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97 法門修持
宗教的信仰,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感情。真正的信仰,是愛的淨化、愛的提升,是擁有比人間的情愛更善美的內涵;真正的信仰,是心甘情願的奉獻,是至高無上的犧牲,是立足在比世俗感情更高超的層次上。—《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我們非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為逃避而信仰佛教;而是為了佛教而信仰,為了佛教而服務,為了佛教而奉獻,為了佛教而犧牲。如果不把對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無法獲得宗教所給予的價值。所以,我們要有「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精神。—《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要學的,要做的,實在是太多了,為了自我快速成長,廣度無邊眾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邊學邊做。在實務中發現不足,在不足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不斷進步,抱持虛心的態度與務實的精神,這樣才能自他二利,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乘行者。—《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學佛修道,要有為道的篤實心態。在叢林裡如果讚歎一個有道心的人,常說他是一個「本分的修行人」。所謂的「本分」,就是一種「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篤實心態,也就是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到自己的血肉裡,乃至須臾之間,都不悖離佛法。—《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人在世上都有職業,佛教的出家人以何為業呢?古德有云:「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現代的僧伽應該以講經開示、授課教書、著作編寫、慈善救濟、教會行政、大眾傳播、領眾薰修,乃至服務道場,建設許多的佛化事業,以繼往開來、紹隆佛種為職志,而不是以經懺為職業。—《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玄奘大師為了取經,親往印度求法,遇到沙漠失水,他立誓:「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這便是以佛教為第一生命,自己為第二生命的精神;揚州鑑真大師為了前往日本弘法,歷經七次危險,耗費十二年的時光,才將佛法帶到日本,這種「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的精神,也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古德們憑藉這種精神與認知,佛教才能在世間放出燦爛的光輝。—《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所謂「俗情淡一分,道念才能增長一分」。「天人交戰」往往是學道者必經的心路歷程,一個修道者的成功,就是以道念降伏俗念,以法愛戰勝俗情。—《人間佛教系列‧佛光與教團‧怎樣做個佛光人》
我們信仰佛教,不是把佛教當成保險公司,廉價地祈求佛祖:庇佑我們添丁發財,求賜功名富貴。真正人間佛教的信仰,是以佛陀的開示教化,作為我們改善人生的準繩,以佛法淨化我們的思想,讓佛法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如此,信仰的層次才能提升,人性也才能透過信仰的薰陶而得到昇華。—《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人間佛教的建設》
菩薩由於慈悲,故能悲憫一切眾生,包容眾生的一切愚痴罪業,甚至犧牲、忘我,乃至無我,頗有「若為眾生故,一切皆可拋」,至死無悔的大無畏精神。《法華經》上說:「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菩薩經過累劫的修行,一切煩惱都已斷除,一切梵行均已成辦,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槃,然而菩薩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懷抱慈悲,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輪,甚至為了救拔三塗中的有情而發願出生惡趣。所以,慈悲是菩薩度化眾生的原動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這種精神從無我的智慧中產生,其力量無與倫比!—《人間佛教系列‧宗教與體驗‧菩薩的宗教體驗》
一般人信仰宗教,大多建立在「貪」字上,都是向菩薩、神明要求,希望求得平安幸福、家庭美滿、升官發財、富貴長壽等,這種以貪婪為出發點的信仰,無法使性靈的層次提升。我們應該把信仰建立在「捨」的上面,使宗教信仰是奉獻的、犧牲的、利眾的。所以人間佛教的行者,應該具有這種慈悲喜捨的利他性格。—《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與實踐‧人間佛教的思想》
學佛以後,不但要知道自己的存在,更要知道除了我以外,還有別人;不只有別人,還有十法界眾生;不光是知道現生幾十年的歲月,更要知道時間的無限,生命的久遠;不只知道台灣、大陸、美洲、歐洲……這個地球世界,甚至還要知道有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要把心擴大起來,大得如虛空,包容天地。宇宙中的一切眾生,是我心內眾生,三千大千世界是我心內的世界。所以,覺悟的聖者,體會本心即眾生,本心以外,沒有眾生,沒有聖果。—《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孰先孰後》
發心,就世間的觀念來講,叫做立志願。有了志願,無事不辦;有了發心,無事不成。吃飯要發心,飯就能吃得飽,吃得香;睡覺要發心,覺就能睡得好;聽課要發心,道理就聽得明白。學佛求法更要發心,不發心,會嫌路途遙遠;不發心,會嫌佛門生活單調。能發心度眾生,就是最富有的人,不要妄想別人的施捨,或乞求別人的賜與,要發心開採自己的能源,將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我的心香一瓣,貢獻給大眾。—《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孰先孰後》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學習佛法,也要從淡處著眼,也就是「平常心是道」。佛門裡,一切都是淡淡的,看似無情,其實是大慈悲。若能把「淡」字運用在平常生活中,則奧妙無限。就如平淡中培養的友情,才能常存;生活中,若能將名利心淡去一分,道念必可增加一分;把感情減去一分,智慧必能增長一分。—《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從何處下手學法》
一般人的祈禱,多以求福袪禍為目的,將信仰的對象視為「有求必應」萬能的神。但是對佛教徒而言,祈禱含有慚愧懺悔、發心立願、感恩回向等積極意義。祈禱對心靈有淨化的功能,是神聖純潔的宗教禮儀,如清水能洗滌汙垢,祈禱更可以發掘我們內心的能源,增加善業的力量,讓我們心中有佛,轉凡為聖。—《佛光教科書‧宗教概說‧宗教祈禱的意義》
我主張「人生三百歲」的思想,只要能盡情地發揮生命的潛能,這一生就如同阿彌陀佛一樣,可以活到無量壽,散發無量光。回想我二十歲從佛教學院畢業之後,便將自己奉獻給了社會大眾,一生沒有放過年假,也沒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比別人還要忙碌。從早到晚,沒有休息,除了在殿堂教室講說弘法外,即使在走路、下課的空檔,在汽車、火車、飛機上,我都精進地辦公、閱稿,幾乎每天都在分秒必爭、精打細算中度過。如果以一天能做五個人的工作來計算,到了八十歲,就有六十年的生命是在工作中度過,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人生三百歲」嗎?—《普門學報‧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
以前有人到佛光山參訪,看到大佛城的接引大佛是用水泥做的,便批評佛光山是「水泥文化」。其實,我們在佛光山幾十年,並沒有看到水泥,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佛祖,怎麼有人從外面那麼遠的地方來,反而只看到水泥,而沒有看到佛祖?這太可惜了,真是枉費草鞋錢。所以,人要建立心中的價值;世間的事物無所謂貴賤,是心中的價值才會有貴賤之別。因此,凡事不要只從相上去看,而要看它在自己心中的價值為何,那才重要。—《普門學報‧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有徒眾問我,如何與大眾相處?如何立身處世?我說:「要待人好!」只要你待人好,人家就會待你好,這是不變的道理;想要人家怎麼待你,自己先要怎麼待人。現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要別人待我們好,但是自己卻待人不好,這就是不明因果。—《普門學報‧佛教對「身心疾病」的看法》
一般人都是以自我為本位,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如何獲得、如何擁有,其他的一切,都沒有我自己來得重要。然而人間佛教是「先具有度人的發心」,也就是先有別人,後有自己;自己未度,先來度人,這就是菩薩的發心。有了菩薩的發心,才能使佛種不斷。—《佛教叢書‧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藍圖》
平常心不是用口說說,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何謂平常心?當吃飯時,把飯吃飽;當處事時,把事做好;當講話時,把話講好;待人恰如其分,凡事有分寸、盡責任,隨緣隨分,就是平常心。—《星雲日記》
聽經聞法要直下承擔,一切佛法皆為我所說,我就是當機者,一切皆因我而起。—《星雲日記》
有人質疑,為什麼要常常拜懺?其實,這道理就如同:昨天洗過澡了,為什麼今天還要再洗?昨天已吃過飯了,為什麼今天還要再吃?常常禮懺,可以增加法喜,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而懺悔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1.立功:如修橋、鋪路、建寺、結緣,以將功折罪方法來懺悔。
2.宣誓:如三皈、五戒、菩薩戒,有生生世世的受持力量。
3.發露:在佛菩薩面前表白、懺摩*1,可以滅罪,如果只在心中認錯是不夠的。
4.禮敬:「禮佛一拜,福增無量;念佛一聲,罪滅河沙*2」,禮敬可以消滅業障,因為佛法在恭敬中求。
5.發願:願力如大船,再大的石頭(業障)放在船上,也可以度過生死大海。
6.回向:這是懺悔滅罪最討巧的方法。—《星雲日記》
我個人的世界很小,與眾生、與佛教沒有關係的事,我甚少接觸,也不會去攀緣。但一涉及佛教與眾生的利益,我都會很耐煩、很有毅力,甚至委曲求全地去維護它。—《星雲日記》
佛法是用悟的、用體驗的,沒有體驗的悟境,在學佛道上易退失信心。時時把忍耐、慈悲、守法、發心等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必會有所體驗。—《星雲日記》
世界是屬於勇者所有,只要對眾生有利的事,就要敢說、敢做、敢想、敢為,才能將難關破除。—《星雲日記》
有人因為「人事」問題,而感到苦惱。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所以才稱「人事」。人可以輸掉一切,但不值得因人事,而輸掉自我的法身慧命。—《星雲日記》
如何才算是「得度」?煩惱如水,沉溺在煩惱海中,能掙脫出來,就算得度。在人海茫茫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時,能看到燈塔,能從邪歸正,能從迷得悟,也算得度。常云:「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別人度我們,只是一個因緣,真正能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星雲日記》
在修持道上,能忍才有力量降魔,更要和顏悅色的去對待一切事情,因為心態不對,凡事就不會順暢。外在人事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心是否快樂;修行人要懂得心中的自我調適。—《星雲日記》
人「無用」還沒有什麼關係,若是「無明」就會很麻煩。我一生就是經常想到自己無用,想到我沒有音樂、梵唄的天分,也沒有語言專長,對財務更沒有概念,但是因為自覺無用,所以很發心。每次只要有人找我做事,我感謝對方看得起我,給我機會,感恩之餘,就想著要如何發心才足以報答,煩惱也因此而減少。一個有感恩心、肯發心的人,自然就有佛法;有了佛法,便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而作,隨喜自在。有的人眼裡看不到常住,看不到大眾,看不到前景,只看到自己,因此有煩惱。所有的煩惱都是從「我」而來,心中常想著大眾、常住,自然就能夠「無我」,也就沒有煩惱了。—《星雲日記》
一個人是否能安住身心?就要看他是否有「難遭難遇」的體會,凡事能有得之不易的感恩心,比較能夠安住。—《星雲日記》
信仰是我們的根本,常住是我們的根本,佛教是我們的根本,發心修行是我們的根本,實踐人間佛教也是我們的根本。沒有根本,佛教園地中的種子,怎能開花結果呢?—《星雲日記》
我出家六十多年來,深感若無宏大的願力與不變的信心,很難禁得起修道路上各種不同的挫折與失望的打擊。所以,弘揚佛法要有願力,普濟群生要有願力;想要有多大的成就,就看願力有多深厚。要誓願精進修行,要發承擔如來家業的大願,未來才能擁有光大佛陀慧命的力量。—《星雲日記》
心甘情願,給了我一生很大的力量。是「心甘情願」讓我能在嚴苛封閉的叢林中安住身心十年;是「心甘情願」使我心平氣和的面對各種譏諷與毀謗;是「心甘情願」使我無怨無悔的興辦佛教各種文化教育事業;是「心甘情願」讓我立定了弘揚人間佛教的堅強決心,更是「心甘情願」激發了我生生世世做和尚的心願。—《星雲日記》
佛教徒雖然是和平、忍耐、慈悲的,但是忍耐並不是沒有力量,慈悲也不是沒有智慧的濫慈悲!關於七號公園「觀音不要走」事件*3,佛教徒挺身護教的請願靜坐,招來某些人引用《金剛經》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指責佛教徒不應該執著一尊佛像的去留,我引用了一個譬喻來回應:一個人要渡河,不能沒有船;一旦過了河,當然不需要把船背著走。因此,不著相是指果位*4上,是菩薩悟道的境界,是得度之後才能說的;在沒有得度之前,這尊佛像還是很重要的,就像渡船一樣,沒有它就到不了彼岸。所以不可以用「不著相」來要求因地修行的佛教徒,否則不著相,又何須天天拜佛?「留住觀音」不是一個社會運動,是我們佛教徒的修行,是給佛教徒學習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機會教育。—《星雲日記》
主見太強的人,不容易接受他人的好意見。每天若在思想上、觀念上,都能大死一番,對自我品德的增進,必定有所助益。我執重者,佛法融化不了,當然「死」不了,自然就不會進步。對自己的惡習、自私、貪瞋愚痴等,必須要千生萬死,將不好的死盡,才能再生。—《星雲日記》
世間上,很多人因為無知、無明,所以痛苦煩惱,沉淪在生死輪迴之中。因此,人要能自知,才能提升自己、擴大自己。尤其,修道人對自己每天道念上的增減,更應該要有所知,不能讓心念空過。那麼,如何審視自己的道念呢?
1.每日接受十方信施有多少,相對地,自己回報予十方眾生的,又有多少?能有所知嗎?
2.蒙受佛祖慈悲加持,得以安心修道,然而自身又給予眾生多少慈悲?多少福慧?能有所知嗎?
3.每天誦經、拜佛、聞法、悟道有多少?教化眾生有多少?給眾生歡喜有多少?安定眾生有多少?能有所知嗎?
4.每天的發心、慚愧、報恩、作務有多少?能有所知嗎?
5.每天習氣改變多少,煩惱削減多少,學業進步多少,身心淨化多少,悟性開展多少?能有所知嗎?—《星雲日記》
人之所以不快樂,實因對於人、事、物、環境等因素不調和所致。有些人常會為別人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悶悶不樂,甚至為此而不來道場禮佛。佛祖並沒有對不起我們,為什麼要遷怒?對自己法身慧命安住的道場如此情緒化,是多麼不智。—《星雲日記》
我之所以能夠通過十年苦行的叢林教育,是因為我有一個很好的觀念:當被欺負、受委屈、遇逆境的時候,認為這是當然的,不論打也好,罵也好,即使不合理,也認為是當然的。「想當然爾」,提起了我的正念,導正了我的方向。「做人不生氣,要爭氣」,這句話也給了我無比的力量,我知道生氣無濟於事,人生仍有很長的路在等著我們去走。幾十年來,我憑著一顆感恩心和一份忍耐力,在佛教中安住下來,這完全仰仗著佛陀的慈光和大眾的成就。—《星雲日記》
我在叢林參學時,儘管物質生活十分貧乏,平日還要接受師長們無理的要求、無情的打罵,然而,我卻沒有絲毫的怨尤。我感謝老師們引導我進入真理的領域,我感恩常住給予我一個安身的道場,我感激十方信施滋潤我的色身,我感念芸芸眾生供給我們生活所需。雖然大殿裡的佛祖沒有和我講過一句話,為我剃度的恩師也未曾給予我好言安慰,我仍然感激佛陀攝我以正法,家師賜我以慧命。每於晨昏自想:自己何功何德,而能承受種種供養?於是,我發奮讀書,勤於作務,立誓將全副身心奉獻塵剎,所以參學期間我過得分外法喜。我深深覺得,我們不必要求形相上的物質,也無庸企盼別人施予溫情,只要我們懂得知足、感恩、奉獻、結緣,一切的榮華富貴都在自己的方寸之間。—《往事百語‧有情有義‧貧窮就是罪惡》
慈悲,是做人本來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慈悲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慈悲不是用來沽名釣譽的工具手段,而是真愛的自然流露。慈悲不應該有省籍的界線與地域的分別,應該是一種不以己悲,不以物喜,能以天下之憂為憂,以天下之樂為樂的胸懷。
多年來的處世經驗,使我深深感到:唯有慈悲,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消怨懟於無形;唯有慈悲,才能廣結善緣,成就事業。—《往事百語‧有情有義‧慈悲》
經常有很多人羨慕我定力很夠,其實我自知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佛法帶來的利益:
少年時出家學佛,我從排班、經行*5、靜坐、念佛裡修習耐煩的定力。
青年時來到台灣,我在衣食缺乏,生活艱困中,增長堅毅的定力。
中年時法緣漸佳,我從接引信徒,談話開示裡,培養說話的定力。
老年時雲遊傳教,我從乘坐十數小時的飛機,與信徒一次合照數十張照片,應邀出席幾個鐘頭的齋飯供養中,成就適應時空的定力。懂得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辦法隨緣自在。—《往事百語‧皆大歡喜‧有佛法,就有辦法》
有徒眾對我說,他在工作上處處動輒得咎,心裡很苦惱,想調職求去。我告訴他:「這是因為你不懂得檢查自己的心,所以不了解自己的問題,不了解自己的錯誤,當然也聽不進他人的苦口婆心,更別提對佛法的理解了。」佛教常說「心中有佛」,可是我們心中的佛能夠發揮作用嗎?當心中的盜賊為非作歹時,我們能捉拿它嗎?當心湖中的水骯髒不堪時,我們有辦法淨化它嗎?當心中的貪、瞋、愚痴等魔軍掠奪自心的法財時,我們有戒、定、智慧的武器來戰勝它們嗎?當心中的猿猴躍動不已時,我們有五根五力的繩索扣住它嗎?所謂「身安則道隆」,自己的身心都無法安住,又何以度眾?—《往事百語‧有情有義‧檢查自己的心》
佛法是充塞在宇宙自然中的真理,也是眾生本自具有的性能,只要我們依循佛法行事,一切因緣不請自來。所謂佛法,就是慈悲、忍耐、結緣、精進、慚愧、感恩、樂觀等,說之簡單,行之則有大威力啊!—《往事百語‧皆大歡喜‧佛法所在,必為第一》
誦經念佛是佛法,正知正信是佛法,發心立願是佛法,忍耐謙讓是佛法,尊敬包容是佛法,持戒禪定是佛法,清淨中道是佛法,無常無我是佛法,喜捨布施是佛法,傳燈授法是佛法……乃至四無量心、六度四攝、慚愧感恩、因緣果報等都是佛法。離開了世間,就沒有佛法。有了佛法,生活在世間上的人才能夠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有佛法,就有辦法」。—《往事百語‧皆大歡喜‧有佛法,就有辦法》
有人說:「如果要跟誰過不去,就叫他去辦教育,編雜誌,建道場。」
這許多年來,我教育也辦了,雜誌也編了,道場也建了,一生中所遭遇的棘手事件不知凡幾,然而皆因為我稍具發心、願力,所以雖然困難重重,我也不覺其難;因為我非常注重情義和結緣,所以儘管備嘗艱苦,也甘之如飴;因為我肯隨緣、隨喜,所以即使忙碌不堪,也不會覺得忙不過來;因為我願意忍耐、承擔,所以縱然一無所有,亦不覺得空乏無力。總之,無論什麼繁複的事情到了我這裡,都因為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所以自覺能夠舉重若輕地承擔。—《往事百語‧心甘情願‧舉重若輕》
從出家到弘法,一甲子以上的歲月中,我不知受了多少傷害、多少冤枉。起初心中也會不平:「我是如此地為人著想,如此地潔身自愛,為什麼還是常常受到傷害?」後來想到佛陀不也受過多少誣蔑,但是這反而更彰顯了佛陀光風霽月的品德。於是我學習佛陀坦然的態度,面對一波又一波的譏毀,多年後,終於如曉日般破雲而出。—《往事百語‧皆大歡喜‧我是佛》
我拜佛學佛,但我不希望成佛作祖;我布施行善,但我不想上升天堂;我念佛行持,但我不欲往生蓮邦。我志不在了生脫死,我志只在多培養一些佛道資糧,我只願生生世世在人間,作一個具有平常心的和尚。—《往事百語‧老二哲學‧修行的真義》
回想我這一生,雖然開刀多次,卻未曾因此而間斷弘法的工作,例如:我奔走斡旋,終於讓海峽兩岸的佛教代表首次坐在同一個會議廳商討議案;我多次溝通協調,說服諸方大德,在印度佛陀成道處舉行國際三壇大戒,恢復南傳比丘尼僧團制度;我不辭勞苦,在世界五大洲遍設道場及佛光會,實現僧信平等,光大佛教的理想。清夜自捫:凡此艱鉅使命能一一的完成,若非蒙我佛加被,以願心為力量,何能致此?—《往事百語‧有情有義‧願心的昇華》
我經常應各地信眾的邀請,席不暇暖地在海內外奔波弘法,也建寺安僧,更為信眾成立佛光會,一生就在分秒必爭中度過。自愧未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我確知自己總是將所了解的佛法行於日常,與生活相結合,例如:我不積聚錢財,而能喜捨結緣;我不向外妄求,而能承擔一切酸甜苦辣;我能甘於淡泊,在忙碌的行程中,以茶泡飯果腹充飢;我能隨遇而安,席地而睡;我能斗室讀書,車內寫作;我能與人為善,滿人希望;我能刻苦耐勞,不計毀譽;我能樂說不倦,給人歡喜;我能感恩惜福,不念舊惡;我能守時守信,不壞承諾;我能堅持理想,不畏難茍安……我不高談修行,只一心一意,如理而行。—《往事百語‧老二哲學‧修行的真義》
我在叢林參學時,雖然年紀尚輕,但求證心卻非常殷切,希望能加緊修持。但是想到自己對人間毫無貢獻,對師門又無建樹,怎敢對常住有自私的妄求?怎敢遠離大眾而獨自修行?因此,只有在不礙工作,不為人知的情況下過午不食*6,刺血寫經*7,深夜禮佛,打坐參禪,偶爾也一年半載的禁語不言,或閉眼不看,或利用假期禁足,以埋首經藏……凡此不一而足的密行體驗,雖然沒有令我豁然開悟,卻長養了我對佛法的信心道念。修行,是自己在生活中默默的密行,不值得標榜,不值得誇耀,更不應離開僧團而離群獨居。教團的可貴,就在於它是護衛初學者的安樂窩啊。—《往事百語‧老二哲學‧修行的真義》
出家六十幾載,每一日的晨鐘暮鼓,每一個蒲團的禮拜,都有我至誠的祝禱和願心:「願鐘聲揚遍萬億國土!」「願佛法傳遍三千世界!」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千載一時,一時千載」啊。—《往事百語‧老二哲學‧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過去大陸抗戰時期,我曾經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在街頭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鼓吹革新佛教的思想。回想當年,我眼裡看到的只是佛教未來的前途,耳裡聽到的唯有蒼生悲苦的吶喊。因此,眼中沒有刀槍,自然無畏;耳中沒有炮聲,自然無懼。—《往事百語‧老二哲學‧不見不聞的世界》
一九四九年,我渡海來台。初時三餐不繼,生活極為落魄,我覺得這不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在我的心目中,找個真正志在興教利民的寺院,長期奉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間,承蒙一些同道看得起,想將道場寺院交給我管理,我都一一予以婉拒。我自忖出家學佛,不是為了做住持而來,若不能改變當地佛教崇尚愚昧的現狀,何忍坐享十方供養?寧願一面從事苦役,一面閱藏撰文,以一管禿筆,將正信佛法介紹給大家。—《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老二哲學》
出家之後,我到棲霞律學院就讀,是從為人添飯、管理茶水、看守山林、搬運木柴等基本作務開始學起。後來,我到焦山佛學院繼續學業,除了上課之外,還兼作管理油燈、燒煮飯菜等事務。總之,勞動的工作從來未停息過一天。由於白天忙於勞動服務,晚上沒有照明設備,因此我就以拜佛、打坐來消磨時間,真正讀書的時間並不多,但奇怪得很,我對佛法的體會卻能夠與日俱增。現在想來,才明白那種忙碌的作務生活,使我活學活用,讓我讀遍長老大德行事的風采,讀盡寺院運作的方式,讀通生活中修持的要訣。—《往事百語‧老二哲學‧先作牛馬,再做龍象》
人生路上,自滿是阻礙進步的最大因素,傲慢是破壞道業的最大敵人。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培養慚愧與苦惱的性格。常聽別人說:「你不了解我。」其實真正最不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若非透過徹底地自我反省懂得慚愧與苦惱,就不易看清自己的缺點,當然就不能革除染汙執著的習氣。多年來的人事歷練使我深深感受到:一個人只要把「慚愧與苦惱」培養成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把「慚愧與苦惱」表現在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中,必定能廣結善緣、增長品德。時時慚愧自己的無知、慚愧自己的無德、慚愧自己的無能、慚愧自己的不足,因而具有苦惱的自謙,益己又益人,何樂而不為呢?—《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要知道慚愧與苦惱》
以我多年來授徒的經驗,凡是能夠接受教誨,勇於認錯的人,大多進步得快;凡是覺得自己全部有理,死不認錯的人,大多在原地踏步。像我常勸一些徒眾既然不長於讀書,就要及早學習其他技術,但他們卻執著己見,不肯認錯,結果花了許多年的時間鑽研學問,才發現走錯了路,後悔莫及。另有一些徒眾做事不能顧全大局,懶惰又不和眾,經過一再訓誡,還死不認錯,到頭來沒有一個單位肯要他做事。還有一些徒眾溜單*8以後,雖然知道自己錯了,卻沒有勇氣向大眾認錯,只得流浪在外。我雖有心寬容接納,基於宗門法規,也只有徒呼奈何!因此,人一生際遇的平順安危,其實和自己能否認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認錯,要有勇氣》
一般革命家的革命,我稱之為「向外革命」,佛陀的革命是「向內革命」,也就是「向自己革命」──降伏自身生老病死的痛苦及心中貪瞋愚痴的煩惱。我最初也是心外求法,覺得別人都不好,只有自己才對。一九五四年元旦那一天,我翻閱過去的日記,發現都是在嫌別人如何不好不對,突然對自己醜陋的心態感到慚愧。為了向昔日的自己革命宣戰,我不惜將數十本從大陸帶來台灣,寫了十多年之久的日記付之一炬,經過這麼一燒,對自己的愚昧,方才有一點點覺醒。多年之後,我親身經歷了許多佛教制度思想的革命,慢慢地發現自己也和世間上的政治家、社會家一樣,明白向別人革命總不可為也,最好是先向自己革命,先去除自己的我執、法執,方足以自利利人,廣度眾生。—《往事百語‧老二哲學‧向自己革命》
我有幸進入佛門,發現所見所聞竟然都與紅塵世俗的觀念大相逕庭,令我耳目為之一新。佛法裡苦、空、無常、無我的真諦,使我覺悟世間的虛妄假相,重新估定人生的價值,因而發心向道。所以,當世人以前進顯達為榮耀,以擁有愈多的名利為幸福,以追求感官刺激為快樂,以自我為中心來待人接物時,我卻想在謙遜忍讓中養深積厚,在無求無得中享有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在泯除對待中得到無邊的法喜禪悅,在犧牲奉獻中融和人我;自覺獲益更多。—《往事百語‧老二哲學‧重新估定價值》
佛教十分注重「認錯」的修持,除了有各種懺悔法門之外,叢林道場選任住持當家,也以是否有「供養大眾」、「勇於認錯」的美德作為標準之一。因為有認錯勇氣的人,才能夠以身教領眾、教眾、服眾、和眾。—《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認錯,要有勇氣》
有人說:「人永遠處於兩難的狀態,因為活著為自己很自私,活著為別人又很辛苦。」而我卻有幸接受佛法的洗禮,自許為「眾生牛馬」,在為芸芸眾生奔波忙碌的同時,還能享有一份自利利他的法樂。—《往事百語‧老二哲學‧先作牛馬,再做龍象》
在社會上,我們常聽到不少人怨怪國家對自己的刻薄,但不妨想一想:我們對國家又貢獻了什麼呢?有的人怨怪親人薄情,但是自己又對親人有什麼樣的照顧呢?有的人怨怪朋友,是否先反省自己對朋友又做了些什麼?有的人怨怪兒女,但做父母的是否考量到自己對兒女又盡到什麼長輩的責任呢?假如我們能夠知道苦惱與慚愧,念及國家的保護,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親人的關懷、朋友的支持,我們除了慚愧、苦惱之外,感恩都尚且不及,哪裡敢去怨天尤人呢?—《往事百語‧老二哲學‧要知道慚愧與苦惱》
我一生看遍各種出家因緣,大致說來,有聞法歡喜,立刻決定落髮者;有考慮再三,才乞求師父圓頂者;也有猶豫徘徊,依然躑躅不前者。而我是在偶然的因緣下髫齡出家,沒有考慮的機會,或許正因為「不知道」出家是什麼,沒有分別心,反倒比別人更能安住在佛法裡。當時我是寺中年紀最小的沙彌,由於自愧什麼都不知道,我虛心向學,因此承教最多;由於自慚什麼都不知道,我謙卑恭順,因此結緣最廣。人生有如一場馬拉松,回首當年,一些聰慧過人的學長,因熬不過風霜雨雪而墮入紅塵;另有一些才學超群的同道,則耐不住人情冷暖而流落世俗。我能在「不知道」的出家因緣中隨遇而安,真是一種難得的福報啊!—《往事百語‧老二哲學‧不知道的樂趣》
回想我過去本來只是個貧瘠鄉村的農家子弟,一個偶然的機會出家學佛,改寫了我一生的歷史,讓我在佛法裡擴展了自己的視野,昇華了自己的生命。在十年的叢林生活裡,我曾遭遇過一些委屈、冤枉,也曾被師長認為我不會有出息,但是我從不失意後悔,因為我知道,歷史必須靠自己去創造,別人的一句話無法決定我們的生死,別人的關懷呵護也無法作為永久的憑藉。所以,多少嚴苛的要求,多少無理的處罰,我都能全盤接受,視為未來揮灑生命的資糧。—《往事百語‧永不退票‧我們都在寫歷史》
佛法是事理無礙的,不管如何,佛法都可以解決,最重要是,自身有多少慈悲、智慧與忍耐。—〈開示〉
有人問我對戰爭的看法,我說:宗教都是贊成和平的,但和平也需要有力量才能獲得。戰爭是一個不得已的手段,戰爭也可以轉化為慈悲的力量。甚至戰爭之外,其實也有一些可以替代的方法,例如:慈悲的感化、智慧的教導、輿論的制裁、旅行的限制等。以慈悲的力量來降伏暴力,才能達到永久的和平。唯有法的勝利,才是永久的勝利,所謂的法,就是慈悲。—〈開示〉
拒絕的藝術:
1.不要立刻拒絕。
2.不要輕易拒絕。
3.不要盛怒拒絕。
4.不要隨便拒絕。
5.不要無情拒絕。
6.不要傲慢拒絕。
7.拒絕要能婉轉。
8.拒絕要有笑容。
9.拒絕要有代替。
10.拒絕要給人出路。
11.拒絕要給人幫助。
12.拒絕要給人歡喜。—〈開示〉
佛指舍利來到台灣三十七天*9,是一大盛事,全世界超過三百萬人次前來禮拜瞻仰,帶給大家無比的歡喜與感動。這說明了佛指舍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這個生命就是慈悲的生命、智慧的生命、因緣的生命、大眾的生命、歷史的生命、無限的生命。如果佛指沒有生命,即使本身珍貴如黃金、鑽石,會有人願意禮拜嗎?如果沒有生命,我們拜的就是一個死的指骨,如何生起感動、歡喜之心呢?佛指舍利啟發了我們心中的慈悲、智慧,一念慈悲,生命因此延續了。所以佛指舍利來到台灣,無疑是對社會大眾開演了一場「生命教育」的課程。此外,不要光看外在的舍利,還要看到自己內在的心,看到世事的因緣,才是真正看到了佛陀。—〈開示〉
密宗雖然有次第嚴謹的修持法門,但仍必須以顯教為基礎。如果忽略顯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頂咒法,或迷信雙修法,或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偏離佛陀教法的本懷。學佛沒有捷徑,凡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佛法不在於多,即使簡短如四句偈,能聽懂一句,也能受用。—〈開示〉
佛光山如來殿四樓的大會堂外牆,是高溫燒成的藝術陶壁,陶壁上鑴刻著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我曾說:「功德芳名牆,就是佛光山的帳簿;而替佛光山管帳的,則是因果。」—〈開示〉
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10時,一尊佛像倒下來,翻了幾滾後,又立了起來,於是有人說,佛菩薩真靈感,沒有被地震震倒。我說你錯了!佛菩薩是木材做的,倒下來是很自然的事,重要的是,我們的信心不能被地震、颱風、各種災難所打倒,即使地震可以震毀成住壞空的有為世間,也無法震倒我們法身慧命的信仰。—〈開示〉
佛指舍利雖然已是二千多年前的聖物,到現在還能夠發揮它的慈悲威力,把我們兩岸人民的心拉攏在一起。尤其是佛指舍利到了台灣之後,所到之處,不僅受到信眾熱烈的回響,更動員四十萬名義工參與,是台灣佛教界數十年來動員信徒人數最多,也是最有秩序的一次大活動。不但促成台灣佛教界大團結、大融和,而且是超越黨派、省籍、族群的差別相,使兩岸人民建立了和睦友善的交流典範,高度展現了「人人平等」的佛教精神。此等台灣經驗、佛教信仰的傳承經驗,相信未來將有助於大陸未來佛教的發展。—〈開示〉
佛祖不需要我們去信他、去拜他,但自己不能不信自己、不拜自己;拜佛是拜自性佛、拜心中的佛。—〈開示〉
多年來我終於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佛教」。
為了佛教,我放棄當住持;為了佛教,我不被錢財、愛情所動;為了佛教,我努力讀書;為了佛教,我廣度眾生。—〈開示〉
在世間,能覺悟到一粥一飯來處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那麼對生活就有了悟道。能給人歡喜、給人幸福、給人幫助、凡事不貪求,就是悟道。覺悟不是別人給的,要自己覺悟,每天都有一點小悟,總有一天就會大徹大悟。所謂的小悟就是:「喔!原來這樣。喔!我懂了、我了解了。」記下每天的小悟,或慚愧、懺悔、感恩、情義、勤勞、忍耐有多少,每天作記錄,記多了以後就能自覺。每天都有覺悟的心境及感受,才是真實的生命。—〈開示〉
我出家已一甲子,目前我吃飯不過半碗,也從未有吃零食的習慣;看書不戴眼鏡,字跡已模糊不清;走路拄杖慢行,也只能走五百步左右。深感歲月難以復還,色身又豈能長久?儘管如此,我從未忘記「人生三百歲」的承諾,總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能遍栽花果樹木,庇蔭過往行人。雖然醫生一再囑咐我,不可作長途飛行,但是只要憶及遠方有一重要法務,即使要我徒步跋涉,萬水千山,我都心甘情願。—〈開示〉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親身力行的。就如常住派我做任何的事,我都能隨緣去做,但是對於自己的修道信念始終不變。所以即使是帶著信徒做滴水坊,不論是多世俗的事務,我都能隨緣去做,可是我對佛法的道念,仍舊不會改變,這叫「隨緣不變」。而「不變隨緣」是,我對佛教有不變的信心,不變的真心,不變的慈悲,不變的……但是我不會要別人跟我一樣,我會跟他們同事、隨緣,像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他也化身為居士、童男童女,甚至羅剎等,因為唯有不變隨緣,才是菩薩的性格。—《如是說》
佛門的情愛與世俗之情愛是不一樣的,看似無情,卻是大有情。他們把個己的情愛,淨化為對真理的追求,提升為對芸芸眾生的關愛。因此,真正的情愛不是擁有對方,而是一種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種對世間有情眾生的無盡奉獻。—《如是說》
在諸佛菩薩的眼中,眾生和我不但體不相殊,並且是互為一體,關係至為親密的。眾生受苦是我受苦,眾生享樂是我享樂,因此我為眾生所做的一切,不只是為他人作嫁,也是為自己儲糧,這就是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崇高思想的精義所在!—《如是說》
時常問自己,能給常住、佛教、師兄弟、師父、社會國家多少?對於「給」的真諦,我真的能明白、奉行嗎?能做到多少?有多少力量給?當不能給時,有生起慚愧心嗎?有東西給時,會吝嗇嗎?當給了就沒有,還肯給嗎?對無緣的人肯給嗎?甚至討厭的人,也肯給嗎?佛光弟子要將「學習給人」、「發願給人」,當成是一門修行功課。—《如是說》
有些人認為佛教的存在,對國家政治沒有正面的貢獻,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許多政治人物,本身並不了解信仰宗教的意義和價值,只知用宗教來求神問卜、求長生不老、求一己安樂,那是自私的。真正的信仰,心裡要有大眾。沒有眾生哪有佛?沒有民哪有國?所以治國之人,心中要有大眾,要以大眾的福利、大眾的歡喜為目標。—《如是說》
給,來自於無盡的內心能源寶藏,用心深則體會深,用心淺則體會淺。「給」人信心,首先要開發本身無盡的信心內涵,才能在利眾、教眾、度眾上,成為眾生的加油站,鼓舞其向前邁進的勇氣與決心。「給」人歡喜,首先知覺本身具足無盡歡喜的條件,才給得起歡喜。—《如是說》
人生的禍福成敗,不必計較於一時,就算吃虧也無妨。因為凡事沒有絕對,有時因禍得福,有時反而樂極生悲,我們應明因果,知進退。這世間任何人都有可能辜負我們,唯有因果絕不負人。—《如是說》
有人說,三好運動中的「存好心」,是指發心幫助有困難的人,其實,這只是善心而已。真正的「存好心」,意義更深遠,範疇更寬廣。存好心,並不限於幫助他人,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即使受了委屈、冤枉等挫折,依然都能往好處想,往好處看,使苦的變樂,壞的變善美,就要用你的「好心」,來轉變你的命運。—《如是說》
學佛六十多年來,佛陀從來沒有現身同我講過一句話,但我還是信仰他,依然拚命弘揚佛陀的真理,因為佛陀就在我心裡,我從信仰、願力、慈悲中,體驗到佛陀是與我同在一起,不需要佛陀和我談話。—《如是說》
佛光山的四大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其關鍵在於一個「給」字,學會了「給」,就學會了佛光山的宗風。
給,就是布施,為六度之首,也是行菩薩道的第一方便法門。給,也是割捨,所以「給」可以去貪。給,要給得巧妙、給得智慧、給得中道,要讓人接受得歡喜。—《如是說》
有信徒問我,只要有佛法就有辦法,所謂的「佛法」、「辦法」,指的是什麼?我告訴他,慈悲、智慧、包容、平等、方便、善巧,就是佛法。例如兩岸之間,想靠武力來征服對方,是不能成功的。唯有以慈悲待人,以智慧處事,任何困難自能迎刃而解,那麼不就是有辦法了!—《如是說》
數十年的弘法生涯裡,我每天都忙得無暇去想自己的事,因為佛教就是我,我就是佛教,我找不出什麼是「自己」,因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的事。不管在弘法事業上、文化體系上、社教公益上,都有我的心血與影子;我的細胞、我的呼吸、我的脈動,都跟著它們的成長在更新、跳動、遞換。—《如是說》
我一生的歲月與佛教已經不能分開,在日常生活中,所想的、做的、說的,都不離佛教,也就是「非佛不言」、「非佛不作」,致力於佛教的興隆與發展。—《如是說》
我一生中無「假日」可言,從小做事就不曾跟人家計較過工作量,對工作我不僅忠心且熱愛,因為從工作中才有人生目標,從工作中生活才有意義。「閒」是一種罪惡,所以每一個徒眾都應該建立服務的觀念。—《如是說》
有徒弟問我:「師父您一生,為佛教做了那麼多改革及創新,是秉持著什麼理想而做的?」其實,我這一生,從來沒有想到要創新什麼,也不計較成敗,心裡只有一個觀念:「一切法,都因人而有,只要是對人有利,即使再困難我都會去做。」—《如是說》
回顧我出家六十多年來,歷經多少的挫折、多少的苦難,之所以沒有被打倒,主要在於我認為苦難、挫折是當然的;出家,本來就應該承受這許多的苦難。所以一路走來,我不覺得苦,也不覺得難,這種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正是我們佛教僧伽所應當具備的。—《如是說》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我們求法要受得住氣,忍得住苦,耐得住勞,這就是佛法「定」的功夫,如此,才能成為大器。—《如是說》
出家之後,要培養與佛陀、師父及常住之間的法情,心甘情願將身心奉獻給眾生,對佛陀、常住抱著絕對的信賴與希望,秉持著患難不離、生死不渝的情懷。不輕易為了一句話或一點煩惱,便否定初發心,違背出家的誓言。—《如是說》
一個人在僧團中能否安住身心,就看此人的道心如何。有道心者,不會在意外在物質的有無、人情的冷暖、世事的興衰、情緒的變化……因為有道心,所以可以安住,道業就能完成。—《如是說》
外道不可怕,邪見才嚴重。所以,對自己山門的宗風思想要了解,要建立正知正見,那麼當煩惱來臨,或徘徊無助之時,就能克服、突破,不輕易動搖自己的道念。—《如是說》
念念為眾生、為佛教、為大眾,就是一種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從生活中點滴的受持奉行;菩提心是不放棄一個眾生,不輕視一點小善;菩提心是以佛道為依歸,以真理為法侶。—《如是說》
《釋迦牟尼佛傳》裡提到,釋迦族人罵琉璃王:「你這賤族!」由於這句話,後來整個釋迦族全數被消滅。因此,不要認為話隨便講不要緊,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人拙於言辭不要緊,但起碼應懂得不亂說話,例如:有些話是一生都不能講,有些話是情緒來時不能講,當然有些話是對討厭的人也不能講。尤其,在僧團裡,不可任意批評常住的不是,不能嫌常住,說「常住制度不好」這類的話,因為常住代表大眾,不能做大眾之敵啊。另外,還有一句話,是萬萬不可講的,就是「我要離開!」「我要溜單!」這種話傳開來,對自己日後的僧團生涯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輕易說出口了,或許要五年、十年的功行、功勞,才能抵消這句話所造成的罪過,甚至還抵消不了。情緒是一時的,信仰卻是一生的,不要讓一時的情緒,毀了終生的慧命。—《如是說》
出家眾本身要有禪淨經驗,要有密行體驗,要有正見信仰,要有宗門思想,要有恆心道念。—《如是說》
忍辱的力量,可以摧毀固若金湯的傲慢,可以銷熔堅如鎧甲的蠻橫。暴力只能挫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唯有忍耐、柔和,才能令人心悅誠服,衷心愛敬。—《如是說》
「你不知慚愧!」對修行人而言,這是一句很難堪的話。大家做人、說話、處事都要記住,不能對不起自己,也不能對不起別人,這就是慚愧心。—《如是說》
能夠逆來順受,心平氣和的接受,一切都想當然爾,必能突破逆境,脫穎而出。—《如是說》
由於佛的威德,我們有緣在同一個國度、同一種信仰裡,共同生活與學習。有的人,為了他人的一句好話,從此奮發向上,有的人,卻為了一件事、為了一個人、為了自己心中的一念,而走上不歸路。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因緣、條件,才能走出人生的光明?有時候,是靠過去的福德因緣;有時候,是靠現在的好因好緣,當然,更要靠現在的加行,繼續培植福德因緣,推動自己向前,創造前途。世間上的好壞、苦樂、憂喜,都是一念間的轉移,懂得轉境,懂得創造自己寬廣的天空,是學佛者很重要的課題。—《如是說》
出家眾在佛門裡應如何成就自己?三刀六槌*11、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五堂功課*12、四十八單職事*13……凡此種種,都要學習。出家後想有所成就,不光憑時間,還要發心學習,才能講說、撰文、唱誦、司法器、做知客、辦法會及活動、管理齋堂及廚房等等。有能力的人,即使暫時被埋沒,也沒關係,只要有貢獻、有功勞,時間會帶動我們的成就。反之,若自己不努力、沒能力、沒專長,即使有人想提拔,他人也會不服氣。在有制度的道場裡,自我的成長、進步是很公平的。假如很有本領,也很有用處,可是始終不被肯定,不要怨怪不公,這是自己的福德因緣還不具足。—《如是說》
忍耐是潛移默化的功夫。「忍一時之詬辱,便能夷滅自己一時之戾氣;修一世之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之頑冥」,出家修道,最可貴的法寶即是忍耐,凡事都能「想當然爾」的忍耐,十年後必有一番成就。—《如是說》
我以一百句對我受用的話寫成—《往事百語》,作為佛教學院的勵志讀物,希望佛教青年不要因為受到一點苦難挫折,就生起退心。多年來,許多人因為—《往事百語》的一句話,而深受啟發。有人說,因為「心甘情願」這句話,此後做事有了另一番的境界;有的說,「敢,很重要」,使他們在遭逢困境時,仍能抱持信心,衝刺到底;有的說,「忙,就是營養」,讓他們在工作的時候,產生無比的力量。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經過了深思體會,真正把書讀到心田裡,讀到生活中,所以能有如此的感受。因為—《往事百語》中的任何一則,都不是分別意識所能認知的境界,必須用心靈去感受,用實踐去印證,才能獲得個中的意味。—《如是說》
要有「為佛教」出家的心念,不要存有「為自己」出家的念頭。出了家,就要有無我的心,思想才會擴大提升。有些人出不了好家,主要就是因為太有「我」了,動輒我的房間、我的朋友、我的名聲、我的自由等。出家,就是要捨棄世俗的我,因為「我」是苦的根本,在廣大的僧團裡,如果天天只知道為「我」,就會被大眾所捨棄。所以出家一定要培養柔軟心,把真心佛性拿出來與大眾融和。—《如是說》
想成為一個有用的出家人,必須養深積厚,才能成功;要經過千錘百鍊,才能讓人感念。為了養深積厚,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必須付出多少的勤勞、多少的服務、多少的結緣、多少的犧牲、多少的貢獻,多少的學習,別人才會付予你信賴及肯定。這很公平,因為沒有自然的釋迦,即使成佛,也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14。—《如是說》
今天我對佛法能具有無比的信心,是從朝拜佛陀的聖地、念佛、拜佛,與平日布施利人、弘法布教的生活中長養起來的。此外,青少年時期,我受的是專制式的打罵教育,受過種種的委屈困苦,有時幾天不曾進食,有時數年不得一衣。但是這許多的苦難,反而訓練了我更堅強地承擔一切,這主要是佛陀的慈悲,給了我無比的力量。—《如是說》
出家後,心中一定要有常住、師兄弟、大眾、因緣及佛教。做個本分的出家人,才不辜負成就我們出家的父母師長及諸多的好因好緣。—《如是說》
有些人以為出家了,就再也沒有人我是非,也不需要人事往來。生活在人間,怎離得開人事?只不過出家的歲月,是一種隨緣消舊業的安然自在生活,即使有紛擾的人事往來,也依然能保有內心的清明。出家前我們茫然聽從妄心,出家後我們要學習聽從我們的真心,要發揮降魔的精神,才是名副其實的出家人。—《如是說》
出家了,就要對佛教忠心、對常住忠心、對師門忠心、對宗風忠心。因為忠心是盔甲,發心是武器,再加上慈悲和般若,就能對抗煩惱外魔,百戰百勝。常常要問自己:信心有多少?道念有多深?是否經得起考驗?對佛教、對常住是否忠貞不二?—《如是說》
出了家,不可以只是顧念自己的家人,應該繫念廣大的眾生,要愛大眾、愛佛教、愛常住、愛修持、愛發心、愛弘法工作……有了這些愛,修行就不難了。
—《如是說》
我們學佛修行,就是在向人生最大的極限邁進,也就是向成佛作祖挑戰。
例如,人生最大的極限是智慧,可以「見到因緣,頓悟無生」;人生最大的極限是慈悲,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人生最大的極限是發心,可以「頭目腦髓,供養十方」;人生最大的極限是成佛,可以「了脫生死,圓滿人生」。—《迷悟之間‧超越極限》
身心安住在哪裡:
1.安住在發心上。
2.安住在道念上。
3.安住在學習上。
4.安住在體諒上。
—《佛光山清規》
在道業上要做到:
1.從忍辱中去除無明*15。
2.從作務中培養福報。
3.從修福中增長智慧。
4.從感恩中獲得快樂。—《佛光山清規》
如何自悟修行:
1.要自我觀照,反求諸己。
2.要自我更新,不斷淨化。
3.要自我實踐,不假外求。
4.要自我離相,不計勝負。—《佛光山清規》
如何自我勉勵:
1.從忍耐中增加力量。
2.從明理中隨順因緣。
3.從發心中莊嚴自己。
4.從溝通中融洽和諧。
5.從滿足中感恩說好。
6.從參與中奉獻身心。
7.從和合中集體創作。
8.從認同中自我享有。
9.從謙和中友愛尊重。
10.從學習中進取奮發。
11.從威儀中端莊禮敬。
12.從信仰中發掘自我。—《佛光山清規》
註釋
*1懺摩:指在佛菩薩像前懺悔,至心發露自己今日或以往的過錯,誓不再犯之意。懺是梵語「懺摩」的略稱,與中文「悔過」的上一字合併,就叫懺悔。意謂請求容忍我悔罪,讓我有改過向善的機會,並祈求諒恕的意思。
*2河沙:指恆河沙數,譬喻數目極多,經中凡形容無法計算之數,多以「恆河沙」一詞為喻。
*3七號公園「觀音不要走」事件:一九九四年,台北市政府為拆遷大安七號公園觀音像所引發的社會事件。市政府受異教徒施壓,對觀音像的去留出爾反爾,佛教徒為留住觀音像,由明光法師發起「觀音不要走」運動,昭慧法師與林正杰立委等人在公園絕食靜坐以示抗議,最後在大師發動數萬佛光會員聲援下,事件終獲圓滿解決。
*4果位:指佛果之位,常相對於因位而言。(因位,指未至佛果以前的修行位。)
*5經行:指在一定的場所中往復回旋行走。通常在食後、疲倦時,或坐禪昏沉瞌睡時,即起而經行,為一種調劑身心之安靜散步。
*6過午不食:又作持午。原始佛教為托缽形式乞食,規定日中一食,即從早晨以迄中午。凡超過中午之時限而進食者、稱為非時食,又稱為過午不食。
*7刺血寫經:修持方式之一,即以銀針刺血為墨,抄寫經文,作為供養。
*8溜單:指出家僧人,偷偷的離開依止的常住,不告而別,稱「溜單」。
*9佛指舍利來到台灣三十七天:二○○二年二月廿三日,由星雲大師牽頭促成,以台灣佛教界的名義,恭迎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於三月卅一日離台,前後共三十七天。期間分別供奉於台北、三峽、高雄、梧棲、埔里等地,並舉行安座法會、祈安大法會、讚頌法會、萬人禪淨密三修法會、恭送法會等。據統計,各地安奉期間前往參加法會、頂禮瞻仰的,光是台灣就有五百萬人次,加上全世界各地來的更超過八百萬人次。
*10九二一大地震: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高達芮氏七點三級的大地震,各地總傷亡人數逾萬,損失慘重。佛光山的救災工作分三階段進行:配合政府急難救災、協助災民重建家園、長期的心靈重建。媒體公開報導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震災救濟有四項特色:資源最充足、賑災最直接、動員最迅速、時間最持續。
*11三刀六槌:指出家僧人必備的典座、剃髮、補衣、法器、工藝等基本技能。
三刀,指菜刀、剃頭刀、裁縫刀。
六槌,指木魚槌、鐘槌、鼓槌、磬槌、板槌、鐵槌等。
*12五堂功課:指早課、早餐過堂、午餐過堂、午殿、晚課。
*13四十八單職事:組織系統嚴謹的寺院,其人事制度有所謂「四十八單」職事。四十八單又分為序職、列職二種;序職有職無權,列職則有職有權。提綱祖道、輔翼門庭者,稱為序職;為眾辦事、盡心服務勞動者,稱為列職。
*14三大阿僧祇劫:為菩薩修行成滿至於佛果所須經歷之時間。阿僧祇,意為無量數;劫,為極長遠時間之名稱,有大、中、小三劫之別。三個阿僧祇大劫,即稱為三大阿僧祇劫,是菩薩積集菩提資糧之時間。
*15無明:為煩惱之別稱,即闇昧於事物,不能通達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