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320 探討佛陀與阿羅漢住世人間的本懷──從《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申論之
⊙覺明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印度知名佛教學者 S.R.Bhatt 教授指出,大約佛陀入滅之後一世紀左右,佛教更具活力生機,吸收一些思想和當前的思潮,佛教從深奧的高台座上,逐步邁向具理智和信仰力的廣大民眾。從歷史宗教顯示,在阿育王之後,佛教發展出新觀點且變成大眾化,佛教適應而傳遍全印度,並遠及印度邊境的國家。*1佛教走向人間,本是佛陀說法的真心本懷。
西方學者嘗試各種方法,將佛教歸類在他們所認知的範疇。有些人說佛教不屬於宗教,他僅僅是一門哲學。其他人說佛教不是哲學,是一種道德的規範。又有另一些學者,他們寫著關於佛陀,認為佛陀是理性主義者,也有持著說佛陀是實用主義者。筆者在閱讀許多西方或東方學者的佛教研究的論著或文章,除了擴展眼界以外,其中或有同意或不同意的看法,不在此文申述。但是其中一位學者的一段話,令我感動,在此摘取,引為借鏡。一九九三年,學者僧護(Saṇgharakshita)出版的一書《佛陀是誰?》(Who is The Buddha?)*2他對佛陀觀點的重新評估,是值得西方學者或虔誠佛教徒的關注。「佛陀是誰?」這個問題是佛教探討的核心。學者們繼續爭論,究竟那些傳統經典記錄關於佛陀的言行,是否真有其事呢?但是對於追隨佛陀腳步的人們,這些事實是他們精神的道路。許多佛傳,兼含大眾化或學術性,從以前到現在都陸續出現,這些著作當中,有的的確具有著教育性、知識性和啟發性的作用。所以我們擷取佛陀生涯中重要的事件,以佛陀為例,作為追求的理想目標,我們也可努力達成。
本文是筆者以佛光門下三十幾年僧團親歷親證,佐以印度十年去體驗佛陀兩千六百年前的踏足的軌跡,所遺留人間可見的言教。人間佛教的主題研究,在台灣或大陸,早已有所研究基礎和成果,主要是以中文文獻資料為主;甚至西方學者也開始做專題探討,則以英文和梵巴文獻為主。但是,筆者發現在印度的佛學學術研究領域之中,多半停滯在傳統教理哲學式的探討,當然以梵巴和印英資料為主。故筆者植基於諸多學者研究基礎和成果之上,結合梵巴和中英文獻資料,在此研究脈絡,以歷史學和教義內涵,做建構連結。從佛陀時代到今天,人間佛教在時間的變化;從印度至世界各國,人間佛教在空間也有地域性的共性與不共性的展現;「人間佛教」的蘊含意義,值得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甚至二十世紀半葉以後以科學方法做跨領域的討論。
本文目的是從星雲大師近著《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為基礎,進行探勘星雲大師的重要觀點,並企圖透過原始教典作為論證史料文獻。星雲大師肯定當代倡導人間佛教和實踐成果,是承自佛陀整體蘊含的思想,是和佛陀對人間關懷的態度一心相應,宛如回歸佛陀時代;並有承先啟後的時代因緣意義和重大貢獻。
星雲大師將數十年來所提出人間佛教的理念、學說與實踐方法,又再度做一全盤與深度的總結,出版《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3一書。大作共分六個章節:一、總說,二、佛陀的人間生活,三、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四、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五、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六、總結。
大師撰文之目的是為重整如來一代時教,重新審視佛陀最初說法的本懷,藉由人間佛教的倡導,去爬梳佛陀根本教法與化世精神,藉此釐清各種歧見異說,並做統合,目的是讓佛教重新走入人間。佛陀當初的開示、教法,落實於生活,深入普羅大眾,使人間幸福,此乃佛陀降世說法的本懷。星雲大師在總序論證:佛陀原始的教化──苦、空、無常、無我,人間佛教對於佛陀的本懷、真理的解釋,是給予人間希望,一切法爾如是,對人類是有增益的。佛陀對人生宇宙的解說,逐漸由科學一一證實;唯,佛陀的證悟智慧與境界,恐需更長時間。
在〈總說〉,星雲大師主要有兩個論證及揭櫫其論說此文之旨趣與目的。
論證一:
「佛教」本來就是佛陀對「人間」的教化,並解決人間問題,增進人間的幸福與安樂。故經云「降誕世間、示教利喜」為佛之本懷。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也就是佛教的全部。
論證二:
「佛教」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何以還特揭「人間佛教」一名,更標榜「人間」兩個字呢?
星雲大師在〈總說〉,分成四章,闡釋如上的問題並論辯之。
(1)佛陀指示人生明確依歸和指標是「五戒十善」。「人間佛教」自此開展。人道能完成,佛道乃完成。
(2)人間佛教的信仰是真正符合「信實、信德、信能」的宗教。我們弘揚人間佛教,應該著重在宣說佛陀證悟的真理,如緣起、中道、因果、業報,乃至無常苦空等人間所需要的義理。
(3)佛陀化世的精神與特質,如「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時代性」等。
(4)人間佛教四項基本充分要素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5)佛教在行事上,在義理,如:三法印、四聖諦、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等,需「單純化」,切忌過於談玄說妙,將讓佛教提早消滅,不能利益佛教,故主張回歸佛陀本懷──信仰、修行單純化。人間佛教必定能符合當今人心思潮。
(6)人間佛教提出四個宗要:「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間因緣、心意和樂」,才是人間佛教。
(7)人間佛教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作為終極之核心理念,並重建之生命價值觀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如果沒有菩提心,就無法修學菩薩道;唯有發菩提心的人,才堪任人間佛教的責任,才堪弘揚人間佛教。
該書創作之旨趣,在於星雲大師把人間佛教的過去、現在、未來,做一個多面向的回顧與展望,主要也是希望藉此提供教界大眾,對人間佛教的思想內涵、精神特質、發展脈絡及弘化方式,都能有個清楚的認識與了解,並且回歸佛陀的本懷。提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主要希望佛教界的大德們能共同信仰,共同昇華,共同和佛陀同在。
佛陀真確在人間證道嗎?
星雲大師寫過一首新詩:〈佛陀,您在哪裡?〉*4他也問「佛陀究竟是什麼樣的本來面目呢?」這首詩,是屬於「不問自說」的經典類型,充分表現星雲大師七十五載修行與佛陀的會通的宗教體驗。近日,又發表長篇散文〈佛陀住在哪裡?〉*5闡述自身遍尋佛陀的體證,認為佛陀就住在感應道交是虔誠信仰心,強調要反觀自照,始能見佛密意,進而體會世間萬象,卻要不執於形相。看見佛的法性真身的悟境,並能自依止的情操,湧現人間佛教當回歸佛陀時代的篤定與使命感。筆者在本文,回應大師的回歸佛陀時代論證佛陀真確在人間證道。分成幾個層面來討論,首先是從初期經典文獻,探索佛陀的真實性及是否出於人間? 第二是從修證的內涵來討論與比較。佛陀與阿羅漢悟境與發心之差異,探討佛陀在人間證悟後的修道本懷與目的為何?
佛陀,是神?是人?
世尊佛陀是否真實性存在人間的人?在南北傳《阿含經》群中,略舉數則經典文獻記載。
某日,佛陀正行腳遊方教化,途經烏卡塔(Ukkaṭṭhā)和斯大威(Setavyā)這兩地之間。多那(Doṇa)婆羅門驚見佛陀並尾隨其後,目睹其走過之路,所留之「千輻輪印,齊輻圓輞」,甚覺不思議,世間前所未見。內心疑惑,「他」究竟是神還是人呢? 佛陀回應如下:
婆羅門,如果我的染汙煩惱尚未摒除的話,我可能是神,或是天人,或是精靈,或是人類。我已經如斬草除根一般,完全斷煩惱,將不受後有。猶如藍色的、紅色、或白色的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我出生在世間,成長在世間,但已經超凡於世間,不受世間的染汙。記住我正是一位覺者。*6
這一段話顯示,佛陀的身分:
(1)佛已完全斷除煩惱,不再生死輪迴。如斬草除根。
(2)佛自己表態:我出生、成長在世間。然,他是超凡於世間的一位覺者,不再受世間的染汙。卻猶如蓮花,出汙泥不染。
這證明悉達多太子修行有成,以無漏無汙染心,再轉入凡塵,保有覺者之力。故《增一阿含經》記載,「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7
《長阿含經》更明確記載諸佛皆父母所生:
毗婆尸佛父名槃頭,剎利王種,母名槃頭婆提;尸棄佛父名明相,剎利王種,母名光耀;……我父名淨飯,剎利王種,母名大清淨妙。*8
又在南傳《巴利律典》記載佛陀所穿袈裟的具體尺碼,長九指距和寬六指距。一指距約九英吋,就是二二點八公分。所以長約二○五點二公分,寬約一三六點八公分。經文所描述「丈六」金身,約一丈六尺,就有四百八十公分。這樣的高大身軀,恐是後來鎔鑄佛像的高度。佛陀之堂弟難陀(Nanda),英姿挺拔,唯身長略矮於佛約七點六公分。*9因之,他常穿著與佛同尺寸之袈裟。導致,曾有長老比丘將難陀誤認作佛陀。於是,他們抗議,為何尊者難陀穿著和佛陀一樣尺吋的袈裟呢?*10佛陀與難陀兩位堂兄弟之身高比較,在數字上相當具體且明確,足以證實肉身的實在性。雖然,經典並未指出佛陀的實際身高。
關於佛之身相,諸多西方學者、生物學家針對經中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深入研究,例如:德國學者 F. W.K. Muller、W. Schulze、E. Sieg、W. Siegling、E. Leumann、Reichelt 及 F. Weller,法國學者 S. Levi、Benveniste 和 Senart,比利時學者 W. Couvreur 等等,*11此乃屬佛也屬神通自在,以變化身隨類示現六道眾生的相,去度化一切眾人天所示現的佛相。三十二相,涉及身材的項目如:(十一)身廣長等相、(十四)身金色相、(二十)大直身相。*12八十種好,就有如下:(五二)身體長大端直。其中,所提及的身廣長等相,提到佛身縱廣左右上下,其量全等,體分高寬、上下均等,周匝圓滿,如尼拘律樹。*13每一種「相好」都是佛陀往昔圓滿每一種利益眾生的功德而報得的殊勝。然,卻並未直指肉身的佛在人間的實際具體的身長高度。
另一處經典記錄,也能明證佛陀真確現實生活裡的人類。世尊在大般涅槃前對波斯匿王教示:「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14也當有生、老、病、死。他亦有頭痛之疾,經載:「如似石押,猶如以頭戴須彌山」。*15也曾背疾,*16有喜、怒、哀、樂等。一天,弟子阿難至世尊所,以兩手按摩世尊足,以口鳴住其足上。心有不捨,對世尊說:「天尊之體,何故乃爾身極緩?今如來之身,不如本故。」*17世尊回曰:「如是,阿難,……所以然者,夫受形體,為病所逼,若應病眾生,為病所困,應死眾生,為死所逼。今日如來年已衰微,年過八十。」*18阿難聞語,悲泣不已。是時,世尊漸漸乞食到波斯匿王舍,就在當時,波斯匿王門前,有故壞車數十乘,捨棄一旁;阿難見到此景,對佛世尊曰:「此是波斯匿王車,昔日作時極為精妙,如今日觀之,與瓦石同色。」世尊對他說:「如是,阿難!如汝所言,如今觀所有車,昔日之時,極為精妙,金銀所造,今日壞敗不可復用;如是,外物尚壞敗,況復內者。」*19他由一名實實在在的人,自覺成道,稱為覺者。佛陀的肉身,一樣依著生命緣起之理,歷經人類的生老病死之苦。
如來自覺世間
南傳巴利經典:
一位獨一無二的有情眾生,一位非凡的人,為眾多有情的利益,為了眾多有情的快樂,來到這個世間;一念悲心為了利益世間,為帶給人和天的快樂,他來到世間。誰是這位獨一無二的人呢?他是如來(Tathāgata),最崇高的,正等正覺者。*20
又《增一阿含》有記載: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穩眾生,憫世群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Tathāgata arahaṁ sammāsambuddha),是謂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穩眾生,憫世羣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21
兩段經典字句,重點是一,明白指出:佛陀有獨特非凡之處。降生世間,是為了一念悲心,也為利益世間,帶給人與天之快樂。與凡夫輪迴之不共處。
「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22又,如來雖生於世間,在成長於世間,也在出世間行道,但,不為世間煩惱所染著。此亦說明,凡夫在人間的苦痛,在於佛如來是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如前文所引經文。這亦說明第二不共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自覺世間,亦為他說,如來知世間;如來自覺世間習;如來自覺世間滅,亦為他說,如來世間滅作證;如來自覺世間道跡,亦為他說,如來修世間道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知一切世間,出一切世間,說一切世間,一切世間如真……」*23
當他發出離心修道之始,即起於對生命產生疑惑之時,所以為尋求人類問題的根源和解決之道,乃在人道修行。這正是「如來自覺世間」佛陀的大悲心的深度和廣度,是不可測量和不可思議的。「亦為他說」,就是為何佛陀選擇在人間悟道而非其他道?傳布其教法也以人道為主要對象而非其他呢?佛陀希望一切有情應該得到究竟歡喜快樂,獲得利益且內心滿足。
根據以上的初期經典及律藏的關鍵記錄,佛陀被證明歷史上的人覺悟成道,歷經兩千六百年以上的學者研究,將他的悟道前這一人生,撰寫成各種佛傳或有添增傳說,也是正常之舉。
在此筆者要用一點小篇幅,證實佛陀此一生的小檔案:以下綜合平川彰的研究,「如來世間生」:
然而,在佛陀在世時,仍有發心住世的同悟道的聖者流──阿羅漢及辟支佛,是如何住持佛法與度化有緣人,以其悟道之能力與發心的深度與廣度,與佛陀有何差別之處?他們選擇不入涅槃,卻留世化益人間,究竟是為何?以下將進行初期經典文獻的探索與論證。
佛陀與阿羅漢弟子
「Moksa」是解脫生死輪迴而得自在無束縛,這種修行目標是佛教以前,佛陀從當時婆羅門、外道的修道方法與理想目的,做徹底檢討與修正、批判。因此,菩提樹下悟道所證得境界稱作「無上正等正覺」(anuttara samāsambodhi,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相對於聲聞之悟(sāvaka-bodhi)或緣覺之悟(pacceka-bodhi),是有證悟境界與目的共性與不共性。弟子聲聞證悟境界分成三個階段:(一)最初證悟是凡夫到入聖者之流,(二)初果到三果之證悟,(三)四果阿羅漢,乃最高證悟,是「出世間」的「無漏」,堪稱「聖者」。*24
《雜阿含》引證佛陀和阿羅漢慧解脫者不同之處,來襯托出佛陀自覺世間並通達無上菩提,在未來世,化導聲聞而為說法。聲聞因之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
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25
阿羅漢有兩種類型:「一輩為滅,一輩為護。所謂滅者,自憂,得道即取泥洹;護者憂人,度脫天下。」*26
當即證入涅槃者,屬於「滅」者流阿羅漢,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僅以了脫生死,取得涅槃為究竟,此稱滅者,即所謂自了漢。此輩稱「滅阿羅漢」,是即臨命終般涅槃。
「護」者流阿羅漢,屬於憂天憫人之輩,心懷度脫天下蒼生之志。此輩稱「護阿羅漢」。
證得阿羅漢果位,在漢譯《阿含經》群及南傳經律記載得知,阿羅漢必定親證「厭、離欲、滅盡」,佛陀教導多聞聖弟子,如實正觀五蘊非我,要「厭患」色,則「離貪」,若離貪,則「心解脫」。當解脫之時,即生「此為解脫之智」。*27進而明白「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故,阿羅漢即是證得涅槃,不再六道輪迴。就是屬於「滅阿羅漢」。
在「不受後有」的新詮釋,稱作「了生脫死」。在初期佛教文獻,對於世尊與諸聖聲聞弟子已證阿羅漢果位者,均有行住坐臥,自在活潑,與凡人無異。對於臨命終的捨與留壽或捨命的記錄,唯在南傳巴利本《大般涅槃經》與漢譯《遊行經》有生動記載:
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然如來修習四神足已達到極頂,如車……如來之壽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28
佛陀乃如是三度告訴阿難。然而,阿難之心為魔所覆蔽,未曾洞察了解世尊之明示。故未曾請佛住世,未曾請轉法輪,說:
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憫此世間。*29
佛與阿難的對話,有兩個重點是:
1.世尊生死自在,去留自在。如來可留壽一劫或一劫以上。留壽住世的必要因緣條件是,佛已修至充分圓滿之「四神足」。四神足的修行成就,有諸多不同解說。*30總結,經由定慧均等修行力與成就,神力充沛,所願皆得,已經達到「如意自在」的神通力。
2.世尊住壽一劫,目的是為人天利益、幸福與慈憫世間。魔王波旬正在其時,現身與佛對話,請佛入滅「現在,應般涅槃之時!」而世尊自知時候未到。從佛、魔彼此對話的內容看,得知世尊的留壽三個月之因緣,乃因佛陀仍對於僧團四眾弟子,尚未嫻熟明辨世尊之法,何況隨學修行、善持護法等呢? 弟子是否圓滿其法,才是佛陀決定入般涅槃之時節。
惡魔!若我比丘聲聞弟子眾,尚未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未能宣示妙法之時,惡魔!我將不般涅槃。……
若我比丘尼聲聞弟子眾(同上文)……
若我優婆塞聲聞弟子眾(同上文)……
若我優婆夷聲聞弟子眾(同上文)……*31
世尊對惡魔說:「惡魔!汝且安心!如來之般涅槃應已不遠。後三個月,如來將般涅槃。」*32
3.世尊自在掌握入滅是在三個月後。此一記錄也出現於漢譯《遊行經》*33及《大般涅槃經》*34之中。
4.令法久住世間,是為眾生之幸福安樂。
世尊之捨壽行前,叮囑阿難將毗舍離附近的比丘召到大林重閣講堂,他要對眾說法。在這次說法中,佛將自己以往所說的教法作了總結和概括。
然者,諸比丘!我所知及為汝等宣說之法,汝等應善理解、實踐、修習、宣布,令此梵行,長續久住,此則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憫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35
然,什麼是利益眾生的幸福之道呢?
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者何耶?此即:四念住、四精進、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36
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四十卷亦載:
我已結集牟尼教,為令正法得增長,久住利益於世間,饒益眾生離諸惑,無羞恥者已折伏,有慚愧者皆攝受,所作利益事已周,今我宜應趣圓寂。*37
5.不忘初衷與最終的目的是如一。
從《阿含經》或《律藏》所載,回顧佛陀最初證道涅槃時,最初感於眾生對於緣起法甚深難解及顛倒妄見等習氣,不欲傳法。
我今已得此無上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息滅、清淨,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眾生……依彼異見,各樂所求,各務所習,是故,與此甚深因緣不能解了;然,愛盡、涅槃倍復難知。我若為說,彼必不解,更生觸擾。……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復說法。*38
當時,佛因梵天三次殷勤勸請,遂開佛眼,觀視世界,了知眾生之垢有厚、薄,根有利、鈍,教有難、易;易受教者,畏後世罪能滅惡法,出生善道。譬如優缽羅花、缽頭摩華、鳩勿頭華、分陀利華,或有始出汙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與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開者,然皆不為水所染者,易可開敷;世界眾生,亦復如是。
爾時,佛乃告梵天,「吾憫汝等,今當開演甘露法門,是法深妙難可解知,今為信受樂聽者說,不為觸擾無益者說。」*39佛陀一念基於慈憫眾生,遂展開一生四十餘載的說法利生工作。此乃稱作有餘依涅槃。《瑜伽師地論》第九卷:
於現法中,於有餘依界,證得現法涅槃。彼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乃至有識身在,恆受離繫受,非有繫受。此有識身,乃至先業所引壽量,恆相續住。若壽量盡,便捨識所持身。此命根後所有命根,無餘永滅,更不重熟。*40
此乃說明,世尊在有情世界,雖有情識之色身,但不受繫縛。由於業之感召壽量。就是指有餘依涅槃。就是不急入涅槃,憐憫眾生,發起大悲心,大開甘露法門。意指「護」輩阿羅漢,「護者憂人,度脫天下。」
佛陀證道後,在波羅奈斯鹿野苑首度法筵,度五比丘,又該城再度耶舍為首富商長者子,共有五十五名出家為比丘,他們都修證為阿羅漢果。連同世尊佛陀當時佛教僧團共有六十一位證果阿羅漢。世尊為教化民眾,佛派遣六十名弟子開始遊方度化,絕不能為自己的安樂,囑咐弟子只能單獨各自路線,避免兩人結伴同一行。
諸比丘!我解脫天、人一切羅網。諸比丘!汝等亦解脫天、人一切羅網。諸比丘!去遊行!此乃為眾生利益、眾生安樂、哀憫世間、人天之義利、利益、安樂,切勿二人同行。諸比丘!教說初善、中善、後善,且具足義理、文句之法,顯示皆悉圓滿清淨梵行。*41
佛叮囑中,成為重要定型句: 「為眾生利益、眾生安樂、哀憫世間、人天之義利、利益、安樂」。這就是佛陀的最初與最終的本懷與目的。若佛陀最初為了解決自身的生命困惑而出離修道,也為了眾生的尋找真正究竟的幸福。佛陀為了讓更多大眾獲得正法,要求當時在世間僅有的六十名阿羅漢,獨自去遊方,就是將佛法廣為流傳到人間裡,注入更多人心之中。這種在佛陀最初的心中所規劃的佛教僧團的教化活動,就是讓世間的人都能認識他所悟道的內容,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有情與無情的關係是互相依靠,緊密關聯的「緣起」之因果定律。
再者,在繼續探究佛陀以外之阿羅漢命終之時,是否生死自在,選擇直入涅槃或是「留多壽行」的討論,關於這些討論出現在《大毗婆沙論》第一二六卷:
云何苾芻留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42
此處,說明阿羅漢由於神通心自在的成就,在定起心念口言,獲得當生憑藉「富」異熟果,「轉招」「壽」之「異熟果」。也在《俱舍論記》第三卷,進一步闡釋,阿羅漢具足六種特勝,才能留多壽行。六種即:(1)人勝,(2)解脫勝,(3)修習勝,(4)福田勝,(5)依止勝,(6)轉業勝。*43
又為何因緣,令已獲具解脫之阿羅漢,神通自在,隨心所欲,發起正願,「廻入」邊際第四禪定。再從定起,如願皆知,更隨欲知義。據《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第一七八卷:
三因緣故,一、為饒益弟子故;二、為住持佛法故;三、為知世間安不安故。*44
由此三種條件,得知這也屬於「護者憂人,度脫天下。」就是是覺者聖者阿羅漢,不貪入滅寂樂,有三種目的。第一:為「饒益弟子」,如上所述世尊入滅前將教化四眾弟子視為該生重大任務,未完成絕不入滅。第二:為「住持佛法」,如世尊入滅前說:「我所知及為汝等宣說之法,汝等應善理解、實踐、修習、宣布,令此梵行,長續久住。」第三:為「知世間安不安?」,如上所述世尊入滅前,所牽掛「慈憫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
已證俱解脫阿羅漢弟子,選擇留壽住世的案例,根據宏觀整理收集,*45如佛陀入滅前,有阿羅漢弟子不忍見佛入滅,先行入滅。如:典型聲聞大弟子舍利弗等。但,像大迦葉欲令正法久住,勸請阿羅漢們勿取泥洹。*46這些護輩阿羅漢,就是以蒼生在世間安與不安為掛念,而願留壽人間,奉獻自己的智慧與神通力。
結語
上述從經典檢視佛與弟子阿羅漢果位者,已證涅槃,不在六道輪迴。然,佛與阿羅漢一念悲心起,為除眾生苦,以其功德力,留壽人間,就是菩薩道的精神。在第二章〈佛陀的人間生活〉,*47就是記錄佛陀在人間出家修行、成道過程、及弘法度眾等真實事蹟,也將一生言教,被結集在阿含經與律典之中。佛陀的人間生活是悟道者的生命,在人間以法為生活,不染著,是超越無對待、對立的煩惱心。佛陀在人間的生活是人間佛教的學習者的典範生活。星雲大師更特別強調與讚歎佛陀的人間性格之一,在於我不自讚毀他,且不讓弟子或信眾以他自己是天下第一,反而謙沖自牧,自認「我在眾中」,是眾中的一個。此處,強調自他關係的重要性。更要珍視每一生,具足佛性是獨一無二,平等性。因此,「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表明信仰真理最主要的是信仰自己,開發自性的慈悲、智慧。教團是以法為中心,重視,並且提出學道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此等認識法的核心原則,更充分展現佛重視法的態度。
星雲大師更在〈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揭櫫世人學佛之教義,經常錯解其蘊含的原本中心。於是,大師針對苦空無常,提醒了我們並非落入悲觀或樂觀之兩端,更應積極於人世間建立法的正見與實相觀。更是破除吾人病苦的恐懼執著,也要我們認識生老病死的生命輪迴,如自然循環不已;依據佛陀之意,從生、老、病、死,藉假修真,完成悟道,今生行善結緣,自然有來世的富樂。大師更對於善演譬喻空有不二之真理,世間生滅無常現象,法無定法,修正改善。無常讓人珍惜擁有、因緣,也更珍惜人際關係。*48除以上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之外,星雲大師也進一步詮釋大乘佛法的六度萬行,就是讓人生能圓滿。進而強調人間佛教應提倡緣起中道,正是佛陀所說、所行。*49大師提出人間佛教對「了生脫死」重新給予觀念之澄清:「真正的了生,應該是對生不要執著,不要計較,不要貪戀;對死亡不要懼怕,不要認為死就是毀滅。」*50大師認為平常心看待生死就是了生脫死。「了生脫死」的佛陀本懷,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大師強調:「如果沒有菩提心,就無法修學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佛陀住持正法的本懷。*51
大師呼籲:「當今佛教徒除了不應抱持自修自了的心態,也不要事事求佛、拜佛、念佛,一味祈求佛陀的賜予,因為這些都還是建立在貪求上……真正的信仰是發揚的人間佛教信仰精神,要能犧牲、奉獻,實踐佛法、普渡眾生的菩薩道。」「人間佛教就是要發菩提心,能發菩提心才是人間佛教;所以要行佛,不要光是求佛、拜佛,行菩薩道才是真正的佛陀人間佛教的精神。」*52
因此,本文論證星雲大師所證成人間佛教就是還原佛教面目,應認識佛陀的究竟樣子,絕非一個知識分別的世界,佛陀是覺者,是真理的體現者。佛陀廣大無邊證境,泯言絕慮,非心思意想可得。以當今社會,人們希求幸福人生,人間佛教萃取佛陀的教義,重視在人間發心,傳遞安樂與利益給更多的人,此乃星雲大師撰寫該書的旨趣,更是筆者從經典論證佛與阿羅漢弟子為眾留壽人間的目的。
(發表於二○一六「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圓桌論壇)
【註解】
*1S.R.Bhatt: Introduction, Mahendra and P. Mittal compiled, Buddhist Sects and Philosophies.
*2Saṇgharakshita,Who Is The Buddha ?( London: Windhorse Publication, 1995), p.7
*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總說〉,《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一期,二○一六年一月,頁八─二七。星雲大師口述,妙廣等記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高雄:佛光出版社,二○一六年。
*4星雲大師:〈佛陀,您在哪裡?〉,《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二○一三年九月九日,瀏覽日期:二○一六年三月十一日,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19825.
*5星雲大師:〈人間系列:佛陀住在哪裡?(上、下)〉,《人間福報》「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二○一六年六月十二日至十三日,瀏覽日期:二○一六年七月三十日。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38886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38932
*6Bhikkhu Ñāṇamoli:The Life of the Buddha: According to the Pali Canon. Kandy,(Sri Lanka: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2)p.187-188.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四卷,《大正藏》第二冊,No.0099,頁二八上。
*7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ㄧ阿含》第二十六卷,《大正藏》第二冊,No.0002,頁六九四上。
*8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第一卷,《大正藏》第一冊,No.0001,頁三中。
*9經文說四指寬,一指寬約一點九公分,四指寬七點六公分。
*10巴利《律典‧經分別》,波逸提九十二(Vin. Sv.Pāc.92) ; Bhikkhu Ñāṇamoli, p.196.
*11〈佛身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最後瀏覽日期:二○一六年八月三日,http://vajrayana.asso.fr/Chinois/Theories-C/Buddha/Buddha_body/Buddha_body01-C.htm
*12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第四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頁九○上─九一上。
*13唐‧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大正藏》第六冊,No.0220,頁九六八上─九六九上。
*14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卷,《大正藏》第二冊,No.0125,頁六三七中。
*15佛陀自述前世的一段因果曾是羅閱城的小漁村,是一名八歲孩童,由於在岸上觀看捕魚者傷害魚類,見死卻生歡喜心,遂有今生頭痛之患。出自《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卷,《大正藏》第二冊,No.0125,頁六九三中。
*16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七百二十七卷,《大正藏》第二冊,No.0099,頁一九五中。
*17同註*16。
*18同註*16。
*19同註*16。
*20《增支部》AN PTS. 1, XII P.22.
*21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第三卷,《大正藏》第二冊,No.0125,頁五六一上。
*22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第二十三卷,《大正藏》第一冊,No.0026,頁五七五上。
*23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第三十四卷,《大正藏》第一冊,No.0026,頁六四五中。
*24水野弘元著,惠敏譯:《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二○○○年,頁一二五─一二六。
*25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七十五卷,《大正藏》第二冊,No.0099,頁一九中。
*26吳‧居士支謙譯:《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大正藏》第一冊,No.0020,頁二六三上。
*27Bhikkhu Ñāṇamoli,見諦、牟志京譯:《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的一生》,台北:橡樹林,二○○六年,頁七○。
*28通妙譯:《大般涅槃經‧第三誦品二》,《南傳大藏經‧長部》,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一九九四年,頁一九七。
*29同註*28。
*30四神足,一說: 即: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陳義孝編:《佛學常見辭彙》)二說:由欲與行的奮力所成就三摩地之神足、由勤(活力)與行的奮力所成就三摩地之神足、由決心與行的奮力所成就三摩地之神足、由觀與行的奮力所成就三摩地之神足等。(漢譯莊春江編:《阿含經辭典》,一‧四版) 。又,《瑜伽》十四卷載,為欲住心,為得勝定,修方便者。心住如意,能生長門。(朱芾煌:《法相辭典》字庫),最後瀏覽日期:二○一六年一月三十一日。http://dictionary.buddhistdoor.com/chi/word/30423/%E5%9B%9B%E7%A5%9E%E8%B6%B3
*31通妙譯:《大般涅槃經‧第三誦品二》,頁一九八。
*32同註*31。
*33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遊行經》第二卷:「佛自知時不久住也,是後三月,於本生處拘尸那竭娑羅園雙樹間,當取滅度。……佛即於遮婆羅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壽。」(《大正藏》第一冊,No.0001,頁一五下)
*34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第一卷:「于時,魔王如是三請,如來即便答言:『善哉!我於往昔,在尼連禪河側,已自許汝,以四部眾未具足故,所以至今;今已具足,却後三月當般涅槃。』……爾時,世尊即便捨壽,而以神力住命三月。」(《大正藏》第一冊,No.0007,頁一九一下)
*35通妙譯:《大般涅槃經‧第三誦品二》,《南傳大藏經‧長部》,頁二○六。
*36同註*35。
*37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四十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1,頁四○八下。
*38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第一卷,《大正藏》第一冊,No.0001,頁八中。
*39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第一卷,《大正藏》第一冊,No.0001,頁八下。梵天三次勸請佛說法,也出現在南傳巴利《律藏‧大品六》。
*40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第九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頁三二一下。
*41通妙譯:《律藏‧大品誦品二》,《南傳大藏經‧律藏三》,頁二八。
*42唐‧玄奘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第一百二十六卷,《大正藏》第二十七冊,No.1545,頁六五六上。
*43唐‧光述:《俱舍論記》第三卷,《大正藏》第四十一冊,No.1821,頁六一中。
*44唐‧玄奘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第一百七十八卷,《大正藏》第二十七冊,No.1545,頁八九五上。
*45宏觀:《阿羅漢留多壽行之研究》,《全國佛學論文二十四屆論文集》,二○一三年,頁四。
*46《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三十九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1,頁四○二下─四○三下。
*47星雲大師口述,妙廣等記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高雄:佛光出版社,二○一六年,頁五三─九三。
*48同註*47,頁九六─一一八。
*49同註*47,頁一二六─一三○。
*50同註*47,頁一三二。
*51星雲大師口述,妙廣等記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頁四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總說(一之五)〉,《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一期,二○一六年,頁二三。
*52星雲大師口述,妙廣等記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頁一三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三、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三之五)〉,《人間福報》「人間佛教藝文‧學報綜合」版,二○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