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105 文字般若智慧花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星雲大師出生於揚州,十二歲即在南京出家。由於時局的紛亂、戰亂的頻仍,先是北伐,繼之是八年抗戰,跟著是國共內戰──變色了大好河山,塗炭了千萬生靈,流離了失所人民。大師就在如此紛紛擾擾的時空背景中,隨著難民潮四處逃亡、到處流浪、各地輾轉,最後在一九四九年渡海而來,落腳台灣。在顛沛流離飽經憂患之際,多虧諸佛菩薩的加被,才讓大師逢凶化吉、事事順遂。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在牽引著、支撐著、護持著,讓大師從中華大地安然輾轉到海隅台灣。在大師這些飽經滄桑的歲月當中,見證了百年來大時代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也見證了百年來國家與社會的榮辱興衰,為大師的一生平添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大師近百年生命旅程中,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信的是佛教,求的是佛法,行止坐臥也離不開諸佛菩薩,將書命名為《百年佛緣》,誰曰不宜?
這套書初版於二○一二年九月,當時由國史館發行;目前佛光山出版的為增訂本,二○一三年三月由佛光出版社出版。煌煌十五鉅冊,每冊篇幅均在三百頁以上,內容可謂豐富、卷帙可謂浩繁。第一卷至第十二卷為大師口述的生平及交遊事蹟,是《百年佛緣》的主體部分,包括「生活篇」、「社緣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場篇」、「行佛篇」十二篇;第十三卷及第十四卷為大師一九六七年至二○一三年的「新春告白」,收文四十七篇,記錄前一年弘法的內容及對來年的期許,是大師生命中的芬芳留步,為人間佛教寫下一頁珍貴的歷史紀錄;第十五卷為「別冊」,收錄〈師父其人──佛光山弟子口中的大師〉、〈星雲大師弘法大事紀〉以及〈大師著作編纂一覽表〉等資料。每一卷均有總目錄和索引,全套書後另有總索引。
大師在書中從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談起,一直談到二○一三年,為百年來歷史做了真實而詳實的見證。顧盼前人與來者,大師將一個世紀裡與其有關的人與事的脈絡及軌跡,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生動且立體的突顯在讀者的眼前。
本書不但細膩敘述了大師近百年的生命歷程,也穿插了百年來我們國家的坎坷命運;同時,它還是一本不折不扣修身養性、勵志為學絕佳的處世心法和心靈雞湯。大師將行臥行止的涵養與省思,舉手投足的從容與氣度,皆化為至情至理的篇章,以啟迪吾人的心靈,使吾人了然這個大千世界的繽紛相。在本書所展現的人物圖卷中,上至達官貴人、政要顯宦,下至販夫走卒、市井小民,他們要不是大師的友人,就是大師的信眾,再不然就是大師敬佩的人物,為佛教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為人間留下精采感人的故事,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總之,本書涉及的社會景象非常廣闊,呈現的人物群相也繽紛多彩,既有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也有溫馨感人的小故事。
大師在書中特別提到是「書」(指《玉琳國師》這本佛教小說)把佛光山建造起來,同時還讓佛光山走出去。因此,大師對於閱讀與讀書會等事特別重視。大師深切體會到讀書可以變化氣質、認識自己、樹立形象,藉由讀書可以增進知識、增廣見聞、擴大視野,使大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我們開始接觸書本,讀書的種子、知識的根苗,就已然埋在我們的心田裡。因緣際會,時機成熟,就會萌芽、成長、茁壯,最後以至「開般若花,結智慧果」。
二○○二年,大師在澳洲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之後,讀書會有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成立,十餘年下來,世界各地成立了二千多個讀書會。真正讓閱讀的觸角從家庭到學校,從寺廟到監獄,從都市到鄉村,從台灣到世界。為了讓讀書會一直持續下去,必須對讀書場所、閱讀媒體等事下工夫,以避免讀書會流於形式化。在這方面,大師清楚指出讀書場所應不囿於教室,即使山林、水邊、大自然等,皆無不可;閱讀媒體也不應限於圖書,即使電影欣賞、音樂歌唱、專題演講等,也是很好的閱賞素材。總之,對僧眾和信眾而言,要做到「佛法人間化、生活書香化」,要達成「國家因書而富,社會因書而貴」,「家庭因讀書而和樂,個人因讀書而有禮」,讓一生都有書香相伴相隨。大師提倡閱讀,實獲我心,而讓本人心有戚戚焉。近年來,本人和國圖對推動閱讀活動和加強閱讀風氣,可謂深耕易耨、不遺餘力。大師所倡導的讀書不僅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同時以活潑的態度和方法來辦理讀書會,更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元代耶律楚材詩云:「從征萬里走風沙,南北東西總是家。」對家鄉的態度,大師卻更在「總是家」的無奈情緒上更推進一層,臻至「處處無家處處家」的超脫高度。包括揚州、南京、宜蘭、台北、嘉義、高雄等地在內,乃至整個娑婆世界,都是大師弘法的道場,也都成了大師心中的家鄉。因此,大師足履遍世界,卻能隨遇而安,陶鑄成「在一家保一家,在一國保一國」的個性,顯示民胞物與的襟懷。大師謙虛地認為在無窮無盡的時空裡,自己只是大海裡的一漚,期盼在生命的長河裡,留下些許波瀾。其實,大師留下的何止是只有些許貢獻,而是留下了更多的事業、哲思與智慧。權且舉一些具體的成就,即可見大師事業的一斑。在全球各地,大師創建了三百多間寺院,更創辦了多所大學、中學、小學以及電視台、報紙,還編著發行了《佛光大辭典》、《佛光大藏經》、《佛光菜根譚》、《星雲日記》、《人間佛教系列》叢書等,當然不能忘了,還有佛光山的創立與經營。總之,大師一生開創的利生事業,從方外到塵世,從本地到寰宇,遍及五大洲,包舉海內外,類型之富,數量之巨,可謂不一而足不勝枚舉。
在佛教修證上,有所謂「四無相」的說法──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在這個關節處,大師卻反其道而行,教導出家人要秉持「目中有人,心中有眾生」的心願。其實,這就是大師所提倡「人間佛教」的精神和精義之所在。在大師看來,唯其「目中有人,心中有眾生」,方能施福予人,解人倒懸,普度眾生,斯則才是出家人度化眾生的宏願。出家人如囿於「四無相」的表面的字義,而不能透視其精義,將視線只停在近處,只注重個體的修證,從自我要求到自我約束,從潔身自好到獨善其身,對於受苦受難的眾生卻反而視若無睹,那並非是出家人的完善境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家人必須走入人群,走向社會,施福予人,教化庶眾,讓芸芸眾生離苦得樂,最後並證得大智慧。這才是出家人修證必由的道路,也是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必臻的境界。
「目中有人,心中有眾生」是面對眾生的救度。與其相反,大師反求諸己的個性與修為──淡泊寧靜,則讓我們看到大師的另一面相,也讓我們體認到大師為人處世的風範。本書所涉及的內容主題,可說是社會的眾生相,呈現的是人物畫廊。當故事中百千人物的遭遇如湍流般直襲而來,其中有歡笑有悲愁,有懷念有遺憾,有驚奇有失落,不經意處就身陷世情之洪流而難以自拔。然而,當我們轉身看大師,大師心湖卻早已雲淡風輕,步履也行之遠矣!原來「菩薩於法,應無所住」,外在的萬緣,皆如浮雲流水,於心不住不礙,大師一生,行佛行法,法爾如是。大師這種修養,恰好印證了明洪應明《菜根譚》所說的「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的精神。大師這種「風來疏竹,雁渡寒潭」的心境,「不著色象,不留聲影」的情懷,「不沾不染不執著」的境界,是教導現代人的心靈課程,也是對治現代人心靈的一帖有效清涼劑,值得我們好好省思和學習。
當我們用心閱讀本書時,從字裡行間就會不經意浮雕出大師處世的風采。在大師看來,一切財富都是身外之物,它只是助人行善的資糧,而不是享受的資源。其實,一切財富皆來自社會,最後也必須再回歸到社會,所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是也。當我們緊握雙拳,我們將一無所有;如果鬆開它,我們將擁有一切。財富既然是身外之物,因此大師從不積蓄,從不擁有,更從不享受,他對錢財物質的看法,已升至「不沾不染不執著」的境界。但在生活上抑或在心靈上,大師卻是最富有的人,那是因為大師不斷的行善布施、弘法教化。或許,大家眼裡所謂的「富有」只是世俗的看法罷了,對大師而言,世上無如所謂「財富」,那麼自然也就更無所謂「富有」了。
佛教教理殊為精深,即使高僧大德也未必通曉,遑論一般僧侶大眾。但大師就是善於將抽象佛理化作智慧花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加以詮釋,使僧眾很快地識其門徑,登其堂而入其室,而窺其堂奧。例如大師就近取譬、以事為例,用「佛如光、法如水、僧如田」來譬解「佛、法、僧」的內涵,不僅深入淺出、明白易懂,而且旨近意遠、深中肯綮。在日常生活經驗裡,我們都曾浸潤在陽光裡,使用過自來水,立足於大地上,以此例彼,自然就容易理解「佛、法、僧」的涵意,隱然感覺到「佛、法、僧」的存在:
佛如光,光可光明普照、驅除黑暗、溫暖大地、成熟萬物;
法如水,水可滋潤慧命、洗清罪業、滋養萬物、解人飢渴;
僧如田,田可種植耕作,建屋安居,又如老師,授人智慧。
大師在書中就以如此淺近易明的事例來開示世人、度化眾生,使人茅塞頓開、恍然大悟、豁然貫通,最後把握住佛教精神的精髓。這裡從一個側面揭示大師所提倡「人間佛教」的另一面相。其實「佛、法、僧」三寶是我們心中所本有,從日常生活中即唾手可得,勿需遑遑以外求。原來,佛法離我們不遠,佛法離我們很近。
大師曾說:「文學為佛法之翼,佛法為文學之核。」優美的文學作品比精深的佛法智慧更能打動人心,它有如潺潺之清溪流過人心,洗淨了汙垢卻不著痕跡。因此,在弘法之際,大師就以文學為養分,以佛法為根苗,懷抱文學人的悲憫情懷,開顯佛陀的權實之教,不論講經說法、書寫論述、言談開示,處處散發著文學善美的馨香,時時綻放著詩意芬芳的神韻。大師早年曾編過雜誌,也主編過副刊。大師在文體方面的修養,可謂「左右開弓」──以左手寫散文,以右手寫詩,至於小說、劇本,也能信手拈來,皆成佳作,例如佛教小說《玉琳國師》,多次再版,長銷不衰,充分展現大師的文學才華。本書就選錄了多首新詩、詩聯、佛偈,但主要仍以散文為主。本書內容以人物為經,以事件為緯,採口述方式從真人真事著手,從淺處近處道來,文字淺顯明白,敘述幽默風趣,文體親切自然,道理發人深省,切實做到「寫古今人物栩栩如生,敘事件現場歷歷在目」的要求。讀後使人心神舒暢,得益匪淺,所謂「汲取一滴就有一滴的溫潤,舀取一瓢就有一瓢的甘美」。總之,大師的文字可謂優美入勝,言近而旨遠,精采文句宛若珠璣,閃耀著熠熠的星輝,品讀大師的作品,直有「如沐春風,心開意解」的感覺。
或許受大師詩文采的感染,筆者品賞《百年佛緣》之際,感觸良深,姑且將心中的一些感觸寫成一首小詩,權當作祝福的心意吧!
感謝大師這麼溫馨的書寫
為我們展現了 他自己
百年的生命軌跡
早年烽火的歲月
伴隨著 滄桑的土地
顛沛的人生
還有流離的故園情
到後來 台灣的胼手胝足
落腳宜蘭時的鳳雛初啼
經營佛光山的世紀驚豔
交織成 大師那個年代
小我與大我
個人與社會的命運
佛家的悲智情懷
中國人的堅卓韌性
還有 台灣的打拚精神
在大師的身上
攜手成美麗的璧合
透過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
從佛寺到塵世 從鄉野到都市
從斯土到海外 從台灣到世界
把佛教信仰推向了人間
把佛光山精神拓展到寰宇
演繹成一場佛教的寧靜革命
現在當我們翻閱《百年佛緣》
宛如打開一件寶物匣
裡面收藏的 不僅是
大師平生的行誼與交遊
社會百態和人物圖卷
還有 字裡行間俯拾即是的
智慧、溫潤與感動
平時閱讀大師的作品,常感動於他那閃現睿智的哲思、親切的敘述、雋永的字句,還有他教化的宏願。現在再細品《百年佛緣》,更景仰於大師為人處世的風采,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也。我們深以為,只有擁有像大師這樣的情懷、才學與修養,才能孕育出這般親切、自然而溫馨的書寫。在此,本人虔誠希望這篇〈讀後感〉能化作心香一瓣,以表達我們對大師的心儀與欽佩。
・曾淑賢,一九五八年生。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美國教堂山北卡羅萊那大學圖書館暨資訊科學研究所進修,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私立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學士。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頒贈「對國家建設有重大貢獻之傑出公務人員」。現任國家圖書館館長兼漢學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