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359 第二四章 燈燈相映五大洲
每個時代都有站在歷史浪頭上的人物,我們這個時代亦然。
走過近一個世紀,星雲大師可謂佛教界一盞慧炬明燈,他以悲心弘願,力挽佛教狂瀾;他以般若智慧,照亮佛教前程。
李焯芬認為,正是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及實踐,促成了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令佛教有了新的生命,在現代社會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看,大師無疑是帶領佛教走向復興、走向世界的一位巨人,他的貢獻將永載史冊。
文壇耆老柏楊指出,兩千年前佛教傳入中國,中國把它傳到韓國、日本,然而到了日本之後,佛法就駐足於日本,一駐千餘年,不能橫跨太平洋繼續前進。另一方面,在亞洲的西邊,面對著強勢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佛教又日益衰弱。
直到二十世紀五○年代,中國大陸的一位年輕比丘,孤身一人來到台灣,從無比卑微的地位,一步一腳印的累積因緣、開創因緣。幾十年後,佛祖所交付的神聖使命,漸漸在他身上實現,那就是,把佛教傳播到現代意義的西方世界。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舉,在萌芽的時候曾受盡別人的輕視,甚至嗤之以鼻,他們不是囿於眼光與胸襟,就是認為絕對不可能,因為所面對的是一個堅強的基督教文明。然而經過半世紀的努力,證明了大師的自信、魅力和智慧,更隱藏著龐大的能源、能量。大師對世界佛教的貢獻意義深遠,對於佛教的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居功厥偉。他所弘揚實踐的人間佛教儼然是佛教的代名詞,不但走入人間,而且走入人心。
二五○○年前,佛陀靜坐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心地如同晨曦一樣亮起來了,遠處有東西向他集中而來,久遠過去浮現在他眼前,沒有時空,宇宙萬有如同一個大圓滿,心中明白覺悟到,世間萬物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這就是「緣起」。大師深諳因緣法,善於觀察因緣,隨順因緣,創造因緣,隨著因緣不斷前進,屢創高峰。
吳伯雄評論說,大師既是大歷史、大時代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締造者。他站在每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是時代的風雲際會,使他的人格特質得以凸顯,而他又不負時代,扮演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角色。
弟子依空法師與有榮焉的說,歷史會給大師肯定,當仁不讓,就是中興佛教第一人。
大師一生所作,正如大陸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言:「當初佛陀未能完成的事,星雲大師都已完成了。」
未來四大致力方向
值開山四十年之際,除紀念創業維艱、篳路藍縷之外,更重要的是總結階段性經驗,整合力量,前瞻未來,永續發展。
大師的思惟與胸襟不僅立足於一個教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是以整個時代、整個地球為舞台。不止一次,他對佛光會員講話:「在進入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之際,如果佛弟子們繼續保持因循苟且的態度,恐將無法因應世局,遑論光大聖教,利濟眾生。所以,我呼籲所有佛光會員注意未來的世界趨勢,未來的世界充滿危機與轉機,所涵蓋的層面包括社會、科技、環境、經濟、政治,它們交相影響,變化迅速,我們唯有主動了解,洞悉變數,因應變化,才能掌握未來。佛教的發展必須與時俱進,才能發揮應機度眾的功效,所以我們應該積極研究未來佛教發展的方向,並且統籌策劃,讓佛教的資源得以有效使用。」
大師念玆在玆,提出了四個未來致力方向:
1.佛法人間化
無論是哪一種信仰,都必須能幫助人們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才足以感召大眾。佛教之所以能經歷兩千五百多年仍深植人心,就是因為佛陀對人間的關注,無論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佛陀都曾給予正確的指導。未來佛光人更要超越國界,讓人間佛教的精神散播永駐人間。
2.生活書香化
希望佛光人除了用佛法淨化自己,更要用書香來莊嚴自己,使書香幫助我們減少雜念,訓練思惟和涵養氣質,提升社會和國家的文化水準。
3.僧信平等化
僧信四眾如江河溪湖,流入大海,皆同一味。成佛不在外相,修行也是為淨化自己的人格,淨化人格是沒有時間、處所、身分的分別。希望全球的僧信大眾能團結起來,發揮力量相輔相成,必定能將佛教帶往更高更遠的境界。
4.寺院本土化
佛教是一個極具世界觀的宗教,因此應積極培養各國弘法人才,希望在各地所建的寺院,於十年至五十年之間,都能讓當地本土的僧眾及信眾來管理。
勾勒佛教遠景
另外,他也勾勒了佛教理想的遠景。
1.未來佛教在制度上要更加統一
例如寺院建築式樣、僧服、稱呼、戒律、法會、共修、早晚課誦等。
過去中國禪宗儘管有五家七宗,但是鐘板號令都有統一的制度;儘管各有清規戒律,但是各宗各派都有統一的宗風。由於統一,禪宗在隋唐時代得以大放異彩。而今日各門各派的修持方法分歧太大,僧裝五顏六色,稱呼隨性賦予,禮儀任意編造,法會程序差異太多⋯⋯不但信眾莫衷一是,也容易導致邪魔外道乘虛而入。今後的佛教,早晚課誦內容應該統一;生活規範應該統一;禪淨懺儀規則應該統一;婚喪喜慶儀式應該統一,乃至殿堂供奉的本尊應該統一;稱謂頭銜的禮貌應該統一;僧侶層次的資格應該統一;在家信徒修持的章則也應該統一。
2.未來在彼此溝通上要更加強
如禪淨密、南北傳、四眾弟子,由一個區域而到全世界,由聚會的因緣而取得溝通了解。現在各派都各自執著自己的所行是最高、最好、最標準、最合乎佛法,但若得不到大眾認同,也沒有用。如何使佛教統一、團結,是將來要努力的目標。他最終希望佛教有一個世界佛教總部,如同天主教的梵蒂岡。
3.未來要進一步讓佛教事業普及化
鼓勵信徒經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業。例如:農場、林園、銀行、購物中心、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信託保險、旅遊事業;辦理青年助學貸款、工商企業融資、退休養老基金,成立急難扶助會、職業訓練中心;組織佛教體育隊伍、佛教音樂團體、佛教藝術工作室等。未來佛教不僅有農產田野,還有工廠設備;不僅有圖書、雜誌、報紙、電視台,還有代表佛教的體育隊伍,如棒球、籃球、足球,在世界體壇上增光。
4.未來的佛教,寺院不在深山僻林,而在市區的十字路口
內部不僅有大殿,更有大會堂;不僅有佛像,更有僧眾、信眾;不僅有大寮,更有大會議室;不僅有禪堂,更有佛學院;不僅有課堂,更有教室;不僅供膜拜,更有法音宣講。
宗教立法,千秋大業
數十年來,大師一再呼籲儘快擬定一部平等、尊重對待一切宗教的新法,最近再度對於宗教法令,提出以下希望:
1.應明定宗教為宣揚教義、育成信眾、安定社會的團體,以釐清宗教與非宗教的差別。
2.應明定宗教非法人團體,因宗教並非財團,也非社團,它是有自己教主、教義、教理、教育、教師的宗教團體。
3.明定宗教人士的資格,宗教建築、宗教土地、宗教事業免稅,宗教團體將收入的淨財皆投入社會教化、公益、慈善等事業,應給予免稅,以便讓更多民眾享受宗教的教化福利。
4.應明定宗教團體領導人資格許可,應有宗教學校畢業證書或教會證明文件才有擔任資格,以保障合法,杜絕不法。
5.應朝向章程自治規範,宗教人士經過高度的道德訓練,應給予自定章程並自治管理。
6.應明定宗教可從事的行業,如教育、文化、慈善、公益,宗教團體應自力更生,應開放其可經營的事業。
7.應有財物處理的獨立自主權,宗教團體應可自由處分其財產,以將錢財作完全充分的發揮,造福國家社會。
8.應明定宗教人士的財產歸屬,宗教人士將生命奉獻給人類萬物,因此,其身後的財產已不適用民法規定的繼承方式,而應歸屬其宗教團體。
9.應明定宗教團體領導人之產生方式,各宗教各派有其不同傳承,其領導人只要合乎章程規範,皆應承認其產生方式。
10.應明定宗教團體合併、解散事宜,以保障宗教團體力量的集中,可以投入更多心力教化社會。
11.應明定主管機關和裁決機關,以增進行政效率,提升國家形象。
12.應明定宗教建築物的認定,因宗教建築無可享免稅,所以應有明確規範。
13.應明定宗教團體由有資格的宗教神職人員管理,只有經由宗教養成教育,並於生活中實踐有所體會的人,才有管理宗教團體的能力。
14.應允許宗教社團和跨宗教社團設立。
15.應對不法的邪教明定罰則。
對於宗教研修機構,也提出以下基本立場:
1.應明定宗教研修機構為培養宣傳教義、弘法布教、主持宗教儀式和管理宗教場所的宗教專門人才的學校。
2.應承認宗教研修機構,明定申請設立手續,並可公開招生。
3.應明定非教會或宗教團體不可管理宗教研修機構,因宗教除教義理論外,還有力行實踐與心靈實證的部分,非宗教人士無法領會。
4.應明定老師資格和學生資格。
5.應明定外籍老師和學生可比照外籍學生居留簽證辦理。
6.應明定學位可自主授予。
7.應明定主管機關和裁定機關,提高行政效率。
8.應明定各宗教研修機構可相互轉學,達到宗教對談、共同教化的目的。
9.應明定學生可申請緩召(兵役),以全心投入宗教情操的養成。
10.應明定宗教研修機構建築面積,使學校有寬廣空間,使學生開闊心胸。
11.應明定宗教課程,使其正規。
師徒相承,克紹箕裘
大師偉岸昂藏之軀中,有一顆玲瓏剔透的琉璃心,散發難以抗拒的魅力。眾多教內教外人士咸同意,論成就、聲望、心量、睿智、眼光、通達⋯⋯他都堪稱一位不世出的領袖。然而,正因為如此,人們不禁擔憂,與他血肉生命相連的佛光山,在他之後,過去成功的經驗有多少可以保留?有多少可以複製?這個龐大的體系又會產生何種變化呢?會面對何種衝擊或機遇?
面對這個疑問,他絲毫不以為忤:「早在六十歲左右就有人替我未雨綢繆,擔心如果我不在了,佛光山會如何,我覺得他們的掛念多餘了,佛光山是大眾的,不是我一個人的。佛陀已經涅槃兩千多年,佛法不是仍舊在人間,還繼續有人發揚光大嗎?我個人在不在不要緊,早在宜蘭的時候我就說過,你們不可以依賴我,我會來來去去,你們要依法。人有生老病死,我死了,還有法在,佛光山的制度仍會運轉下去。佛光山從當年幾十人到幾百人、幾千人到今天幾百萬人,大家一致依法而行,以法為師,以戒為師,這就是制度領導。不要把責任放在一個人身上,讓大家去做,這就是集體創作。當大家都能承擔,感覺領導人不那麼重要了,這個團體的水平就提高了。」
他接著說,佛光山現在的種種成就沒什麼了不起,將來能傳承下去且發揚光大,才是真正的了不起。「這幾年我要做的,就是把我這一生所學到的都留給你們。」
所謂師徒相承,克紹箕裘,千百年來,佛教徒就是在屢仆屢起的接力當中,完成許多宏偉的事業,也延續了聖教的命脈,像棲霞山的千佛岩,就是父、子、孫三代相繼不斷的成果,敦煌石窟則是從先秦沙門樂樽試鑿開始,歷時千餘年完成的巨獻。
舉出大家耳熟能詳的愚公移山故事,大師一派輕鬆的說:「兒還有孫,孫還有兒,只要我有弟子、有徒眾,由他們來完成,不一定要在我手中完成,留一點給他們做,佛光山還要發展下去嘛!」
再問他:八十高齡,有無與時間賽跑的急迫感?
他略加思索,很慎重的說:「不能簡單回答有或沒有,時代永無止境向前走,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使命,不會完全由某一個人完成,漢武帝、唐太宗,歷代君王豪傑,哪一個是功業竟成的,都是中途撒手西歸。生命有一口氣息,把握當下;氣息沒有了,安然而去。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有生之年,效法諸葛亮的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曾說,生命裡有積雪的時候,也有綠草如茵的時節;有歡笑的臉龐,也有哭泣的容顏;有幸運的項圈,也有殘酷的魔掌⋯⋯走過起伏跌宕、曲折蜿蜒的人生,大師是否有如安徒生,對人生有些總結與感想?
他道出肺腑之言:「我最初並沒有把佛法傳遍天下的大志,只是想盡一點心力,不妄想,不僭越。等慢慢做起來了,也沒有覺得自己很大,如同爬樓梯,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不是一步登天的。」
大師如同許多時代的先知,踽踽獨行在一條寂寞的道路,攀爬一座未有前人攀爬過的高山,如今站在山頂,問他一路上來的心境,他語重心長:「走的時候不害怕,現在回頭一看很害怕。因為動見觀瞻,如履薄冰,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不是擔憂我個人的毀譽,而是一舉一動會如何影響我們這個團體。」
八十歲的人生,仍在為法奔忙,他甘之如飴:「這是無法卸載的責任,為了佛教的前途,還是要承擔。人間佛教就是要擁抱眾生,佛道在眾生身上求,為了眾生的歡喜,自己的飢飽、冷熱、好惡,都必須屈從壓抑,才能讓人皆大歡喜。」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偉大與平凡是鄰居。
經云:「佛法在人人尊,佛法在處處貴。」大師有感而發:「我外表看起來,也只不過是老頭子一個,但大家看到我,會報以熱烈的掌聲,不外是因為我有佛法,所以就顯得尊貴起來。
「這一生中崇拜我的人多,了解我的人少。很多人會說,一個出家人做到這個地步,應該滿足了吧?但那都不是我要的,跟隨、崇拜、讚美,對我又何增何減?這一生中最大的歡喜是我能出家,此緣分與善根真是難遭難遇,因出家而有求學進修的機會,因出家而能與世界上優秀人士來往,因出家而有機會到大學任教,因出家而能培養千餘名弟子,因出家而能行腳世界各地,這些都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也是最美好的事。」
述說一個生命本質的故事
「質本潔來還潔去」,歲月荏苒,大師用他自己最率直、最雅緻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命本質的故事。千錘百煉、爐火純青之後,返璞歸真,愈見其平常心。
一次,他談到覺悟的層次:
未參禪之前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開了般若智慧之後,如同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認識本來面目之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示人。
既是傳記,不能免俗,向他討一個八十感言,作為結語。
他引香嚴智閑禪師一偈: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星雲大師,不只屬於佛光山,不只屬於台灣,已經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