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9 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

《易‧賁》:「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讀了這句話才知道原來「文化」是個「動詞」。

「化」字是「文化」的關鍵,化是行動,化是承擔,化是創造;唯有「化」,文明的命脈才能夠保留延續。

近代史上,日本明治維新是以傳統之「文」進行現代之「化」的最佳例證。傳統的父親,現代的母親,孕育出基因優良、健康又聰明的孩子。

「現代化」於每一個時代

佛教歷代均有具備「現代化」觀念的人,使佛教能在當代大放異彩,甚至歷經時代變遷及法難摧殘,依然屹立不搖。其中較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包括:道安大師力斥「格義佛教」,開創「佛典目錄」先河,「統一釋姓」,並且主張「不依國主,佛法難立」;慧遠大師首於山林「聚眾講學」,並作《沙門不敬王者論》;道生大師力持「一闡提也有佛性」,主張人人皆得成佛;智者大師提出「五時八教」之教判;信行大師創「三階教」;玄奘大師另創「譯經體例」;惠能大師「傳法不傳衣」;神會大師「為南宗定位」;馬祖大師「創叢林」;百丈禪師「立清規」;永明禪師大力「調和禪淨」等。

民國以後,除了太虛大師曾喊出「打開山門,走進社會」的口號,似乎未有人針對佛教現代化的課題發表過談話,遑論採取行動。

直到星雲大師坐而言,起而行,掀開歷史塵封厚重的帷幕,推演一齣佛教現代化的宏偉巨獻。

在《星雲大師講演集(二)》中說到「佛教現代化」(一九八二年講於台灣省政府國學研習營,佛光山):

「佛教走上現代化,是一條必然的途徑。……本來佛教就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教是五乘共有的真理,不光是出家人特有的修行準則,而是七眾弟子共有的人生指南。佛教要因應每個時代的需要,以最巧妙的方便,將佛陀慈悲的精神,普示於社會,也就是要『現代化』於每一個時代。」

同時提出現代化佛教的原則:

1.現代化的佛教是合理的,不是邪見的

2.現代化的佛教是實有的,不是玄想的

3.現代化的佛教是現世的,不是未來的

4.現代化的佛教是正信的,不是迷信的

5.現代化的佛教是進步的,不是保守的

武漢大學哲學宗教學系教授麻天祥於《普門學報》上「以人間佛學建設人間淨土──談佛光山『四化』」為題發表論文,他提到「現代化」雖然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但是,顧名思義,其基本內容就是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與現代政治制度、科學技術相協調的革新進程。換句話說,對已成之局雖無求全之毀,更不肯在時代的進程中故步自封而委屈求全,也就是敢於推陳出新而有不畏流言的「創意」。佛光山正是在無時無刻不斷創意的指引下,推動佛教與時俱進的。大師也因此而被僧俗各界稱之為「佛教界的創意大師」。

金氏紀錄,佛教第一

五十餘年的弘法歷程,這位佛教界創意大師寫下了一本擲地有聲的「金氏紀錄」──

文化 《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白話經典寶藏》、《法藏文庫》、《普門學報》雙月刊、每月印經、民眾圖書館、佛教文物陳列館、佛光緣展覽館、佛光緣美術館、滴水坊、百人碑牆、梵唄音樂會、佛教唱頌講座。

教育 第一所免收學雜費的大學、世界佛學會考、民眾講習班、幼教研習班、星期學校、信徒講習會、都市佛學院、完全佛學院、勝鬘書院、印度文化研究所、第一所由中國人創辦,成為美國西部大學聯盟(WASC)成員的西來大學。

慈善 雲水醫院、如意寮、安寧病房、友愛服務。

活動 夏令營(大專、教師、老人、兒童、媽媽)、青年學生會、兒童班、回歸佛陀時代弘法大會、信徒香會、南北行腳、佛光親屬會、佛化婚禮、婦女法座會、金剛禪坐會、印度朝聖、朝山團、金剛會議、傑出婦女會議、各種夏令營、週六念佛會、假日修道會。

法會 念佛會、藥師法會、平安燈法會、報恩法會、八關齋戒、供僧法會、傳法大典、三個月萬佛三壇大戒、西方第一場三壇大戒、印度傳戒、禪淨密三修法會。

布教 佛教歌詠隊、錄製唱片、電台弘法、電視弘法、環島布教、國家殿堂弘法、監獄短期出家、三軍及離島布教、美國議會開議祈福法會、家庭普照、教唱佛教詩偈、《佛光祈願文》。

其他 第一張唱片、第一間講堂、第一本白話精裝佛書、第一部開山史實紀錄片、用幻燈片投影機弘法、光明燈、萬佛殿、高樓寺院、信眾穿制服、僧眾序級制度、退位傳法、師姑(教士)入道、黑人剃度、澳洲公民授證典禮、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金佛獎、佛門紀念品、素齋談禪、敦煌古展、陀羅尼經被、書寫春聯、供養來山法師、統一剃頭日、陶壁功德芳名錄、封山、第一份佛教團體辦的綜合性日報《人間福報》、第一個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的佛教團體。

踩在時代脈動上

縱觀以上洋洋灑灑,每一步都可說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個足印。大師對於創新一直有準確的分寸,觀念上不凝滯,也不逾越;行動上不畏懼,也不躁進,穩穩踩在每一個時代脈動的節拍上。

若仔細分析,他所倡議且拳拳實踐的佛教現代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凸顯其非凡境界。

1.弘法場所的現代化──體貼人性,方便多門

過去聽經聞法一定要到寺院裡去,往往由於路途遙遠或交通不便,使人望而卻步,甚至連法師都裹足不前。即便到了寺院,建築、設備又不符合聽講的需要,勉強聽一、兩次,藉故脫身的人所在多有。五十年前,大師乍到宜蘭,就已經發現個中問題,首先創立了台灣佛教界第一座講堂。之後延續多年,雷音寺每週三、六舉行共修,共修完畢,一定會安排各種課程,包括主題演講,邀請名重一時的老師來講課,例如章嘉活佛、印順法師、演培法師、東初法師、煮雲法師等都曾是他特別邀請來講課的貴賓。

創建佛光山之後,對於寺院的功能,大師提出「傳統與現代融和、信眾與僧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宗教與藝文結合」的主張。所以佛光山及各別分院的建築,都設有講堂、會議室、教室、談話室、簡報室、圖書館,乃至美術館、滴水坊等。他認為,所謂現代化,就是不將傳教弘法的責任推給大雄寶殿(只管叫信徒去拜佛),而由講堂、會議室、教室來擔當(要有佛法開示),並做到出世與入世調和、山林與社會結合、出家與在家相輔相成。

一九五四年,他走出寺院,首開風氣之先,組成「影印大藏經環島宣傳團」,帶領信徒環島四十四天宣傳布教,宣講大藏經,這也是台灣佛教界的創舉之一,最遠曾到達澎湖外海的離島吉貝嶼。

大師回憶駐錫宜蘭的歲月,每天都會有一些年輕人到寺院裡來聽經,他們問師父:「青年在佛教裡能做什麼事情?」於是,大師常常與他們一起,騎著腳踏車,帶著一些紙做的道具,到鄉村的露天廣場布教。一面採取通俗方式說法,一面以玩紙戲放幻燈片做輔助,吸引了很多人來聞法,對這些由年輕法師帶領的年輕人來說是莫大鼓勵。

走出去!證明了佛教不是老人的佛教,而是青年的佛教。

當年曾隨大師弘法的林清志老師(慈恩)回憶:「布教地區,若是離宜蘭不遠的地方,我們便以腳踏車代步。多年前,年輕的師父,經常帶著三十多位青年男女,在風和日麗的黃昏,迎著夕陽,沐著晚風,向弘法的道場奔馳。師父的腳踏車不是在最前面就是殿後。有時車子壞了,或是爬山坡時,都需要下來推車。遇到颳風下雨,就要『法雨沐浴』了。回程時大家高聲唱著師父所寫的〈弘法者之歌〉,摸黑趕回雷音寺。

「如果是路程遙遠的地方,則搭火車,那時火車班次不多,我們常為了趕火車而行色匆匆。後來,宜蘭線段各站站長及工作人員,被我們的熱誠感動,經常等到我們全部到齊後才開車。」

他們受歡迎的程度,可以從各地民眾的實際行動看出來。幾天以前,就有人厝邊頭尾去敲鑼提醒鄉親來聽講:「咱的佛教來囉!」弘法當天,甚至請出神明、乩童來開道歡迎。有一次在小小的花蓮玉里鎮,竟然吸引了五千人來聞法。無論是大樹下、小戲院或晒穀場,大師領著青年朋友架麥克風、拉電線、裝燈泡、貼海報、排桌椅、招呼聽眾。開講了,布教員依著師父幫他們修改過的講稿,輪流以國台語雙聲帶上去演說,氣氛十分熱烈。

登堂入室,海闊天空

大師布教弘法的舞台由窮鄉僻壤漸漸走入社會,一九七五年是一個重要分水嶺,他在國立藝術館舉行講座,這是佛教第一次走進國家殿堂,他則是佛教界第一位將佛法弘傳帶入國家殿堂的人,為台灣佛教的「登堂入室」揭開首頁輝煌。自此海闊天空,從中山堂、台北國父紀念館,到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林口體育館等,場地一個比一個大,觀眾一場比一場多。

自他開始應邀去各地講演,反應風評都很好,學校、軍隊卻是「唯二」禁地(戒嚴時期),也碰過幾次不愉快的經驗。有一年,某師範學院邀請他蒞校講演,海報都貼出去了,但情治單位臨時插足,下令不准出家人到學校講演,造成學校尷尬,學生失望。然而時代的列車不斷向前開,大師後來不但在文化大學、東海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更到世界各大名校講學,如美國的康乃爾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夏威夷大學、加州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義安理工學院;澳洲黃金海岸邦德大學;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等。一九八九年並應邀在北京大學公開講演,這是比丘在中國大陸演講的第一人,既空前,也絕後。

至於軍隊禁令也有撥雲見日的一天,郝柏村擔任國防部長期間,邀請大師在台灣本島及金門、馬祖、綠島、蘭嶼等地的陸、海、空三軍院校、基地及管訓中心巡迴講演,為期一個月。自此在軍中聲名大噪,多年下來,屢有邀約,皈依座下的高級軍官亦不在少數。

二十年前,他開始跨海展開國際性的弘法活動。香港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例證,先由何文田會館起步,接著三年在沙田大會堂,十五年前移師全港最大、可容納兩萬人的集會場所──紅磡香港體育館。

他信守承諾,每年在「紅館」講經三天,只要消息一披露,詢問者分秒不歇,義工接電話接到手軟;索票的民眾在窩打老道佛香講堂川流不息,一票難求。香港重要媒體,包括《星島》、《東方日報》在內,均有大篇幅報導。演講當天,晚上七時才正式開始,下午三、四時,已見地鐵站一波波人潮湧出,往同一方向前進。當天際被落日染成暈黃,匯集在廣場上排隊等待進場的人,臉上洋溢著興奮期待。七時不到,場內已座無虛席,場外等候多時的人卻依依不願離去。幾位老人家懇求說:「我們大老遠從新界趕來,見不到師父,聽一聽他的聲音也好!」

消息傳到後台,大師立刻指示慈容法師,聯繫「紅館」負責人,臨時在廣場架設一百英寸大電視,以滿足不得其門而入的觀眾。兩個小時的演講中,無論是場內有座位的,場外盤腿的、蹲著的兩萬多名香港人,都沐浴到了甘露法水。

處處都是菩提道場

很多人都知道,天主教及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常到監獄去傳道,但可能不曉得佛教進入監獄中布教的工作已默默進行了好多年(包括受前法務部長馬英九委託,輔導戒毒村,創下百分之八十五不回籠的優異成績)。不僅大師本人是法務部聘請的正式教誨師,多位出家法師及在家信徒也都定期去獄中弘法,其中宜蘭的林清志老師已經在宜蘭監獄風雨無阻布教了近三十年。佛光山二○○五年初又接下嘉義監獄的布教工作。

曾經親身跟隨大師進入監獄布教,出發之前,腦海中縈繞著電影《古惑仔》裡面的情節,心中忐忑,但更加好奇,他會對那些「壞人」說什麼,那些「壞人」又會有怎樣的反應?

走過一道道戒備森嚴的高牆、鐵柵、重鎖,進入關著殺人、搶劫、販毒等重刑犯的隔離監舍中,伴隨法器梵唄,聽見大師慈悲懇切的對受刑人說:「有形的監獄不可怕,心內的監獄才是真正的禁錮。」並鼓勵他們以佛法消除暴戾之氣。三十幾個胸背滿是龍鳳刺青的壯漢,在別人眼中如兇神惡煞,在佛陀眼中,只是眾生中的一個。平時桀驁乖戾的重刑犯,面對大師,溫馴如綿羊,俯首聆聽教誨。最後舉行皈依三寶儀式,當大師為他們灑甘露水消災懺悔時,狠天狠地的姿態消失得無影無蹤,大顆熱淚沿雙頰滾滾落下。回頭浪子淚,比黃金還珍貴啊!

《法華經》云︰「所在國土,若有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在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何以故?當知是處即是道場。」《維摩詰經》也說︰「直心是道場,深心是道場,菩提心是道場,布施是道場,三明是道場,於一念間知一切法是道場。」

近年來,集傳統與現代大成的「全省行腳托缽」,精緻深入的「家庭普照」,靈巧機動的「雲水浴佛車」等等,也都匠心獨運,迎合時代潮流,以「佛法宅急便」的觀念及做法,將佛法帶入社區,融入生活。

五十年步步為營,鍥而不捨,大師將消極、走入死胡同的佛教推向學校、機關、工廠、家庭、教室、農村、商店、工地、軍營等,乃至十字街頭、蓬舍陋巷。「佛光人能胸懷普利大眾的悲願,懂得觀機逗教的方便,則無論身在何方,都能以法水淨化人心;不管位在何處,都是我們的菩提道場。」他這一番話,既是勉勵,更是親身實踐後的具體心得。

善用傳播工具

2.弘法工具的現代化──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佛教原本是含蓄的東方宗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千餘年來,一直隨緣而化,並未大張旗鼓的擴張勢力,也不重視宣傳。但隨著時代改變,科技昌明,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今非昔比,舊式的宗教經驗與情懷已跟不上信徒熙來攘往的追逐。有什麼方法能將傳統的佛學義理和嶄新的生活形態掛鉤?誰來讓佛教徒啟悟因緣,而不只是勸說果報?大師發現,佛法之深,不在玄理奧義,而在與時推移弘法之難;不在路途艱險,而在隨緣度化。

談到弘法工具的現代化,近代太虛大師講經的時候使用黑板輔助講說,竟然被譏諷為「妖僧」,由此可見與佛教界的保守勢力對抗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智慧。

從大陸來到台灣,正值弱冠之年的大師,除了對佛教前途責無旁貸的使命感,更有青年人獨具的創意和想像力,透過寫作、投稿、編輯報刊雜誌、舉辦文物展覽,已略知現代傳播工具潛藏著難以言喻的爆發力與影響力,嘗試切入這個領域。

追溯起來,他應該是台灣第一個在講經弘法及布教活動中,使用實物教具作為輔助的出家人。

他仍清楚記得五十年前集眾聚會的景象:最初有一些人因為好奇,想來看個熱鬧,但不是雙手抱胸、站得遠遠的,就是躲在別人身後,探頭探腦。為了吸引人群,先安排唱歌,有了音聲,再把歌詞寫在布幕上掛起來,這時人們必須走近才看得見布幕上寫什麼,等腳步向前移動,再運用連環圖、幻燈片,配上聲光音效吸引他們,接著才正式開鑼。結果本來遠遠觀望的人群,慢慢靠過來,因為有趣生動又佇足不去。

那個時代的大師,熱情洋溢,完全不計辛苦困難。有一年,帶著一群年輕人環島弘法布教,當時最貴重的器材就是一台錄音機,從屏東到台東那一段路,崎嶇顛簸,因為疼惜這台寶貝機器,怕給震壞了,一路抱在膝上,十幾個小時不敢放下。一下車要去禮佛,雙膝已經無法彎曲。醫生診斷害了風濕病,要鋸斷雙腿。後來他一忙忘了這件事,雙膝也不藥而癒。

此外,在宜蘭他組織了佛教青年歌詠隊,從鄉村城鎮一路唱進廣播電台,又首創《佛教之聲》節目,領導佛教青年定期至民本電台播音。接著有中廣宜蘭台的《覺世之聲》,中廣的《信心門》,中廣、漢聲、天南全國聯播的《禪的妙用》,以及天南電台的《生活的智慧》等。自此以後,電波穿越河川高山,直透人心。

一九五七年,大師首創製作佛教唱片,灌錄了六張十英寸的唱片,收錄二十餘首佛曲。今天還能在佛光山宗史館看到的這六張唱片,是佛教史上空前的傑作,也是劃時代的創舉。唱片尚未出版,已經造成轟動,台灣各地爭相預約,東南亞也有訂單飛來。

當時受邀作曲的台北工專老師吳居徹,與大師素昧平生,但一席長談,發現這位出家人的觀念非常新穎且富有創意,讓吳老師也認同古老的佛教必須邁向大眾化、生活化,因而傾力襄助。

十餘年前,台灣卡拉‭ ‬OK、KTV‭ ‬開始大行其道,腦袋裡隨時有創意點子亮起的大師立刻聯想到,若將佛門的早晚課誦用卡拉‭ ‬OK‭ ‬的方式誦習,佛教必定能很快走入每個家庭。接著新的載體包括‭ ‬CD、VCD、DVD,甚至電腦、手機、PDA‭ ‬等相繼問世,弘法媒介愈加多元豐富,佛光山又從善如流,成立了「如是我聞」、「香海文化」公司,製作發行佛教影音產品。產品系列含括佛教梵唄、佛教節慶音樂、佛教聖歌、佛教演奏音樂,以及跨界音樂專輯等。現代化的編曲、演唱,高品質的專業團隊,讓許多音樂喜好者愛不釋「耳」,並且突破原有佛教徒的範圍,吸引許多都市白領及年輕人紛紛在車子上、旅程中、閱讀時聆聽,成為繁忙生活中滌盡塵俗的心靈音樂。

聲光化電,攝受眾生

上個世紀末,美國曾做過一項大型民意調查,由民眾票選一百年內最具影響力的重大事件,結果「電視普及到家庭」這一選項,名列第六大。

自一九六二年台灣電視公司開播以來,各個家庭漸漸有了電視機,這一高效率的大眾傳播媒介,成為威力無窮的弘法工具。在大師運籌帷幄之下,陸續製作播出以下節目:《佛祖》(一九七二年,台視)、《甘露》(一九七九年,華視)、《信心門》(一九八○年,中視)、《星雲大師佛學講座》(一九八三年,台視,榮獲廣播電視社會教育金鐘獎)、《六祖壇經》(一九八五年,台視)、《星雲禪話》(一九八七年,台視)、《每日一偈》(一九八八年,台視)、《星雲法語》(一九九一年,華視,榮獲金鐘獎)、《星雲說偈》(一九九一年,中視)、《星雲說》(一九九四年,台視)、《星雲說喻》(一九九五年,台視)、《與大師心靈對話》(二○○四年,人間衛視)、《台灣廣場》(二○○四年,民視)等。

在台視公司前總經理石永貴記憶中,大師應該是台灣電視史上首位登上小螢幕亮相的法師。《星雲大師佛學講座》打破了一般人想像中老和尚閉著眼枯燥說法的印象,十分生動活潑。

有一段時間,台視、中視、華視均有大師的帶狀節目,曝光率之高,冠於任何大牌藝人;也創下台灣電視史上同一人遊走三台,同一性質節目三台同期播出,不怕打對台,也不爭收視率的良好紀錄。

一九九八年,在大師主導下,成立「佛光衛視」,後改名「人間衛視」,佛光山電視弘法的工作更加應運揮灑,由於內容清新、製作精良,在飽受社會抨擊的電子媒體中一枝獨秀,受到大眾肯定。

從最早期的錄音機、幻燈機、投影機,到佛教音樂唱片、廣播節目、電視節目的錄製、佛教錄音帶、錄影帶的出版、多媒體、電子影音產品等,凡此種種無非是以權巧方便來攝受大眾,以科技文明來增進效果,廣利有情。

大師讓佛教積極進取的精神,伴隨著時代潮流永不停息。

彈指神通,佛國現前

佛光山為配合時代腳步,由留美博士慧開法師負責,一九九一年成立電腦中心。最初用來儲存、處理信徒資料,以電腦科技的方法,提升弘法作業的時效及拓展弘法的範圍。改名資訊中心之後,除加強架構、更新設備,並不斷開設培訓課程,目前各個單位使用電腦已經十分普遍,例如大型法會的牌位輸出、印製已經完全電腦化,各種會議普遍用 power point‭ ‬作簡報。

連很多企業都做不到的行政e化(無紙公文),佛光山做到了。資訊中心主任滿濟法師介紹,佛光山近年來迅速發展並走向國際化,各道場透過網路(e-mail)將簽呈、公文(請假、輪派、後勤事務、財務請款等)以電子簽章形式傳輸,克服時空的隔閡,便利相關人員隨時掌握、立即處理、增加效率,具有靈活度大、提升溝通品質的優點,並且符合佛教惜物愛物、與自然永續共生的精神。

「以前用郵寄的,到美國最快也要五天,現在不但節省大量郵資,而且實現了e即一切,全球佛化;彈指神通,佛國現前。」滿濟法師這樣生動描繪的同時,不忘指出佛光山資訊化的原則:「師父曾說,電腦化的目的不是盲目追求最好的設備、最快的速度,而是為了方便弘法,如何將科技與佛法結合,達到事半功倍、弘法效果的最大化。」

佛光山一九九六年開始架設網路,弘法功能又有了飛躍式進展,如今輕鬆點擊www.fgs.org.tw‭ ‬即可進入「佛光山全球資訊網」,連接佛光山全球道場、國際佛光會、各事業單位,集新聞、資訊、教育、服務、社區於一身,每月約有十五萬人次訪問瀏覽。

西來大學校長蘭卡斯特(Dr. Lancaster)曾在「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中發表了一篇名為「佛教與數位化時代」的論文,其中說道:「超越一對一關係的接觸與傳授方式,短短時間裡,數以千計的人群進入訪問,對於忠實使用‭ ‬internet‭ ‬的年輕世代而言,更應優先發展。

「從積極面來看,沒有一種工具比‭ ‬internet 更適合人間佛教的實踐……因為它提供一個史無前例的與人溝通的好機會。」

運作數年下來,佛光山全球資訊網已經逐漸成熟,愈來愈多人透過網路接觸佛光山。二○○五年初以花木奇石藝展作為網站首頁,幾十萬來山參觀花藝展的人中,很多都是透過網站得知。二○○四年舉辦生命教育研習營,共兩百人參加,其中八十人是透過網路報名。在美國,很多人也都是經由網路得知西來寺的信息。

為因應時代需求,透過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使對佛學有興趣的人更快速、便利接觸佛教,二○○四年又成立佛光山「天眼網路佛學院」,生動的影音教學、豐富的教材,雙向交流,行解並重,而且只要上網申請即可入學,隨時開始上課。

深入接觸佛光山,會驚訝於佛法和科技是多麼水乳交融,佛法乘著科技的翅膀竟能如此自由遨翔。一千多名徒眾及工作人員,已經習慣每天早上打開電腦上網,閱讀全球資訊網上的佛光新聞;收山門日報(每日的內部通訊)、各洲通訊;透過電子郵件溝通全世界各別分院及事業單位。內部還有一個廣泛使用的共享區域網「如來」,做到信息透明公開,溝通順暢及時,有效整合資源,更能全球同步,凝聚共識,形成願景。

走在二十一世紀,佛光山了解,要佛法千秋萬世流傳下去,必須接引年輕一代進入佛門,而如果弘法度眾的方法不能符合潮流,對年輕一代及知識分子,尤其在先進國家,腳步可能踏不出去,一旦今後和佛教接觸的年輕人口愈來愈少,難免淪為「冷的佛教」、「死的佛教」。

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指出,資訊化及網路化十分關鍵,八年級(民國八十年後出生者)、九年級(民國九十年後出生者)是摸著鍵盤長大的,潮流抵擋不了,必須去了解尊重。佛教甚至應該走在潮流之前,但不要被潮流牽著鼻子走,變得急躁慌張。「有人認為電腦和佛教不搭調,佛教為什麼要那麼快?但我們翻閱佛經,電腦就是神通的世界,剎那即永恆。所謂快慢只是一般人對佛教的刻板印象,快慢可以自己去掌握,心境可以自己去調整。現代化的意義是廣結善緣,觀照更多人的需要,這也是佛法深刻的延伸。」

雖然和年輕的徒眾歲數上有一段差距,大師對於現代科技非但不排斥否定,甚至希望多了解學習一些,如果有需要添加設備,他都會支持。他還有一個個人電子信箱,不論行腳到世界各處,都能與他及時聯絡。

有一次他看到徒眾在上‭ ‬MSN,好奇的詢問在幹什麼,弟子解釋給他聽,這是一種可以即時對話的功能,他又問這個要多少錢,弟子回答只需原本網路的費用就好了,他肯定的說這樣的功能用來處理事情很方便。另外一次,他問弟子們上網都在做什麼,弟子回答,看新聞、買書等;他再問網上怎麼買書,弟子回答,選好書,交付訂單,填入信用卡號碼,等書寄過來。他想了一想說,這樣好像還是很麻煩,如果書能直接從電腦裡面跑出來就好了。

用佛法來說,這就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極樂世界;用現代科技來看,這也是完全可行的,歐美國家已經有「個性化圖書」的經營者,可以按照顧客需求,直接從電腦裡面傳輸列印書籍。

由此可以看出佛光山之所以能充滿生命力,跟得上時代,活用現代科技,但不為科技所物役,與領導人的開明觀念、前瞻眼光有絕對關係。

資訊中心未來的目標包括:

一、網路‭ ‬7-11 圖書館,透過電子化,讓學佛人士更方便普及的閱讀、查閱、保存佛典。

二、網路佛學院、電視佛學院、信徒大學的課程均可用遠距網路教學,大師已分別在二○○四年十月及二○○五年三月、十月在美國西來大學進行多次測試,進行遠距教學,實際以身試「法」,涵蓋美國八個州、加拿大、南美巴西及台灣地區,都能同時定點與大師即時對話,雙向互動,實現天涯若比鄰。

三、成立國際村網站,結合英語、日語、韓語等語系的網頁,讓國際人士在網際交流。

四、透過網路視訊,五大洲的重要會議可在網路上進行,打破時空阻隔,節省人力財力。

慧傳法師總結:「不要把資訊存在一個死的倉庫裡,而要達到真正的活用。佛光山是一個國際化的團體,透過網路,可以第一時間得到第一手消息,講經說法、活動宣導都做到全球同步。以前各別分院和本山縱向聯絡較多,橫向溝通較少,現在則是三六○度的立體系統,各單位可以化被動為主動。」

多樣風貌,智慧巧立

3.弘法形式的現代化──動靜結合,六根互用

隨著科技進步,大師採用黑板、白板、幻燈機、投影機、大螢幕電視牆、電視、網路等現代化設備,作為弘法的輔助工具。在弘法形式上,又首創在「大座講經」中以梵音、佛舞、鐘鼓、獻供等串場,且善用舞台布景、燈光、乾冰、擺設道具來創造氣氛,推陳出新,烘托莊嚴效果。乃至「偈語教唱」、「說唱弘法」等,都是希望呈現多樣化的風貌,以接引不同層面的信徒,使人耳目一新,法喜充滿。

且舉幾個具體例子。

一九九五年他主講《六祖壇經》,邀請台北市立國樂團配合演出,運用佛教梵唄大悲懺、念佛組曲、叩鐘偈等二十多首不同曲調,帶領與會大眾唱頌壇經偈頌,深入淺出表達經義。

一九九八年講授《佛光菜根譚》,特別邀請洪冬桂、丁守中、潘維剛、趙麗雲、鄭石岩等十七位社會知名人士,與大眾分享人生的智慧與經驗。

二○○二年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佛教唱頌講座」,運用敦煌變文中講述、唱頌、梵唄三者合一方式,以文學與音樂宴饗大眾,樹立又一新的里程碑。

二○○二年,鳳凰衛視董事長劉長樂擔任大師香港弘法大會的引言人,身歷其境,親訴感言:「無論在形式上或內容上都稱得上開佛法傳布的風氣之先。以媒體的專業角度來看,大師是最早採行多媒體形態,以聲光影音的生動特色,配合跨語言平台的呈現方式,讓參與者能毫無隔閡、心開意解的聽聞佛法。長樂在台下可說是親睹了一場無懈可擊的法音宣講,也見識了大師在既豐富又扼要的演講背後,是如何以一份慈悲設事、智慧巧立的意志,雲水般柔軟推動著三寶志業在廣大人心中的承續發展。」

的確,聽過大師佛學講座的人,都會對融和現代舞台效果和濃厚佛教氣氛印象深刻。「布幕揭開,紅色地毯、藍色背景,襯托著五尊佛像,四隊負責獻供的居士,在聲聲鼓音指引下,分別捧著鮮花、明燭、水果、香茗,踩著乾冰製造出的雲霧緩緩而進,舞台燈光也隨著人物的進出而變化。五十位身著袈裟的法師執法器端坐台上,像極了傳說中的仙境,讓人不由得收攝心神。」

像大師這麼殊勝的佛學講座是很罕見的,舞台造型、燈光音響、即席翻譯、觀眾反應均稱一流,現代而不失傳統,莊嚴而不失活潑,堪稱完美的組合。

談到弘法形式的創新,大師自己是這麼看的,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紅花雖好,要有綠葉襯托。用歌唱舞蹈開幕,可以提高大家對佛法的接受程度,而唱說講座,也很有效果。觀機逗教,用什麼方法都不要緊,只要能攝受。除了聽講之外,視覺上的愉悅、心理上的感動,滿足六根,這就是所謂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互用」,六根同修。

行銷學先驅

近年來,在企業界「行銷學」、「市場學」十分當紅,其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就是「定位」,亦即鎖定某一群體消費者(從大眾市場切割分眾市場),按照消費者需求,提供產品及服務,所有的廣告宣傳、促銷手法也都依據此一定位來設定策略。事實上,大師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經是這方面的先驅高手,而且成果斐然。

宜蘭時代,他開始用年齡定位,將幼兒園、小學階段的孩子組成兒童班,最高紀錄達兩千人;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成立光華文理補習班;至於高中以上的青年,可以參加國文班、歌詠隊。高雄佛教堂青年會於一九五八年三二九青年節成立,是台灣佛教界最早的青年會。五十年前的台灣,在寺院是看不到年輕人走動的,然而他認為佛教是屬於年輕人的,屢屢鼓勵青年:佛陀三十一歲悟道,玄奘大師二十六歲印度求法,三十一歲的僧肇所著的《肇論》流傳千古。

開創佛光山之後,甘冒政治上的大不韙,舉行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成立國際佛光會之後,將青年團獨立出來,也是因為他相信佛教的前途繫於青年。

這幾年又組成童軍團,發展迅速,其中紐約講堂的童子軍團,已向美國童軍總會立案,成為美國的分會。這是紐約地區第一個由中國人立案成立的分會。

男女老少,各得其所

另方面,他又按照不同背景或興趣來定位。台北普門寺落成之後,由他首創的光明燈會、報恩會、婦女法座會、禪淨共修等陸續展開。其中「婦女法座」是指以法為中心的座談,也就是小型的講座,由資深婦女,每十人組成一組,彼此訴說法喜、夫妻相處之道、學佛心得及生活上的困難,還可以交換信息、互補缺失、吸收新知,並因而傳遞經驗,成就一些優秀的女眾。而由男性信徒組成的「金剛會」,在近幾年連續幾次恭迎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的大型活動中,屢屢顯示出他們的擔當、力量,成為佛門金剛護法的典範。

因應老齡化社會的趨勢,他又指示在各地社教館成立專為銀髮族而籌設的「松鶴學苑」,其主旨在於:

一、提倡孝道,送父母上學

二、增長新知,接受新資訊

三、修心養性,學佛積福德

四、廣結善緣,擴生活視野

開學以來,每一班都額滿,是社教館反應最熱烈的課程之一。

為了方便信徒安心共修、參加活動,每週五、六開設「善童學園」及「星期學校」,幼小的子女除了有人照顧之外,更可以進修語文,薰習佛學,培養品德。

至於一九九四年台北道場落成連續四十九天的「素齋談禪」,則是「定位」策略最高級數的表現,每天邀請來自藝文界、教育界、醫療界、企業界、媒體界等數十位嘉賓,一面享用美味「飛機餐」,一面談禪論道,一面伸展佛教觸角。可見大師的度眾形式靈活而多樣。

活動如活水

多姿多彩的弘法形式中,高潮迭起、生機勃勃的各種活動,這幾年被廣泛運用且效果卓著。

宋朝理學家朱熹曾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止水固然可以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流水順勢俯衝,遇石則轉,在動中凝聚力量,在動中隨緣任運,不是更能發揮生命的活力嗎?

所謂「法輪常轉,佛日增輝」,大師認為,法輪要經常轉動,佛教才能興隆,尤其在今天這個注重聲音、色彩的世界裡,更應該動員大家一起共修、巡訪寺院、朝山禮佛、聽聞佛法、舉辦園遊義賣、發起聖歌表演、舉行素食比賽、成立各種球隊等。

尤其佛光會開創以來,配合時代的腳步,從植樹環保、資源回收,到七誡運動、清貧思想、三好運動等,不但倡導人間化、大眾化的佛教,並將佛法推廣到日常生活當中,落實於人我關係之間。

為什麼辦活動有利於弘法?

一則可以打響佛光山的知名度,展現組織、理念及動員力量,提高參與感及成就感;二則也是一種接引的方式,相較其他形式,活動中普門大開,門檻不高,對人不排斥、不揀擇,接引的對象比較全面,活動之後會有一定比例的人留下來。重要的是對參加者加以引導,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提高認同與自尊,因為「感動是一時的,受用是一世的」。

直面敏感問題

4.弘法內容的現代化──恆順眾生,契理契機

觀察一般法師講經,發現他們是依據一部一部經典,銷文解字,逐句說明;講一部經往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據傳昔日天台宗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光是經題上的一個「妙」字,就一連講了九十天,因而有「九旬談妙」的公案。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多數人都很忙,白天上班,晚上應酬、兼差,要他們花幾個月去聽完一部經典非常困難;如果零零碎碎的聽些片段,也不能甚解。

而大師看出現代社會重歸納分析,講求時間效率的趨勢,設計出以題目為單元的內容,一個題目就是一段佛法,聽者花幾個小時就能領悟佛法的真諦。而這些題目又都和社會大眾的工作、生活、心理息息相關,例如「如何歡度老年生活」、「心病還需心藥醫」、「人生十問」、「生活與信仰」、「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如何消除壓力」、「兩性相處之道」等。

特別是最近幾年,倫理價值沒落,社會混沌晦暗,前所未見的、卻又關乎人性基本的一些議題浮上台面,例如「安樂死」、「愛滋病」、「複製人」、「墮胎」等,在在碰觸宗教界脆弱敏感的神經。然而,某些宗教領袖,對這些問題要不是抱殘守缺、重彈老調,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大師,對於外界提問,直面不諱,甚至以論文及小叢書的方式,連續發表了〈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佛教對身心疾病的看法〉等問答紀實,說明佛教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佛法要讓人實用

五十多年來,大師登台不下千次,他的體會是:講經說法,給人不懂,是很容易的,別人還覺得了不起;反之,佛法要講得讓人聽懂,那是千難萬難,偏偏還會被人批評太通俗,不夠高竿。

目前有一種現象,經文讀來,似乎還有一些明白,但經過某些人講解反而不懂了。因為講經的人賣弄他的學問研究,原本淺顯的佛法,一番談玄說妙,硬是把佛法講得離生活很遠,離現實很遠。所以有些人聽經回來,別人問那個師父講得好不好,「太好了!」「講些什麼內容呢?」「聽不懂!」令人啼笑皆非。

佛經難懂,這是社會上一般人的看法,其實佛經不難懂,只是義理不易明白。如果單單翻譯成白話文,缺乏義理的闡釋,也是徒然。說法現代化,是要把經文中與人生有關的、與做人處事有關的、與修身安心有關的經文節錄出來,解釋也要使大眾能接受、能應用。

經文說法應該契理契機,這在佛陀時代早有指示,但是契理容易契機難,為了契機,大師說法時運用的教材不僅是正本經文,還為經文列表、分析、綜合、引證,包括說明大意、解釋名相、意譯經義、列出習題,其實最重要的是讓人聽了之後,得到實用,讓佛法與他的生活有關,與他的身心有關,在他接觸佛法以後不斷感到「我明白了,我懂了,我覺悟了!」

國際佛光會南馬協會會長沈永安坦言:「我們受英文教育的人很直,講得聽不懂,就不會來聽;講得好就說好,講得不好就說不好,不喜歡很難明白的事。但師父講的內容很生活化、故事化,很有技巧。

「有的法師一講『空』,我們的腦子就真的空掉了,但他的解釋方法不同,給我們很多工具、藥方來解決對治人生的問題毛病。過去廟裡的佛教永遠是廟裡的佛教,和生活連不起來,人間佛教告訴我們這是一體的,佛法可以指導日常生活,學佛也不能放棄自己在世間的角色,兩者不偏不廢。」

多年前,大師應中日問題研究會之邀,在日本國會大廈憲政館,宣講「二十一世紀的訊息」。演講後,一位五十餘歲的日本婦女表示,他聽演講兩百場以上,看佛書數十年,卻一直不能理解佛法的奧妙,直到今天才豁然開通。河部利天教授更訝異的說,今天一席演講未提一個「佛」字,但不時傳達心靈淨化的重要,不時指出修心的妙法,禁不住衷心讚佩大師是一位最能圓融闡釋佛法大義、難值難遇的活佛。

準確掌握聽眾心理

大師講經之所以精采,除了講題設計用心,突破傳統講經窠臼,迭有創新;又能依照聽講的對象,準確掌握聽眾心理,從不同角度切入,使人會意凝神,品嘗到佛法的醍醐妙味。

有一回,某表演團體請他開示佛法,他從佛教的天女散花、飛天獻佛等舞蹈開始,一直講到佛教的梵唄音樂、佛歌讚誦,並強調歌舞也能弘法,團員聽了個個滿心歡喜。

又有一次,文藝協會在佛光山開會,大師以「佛教與中國文學」為題,從佛教傳入中國講起,講到佛經翻譯,中國文學中因而增添了新的詞彙;文學作品中又如何透露了佛教思想。一場演說下來,文藝界朋友莫不豎起拇指,佩服大師原來也是「行家」。

來了美術界的人,談敦煌壁畫;來了體育界的人,談少林功夫;來了農業界的人,談僧人從西域引進的蔬果;來了軍人談國防與心防;來了青年學生談青年的前途;來了小孩談四小不可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滴水可以滋潤大地,兒童將來可以成法王,小女孩長大可以做皇后)……其他如與國科會(科技部)的人談佛教的科學觀;和經濟部的人談佛教的財富觀;和工程人員談佛教的建築。種種隨緣開示、觀機逗教的布教方式,使得「大小根器,皆入佛法」。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站在對方的角度講他了解的事物,這就叫做「同事」。

他從佛陀那裡得到啟發,佛陀住世時,對調琴的琴師就以音樂為譬,教導如何不急不徐的調和自己的心性;對放牛的牧童就以牧牛為喻,教化弟子如何馴服放逸的身心。佛陀可以說是最善於觀機逗教的老師,使奧妙的佛法能善巧方便的契入心中。

返璞歸真,自然攝受

曾有人統計,在某次大師三十分鐘的開示中,總共響起掌聲七十二次。雖然說話帶有些許揚州鄉音,但大師身材偉岸、法相莊嚴,舉手投足之間,展露獨特魅力。無論是以事證理,以理論事;或則明指,或則隱喻;或則遠舉例,或則近取譬,總是恰如其分,妥妥貼貼,讓人發出會心一笑,並產生強大的說服力。

談到布教弘法的深厚功力,曾有弟子問道:「師父,您怎麼有那麼多話講呢?」他笑笑回答,其實自己從小個性十分內向,叢林十年的參學生活,除了師長同學外,從沒見過陌生人,也不曾和陌生人講話。剛到雷音寺第一次講經的時候,一上台,手腳發抖,為了不被察覺,只得雙手抓緊桌沿,好不容易下了台,才發現已是汗流浹背。隨著講經次數的增加,膽子壯了,風儀也有所改進。

他的演講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叫座」的。大師曾毫不忌諱的對弟子講述一次「門可羅雀」的尷尬經驗。「大概是五十年前,有一次在宜蘭講經,時間到了,走上講台,卻發現台下一個聽眾也沒有,最初以為自己記錯了日期、時間。可是仔細想想,沒有錯呀!站在台上慢慢等,等了很久,才姍姍來遲的來了幾個人,既有人來,只有開始講,一堂經講下來,台下也沒多出幾個人來。」如今他已是水到渠成、自然發皇,不論是公開講經或是小型致詞、座談,場場熱烈,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在佛光山若碰到來訪的團體臨時想請他說話,他剛下了課,也不知要講什麼,從西嶺到寶橋,前後不過五分鐘腳程,腹稿已經打好,麥克風一到手,就能侃侃而談,精采絕妙,掌聲不斷,皆大歡喜。

細心一點的人可能會發現,近年來,大師走回返璞歸真的道路,沒有乾冰、沒有音樂、沒有表演,一個人上台,仍然散發出巨大的攝受力。同樣的內容,由弟子講述和他講述,就是不一樣。

「這是有功力的。」他淡淡一句,卻是幾十年自我要求所累積出來的。

大師每年在香港舉行三天佛學講座,二十年來從未中斷,紅磡香港體育館兩萬個座位年年爆滿。他善用舞台布景、聲光、道具等,推陳出新,呈現多樣化面貌,接引不同層面的人。說法契理契機,讓人不斷感到我懂了、我明白了、我覺悟了。

幾十年求善求美,讓他事理圓融,智慧如海,聽大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一次在西來大學,有人問他是否贊成同性戀,他思緒電光石火,既不能說贊成,也不能說不贊成。他不正面回答,反而講了一則禪宗公案:故事是說一群人要過河,船夫把船拉上岸,壓死了一些小魚小蝦,第一批人過去了,岸上還有很多人在等,其中有一位和尚、一個秀才。秀才問和尚,剛才壓死了這些小魚小蝦,是船夫的罪過,還是乘船人的罪過?和尚回答:「是你的罪過!」秀才不服氣,怎麼會是我的罪過呢?和尚說:「因為你多管閒事!」

話語方歇,全場哄然大笑,掌聲雷動,一為讚這個公案的含義;二為讚大師運用的絕妙。

深奧智慧,簡單面貌

從他身上可以看見,愈是深奧的智慧,愈是以簡單的面貌呈現。以下這幾句問答堪稱經典。

問:二十年不見,你怎麼都不老?答:沒有時間老。

問:看你這麼忙,哪裡有時間修行?答:忙就是修行。

問:你要注意身體,多多休息啊!答:到棺材裡自然可以好好休息。

另外在他的「星雲辭典」裡,有一些叫人豁然開朗、會心莞爾的「世說新語」。

禮佛的人不要花錢,由不拜佛的人出錢──添油香。

看病的人不要花錢,由不看病的人出錢──雲水醫院。

念佛的人不要花錢,由不念佛的人出錢──打齋。

看書的人不要花錢,由不看書的人出錢──助印。

他在〈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一文中,對「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做了如下譬喻:

皈依三寶:

佛如光;皈依佛,就是點亮心靈燈光,為自己建設一間電力公司。

法如水;皈依法,就是儲蓄甘露法水,為自己營建一座自來水廠。

僧如田;皈依僧,就是長養菩提花果,為自己開發一畝良田土地。

受持五戒:

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殺生而護生,自然長壽。

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偷盜而布施,自然富貴。

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邪淫而尊重,自然和諧。

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譽不侵犯;不妄語而守信,自然譽好。

不吸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不吸毒而正常,自然健康。

如此深入淺出的弘法,無疑是暮鼓晨鐘,讓人茅塞頓開,深為知識分子所接受。

捨棄後步,勇往向前

然而如同歷史上眾多創新或改革,一開始都曾備受壓力。五十年前,台北某一道場率先使用抽水馬桶,在佛教雜誌上掀起軒然大波,「不得了了,佛教竟然用抽水馬桶!」後來有寺院用電鍋煮飯,「不得了了,出家人竟然用電鍋煮飯!」大師的現代化的立意雖好,最初不被守舊派所接受,成為他現代化過程中最大的阻力與障礙,也使得弘化路上的許多新意,受到嚴厲的批評,甚至無情打壓。一度曾被誣衊是佛教的大魔頭,揚言殺之而後快。

大師未因此而卻步,他指出,一些保守的佛教大德強調重視聖言量(佛陀所說的話):「我所說者,不可更改;我所未說,不可增加。」因此對於一些創新適應時代潮流的弘法方式,難以認同,牽絆扯腿,阻擋了佛教的發展。他們認為佛教現代化代表世俗化、社會化,他們要住在山林裡,才表示清高。佛教界硬要把自己逼到那種窮苦、落伍的處境裡去,要普及到社會當然很難了。

根據印度出土的遺跡,佛陀住世時所住的精舍,通風、衛生方面都相當進步,達到當時的「現代化」。為什麼佛教要開時代的倒車,矯情不加運用,而要退到蠻荒不便的時代呢?事實上佛教在每一個時代裡都是很進步的,譬如現在大家用的圍巾,原來是出家人禦寒用的;少女們穿的涼鞋,濫觴於僧侶們的羅漢鞋。

大師指出:「當初佛陀住世時,並未用到鋼筋水泥,現代寺院莫非也只能扎草搭木;過去沒有電氣化設備,請問那些執著聖言量的大德,有打過電話、乘過汽車嗎?

「我不是一個喜歡改革的人,但是當典章制度不合時宜的時候,我就要勇於除弊,革故鼎新,而不能因循茍且,積非成是。就如同美國賢哲傑弗遜所說,衣服必須隨著人身高體重的增長而加寬加長。

「所謂佛教現代化,並不是標新立異,也不是譁眾取寵,但是本著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我覺得應該力求突破,而不應故步自封、墨守成規,以現狀為滿足,就如同走路,必須要捨棄後面的一步,才能邁步向前。」

真理不變,方式與時俱進

慈惠法師可以說是佛教現代化半個世紀以來的見證者、參與者,向以學者的冷靜客觀著稱,他實事求是的指出:佛光山有些作風看起來很現代化,例如歌舞表演,其實含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意義,自古傳統講經也是先唱香讚、開經偈,然後再由信徒請法。

他說,其實佛教有八萬四千種法門,早期弘傳教義的方式不但積極入世,也非常活潑;佛在世時,即以歌詠讚唄傳法給跋提比丘、優波離尊者、目犍連、阿難、難陀、婆耆舍等人;佛陀每次說法前,也總是發出各色毫光,並以各種悅耳的音聲,讓聽眾見聞歡喜,而天龍八部也紛紛奏樂散花,一面表示禮敬,一面助長聲勢;每天清晨,佛陀與諸弟子都藉著托缽乞食,深入民間,為眾說法;馬鳴菩薩、戒日王甚至自編佛舞、佛劇,請人演出。

佛教,意謂佛陀之教,而佛陀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家。由於佛教的教育直指人心,活潑無礙,所以能適應各種時空,發揚人性光明的一面。像佛陀以長行、重頌、譬喻、本事等各種方式觀機逗教,度眾無數;勝鬘夫人在宮中為婦女、兒童敷演妙諦。

中國八宗,每一個朝代迭有創新,一直都保持現代的適應性,在各種弘法方式上力求契理契機、與時俱進。例如在佛教經典方面,從口授傳法,到抄經、刻經、印經,進而發展到現在的電腦藏經;在佛化事業方面,從早期的僧祇粟、寺庫、無盡藏院、病坊,到目前的佛教托兒所、幼稚園、中學、大學、佛教醫院、診所、佛教圖書雜誌等。

佛教的真理是永恆不變的,但傳教的方式,可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在過去佛陀時代,佛陀證悟以後就經常用各種神通變化來示現,並且鼓勵流通四句偈,都是為了攝受眾生。現代佛弟子不辜負佛陀的囑託,把弘法方式創新設計,例如製作圖表、標語、傳單、海報,有時用詩歌、格言等智慧語錄傳播佛法,甚至結合現代科技,運用電台、電視台、電腦網路等,正如出廣長舌宣流佛陀的法音。

慈惠法師捫心自問,師父有時比許多弟子還現代化,可見傳統或現代不是年齡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佛教的現代化及自我轉型不是被迫的痛苦改變,佛教就是因為不斷現代化,才能流傳至今,沒有被淘汰,否則不可能走過兩千多年。

終獲普遍認同

大師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提倡者、實踐者。誠如他在《星雲日記》中所說:「世界是屬於勇者所有,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的事,就要敢說、敢做、敢想、敢為,才能將難關破除。」

經過多年的堅持,如今終於獲得普遍認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當年被批評的,如今已普遍被許多法師、寺院所採用。馬來西亞佛總主席金明長老也肯定佛光山,對他自己的信徒說,全世界唯一三寶具足的道場就是佛光山,如果有機會要好好跟隨大師學習。以他的身分,能講出這一番話,殊為難得。

星雲大師,這位佛教界的創意大師,如今已把當年抨擊他的人遠遠拋在後面,新一代佛教徒則視這些弘法方式為理所當然,亦步亦趨:佛像供在國家會堂、鐘鼓響於都市鄉間。因為他的創意及遠見,才有今天現代化的佛教,深入社會各個角落。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