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144 人生一瞬日月長明
趙怡/前新聞局局長
足足用了五天的時間一口氣讀完《百年佛緣》一套十五冊(後增收《名家看百年佛緣》,全套共十六冊),共約一百六十萬字的巨作,霎時間內心翻騰起伏,充滿著驚奇、震動、慨歎、嚮往、崇敬等等複雜的感受,同時也很慶幸自己有如此因緣走了一趟神妙的心靈之旅。本書分為「生活」、「社緣」、「文教」、「僧信」、「道場」、「行佛」六大篇以及「新春告白」和「別冊」,其中包括一百一十則小故事、一千六百張照片,都是由星雲大師一字一句,口述近百年來他個人所做、所言、所學、所思的人事物,並由佛光山弟子筆錄而成。
從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百年佛緣》擁有多元的風貌:基本上它是一部當代宗教大師人生奮鬥與成功的故事,然而它也是一篇早期佛教拓荒者的血汗日記,一本佛光山傳奇的揭祕記錄;更由於書中載有大批詳實的資料,極為珍貴且具有高度歷史意義,使得整部書又像是一卷台灣社會發展的縮影。
正如同大師在書中所述,編寫《百年佛緣》,主要是記錄者「希望記下一些有關我的生活、我的情感、我的學習、我的信仰,乃至我個人數十年的憶往,讓大家可以近距離,看到更真切、如實的我」,這幾句話替本書做了最好的註解。
第一篇是「生活篇」,主要講述大師在戰亂時期成長的歷程,雖曰家境貧困,骨肉離散,迭遭磨難,但因深受祖母啟發,卻能養成日後勤儉、正派、勇敢和不計較的個性,全文讀來感人至深。此外,本篇中也觸及最令現代人困惑的感情和金錢問題。大師承認,修道人一樣有七情六欲,唯其能將己身奉獻予佛陀,故能將私愛提升至大愛,終於臻至「無礙」的境界;至於金錢的價值,大師認為「有錢經常會帶來煩惱,故不為其所誘惑,反而得到歡喜和滿足」。幾句簡明易懂的論述和平鋪直敘的語言,卻撥開了亙古以來人們心頭的迷霧。
第二篇「社緣篇」裡,珍藏著數十年來大師與全世界領導人物交往的時空過程與點點滴滴。在台灣,基於佛光山的盛名,從蔣經國、謝東閔、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宋楚瑜、吳伯雄等歷任元首或黨政領袖都曾多次來訪而與大師結識,而在種種記錄文句中也可感覺出這些掌握政治權柄的人物對於大師一致的敬重與禮遇,或許這也是佛教能在台灣社會中如此繁榮興盛的原因之一吧;至於在國際上,則是由於星雲大師的英名遠播,以至於佛光山與各國元首們也交誼匪淺,夙有往來,其中包括印度獨立後第一任總理尼赫魯、泰皇蒲美蓬、菲律賓總統馬嘉柏皋、梵蒂岡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與本篤十六世、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回教徒首相馬哈地等等;最令人訝異的是連印象中向來與宗教界人士劃清界線的大陸領導人,如江澤民、楊尚昆、李瑞環、胡錦濤也對大師禮敬有加,據了解,今年(二○一三)二月,中共新任總書記習近平在接見台灣訪客時,特別當面與大師對話,並表達其個人對大師的敬意。顯然,星雲大師,不需要任何官式的頭銜,已經成為中華民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外交大使。
此外,「社緣篇」裡還登載了大師與企業界、傳播界百餘位傑出人物之間的交往情形。最教人感佩的,除了記載的用心與鉅細無遺之外,大師對每一位曾經相識的友人,無論長幼男女、宗教派別、地位高下,他幾乎都熟記在心,並慣常地以謙和的語氣稱呼、讚美或感謝他們,充分展現出他慈祥友愛、寬和待人的襟懷。
「文教篇」主要描述大師與大學校長、教授,以及文化和藝文界人士交往之過程。近年大師提倡讀書風氣,在海內外興辦學校,創立星雲真善美新聞貢獻獎和華人文學貢獻獎,持續鼓勵社會民眾多讀好書,都是為了匡正社會,淨化人心所做的努力。
「僧信篇」則係以佛門中的佼佼者為對象,尤其在早期有許多位長老的高僧範式,至今仍烙印在大師的內心深處。此外,文中不厭其煩地逐一介紹佛光山上熱心奉獻的每位比丘、比丘尼、師姑和義工幹部,大師的心意不難揣度,他是想藉由佛門子弟犧牲奉獻的故事,讓社會大眾汲取人生智慧和經驗。
「道場篇」很完整地敘述了星雲大師四十多年前創辦佛光山的經過,以及近年籌建佛陀紀念館的過程。他自認為興建道場主要的緣由是因為「大家以法聚會,身心才會慢慢得到淨化」,進而才能實踐「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的最高宗旨。本篇中還詳細地記載了大師與各國佛教,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星馬、菲律賓、日本、韓國之間的交流,並與各國弟子結緣的諸多往事。其中,一九九六年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弘法大會,更創下許多第一的歷史紀錄,例如人數與場地規模為歷來之最,當日有八萬名聽眾到場,擠滿了整個莎亞南體育場和當地的旅館,允為海外弘揚佛法的一次盛會。
在「行佛篇」裡,讀者真正見識到大師如何為佛教開拓出一條更寬廣的路。他勇敢顛覆「僧侶不問世事」的刻板印象,積極建立人間佛教,走出廟宇,投身群眾,懷抱著佛陀的愛心從事社會公益活動。從一九八七年開始的「台灣南北行腳托缽」,僧侶們每一回南北縱走十七縣市七百多公里,一步一腳印走出人間行者的風範;一九八八年「回歸佛陀時代」,率眾前往泰國、緬甸、寮國交界地區關懷當地苦難同胞;一九九○年「把心找回來」,大師大聲提議重整社會治安、重視家庭倫理;一九九三年「七誡運動」,呼籲嚴誡煙毒、色情、暴力、賭博、酗酒、惡口,藉以淨化人心;一九九七年「慈悲愛心人」,鼓勵大家做一名慈悲的愛心人;一九九八年「三好運動」,倡導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二○○二年「媒體環保日」,喚起媒體自律,還給社會大眾清淨的社會;餘如「世界佛學會考」,鼓勵人們研讀佛書,淨化精神內涵;「百萬人興學」,發心籌辦大學;「成立公益基金」,用於舉辦「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發揮道德力量,善盡社會責任。以上每一項活動,星雲大師及佛光山上下每一名成員無不善用智慧,竭盡心力,全力以赴,也總是能為芸芸眾生帶來更多平靜、喜樂、圓滿。
自從一九六七年佛光山開山以來,星雲大師都在每年春節前夕發表一篇告白,從未間斷,至今已有四十七篇之多。在告白裡,大師把佛光山上發生的重要事件一一道來,自然而流暢,像是一篇篇至情至性的詩讚,然而沉澱在扉頁之下的卻是建寺、辦學、傳道的苦心孤詣,和所付出的血汗與智慧。至於此中的頓挫與折磨,若非親眼閱讀到文件記載,即使身為佛門弟子且時有機會親炙大師風采如我者,也萬萬無法想像個中內情竟然包含了如許心酸!大師在創業告白中說了兩句話:「大海有平息之日,業海無止靜之時。」這是他一時的感嘆?還是在自我激勵?或許,是大師在對人間佛教的終身奉獻做出神聖的承諾!
讀到告白的後半部,時序已進入一九八○年代,那時星雲大師早已譽滿天下,而佛光山的弘法、教育及公益事業亦已攀上巔峰,一舉一動都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然而,大師在告白中的語氣不但感覺不出絲毫的驕慢,反而更多幾分謙沖自牧,體現出他慈悲為懷的泱泱大度。有一段時間,大師偶爾會應邀在電視節目中受訪,有一次他提出「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十六字箴言,意在匡正今日社會裡動輒大欺小、小抗大的對立歪風。他全力倡導化敵為友和有容乃大的祥和觀念,決心「把歡喜布滿人間」。時至今日,佛光普照,法水長流,早已越世界各洲,跨海峽兩岸,但是,星雲大師並不為已足,依然念茲在茲地要「將此身心奉塵剎」,才無負護持的使命。
近幾年來,大師患眼疾而影響閱讀,但是他不願放棄書寫反而自創「一筆字」書法,竟然在海內外大受歡迎。在《百年佛緣》書中,他以一筆字書法在篇章之首寫了許多名句,琳瑯滿目,字字珠璣,翻讀之間,不覺為之神往,其中有「日月長明」四個字,是大師在引喻佛陀的光芒,其實在弟子們的心目中它何嘗不正是大師偉大人格的寫照!又云「心美如華」,則是大師讚揚所有護持人間佛教的僧眾大德字句,原創者的慧心與明智委實令人歎服無已!
二○一二年,大師在告白中提到他回憶起前塵往事,直有「人生一瞬」之感,聽起來似乎透著幾分疲憊和倦怠;今年新春幾位同修結伴拜山,一抬頭就見到佛光山上豎起了「曲直向前,福慧雙全」八個筆跡熟稔的大字,大伙兒精神為之一振,我們知道大師又在運用巧思,把蜿蜒移動的蛇行當作素材來勉勵世人不憂不懼、不屈不撓,勇往向前!當然,我們更相信這位終身奮進,永不止息的一代宗師永遠活力充沛,神姿煥發,將帶領著世人走向幸福安樂的人生大道!
二○一三年三月十二日寫
・趙怡,一九五○年生,曾任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台灣通訊傳播產業協進會理事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現任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東森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執行長等職務。同時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致力於推動兩岸之間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