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20 人生的榮譽博士──星雲大師

吳奕萱/英文中國郵報行銷企劃總監

前言

在巴西佛光山如來寺工作的阿姨,去年回台灣時,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請他吃晚飯,阿姨邀我去作陪。

因斷斷續續在國外住了十一年,所以,只聽過星雲大師與佛光山之名,其他則完全不了解。不喜歡任何教規的我,對任何宗教都不感興趣,但為了讓阿姨開心,我答應出席。

原本計畫待個三十分鐘後,就找藉口離開,萬萬沒想到,和我同齡看起來卻比我年輕許多的覺培法師,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竟都深深地吸引我的注意力。

在聽他說完幾個星雲大師的小故事後,我對這位八十五歲的高僧充滿了好奇。

沒想到原本只被當成應酬般看待的晚餐,竟意外地成為了我心靈之旅的開始。

採訪紀實

您是阿根廷華僑,為何決定出家且追隨星雲大師?在什麼情況下接觸到佛光山的?

覺培法師:
一九九六年在法國巴黎有幸認識星雲大師,在前後近一個月的時間中,我每天提出無數問題,家師竟然不厭其煩地給予我答案,追求真理一直是我一生的目標,於是我決定放下一切回到台灣,一年後便出家,次年於印度受三壇大戒。

佛光山是個大菩薩道場,這裡的人每天雖然為弘法忙碌,但卻在服務他人中充滿了無限歡喜,尤其是星雲大師「心包太虛」的胸襟,以及大開大闔的格局,至今慶幸自己真是找對了道場,出對了家。

在您的眼裡,星雲大師是位怎樣的老師?

覺培法師:
很風趣、慈悲又有智慧。對眾生平等,對所有生命愛惜如己,小到池塘裡的魚兒被民眾養太胖、或山裡的鳥兒沒吃飽,竟然都能觀察入微,這種細微的觀察能力,都來自他對眾生的關懷。星雲大師既是宗教家;他一生辦學無數,也是教育家;他寫下數千萬字的著作,更是文學家;他領航佛教走向世界五大洲,更是卓越的管理學家。他的知識來自大量閱讀,除了佛教外,還包括其他宗教、歷史、文學、政治、教育、經濟、建築、還有科學,以前眼睛好時,他還閱讀《牛頓雜誌》,凡是對眾生有益的知識,他都充滿熱誠地學習。年紀雖大,心情卻非常年輕,他的創意與新思惟,常讓年輕的法師覺得跟不上。大師雖然很有名,但從不放在心上,每天寫作、課徒、揮毫、指導佛陀紀念館工程、會客,耐心聆聽學生們自己都講不清楚的問題,並給予一一指導。

您認為為何如此多徒弟願意跟隨大師?

覺培法師:
大師的民主風範與包容的性格是非常鮮明的,雖然受過傳統佛教學院嚴苛的教育,卻從不以嚴苛來要求別人;弟子受委屈時,他會很客觀地點出問題所在,並指點如何突破困難的方法。過去佛光山規定早上四點半起床,許多學生因此都沒睡飽,大師卻以民主方式,不顧長老們的反對,用全山投票方式決定了五點半起床,他重視的不是一般形式上的戒律,而是制戒的根本精神。對佛法能夠深入淺出,又了解世間的冷暖人情。

為何兩岸的高官與政商名人如此擁戴他?

覺培法師:
在家師眼裡,政商名流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這些名人見到家師後,很能夠感受到他自然流露的慈悲與智慧,尤其家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性格,讓每個人見了他無不喜歡親近他,就連小孩、青年甚至外國人。家師雖然慈悲,對於正派的堅持卻始終如一,即使面對元首,他依舊不卑不亢地點出領導人必須視蒼生如己。他的正直與正派,當然也得罪了一些小人,但他都不以為意,因為家師說這世間就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大師的朋友非常多,即使信仰不同、個性不同、喜好不同,他的哲學總是「同中存異,異中求同」,認為這世界擁有不同,必然更美;許多疑難雜症的問題想請他幫忙,只要是善美的,他就幫到底;家師排難解紛的古道熱腸,也讓他結下了世界各地數百萬信眾的好因好緣。

此外,家師一生不因貧窮而忘志,更不因需要建寺功德而低聲求人,一生從不向人化緣,「不要而有」的哲學,也讓許多企業家對他更為尊敬。

聽完覺培法師的這一番話,我帶著感動回家。在公車上迫不及待地打開覺培法師送我的一本叫《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的書,看到幾處而感動落淚,還因此坐過站。

一週後,我寫了封採訪企劃書給覺培法師,請他替我安排專訪星雲大師並答應他寫一本書來感謝養育我多年的台灣。

透過覺培法師的協助,我和同事盧玥麟(Deborah Lu)有幸在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期中,到高雄佛光山親自採訪到這位八十五歲、在台灣宗教界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佛教領袖。

一看到大師從輪椅上站起來,我的眼睛馬上就濕潤了!在台北與北京英文媒體工作了十幾年,我採訪過了不少名人,但這還是第一次強忍眼淚進行採訪。那種強烈的心疼是無法用文字或言語形容的。

採訪紀實

請大師描述您心中的台灣。

大師:
台灣山水好,台灣人情味濃,人好,交通好,尤其教育好。台灣也沒有什麼男尊女卑,男女平等。台灣還有民主自由,沒有恐怖,可以生活得逍遙自在,尤其是宗教信仰很自由。台灣是可愛的寶島、美麗的寶島。

大師覺得台灣有哪些可愛的地方?

大師:
台灣寶島到處都可愛,阿里山的日出很美,日月潭則有湖光山色。我在宜蘭住過多年,站在佛光大學門口,太平洋、龜山島在望,蘭陽平原好山好水,南部高屏草木蔥蘢,樹木高挺,花草繽紛。唯一遺憾的是台灣人膻意很重,大家不斷的吃大魚大肉,對於環保生態之影響是需要努力的。如果能多愛護地球,多保護自己的健康,對社會會更好。

台灣最讓您驕傲的地方為何?

大師:
台灣地方不大,雖然是吵吵鬧鬧的,但是,基本禮儀、人的氣質與文化水準都值得驕傲。

您個人最喜歡台灣哪些地方?

大師:
台灣城鎮可愛的太多了。花蓮的太魯閣甚是偉大,它的石頭會隨季節變化,很美。象山、太平山與玉山都很雄偉,日月潭也美不勝收。我們高雄佛光山是宗教道場,以教育為主,本來並不是希望大家來觀光,但信徒來參拜,我們不會拒絕。我們信徒很多,每天都有幾千人。最近建了一個佛陀紀念館,將來我們希望能讓世界看到這個佛陀紀念館,來想到台灣的美好。

您喜歡吃的台灣菜及其他有名的台灣菜有哪幾道呢?

大師:
我吃得十分簡單,宜蘭的醬菜、豆腐乳與菜心都好吃。(對於一般人)夜市是台灣的特色;台南的擔仔麵與蚵仔煎也很有名;高雄的六合夜市與台北的饒河夜市很多人去吃小吃,不貴。

佛陀以外,您一生最敬佩誰?

大師:
這個世界啊!需要好多的名師,各行各業都需要有一些。像中國大陸把孔子的像豎立起來,我覺得很重要,因為他倡導四維八德。我覺得應該把孔子與佛陀、耶穌放在同樣的地位。

影響您最大的是誰?

大師:
我的父母雖然貧窮,但是他們生了我這一個人,影響我的性格。我從小勤勞,影響我的父母給我慈悲,我的師父給我的教育與磨鍊,沒有他給的磨鍊,我難以成人,社會廣大的群眾營養了我的生命。

除了勤勞慈悲外,您認為自己還有什麼優點呢?

大師:
我的優點?說來慚愧,我沒有什麼特長。如果你一定要我說的話,我唯一的優點就是「凡事往好處想」。

您有任何缺點嗎?

大師:
我的缺點太多了……我不會英文,外語不通,不會唱歌或彈任何樂器,也不會修理汽車。不過,勤能補拙,我以自己慈悲的心、勤勞的能量與對人尊重來彌補我的缺點。

您最感激誰?

大師:
我感激一切眾生。我吃飯的米來自農夫種田,穿的衣服來自工人織布,出門要靠駕駛,所以世界上每個人都要感激。

您這一生最開心的時刻是哪一刻?

大師:
人家跟我說過年快樂、耶誕快樂,但我天天快樂!我人生為歡喜來到人間,為何要痛苦呢?我可以告訴你,我天天都是快樂的,像現在,我能跟你談話,也很快樂!

我比您更快樂!您平常除了宣揚佛教之外,都做些什麼呢?

大師:
年輕的時候就是傳道,給人歡喜。現在老了,走不動了,眼睛看不到了。但佛祖幫忙我,讓我能寫字。所以,我一天能寫許多字,來廣結善緣給需要的人。

您個人認為您被各界推崇的原因為何?

大師:
這是推崇佛教,不是推崇我。我老了,在佛光山都不敢出來。但是你邀了我,我就來應對一下,大不了就這樣嘛,有什麼困難呢?

台灣趨向少子化,邁向高齡社會,您認為政府該怎麼幫助高齡的老人呢?

大師:
人類有幾萬年歷史,一直到現在,每個時代都吵吵鬧鬧,但最後都是船到橋頭自然直。

大師對死刑有何看法?

大師:
我認為只要不是傷害到別人的生命,都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判決,不用判死刑,如果是殺了人,傷害到別人的生命,就有因果了,一個殺死了人的人,怎麼可以自己不死呢?他應該要接受這個死刑因果。死刑統統廢止了,也未必是好事。

大師對台灣未來有沒有什麼期許?

大師:
我已經老了,做不了什麼事情了,唯一能做的是寫寫文章教育民眾,社會如果有需要我表達意見的地方,我也會表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對國家社會和人類有個使命感,此生算是盡心盡力了。

採訪紀實

因為擔心把大師累著了,所以,我決定跳過幾個問題,結束了採訪。不料,我關掉錄音機後,眼淚就像洪水般傾瀉而出,心情激動到久久無法自己。

星雲大師的謙虛與平易近人,讓有時自視甚高的我顯得如此的可悲與渺小,渺小到自己都覺得無地自容。

在離開佛光山前,滿和法師帶我和 Deborah 參觀了所有的佛堂、美術館與宏偉壯觀的佛陀紀念館等地。

這位北一女及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法師告訴我們,他大學畢業後,曾擔任貿易公司的祕書、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的航訊員與國中的英文代課老師。一九八七年到佛光山就讀不收學費的佛學院,當時,星雲大師在美國創建西來寺,需要會英文的人;和覺培法師一樣,在與大師談話之後,滿和法師的內心感到非常歡喜,所以,過沒多久就決定出家。

當我問他從星雲大師學到了些什麼,他面帶著滿足的微笑,回答說:「學到太多了,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要不斷地進步並堅持到底!」

我曾經因怕得到 SARS 而傳染給家人,居然還飛到紐西蘭去避難一年,但自從採訪過星雲大師後,我開始相信:船到橋頭自然就會直了。現在,就算是世界末日明天就要到來,我也不會恐慌害怕了。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佛光山的星雲大師、覺培法師、滿和法師、妙光法師、慧守法師、滿穆法師、妙寧法師、如彬法師、周婉婷小姐與我的阿姨羅蘭芳老師,謝謝您們幫助我找到了那份內心真正的寧靜!

 —本文摘錄於《台灣讚!》

・吳奕萱,筆名吳杰,一九六六年生。曾任職於台灣與北京的知名英文媒體:英文中國日報(China News)、台灣英文新聞(Taiwan News)、that's Beijing(即現在的the Beijinger)與 Asia Weekly。二○一二年編著《台灣讚!》中英文版。現任職於台灣的英文中國郵報(China Post)、學生郵報(The Student Post)與 Discover Taiwan。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