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5 台灣的奇蹟──星雲大師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重要的觀念其實用紙筆傳播的更遠。這套《百年佛緣》雖然厚厚十五大本,但因為是大師口述,弟子作記錄,所以相當口語化,讀起來不辛苦,它很真實的記載了佛教在台灣的發展,尤其是後來發展成人間佛教的過程,其中的艱辛若不是大師親身的經歷,娓娓道來,實在很難想像。

我小時候常陪我外公曉凡居士去台北市濟南路的華嚴蓮社聽南亭法師講經,外公說我有慧根,讓我皈依三寶,法名叫慧全。印象中,學佛的都是老人或失意的政客,心中一直覺得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它講求四大皆空。因為會看破紅塵的人,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的人,所以才會贊成四大皆空,所以雖然每週都陪外公去聽經,卻沒有聽出什麼心得來,這個偏見一直到我看了大師的《百年佛緣》才知道「空」的意義不是一般人所謂的空,佛教的空是「有」的意思,茶杯空了,才能裝茶;房間空了,人才能進住;眼耳鼻舌空了,人才能存在,這是何等智慧的解說,讓人心悅誠服。

外公在我念大學時過世,他過世後,自然不須陪了,我也就沒有再去華嚴蓮社。不久畢業出國,一去就是二十二年,當我再回到台灣來教書時,佛教已經跟我以前看到的很不一樣了,它變成積極入世、服務社會,教化人心,而且年輕人居多的宗教了。我心中相當好奇,這二十年中間的變化為何這麼大,在基督教耶誕節可以放假去跳舞的時候(那時叫行憲紀念日,不過大家都曉得是放耶誕節假),居弱勢的佛教在台灣如何興起得這麼快?還廣設學堂?直覺上是個不可思議的事。從這套《百年佛緣》中,我才了解,佛教在台灣有今天的局面是大師一步一腳印努力的結果,天下沒有僥倖之事,要成功只有勤奮、誠懇、努力,沒有捷徑。看到書中大師在宜蘭成立青年佛學社、幼稚園、吟唱班,在全省各地奔波弘法,佛教能在台灣成為大家心靈的寄託,並轉入積極入世的服務,真是不容易的事。當然,這跟大師的人格特質有關。

做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是理念與人格,即所謂的胸襟與抱負。我了解為什麼信徒會追隨大師,因為大師有海納百川的胸襟。例如,大師在宜蘭接辦基督教設創的蘭陽救濟院,因為它原是基督教的,所以進門之處有一塊「感謝天主」的石碑,有人要把它除去,大師反對,說「歷史不可毀滅」。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句話,因為宗教的互斥性很高,歷史上最殘忍的戰爭就是宗教戰爭,大師願意保存基督教的碑,因為它是這個救濟院過去的歷史,而歷史是不可毀滅的。

小時候念到「豈容青史盡成灰」的句子時非常感動,我一直對據實寫出歷史、保護歷史的人很敬佩,因為當代人的責任是真實紀錄,其他的是非功過是留與後人判斷。人只有一雙眼,無法看透三百六十度的全面真相,尤其所謂的「真相」是受到自己觀點的影響,眼見不一定為真。但是每人寫下自己看到的一面,給後人一個機會看到全面,這才是真正對歷史負責。大師的高瞻遠顧和氣度是令人敬佩的。

其實,有些舊觀念應該要改,一般父母會告誡孩子,不可碰宗教和政治,一碰會傷感情、反目成仇。我每次聽到這種話都覺得為何不鼓勵孩子?容納異己,加大自己的視野呢?受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我們拋開情緒的偏見,理性的來看待事情嗎?在這世界上,很遺憾的說,能夠容納異己,一起坐下來就事論事的人不到五個,大師是其中之一,單國璽樞機主教是其中之二。在書中看到靈糧堂的人不許大安森林公園內有觀音像,比對大師和單國璽樞機主教對談的畫面,令人唏噓,這種才是真正有宗教家情懷的大人物。

大師是目前台灣真正實踐「菩薩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人,大師看到佛道不走入民間、不深入民心就不可能弘教,所以他不畏辛苦,不憂讒畏譏的朝這條路走去。佛光山剛成立時,我還在台灣,對台灣是否有這麼多的信眾去支持一個「山」頗有懷疑。一九七五年,我婚後第一次回台灣去旗山拜見公婆,我婆婆是虔誠佛教徒,便帶我上了佛光山,那時完全沒有現在的規模,但是已有「眾志成城事必成」的感覺。這次看《百年佛緣》深切感到佛光山是台灣的奇蹟,它以寺廟為本,興學、教化人心,做的不比政府少,難怪大師說:佛光山是人間的,要致力推動人間佛教;佛光山是團隊的,要結合僧信四眾共同發揚;佛光山是開放的,非一家一派的,只要心懷全佛教且是賢能者,不分你我地域,共同發揚佛光精神;佛光山是傳承的,住持任滿後再由賢能者接任,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最後這句「選賢與能」其實就是《禮運大同篇》的理想,沒想到三千年前的治國理想在佛光山中實現了。

看完全書,覺得佛光山能成功的將傳統佛教轉型為人間佛教,將人心導向善,主要是大師看到了青年的力量,組織了佛教青年隊去全省各地弘教,讓人看到佛教的活力。他也有勇氣將深奧的讚偈改為唱歌,因為只有懂才走得進佛的世界。

天下事很少因為一個人而成功,但是它卻會因理念的契合、心靈的感召而化腐朽為神奇,所謂「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這部書不只是佛教的發展史,它是一部勵志的好書,它是另一個「南海和尚」的例子,是「苦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的榜樣。

・洪蘭,一九四七年生。曾出任台灣公視董事。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多年來致力於腦科學的研究,以及相關知識在教育的應用和推廣。積極推廣閱讀風氣,譯著《腦內乾坤》以及著作《順理成章︱希望,給生命力量》等十多本書,曾獲選為金石堂書店「年度出版風雲人物」獎項。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