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32 生命觀
我們應該如何把握短暫的時間,去創造永恆的生命呢?佛教認為證悟法身,生命即能永遠存在。因為法身盡一切時,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在。如佛陀雖然已於二千五百多年前進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卻留在無盡的時間,遍布在無限的空間裡。時至今日,大家仍然繼承著他的生命,並且不斷地在發揮著,這就是生命的永恆。─《人間佛教系列‧佛教與生活‧佛教與生活(一)》
佛教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姑且不說其他,只要社會中有一人守五戒,則一人健全;一家守五戒,則一家健全;一個機關守五戒,一個機關健全;一個縣市守五戒,整個縣市就健全。推而廣之,對社會國家就有無量無邊的貢獻。─《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十數佛法》
有人提倡安樂死,認為人在病重的時候,與其讓他痛苦的活著,不如幫他打一針,讓他免受病苦的折磨。佛教是個以慈悲為本的宗教,對於「安樂死」雖不絕對否定它,也不斷然肯定它。佛教認為,對於每一個生命都應本著愛心、慈悲心,讓他健康的存在。萬一不得已而必須施以「安樂死」,如果確認是出於慈悲心,是為了不忍病人受苦,也沒有什麼不對,重要的關鍵在於是否以慈悲心為出發點。 ─《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道德觀》
佛教除了對人權的維護,更進一步重視「生權」的平等。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未來佛」,恭敬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權利。由於佛教提倡「生權平等」,自然跨越國界的藩籬,而能「天下一家」;自然泯除同異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佛光教科書‧佛光學‧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正確觀念的建立對於個人的修身立業、社會的繁榮進步、世界的和平安樂,都有非常重要的關係。譬如有人認為「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因而一生自私自利,貪心缺德;有人不信因果,傷天害理,無惡不作;然而有些人凡事反求諸己,遇責不瞋,發憤圖強,改變別人對他原有的印象;有些人樂觀進取,遇到任何不幸的打擊,都能從困難中找到奮鬥的途徑,從哀傷中體會生命的喜悅。由於觀念的不同,造成個人的命運有如天壤之別。可見觀念影響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改變我們的命運。─《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命運》
佛教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雖然重視過去的命運,但是更注重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因為過去的宿業已然如此,縱然再懊惱,也無法追悔;但是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卻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只要我們妥善地利用每一刻真實的現在,前程仍然是燦爛的。因此,佛教主張不沉溺於過去命運的傷感之中,而積極追求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命運。─《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命運》
佛教認為控制我們命運最大的力量是「業力」。所謂業力是指行為的影響力:一個人身、口、意的造作有善有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古德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業力雖然能控制我們的命運,但是控制業力的卻在於我們自己,如果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不造惡業,廣植善根,我們的命運必定是光明平坦的。─《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命運》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認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死並非生命的結束,只是另一場輪迴的開始,故說「生死一如」,要我們看淡生死,進而勘破無常。─《佛教叢書‧儀制‧喪葬禮儀篇》
佛經說,人活在世上,好比烏龜揹著軀殼一樣,負擔沉重,行止笨拙,而死亡就是脫離了這個沉重的軀殼,轉化了有形的生命。因此,當人臨命終時,應該告訴他,死亡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灰飛煙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裡。─《佛教叢書‧儀制‧喪葬禮儀篇》
結緣不僅能改變我們的命運,並且是進趨佛法的重要門徑。日常生活中,一個親切的笑容、一句鼓勵的讚美、舉手之勞的服務、真誠的慰問關懷,都能帶給對方莫大的快樂,增進彼此融洽的關係。結緣,使我們的人生更寬闊、命運更平坦。─《佛教叢書‧教用‧佛教與命運》
生與死是人生兩大課題,也是一般人難以解開的謎。當初佛陀出家證悟的,正是解答這兩大謎題的真理。今日人間佛教,也不外乎解決生、死兩大問題。生,就是養與教;死,就是喪葬事宜。依佛法的觀點來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唯以莊嚴的心態面對之。─《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開創事業,造福桑梓,澤被社會人群,例如:創建公司、工廠,一經營就是幾十年,甚至百年老店。他們不但本身投注畢生的歲月,子子孫孫繼承不輟,這就是一種事業上的壽命。─《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有關寺廟財產方面,寺廟本為十方信眾的財產,但因出家眾本身沒有兒女,師徒間的關係法律不予承認,因此宗教人士往生後,因繼承的關係,財產可能變成外人(有血親關係者)的私物。因此寺院財產不能讓出家弟子繼承是很遺憾的一件事,亟待重新立法保障。─《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人到世間上來,除了要把握時間、爭取時間、利用時間,多做有益社會人群的事,以延長時間上的壽命,更應努力創造美好的語言壽命、芬芳的道德壽命、顯赫的事業壽命、不朽的文化壽命、堅定的信仰壽命、清淨的智慧壽命、恆久的功德壽命、互存的共生壽命,如此才是真正擁有了福德與長壽。─《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過去的出家僧侶大都不懂得法律,只講求道德觀念,然而今日的出家眾除了要有道德修養以外,還要懂得法律。因為現今的社會光講道理不一定能適用,凡事都要知法、合法,才能防患未然,才能保護佛教。─《普門學報‧宗教立法之芻議》
儘管科學發達,未來或許真有可能誕生出複製人,但是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科學家所複製的是有機體,心靈的能量無法複製。也就是說,複製品只是形體上的,身體可以複製,但生命的精神與意志無法複製,生命要用生命才能複製,一切都不離「因果」。─《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基因是生命的密碼,但基因不是一成不變的,基因的內容也有因緣業報的關係。根據一項報導指出,基因不是從父母身上繼承下來就永遠不會改變,它是從孕育時起就接受外界的指示而加以回應表現。也就是說,基因不是操縱人類行為的推手,而是被人類的行為所左右,所以「業」才是我們生命的主宰。─《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的價值就是「愛」,生命的意義就是「惜」。有愛,就有生命;有愛,就有生機;有愛,就有存在;有愛,就有延續。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亡就算結束;生命是無始無終,生命是無內無外。生命是活力,是活用,是活動;生命要用活動、活力、活用來跟大家建立相互的關係。例如:雨水灌溉樹木叢林,樹木叢林也能保護水分;人吃了萬物後排泄成肥料,肥料又再成為萬物的養分。生命是相互的,是因緣的;想獨存,想個己,那就沒有生命了!─《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是一門艱深難懂的學問,但是儘管生命深奧難懂,分析起來不外乎「生」與「死」兩個課題。佛教非常正視生死問題,佛教其實就是一門生死學,例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就是解決生的問題;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決死的問題。佛教不僅解答生死問題,佛教更是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佛教倡導惜緣、惜福、惜生、惜命,佛陀對一切眾生的慈悲愛護,載之經典,處處可見。─《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之所以有力量,在於能為生命留下歷史,為社會留下慈悲,為自己留下信仰,為人間留下貢獻。因此,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活出生命的尊嚴,如何創造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佛教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增進人生的真善美,在於懂得永恆的生命。人的色身雖然有老死,真實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樣,賡續不已。因此,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壽命的久長,乃在於對人間能有所貢獻、有所利益。─《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教說人生、世間都是無常的,所謂「無常」,就是遷流、變易的意思。其實無常並不可怕,只要對無常有正確的認識就會知道,因為無常,才有希望;因為無常,才有未來。無常,讓人會珍惜生命;無常,讓人會珍惜擁有;無常,讓人會珍惜因緣;無常,讓人會珍惜關係。─《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無常苦空雖為人生實相,但在無常之中,我們皆有一顆不變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命本來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體,生命之流、生命之水是永恆不滅的。─《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陀重視大我的生命,他以眾為我,曾說:「我是眾中的一個。」佛陀深知有形的軀體總會朽壞,因此他把有形、有限的生命融入大化之中,用無形的法身慧命來照顧眾生。所以,佛教的生命能普遍全體,不僅普及一切人,一切動物,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甚至「闡提也能成佛」。─《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人活著,不是為了一宿三餐;生命的意義,也不在於奔走鑽營;生命的價值,更不在於本身的條件優劣,而在於對人是否有用。一顆上千萬元的鑽石,有人獨得以後,珍藏起來,人們並不知道它的用途和寶貴;一堆不值錢的石頭,以它來修橋鋪路,卻能供給普世人類的方便。因此,生命的意義,應該是以一己之生命,帶動無限生命的奮起。─《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學,就是開展智慧之學。透過學佛,把痛苦、煩惱等轉化為經驗、智慧,以提升自己、擴大自己,才能圓滿。因此,人生縱有缺陷,藉由信佛、學佛、行佛、心中有佛,可以達到圓滿。─《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信仰佛教並非就沒有生死問題,而是要人勘破生死!生和死如影隨形,不僅凡人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信仰佛教的人雖然一樣有喜怒哀樂,一樣有生死問題,但是學佛後能認清生命的實相,就有力量面對生死的各種問題。─《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輪迴不是定型的,從動植物都有辦法改良來看,因果也是可以改良的。所以造了重罪的人,只要懺悔、改過、發心、立願,就能將功折罪,就可以改變因果輪迴的果報。所以,信仰能改變我們的人生,改變我們的命運,改變我們的前途,改變我們的未來。─《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過去一般人學佛,都是希望能「了生脫死」。所謂「了生脫死」,能夠透視人生的真相,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下活得自在,這就是「了生」;能夠認識死亡後的世界,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而無懼於生死、超越生死,這就是「脫死」。若能進一步幫助別人認清生死實相,同樣解脫自在,就叫做「自覺覺他」,就是大乘菩薩道的實踐,也是人道的完成。─《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在充滿缺陷而不圓滿的人間,我們應該尋求精神世界的圓滿、悟道世界的圓滿、信仰世界的圓滿,例如:認分就是圓滿,知足就是圓滿,接受就是圓滿,包容就是圓滿。乃至現在講究同體共生、尊重包容、互助友愛、共享共榮,都有助於人生的圓滿。甚至學習佛陀的「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自他兩利」,都是圓滿。─《普門學報‧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站在佛教的觀點來看,我覺得捐贈器官含有生命延續、內財布施、資源再生、同體共生等意義。我們的生命是不死的!身體雖有老病朽壞的時候,但生命如薪火相傳,是永恆無限的。透過器官捐贈,帶給別人生機,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續。─《普門學報‧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
當你捐出一個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帶給別人;當你捐出一個心臟,就能給別人生命的動力;當你捐贈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流入他人的生命之中。所以「器官捐贈」是自利利他,是十分有意義的事,值得全民推廣、響應。─《普門學報‧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
每個人活在世間,難免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後一定要「全屍」呢?再者,一個人只要有願,有心把自己的身體布施出來利益別人,就不怕因器官摘除而因痛生瞋,造成無法安詳往生極樂淨土的顧忌,所以對於死後八小時不能移動身體,甚至不能捐贈器官的這種觀念,早已不合時宜,現代人的思想應該隨著時代而進步,應該正確的認識生死。─《普門學報‧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生命是很寶貴的,能不殺生儘量不殺生。平時要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避免滋生蟑螂、老鼠等,縱然有時候不得不傷害牠們,也不能帶著「打死你、殺死你」的心態,應該心存歉意,如此罪過也會比較輕。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都有生存的權利,廣義的殺生,如一朵花原本可以開一個月、兩個月,不好好照顧,它很快就萎謝,這也是殺生;衣服原本可以穿三年、五年,不愛惜它,三個月、五個月就壞了,這也是殺生。現在是重視民權、生權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生命。─《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對於人生,不必想得太過悲哀,世間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壞的因果也能轉變成好的因果。人間千萬條道路,何必只選擇自殺一途呢?─《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自殺是很自私的行為,不但傷害自己的生命,還把痛苦留給別人,這怎能安心、怎能解脫呢?再說,一個人既然連死都不怕了,為什麼不提起勇氣活下去呢?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不要輕易傷害自己。─《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佛教徒對「生命」的定義,不在於表相上是動物、是植物的區別,而在於有無心識反應。例如:雞、鴨,我們要殺牠,牠會有心識反應,會恐懼害怕;我們吃青菜、蘿蔔,它只有物理的反應,沒有心識反應。就以一般人都會有的同情心來說,摘取一片植物的葉子和殺死一隻動物的心情,畢竟還是不同。─《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醫學上以動物做實驗,目的是為了救天下蒼生,所謂「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死的價值不一樣。醫生從事醫學研究,目標遠大,有時也可以不必拘泥於小節。不過,做實驗不得已要殺生時,如果能帶著「對不起」、「感恩」的心態,並將實驗功德回向給被犧牲者,就比較圓滿了。─《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雖然主張對任何微弱細小的生命都要尊重,但是我們每天總在無意之間傷害很多生命而不自知,例如呼吸時空氣裡沒有微生物的生命嗎?茶食之間沒有微小的生物嗎?甚至打針、吃藥、開刀,火葬、土葬,難道沒有傷害寄附我們身上的生命嗎?只是當下我們並沒有「殺心」。因此,在修養上,我們縱有殺生的行為,也不要有殺生的「心業」;縱有傷害物命的行為,也要對不慎殺害之生命生起慚愧之心,並深深懺悔,這就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生命實在是一種無價之寶,對所擁有的東西,應心存感恩感激,尤其是健康的身體。─《星雲日記》
「動」是生命的活力,人生的意義在於能動,因為動,人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有活力;「懶」,不動,即不懂生命意義。─《星雲日記》
人生二十最:
1.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2.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3.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
4.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
5.人生最大的失敗是憍慢。
6.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
7.人生最大的無明是怨尤。
8.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
9.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
10.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
11.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12.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13.人生最大的收穫是滿足。
14.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15.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
16.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17.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
18.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
19.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20.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星雲日記》
人生如一盤棋,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棋子,有時擺在重要的位置,是將、是相,有時擺在不重要的位置,成為小兵、小卒。有時一盤棋到了最後,小兵、小卒也能立下大功,所以,一顆棋子倒不計較開始的大小,而要在乎最後立功多少。─《迷悟之間‧棋子》
佛教淨土宗稱死亡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遊,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生命託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要處之泰然。─《迷悟之間‧生死泰然》
死亡不足畏懼,死亡以後就像移民一樣,到了另外的國家。只是我們有生存的資本嗎?只要我們有功德法財,即使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迷悟之間‧生死泰然》
人之懼死,就是認為生可見,死是滅,所以滅之可悲也!其實,人的生命如杯水,茶杯跌壞了不可復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裝回茶杯裡。茶杯雖然不能復原,但生命之水卻一滴也不會少。─《迷悟之間‧生死一如》
生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人生世緣已了,隨著自然而去;重重無盡的未來,也會隨著因緣而來。能把生死看成是如如不二,生又有何喜?死又何足為悲呢?─《迷悟之間‧生死一如》
生命的能量就是真如佛性,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無限無量的。我們要發揮生命的能量,先要把心裡的問題找出來;心中的盲點去除,則智慧、慈悲、功德等能量,自然源源不絕。─《迷悟之間‧生命的能量》
在古老的觀念裡,生之可喜,死則可悲。當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百般慶賀;一旦撒手人寰,呼天喊地,悲泣萬分。其實,人出生時,就注定死是必然的結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人之死也,如冬盡春來,又有何可悲?生死一體,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迷悟之間‧生死一如》
自殺是愚痴的行為,自殺者不能引起別人的同情,更不能獲得家人的諒解,所以有自殺念頭的人,自殺前應該多想一想,如日本青木原自殺森林入口處的告示牌說:「生命是雙親所給與的珍貴之物,請再想想你的父母、兄弟和孩子。不要一個人煩惱,請試著與我們談談。」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當然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有自殺念頭的人,應該找人好好談一談,只要自己多給自己一些機會,生命就會再現生機。─《星雲法語‧關於自殺》
蓮花因為汙泥,而更莊嚴清淨;鮭魚因為逆游,而更勇猛奮發;探索者不怕危險困難,正因為可以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參禪者不怕腿痠腳麻,也是向自我內在的陋習挑戰。人生正是因為有著種種的橫逆阻攔,而我們不斷超越昇華,才顯出意義。因此,人生困頓,更要堅強;世道崎嶇,更要勇敢;處事難公,更要自愛;做人難正,更要實在。─《星雲法語‧人生當自強》
長壽,不是肉體活到八十歲、一百二十歲,就叫長壽。除了肉體上的長壽以外,最重要的,我們還要有:
1.言教上的長壽:我們的一句話能讓他人有所助益,能流傳久遠,我們的教育能被大家接受,就是言教上的長壽。
2.工作上的長壽:工作要有恆,要敬慎持久。在工作上也能因為自己立下良好的工作典範,讓後進者有規可循,事半功倍。
3.功德上的長壽:要有益於人類、社會,讓功德能持之以久。鋪一條路,可以讓眾人走幾百年;造一座橋,可以讓眾人安度彼岸,就是功德上的長壽。
4.法身上的長壽:就是讓我們的精神不死,慧命永恆。能證悟不死的生命,才是一種無量壽的長壽。─《星雲法語‧健康與長壽》
生命的真諦在有意義內涵,什麼意義?比方,我一生中,教育多少的後進,提攜多少的人才,幫助別人解決多少苦難,走過多少挫折。假如讓別人因為我們而能有所增長、有所提高、而能擴大,那麼,生命就不在表相上,而在自他成就的內涵中了。─《星雲法語‧生命的真諦》
生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生命就沒有了。但是,生命不是只在這氣息上而已,因為我們既然活在世間上,就要對人類、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就要靠思想了。思想裡有智慧、有慈悲,都是利人利事,行止也必定是利人利事。─《星雲法語‧生命的真諦》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了自然的定律,並且名之為「緣起」。「緣起」符合了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大自然的一切現象,小至個人的成敗得失、氣候的寒來暑往,大至國家的盛衰興亡、世界的成住壞空,莫不是在「緣起」法則下進行。其中,尤以我們的生命和緣起法則的關係最為密切。因為生命不是憑空而來,而是由自己造作的業力而來;不是由單一原因而來,而是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有支」三世因果相續而成。─《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眾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賴以生存的生命共同體。佛經有一則譬喻說瞎子、跛子、啞巴,藉著互相提攜幫助,終於安全地逃離火宅。一齣精彩的戲劇,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還需要配角的無漏配合。我們生存的社會,也需要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貢獻每一個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會。慈悲,才能容納對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當代人心思潮‧同體與共生》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每一次說法,從不以一地、一國、一時、一眾為當機對象。說到地方,總是三千大千無量華藏世界;說到眾生,就是十方法界等恆河沙數無邊眾生;說到時間,則無非三大阿僧祇劫。佛教講因緣,認為天下本是一家,所有眾生是因緣和合,一體不二。虛空中的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輝映;大地上的山嶽丘壑不論高低,彼此連綿;宇宙間的奇珍異獸不管異同,相輔相成。因此,這個宇宙本來就是「同體與共生」的圓滿世界!─《當代人心思潮‧同體與共生》
「同體」,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人身雖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諸根的差異,但是卻同為身體的一部分;地球雖然有各種國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卻是共同仰賴地球而生存;眾生雖然有男女、老少、強弱、智愚的分別,但卻同為眾緣和合的生命體。相狀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清淨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當代人心思潮‧同體與共生》
生,是因緣生;死,是因緣滅。從聖義諦來看,無生也無死。自然就像一個「圓」,好因帶來善果,壞因遭致惡果,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無量劫以來,生命在自然循環下歷經千生萬死。死固然是生的開端,生也是死的準備,所以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如薪盡火傳,生命之火不曾停息;如更衣喬遷,生命的主人仍未嘗改變。所以古來的高僧大德大事已明,生死一如。─《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
人,不一定要飛黃騰達、福壽雙全,但要活得有尊嚴。過去的人講究生存的尊嚴,極力爭取自由、平等,大力倡導民主、博愛,甚至為此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現在的人注重死亡的尊嚴,希望能夠死得安樂、死得自在,乃至為此而走向街頭,奔走呼籲。其實,由緣起法則所延伸出來的「業力自由」、「眾生平等」、「同體慈悲」、「生死一如」等觀念,才能統合生存與死亡,真正將我們生命的尊嚴發揮到自然的極致。─《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
佛陀當初證悟真理的第一句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由於因果業報的千差萬別,在智愚美醜、貧富貴賤上有所不同,但論及眾生的本體自性,並無二致。這就好比三獸渡河,足有深淺,但水無深淺;三鳥飛空,跡有遠近,但空無遠近。我們應該以悲憫的胸懷來看待眾生的苦難,以人我共尊的平等角度,來包容彼此的差異,才能促進和平。─《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
我們應該尊重生命的價值,不但不傷害眾生的生命,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許做一盞明燈,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溫暖周圍的人群;發心做一棵大樹,展現生命的清涼,為眾生作庇蔭;甘願做一滴雨露,釋放生命的柔和,滋潤有情的身心;立誓做一道橋梁,鋪排生命的張力,導引大家到安樂的彼岸。─《當代人心思潮‧尊重與包容》
─《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的生命可以流注於物質世界裡,此即所謂「空即是色」;無窮的萬物也可以和我們的生命結為一體,此即所謂「色即是空」。所以佛教講到世界,是無量無邊;講到眾生,也是無量無邊;講到生命,不但無量無邊,而且是無限永恆。─《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
生命的定義,不在於一息尚存,而應在於是否具有「用」的價值。人存在於世,固然可以說有生命,山河大地等能夠為人所用,對於人間有貢獻,也應視為有生命者。例如:一張紙上面畫了聖賢的畫像,一塊石頭雕成古德的相貌,讓人一見生起仰慕效法之心,這一張紙、這一塊石頭就有了生命。─《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
有些人以為自己有權力來決定自己的生死,但從「緣起」真理來看,我們的生命是由父精母血所和合產生,是因社會士農工商提供日用而繼續存活,所以世間上沒有一個實體的「我」。生命既是天地萬物自然所共有,所以凡自殺、殺他都是逆天行事,違反自然。─《當代人心思潮‧自然與生命》
佛教主張「萬法緣起」,認為法界中小至一芥子微塵,大至整個宇宙,彼此之間都具有互動的關係。唯有大家抱持一顆尊重心,讓天地生機綿延不斷,才能使一切眾生的生存得到最佳的保障。─《當代人心思潮‧尊重與包容》
在佛光世界裡,天下本是一家,眾生原是一體,所有的人本應不分國家、種族、男女、貧富,大家共同為弘揚佛法而攜手努力,因為我們視一切眾生為同體共生的地球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