.樂於協調的出家人。
38.勇敢認錯的出家人。
39.理和事和的出家人。
40.發心持戒的出家人。
41.除傲慢心的出家人。
42.自覺自省的出家人。
43.俱全人格的出家人。
44.戒懶戒貪的出家人。
45.自度度他的出家人。
46.清淨修道的出家人。
47.處處學習的出家人。
48.求精求全的出家人。
49.耐煩落實的出家人。
50.淡俗親情的出家人。
51.猛求內證的出家人。
52.無怨無悔的出家人。
53.安住身心的出家人。
54.生活正常的出家人。
55.求法參道的出家人。
56.愛惜福報的出家人。
57.信仰堅固的出家人。
58.心量寬容的出家人。
59.是非分明的出家人。
60.逆境無懼的出家人。
61.正知正見的出家人。
62.廣結善緣的出家人。
63.無仇無瞋的出家人。
64.處事明理的出家人。
65.做事擔當的出家人。
66.誠實服務的出家人。
67.遠離爭論的出家人。
68.發心永恆的出家人。
69.為教奉獻的出家人。
70.堅守本分的出家人。
71.非佛不作的出家人。
72.改心回頭的出家人。
73.六和教團的出家人。
74.勇於面對的出家人。
75.涵養清明的出家人。
76.學習吃虧的出家人。
77.懂得報恩的出家人。
78.為人著想的出家人。
79.說真實語的出家人。
80.顧全大局的出家人。
81.坦誠大方的出家人。
82.心甘情願的出家人。
83.虛心下問的出家人。
84.虔誠禮誦的出家人。
85.求真務實的出家人。
86.慷慨布施的出家人。
87.發願行慈的出家人。
88.承順教言的出家人。
89.從善如流的出家人。
90.虔誠恭敬的出家人。
91.克己利他的出家人。
92.瞻前顧後的出家人。
93.平等包容的出家人。
94.弘法利生的出家人。
95.不求攀緣的出家人。
96.不貪供養的出家人。
97.不鬧情緒的出家人。
98.不退道心的出家人。
99.不討便宜的出家人。
100.不流於俗的出家人。
101.能人我互調的出家人。
102.懂享有就好的出家人。
103.做信徒義工的出家人。
104.為信徒添油香的出家人。
105.不使信徒失意的出家人。
106.不浪費常住物的出家人。
107.歡喜不歡喜皆受的出家人。
108.不將佛法當人情的出家人。—《佛光山清規》
出家的好處:
1.出家遠離煩憂,心無掛礙。
2.出家遠離束縛,淡泊灑脫。
3.出家遠離計較,一切平等。
4.出家遠離欲望,無求知足。
5.出家遠離貧窮,內心富有。
6.出家遠離諂曲,光明正直。
7.出家遠離熱鬧,質樸單純。
8.出家遠離憎恨,慈悲喜捨。
9.出家遠離壓力,自然安詳。
10.出家遠離汙染,清淨自在。—《佛光山清規》
出家的真義:
1.出家是出汙染心,得清淨心。
2.出家是出貪瞋心,得慈悲心。
3.出家是出邪知心,入正見心。
4.出家是出凡俗心,得道念心。
5.出家是出懈怠心,得精進心。
6.出家是出妄想心,得正念心。
7.出家是出差別心,得平等心。
8.出家是出計較心,得自在心。
9.出家是出奸狎心,得忠義心。
10.出家是出孤獨心,得群我心。
11.出家是出自私心,得公德心。
12.出家是出三界心,得佛法心。—《佛光山清規》
出家的生涯規劃:
1.第一個十年:培植福德因緣,學習持戒的生活,發心苦行作務,熟悉各種行政佛事。
2.第二個十年:廣學多聞,奉行慈悲,立志為眾,隨緣參學,以專經專論為自我的密行。
3.第三個十年:住持道場,安僧辦道,發心弘法教化,將其經驗傳承後人。
4.第四個十年:增上發心,伸廣長舌*11,作獅子吼*12,講說佛法,度無量眾。
5.第五個十年:放下萬緣,隨緣自在,遊化各方,樹立慈悲形象,著書立說,令法音流傳十方。—《佛光山清規》
出家人成功的原因:
1.慈悲發心。
2.道念真心。
3.正知正見。
4.正義公平。
5.見解正確。
6.善惡分明。
7.重視因果。
8.明白道理。
9.理想恢宏。
10.堅守道風。
11.情緒正常。
12.立場堅定。
13.立願向上。
14.共享榮耀。
15.同甘共苦。
16.吃苦耐勞。
17.忍氣耐煩。
18.自律自省。
19.行事低調。
20.言行清凈。
21.和平務實。
22.定力穩重。
23.有供養心。
24.承擔負責。
25.威儀端莊。
26.氣質高雅。
27.待人厚道。
28.善解人意。
29.國際宏觀。
30.篤進務實。
31.進退有據。
32.勤勞上進。
33.微笑溫和。
34.語言簡潔。
35.認錯悔過。
36.寬宏大量。
37.廣結善緣。
38.學養豐富。
39.讀書慧解。
40.謙虛儉樸。—《佛光山清規》
佛陀因自覺而成道,所謂自覺,就是自我教育。人要懂得凡事自我要求、自我學習、自我反省、自我慚愧、自我懺悔。例如自覺自己說話不圓融、做事不周全,自覺自己常對人過份要求,所以,我們要學習自我改進、自我成長、自我認識、自我奮發、自我學習、自我樹立形象。—〈如何建設和諧社會〉
註釋
*1搭衣:將袈裟掛於身上,稱搭衣。搭,掛之意。
*2持具:具,即坐臥時敷於地上或臥具上之長方形布,有護身、護衣、護眾人床席臥具之作用。今多用於拜佛或禮拜師長時使用。搭衣持具是出家人在重要佛事中所必備的禮儀。
*3入舍衛大城次第乞食:佛陀入舍衛大城,逐家挨戶,按著次序乞食。不因為某條街有較好的供養,就特別捨近求遠,而是隨緣次第托缽,不分貧富,不計貴賤,不分精粗,次第乞食。
*4衣單二斤半:指學道者生活樸素淡泊,所擁有的衣物合計不超過二斤半重。
*5頭陀十八物:指遊方僧侶隨身攜帶的十八件物品,分別是:楊柳枝、澡豆、三衣、水瓶、缽、座具、錫杖、香爐、濾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本、戒本、佛像、菩薩像等。
*6典座:禪林中負責大眾齋粥之職稱。雖係料理飲食之雜役,然自古該職即極受重視,通常推舉志行高潔之僧人任之,因該項工作猶如一種辦道修持,若以無道心者任之,只是徒勞辛苦而無益。
*7行堂:佛教叢林中,每日用齋時,為大眾添飯菜、裝茶水之勞務。
*8香燈:謂焚香與燃燈。後世寺廟中,掌管佛堂之焚香、燃燈等工作者,亦稱為香燈。
*9飯頭:禪林典座之下,設有掌理大眾粥齋之僧,也就是負責煮飯的人。舉凡酌量僧眾的人數、檢看米穀的精粗、分別米漿的清濁、顧慮柴薪的有無,乃至炊具的洗滌等,皆在職役範圍之內。
*10菜頭:禪林典座之下,設有管領菜蔬之僧,也就是煮菜的人。職司揀捨枯葉、蝕葉及挑出菜蟲等。(誤煮菜蟲,是造殺業。)
*11廣長舌:為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此相具有兩種表徵:1.語必真實。2.辯說無窮,非餘人所能超越者。
*12獅子吼:謂佛以無畏音說法,如獅子之咆吼。獅子為百獸之王,佛亦為人中之至尊,稱為人中獅子,故用此譬喻。又當佛說法時,菩薩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惡魔生怖畏;猶如獅子吼時,小獅子亦增威,百獸怖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