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8 經濟觀

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錢布施,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隨心、隨力、隨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人間佛教系列‧佛教與生活》

財富是人人所希求的,財富可以分成很多種類,有物質的財富,也有精神的財富;有世間的財富,也有出世間的財富;有私有的財富,也有共有的財富;有現世的財富,也有未來的財富;有染汙的財富,也有清淨的財富;有外在的財富,也有內心的財富;有一時的財富,也有永久的財富;有狹義的財富,也有廣義的財富;有有價的財富,也有無價的財富。─《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財富觀》

佛經上說,世間的財富是五家所共有,哪五家呢?1.一場水火天災,疾病人禍的災難,傾家蕩產。2.強盜土匪,劫奪我們的財富。3.貪官汙吏以種種的手段侵奪百姓的財產。4.不孝子孫,浪蕩家財。5.國家的苛政賦稅,使民不聊生。縱使錢賺得再多,也無法預料無常意外何時會發生。世間貧富之別,並非看金錢的多寡,應是看自心能包容多大,歡喜多少、滿足多少而定。─《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財富觀》

財富有宿因而來,也有現緣而有的。所謂宿因,就是過去世帶來的因緣福報。例如,現在能作大老闆,光是有學問,如果因緣不足還是不夠的。除了宿因,尤其現世的因緣也很重要,廣結善緣,給人一個親切的微笑,說幾句話讚美人、點頭、握手,隨喜功德,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福德善緣。因此,人生要重視無限的未來,要不斷的播種,不斷的培養未來的因緣,才會擁有財富。─《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財富觀》

真正的財富在自己的心裡。我心裡生起智慧,智慧就是我的財富;我心中生起滿足感,滿足感就是我的財富;我心中生起慚愧心,慚愧心就是我的財富;我心中生起禪定,禪定就是我的財富。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在心外尋找財富,真正的財富,應該是內心源源不斷的能源。─《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財富觀》

所謂感恩的經濟生活,是每個人對生活上的一粥一飯,要有當思來處不易的感恩。一條絲、一塊布都不是簡單的事,我們有衣服穿,是因為有工人織布;我們有飯吃,是因為有農人種田;沒有主播、演藝人員,我們就沒有電視可看;沒有公共汽車司機,我們出門就沒有車子可乘。我們所以能生存於人間,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社會大眾供給我們的需要;沒有社會大眾,我們就無法生活。所以我們要把經濟道德建立在知足感恩上。─《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道德觀》

過去在佛教界裡,一向不喜歡談金錢、談財富。提到某某人很富有,有人就會現出不屑一顧的樣子,或者看到某個人很會理財,很歡喜賺錢,就鄙視他。其實,有錢並不是罪過,貧窮才會招致罪惡,所以我們應該導正觀念,要發心建設財富豐足的人間佛教,因為:黃金非毒蛇,淨財作道糧;外財固然好,內財更微妙;求財要有道,莫取非分財。─《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人間佛教的建設》

「富人」之名,不是由所擁有的金錢多寡而決定,一個人即使沒有很多錢,只要他肯布施給人,他就是富有者;反之,雖然很有錢,卻不肯普濟於人,則與窮人無異。推行人間佛教,不一定希望人人都是有財有勢,主要是必須心裡富有;有仁愛的心,即能發菩提大願。─《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人間佛教的建設》

佛教徒以錢財護持佛教事業,供養布施,不但成為興隆佛教的淨財,同時也為自己廣植福德因緣。但是淨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不悔施」的條件下,才算合法。─《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皈依三寶的意義》

佛教是個富有、快樂、幸福的宗教。為了推展佛教,為了在人間建設淨土,今日佛教應該重視淨財,重視安和樂利的生活,重視現代化的設備與弘化方式,如此才不會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佛光教科書‧佛光學‧傳統與現代融和》

佛教鼓勵在家信眾可以榮華富貴,可以營生聚財,但要積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業與正命,如─《雜阿含經》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或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認可的經濟營生。─《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佛教認為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一切都有「因緣果報」關係。因此寺院經濟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觀念與常住觀念,例如「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強調「要用智慧莊嚴世間,而不要用金錢來堆砌」,「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這都是佛教經濟觀的特色。─《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學道並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若是心裡的貪欲不除,外表裝出苦行的樣子,也不足取法。─《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有關佛教的經濟來源,在過去印度佛陀時代提倡供養制度,傳到中國,歷代禪門提倡農林生產,到了近代太虛大師又再提倡工禪合一,現在則有基金制度。往後,以原始佛教的供養制度,結合農禪、工禪生產而發展出適合現代的經濟制度,例如:果菜園林、房租田佃、生產事業、佛書出版、書畫流通、佛像法物、法會油香、經懺佛事、餐飲素食、推廣社教、弘法贊助、參觀門票、慈善服務、安單靜養、互助標會、護法委員等,則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從大乘佛教的經典來看,例如─《阿彌陀經》的極樂世界,黃金鋪地,宮殿樓閣皆為七寶*1所成,極盡莊嚴堂皇,菩薩莫不寶冠頂戴,瓔珞披身,富貴無比。因此,修學佛法不一定要以窮苦為清高。─《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有了財富,還要懂得規劃。佛教徒要如何分配錢財呢?可分為十等分:六分作為家人生活之用,其餘四分,一分儲蓄,備不時之需;一分作為醫療或娛樂之用;一分幫助親屬或社會福利之用;一分作信仰布施,廣植福田之用。來路正當的錢財,只要懂得經營分配,即能成為人間的慈航,救人上岸,解除他人的憂悲苦惱。─《佛光教科書‧佛教問題探討‧家庭》

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之財,例如:佛法、信仰、慈悲、智慧、健康、歡喜、人緣、自在、慚愧、發心、道德、人格等。這些無形的財富比有形的財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視私有財富,尤重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人間佛教的事業,不光是文化教育、慈善、社會公益而已,建立現代化的人間佛教,其事業應包括工廠、農場、保險、銀行、報紙、電台、公司等等。佛教寺院可以鼓勵信徒設立,以佛法精神為原則,僧信合作,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多福利,為人間佛教樹立楷模。─《佛教叢書‧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事業》

過去,台北某一道場率先使用抽水馬桶,在佛教的雜誌上引起軒然大波,認為不得了,寺廟居然使用抽水馬桶!後來,用太子龍布料做衣服,也說不得了,佛教竟然穿那麼好的衣料!用電鍋煮飯,也不得了,居然使用電鍋煮飯!假使我們都存有這種思想,太子龍*2的吳修齊居士的子孫,都不做佛教徒了,因為佛教徒都不買他的衣料;大同公司的林挺生居士也不做佛教徒,因為佛教徒都不買電鍋。佛教徒硬要逼迫自己走到窮、無、落伍的社會去,佛教要普及社會當然就很困難了。因此,要提倡現代的佛教,必須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建築》

佛教認為人生應該追求的財富,例如:明理、正見、勤勞、結緣、布施、喜捨、感恩、知足、道德等,才是真正的財富。因為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終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眾也可以受用。─《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佛教非常重視均富、共有、施他、利濟。佛陀當初實施僧侶托缽乞食制度,主要是因為他對財富的觀念,主張「裕財於信眾」。僧侶托缽之時,信徒布施飲食,僧侶施予教化,即是所謂的「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一般的商業化經營,是以營利、賺錢為目的,但是佛教講究的是奉獻、服務、布施、喜捨。佛教認為人生的目的不在賺取個人有限的金錢財富,甚至財富也不只是有形的金銀財寶,應該擴大至善財、聖財、智慧財等。─《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節流,節什麼流?我們要節省我們的用錢,節制我們的貪心,不要好買。我一生自覺自己不要錢,我也不好買;因為我不要錢,我不好買,所以我有錢建設世界,建設佛光山。我「以無為有」,淡泊就是我的節流,愛惜時間就是我的節流,每一個信徒的發心,我珍惜它、寶貴它,就是我的節流。─《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佛教重視有形的財富,也重視無形的財富;重視外在的財富,也重視內心的財富;重視現在的財富,也重視未來的財富。佛教把財富從前世到今生、來世,看成是一體連貫的。財富不能只看一時,要看各種因緣關係,所以人在開發自己的財富之餘,更要創造全民的財富;唯有本著「同體共生」的觀念,共創一個均富的社會,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定生活。─《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智慧是人類最大的財富,有時候慚愧也是財富,謙卑也是財富,知足也是財富。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因為他有知足的財富。佛門的苦行僧,樹下宴坐,洞中一宿,一樣生活得非常愜意。貧富只是比較性的說法,貧窮的人內心能安貧樂道,也不差於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樂。─《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開源節流,這是經濟學上千古不易的致富祕訣。開源節流,到底要開什麼源,節什麼流呢?

佛法就是我們的源頭,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個人即使物質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會變得充實、富有。所以我們要有佛法,要點亮一盞歡喜的燈,點亮一盞信仰的燈,內心有了歡喜、信仰,比世界上有形的財富更為重要。

開源節流也不一定只限於經濟能源上,平時多結交一些朋友,多發心擔任義工,多培養與別人互動的因緣,這也是社會人際關係的開源節流。甚至對自己不當看的東西不看,免得視力疲倦;不當聽的語言不聽,免得聽出是非煩惱;不當做的事不做,免得造業;不當想的不想,免得心煩意亂。節制我們的貪慾、瞋恨心,節制我們的口德,不要亂說話,這都是身體的節流。─《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人心、命運、金錢」,這三者其實是互為因果關係的,心好命就好,命好錢就多。真正的財富在身體的健康、內心的滿足、前途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眷屬的和諧、正確的信仰、包容的心胸、靈巧的智慧及發掘自我本性的能源,只要心靈能夠淨化,這些內財自然具備。─《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當初我創建佛光山的時候,一開始就先確立佛教處理錢財的方法。我告訴佛光山的徒眾,佛教振興之道,在於佛教有人才、有淨財、有道業、有事業,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淨財,無法成事。此外,我手擬佛光人守則,明訂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緣、私建道場、私置產業、私蓄錢財,而且申令管錢的人不可掌權,掌權的人不能管錢;大職事有權,小職事管錢;有錢,要為佛教和社會用了,不可以儲存。─《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我們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的生活下,將每一分淨財都用在培養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業上。因此佛光山並不矯情的視金錢為罪惡,也不濫用金錢、積聚金錢,使金錢成為罪惡的淵源,我們的信念是要藉著佛教的力量,把苦難的娑婆世界建設成富樂的人間淨土。所以錢財的處理運用,不在有無多少,而在觀念的正不正確,以及會不會用錢。有錢而不會用錢,和貧窮一樣匱乏,因此我常說「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普門學報‧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說到均富的社會,經濟、財富要像活水一樣,流動的活水才不會發臭。錢財也要讓它流動,富人的錢財,要造福平民;平民的努力,也可以換取富人的財富,貧富要相互支應。佛教所講的布施、喜捨,就是要讓錢財互相回饋,並成為人間愛心的交流。─《普門學報‧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社會上富有的窮人很多,因為不知足,不懂得回饋國家大眾,雖有財富,也只是貧者。我們希望社會上多一些經濟上雖貧乏,但人格高尚的富豪,讓人不只是貪求,全民大眾不要只是向「錢」看,人人都應該具有道德、和諧、責任、包容,彼此互相尊重。無論大集團、小企業,不投機取巧,不貪贓枉法,不要藉勢苟得,不要非法經營,大家都做一個誠信的國民,如此,才是國家真正的經濟復甦。─《普門學報‧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佛教也曾以實際行動,幫助社會的經濟發展,例如:北魏的僧祇粟與僧祇戶,協助當時政府解決人民的飢饉;南北朝的寺庫、隋代三階教的無盡藏院,以及歷代所從事的油坊、當鋪、旅店、碾磑業(灌溉設備業)等,都是繁榮經濟、便民利國。現代的佛教,則是幫助政府改良社會風氣、淨化世道人心,以教化來輔助經濟的發展。─《普門學報‧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經濟史,舉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項可以離開經濟。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厚實經濟,富國裕民,則仁義道德也難以獲得推行。所以,經濟可以改變世界,經濟也可以改變人生。經濟繁榮的地方,其文化、道德必然提升;若無知貧窮,就會衍生許多的罪惡。所以現代的佛教,應協助政府改良社會風氣、淨化世道人心,以教化來輔助經濟的發展。經濟不只是金錢而已,如果擴大財富的內容,諸如我們的智慧、健康、道德、思想、觀念、禮貌,甚至我們的平安、技能、明理、善緣、信仰、滿足、慚愧、勤勞、節儉、計畫、開源、節流、教育等,在在都是有形與無形的經濟。遺憾的是,人類只把錢財、物質規範到經濟的內容,沒有把道德仁義也看成是經濟的價值。─《星雲日記》

金錢固然是煩惱禍患的根源,但淨財也是學佛修道的資糧,佛教並不排斥清淨的富有。佛陀固然曾以毒蛇來比喻黃金,但也主張賺取淨財,擁有適當的物質生活。在─《六方禮經》中,佛陀指導善生如何運用金錢;在─《彌陀經》、─《藥師經》等寶典中,他描繪諸佛的淨土都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可以說人間的佛陀正是富貴人生的提倡者。─《往事百語‧貧窮就是罪惡》

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什麼差別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什麼不同呢?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像馮驩散財於民,讓孟嘗君擁有人心,只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層,應如愛迪生將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於為眾生謀福;松下幸之助將企業所有盈餘用於教育文化上,讓社會蒙利,這些都是「用有」。如能以「用有」的胸懷,印證真理;以「用有」的財富,順應人間,讓因緣有、共同有,來取代私有的狹隘;讓惜福有,感恩有,來消除占有的偏執,所謂:「擁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有智,豈不善矣。─《迷悟之間‧從擁有到用有》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世間上並沒有窮人。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這不就是時間的富者嗎?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不就是語言的富者嗎?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不就是內心充實的富者嗎?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嗎?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迷悟之間‧貧窮與富有》

財神是誰?財神當然就是自己!我們的雙手勞動,辛勤奮發賺錢,雙手就是我們的財神爺;我們的雙腿勤於走路,開發財源,雙腿就是我們的財神爺。我們耳聰目明,我們滿面笑容,我們口中多說好話,我們肯得向人點頭示好,它們都能為我們帶來財富;我們的五根六識,不就是我們的財神爺嗎?─《迷悟之間‧財神爺》

佛教不反對人擁有財富、賺取財富,世間的財富對現世的生活當然非常重要。但是,發掘心裡的寶藏,開發心裡的能源,更為重要。因此,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甚至肯定眾生皆有佛性的人,才是真正擁有財富。能夠發掘人人本具的佛性,當下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迷悟之間‧發掘內心之寶》

佛教雖然主張出家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缽」、「衣單二斤半」、「頭陀十八物」,但對廣大的佛教徒要給予新的生活觀念。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個在家修行的人不能沒有錢財,否則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的生活?何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還有,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也需要豐實的國庫作為後盾。而佛教本身必須提供弘法利生、醫療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務來淨化社會,造福人群,如果沒有淨財,又怎能成辦這些佛教事業呢?因此,佛教不排斥錢財,只要是來路明白、用途正當的「淨財」、「善財」、「聖財」,都是佛教所容許的。─《當代人心思潮‧自覺與行佛》

佛教不是叫人不要錢財、不可以享樂;佛教要我們獲得淨財愈多愈好,享受禪悅愈妙愈好。即使世間上的福樂財富有限,我們也可以體會佛法裡的法喜,探索信仰裡的財富,享受心裡的世界,擁有全面的人生,這才是建設真正福樂財富的人間。─《當代人心思潮‧自覺與行佛》

長久以來有一點令人疑惑不解,許多佛教徒輕視當前的福樂財富,而把希望寄託在琉璃淨土*3或極樂世界;今生貧窮不要緊,只願未來能生到他方世界,享受福樂財富。因此不少佛教徒以苦行為修行,以貧窮為有道,在此理念之下,也使得佛教的傳播受到很多的障礙。─《當代人心思潮‧自覺與行佛》

所有的財富,要能與福慧建立關係;福慧是人生最究竟圓滿的財富。佛陀是福慧具足的兩足尊*4;福慧事業不能發展,人生就不能圓滿。所以,為了要福慧具足,要發展聖者的財富。所謂聖者的財富,例如般若禪定的財富、法喜禪悅的財富、慚愧感恩的財富、慈悲智慧的財富;也就是淨財、善財、法財。─《當代人心思潮‧發心與發展》

有錢可以買到美食,買不到食慾;有錢可以買到醫藥,買不到健康;

有錢可以買到床鋪,買不到睡眠;有錢可以買到讚譽,買不到知己。─《佛光菜根譚》

我們每一個人面對經濟財富,要先建立滿足、享有、共有的觀念,如此,我們就能運用財富,而不被財富所用;以智慧來莊嚴世界,而不是用財富莊嚴世界。擁有金錢是福氣,會用錢是智慧,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做個擁有多少財富的人,能夠做一個善用財富的人更重要。─《如是說》

現代人過分浪費、消耗,不懂節約,這是一種危機。世界的資源有限,大家應該有所節制,為後代子孫留下一些財富。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大家應該開源節流。所謂「開源」,就是開發心裡的能源;「節流」,就是節約外在的物欲。─《如是說》

何謂「淨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淨財;「用得合理,用得得當」,就是淨財。淨財又稱「善財」,把錢財用來行善,就是善財;用得不當或是來處不淨,都是不淨之財。如何才名為淨財?工人用時間勞力賺取生活所需、公司行號將本求利,乃至士農工商,只要是合法的職業所賺得的錢財,都是淨財。反之,非法的占有,如竊盜、貪汙、賴帳、詐騙、侵占、茍得、非法經營、吞沒寄存等,都不名為「淨財」。─《如是說》

註釋

*1七寶:指世間的七種珍寶。─《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

*2太子龍:三十多年前,台南紡織自創品牌的太子龍學生服,曾經席捲台灣學生制服市場。特別是太子龍學生服的卡其布,品質很好,洗後不會縮水,深獲家長及學生青睞,儘管售價較一般卡其布貴兩成,仍成為當年制服品牌的領導先鋒。

*3琉璃淨土:即藥師如來之淨土。此世界以琉璃為地,城闕、柱梁、斗栱,周匝羅網,皆以七寶所成,國土中無女人身,離諸欲惡及一切惡道苦聲,如極樂國。

*4兩足尊:指人天之中,所有兩足生物中最尊貴者,佛陀被尊為「兩足尊」,意即為福慧圓滿的象徵。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