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6 佛光山的人間佛教

慈惠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

什麼是人間佛教?不管是台灣或是大陸佛教界,一直說人間佛教是佛光山所提倡的。實際上,這個名詞在大陸是從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長者開始的。因為趙樸老一直很強調,這個時代的佛教必須要一個「人間性的佛教」。我追隨大師參與大陸各種活動時,跟樸老也常常接觸。感謝樸老對我很好,他不嫌棄我這個後輩,寫了不少字送給我。我也覺得樸老非常務實,是個很了不起的長者,他是真心希望把佛教落實在人間的人間佛教菩薩。

一、佛法真義

(一) 三業清淨的三好

人間佛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目前大家都認為佛光山是人間佛教的推動者,甚至是提倡者。首先從人間佛教的角度,來解釋佛光山對佛教的教義理念與實踐。佛光山最近常常講「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不但是在台灣,尤其在大陸,都獲得大家的認同。認為一個人本來就應該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不只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應該如此做,甚至所有的人都應該奉行這三好。

最近,日本木村清孝教授來佛光山,他特地告訴我,這三好實在很好,跟我講了很多三好的好及他的感受。我跟木村教授講:「老師!這個不是佛光山的口號,這是佛教的口號,這是佛法呀!因為在佛教裡面常講修行重在三業清淨,要修身業、口業、意業,這是最基本的修行方法,身口意三業修得好,就會成佛、會開悟。」所以,身口意三業,把它換成現代的語言,就是身體要做好事,嘴巴要說好話,心要存好心,百分之百是佛教的名詞與教義。

人間佛教就是用現代的人能受用的佛法、語言、現代的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表達佛法。這種表達方式,讓大家不去執著這是宗教或是地域,超越原來思惟的模式,而覺得做人本來就應該這樣做。這就是佛光山人間佛教對佛法的詮釋。三好,聽起來淺顯易懂,事實上它的思想根底就是佛法。

(二) 菩薩的布施──四給

開山以來,我們也推動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四給的理念,許多公司行號的老闆、董事長,都把它貼在辦公室內;甚至於叫員工每天早上要念。他們認為做生意,對顧客一定要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對方跟你做生意覺得很歡喜,跟你做生意有希望,大家才會常常與你往來。

用佛法的角度來講,「給」是菩薩道六波羅蜜的第一項「布施波羅蜜」。即是施與財物、衣食乃至佛法為本義,即是財、法、無畏等三施。意即為了幫助一切眾生,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或佛法給予眾生。所以,佛光山的人間佛教是百分之百佛說的、是經典中的教義。四給,佛光山也只是用現代的語言表達,讓任何人沒有宗教的執著,沒有地域的分別,覺得這是做人的本分,本來就應該要做的,所以他能接受、不會有成見。這就是星雲大師終生所奉行「給」的人生。

(三) 緣起法的集體創作

大師常講:「我在眾中」,我是大眾之一。既然我在眾中,他做的事情、想的事情、講的話,就要照顧到大眾能不能接受,這對大眾有用沒有用。人間佛教很重視大眾,我們自己也只是眾中之一。這樣的語言內涵代表什麼意思?佛教的緣起──眾緣和合。佛教的緣起,並不是要你花費多少理論去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去實踐、體證它。

最重要的是你認識緣起法之後,要以緣起法來看這個世間,以緣起法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做事做人,若忘記一切都是眾多因緣形成的,自我觀念太強、不能和眾,會走不出去的。若能感受成就是來自眾人的因緣,是緣起法、眾緣和合而成,就能走得出去「有緣走千里,無緣寸步難行」。換句話說,這就是佛光山弘法工作的共識──集體創作。

這幾天我們在辦活動,讓活動能順利圓滿,大家分工合作,即是集體創作。集體創作的觀念很強烈時,每一個人都會有使命感,不會覺得自己是渺小的。雖然大家都是眾緣中的一個緣,但是每一個緣都很重要。即使小小的緣,也是成就大事的重要條件。例如:一架波音七四七飛機,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也是一個緣,如果少了一個小小的螺絲釘,這架飛機可能就會出事。一架飛機能夠順利起飛,除了飛機本身的構造外,駕駛員乃至於地面、空中的各種條件和合,這架飛機才能正常飛行。所以,讓每一個人覺得即使我是一個小螺絲釘,都感覺到我是很重要的,不會因小而被忽略,就會自許要認真承擔、負責任。

昨天大師特別交代我,他說:「佛光山這半年來,連續的大型活動,每次都是幾萬人,廚房的人很辛苦,不是檯面上那麼樣的燦爛、熱鬧,你要到廚房去關心大家。」因為一個活動的進行完成,是背後有多少人共同來成就的事。

昨天上午在麻竹園法輪堂開幕式後,我到一樓看到幾十位義工在包便當,準備給來佛館參加神明朝山信眾的午餐。我問負責的淑惠館長:「你今天要包多少份?」他說:「六千份。」佛光山的各單位,這個單位六千份,那個單位六千份,這樣合起來幾萬個便當就出來了。而且分擔的人多,每一個單位做便當的過程越短,便當就愈新鮮、飯菜愈好吃。

不過,這樣子忙,這樣子辛苦什麼意義?這幾天我發現,你再忙、再辛苦,就是要讓這件事情圓滿成就。所謂的成就,即是大家的圓滿、歡喜、快樂。你覺得很有成就感,那麼再累、再辛苦,都不會覺得累了,而是覺得值得。昨天包便當的信徒,他們都是早上五點鐘,從屏東、台南各地方趕過來。這就是眾緣成就、集體創作成就弘法的盛事。

大師一再強調「我在眾中」。你要深刻地去感覺,凡事都是眾緣和合而成,這就是佛法的根本思想「緣起」──凡事都是因緣所生起。把它化入現實的生活中,化入我們的行為裡,是很重要的修行。彼此在工作、合作之間,或許有不愉快,可是你要感謝他,當作是逆增上緣;對我的障礙、對我的阻攔、給我的困擾,對我是一個很好的因緣學習磨鍊。因為我愈挫愈勇,每經歷一次,就學一次經驗,就會知道下一次怎麼做會更好。

我在佛光山負責籌設大學,要從哪裡開始籌設呢?從到教育部辦手續開始,接著是土地開發、建築房子。就像宜蘭林美山的山坡地開發,山坡的坡度是百分之三十六,幾乎是不能開發的地方;可是在這個艱巨的工作中,我們仍必須這樣做。因為什麼事情都要忍耐,才能成就百年樹人的教育大業。

佛光大學這麼大面積的山坡地開發,舉辦公聽會的時候,你要向村裡的人報告,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做、我要怎麼做、我未來會怎麼樣等等。村裡的人,他不會想到我們是來辦教育,是公益團體,他把我們當成廠商到這裡來做土地開發。我來這裡辦大學,他希望我們將來要有所回饋他們。在這些諸多的困難當中,我學習了很多。

現在蓋房子,對我已經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在這當中,就是一種修行的考驗,過了那些關卡以後,你會感覺很有成就感,我終於把這個障礙跨過去了,那種快樂是別人體會不到的。所以,在大眾之中,不但能感受到人家對你的因緣成就,更會覺得這是一所菩薩的道場。

(四) 佛道在眾生中求

所以,道在哪裡?大乘菩薩道在哪裡?在眾生身上,道在眾生身上求。《六祖壇經》裡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你離開眾生、離開這個世間,沒有菩提、沒有覺悟,你要找覺悟,就猶如覓兔角一樣。

在很多忙碌中,對自己是一個修行。所以,我想菩薩道難行要能行就在這裡。我們這麼多年齡不一樣的師兄弟,來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甚至於觀念也相差很多。所以光在這個僧團中,就是一個很大的道場,要修行的事情很多。

往昔,我在帶佛學院學生的時候,學院有烹飪課,三餐學生要自己煮。佛學院學生來自全世界二十幾個國家,學生會依自己國家的飲食習慣去配菜,所以每天吃飯,菜都很不一樣,這是印尼的、這是馬來西亞的。

有一次出了一道「苦瓜煮葡萄乾」,我沒有看過苦瓜煮葡萄乾,就問:「這個是什麼啊?」學生說:「院長,這個叫做創意。」我說:「對對對,這個叫做創意。」從中我想平常自己家裡吃飯會挑食,營養會偏差,可是在叢林的大鍋飯裡、大齋堂中,你沒辦法挑啊!苦瓜煮葡萄乾你也要吃,就是受不了,你也要吃。人間佛教就是在這樣的生活中去修行,與大眾的生活相處,才是大修行。

「我在眾中」,佛教的僧團講究要和合。僧伽,梵文‭ ‬Sangha ,就是一個和合眾。所以每一個人如果能夠認清,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的‭ ‬Sangha 裡生存,那你就會想辦法去和合大眾,要不然苦的是自己。‬‬

佛光山有一個修持中心,就在如來殿,如來殿的三樓是禪堂,兩邊有金佛樓跟玉佛樓,是男女眾的禪堂跟念佛堂。念佛堂,總有一個人在裡面念佛,二十四小時佛聲不斷;禪堂也是,隨時有人在參禪,除了定期提供僧眾參修外,也開放給信徒。佛光山徒眾如果工作累了,隨時都可以到禪堂打坐、念佛堂念佛。對信徒或出家眾,還有定期七天或四十九天的佛七、禪七修持。對佛光山的僧眾而言,動態的弘法是修行;靜態的念佛、參禪也是修行;在大眾中和合相處,也是修行,生活的本身就是修行。這些都是把佛陀的教法,落實在人間的佛教。

二、弘法方式的現代化

在教理上,我們做這樣的實踐,將佛法人間化;甚至於把佛法化成這個時代、這個世間能夠接受的模式、語言,把它弘揚出去。當然,人間佛教的實踐與推動,不僅僅是如此,舉凡文化、教育、慈善等弘法方式,我們也與時俱進將它現代化了。

佛光山為什麼把寺廟蓋在大城市的大樓裡?因為那整棟樓就是道場,熱鬧場中做道場呀!佛光山是第一個把寺廟搬到城市、大樓裡的寺院團體。當初到市政府去登記的時候,他說不能登記,為什麼不行?他說寺廟屋簷一定要有翹角,你這個寺廟屋簷沒有翹,不能登記為寺院。

為什麼要把山林裡面的寺廟遷到城市來?這個時代,是一個工作生活都節奏快速的時代,人間佛教要縮短距離、迅速將佛法推行到人間,就必須要這樣做。大師一直強調把山門打開,不但自己走出去,也讓人家走進來。本來佛法就是為人間講說的,你跟人世隔離,如何普度眾生?你不知道眾生,就完全沒有度化他的因緣。所以我們要把山門打開,讓人家走進來,讓自己走出去。甚至於大師也提倡,寺廟道場是七眾弟子都可以來的,寺廟道場所有的財產,都是四眾共有的。

三、制度管理

(一) 人事與淨財


在佛陀時代,對財物的管理是很相當的,有一套很好的管理法。僧團大眾分為:四方僧伽跟現前僧伽。哪些財物是屬於四方僧伽?哪些財物是屬於現前僧伽?現前僧伽,就是當地僧團所見的比丘、比丘尼,所擁有的是施主布施予現前僧之物,屬於當地出家眾一起共有。四方僧伽,四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者,所擁有的是這個國家或者全世界佛教的不動產物,例如寺舍、田園、僕畜等皆屬之。目前佛光山也是這樣。佛光山全世界的寺廟三百多所(包含佛光山),沒有一個建築物是大師的名義,全都登記在僧團的名下。過去,不管是大陸或是台灣,佛教之所以發生那麼多產權糾紛,就是因為產權登記是個人的。在國家法規裡,那一個人往生了,他的子女、親戚、第幾代親人都會來要求繼承,財物的糾紛、問題就接踵而來了。佛光山所有的產權,全部歸於佛光山寺名下,這是依當年原始佛教四方僧物跟現前僧物的管理方式,也使得佛光山在財產、財務制度等很健全。

(二) 異於傳統的師徒制

還有,佛光山在佛門倫理的師徒制也很特別。在佛教裡,當然師父度徒弟、徒弟度徒孫。佛光山沒有個人的徒弟,徒弟是佛光山的、是佛教的,信徒也是佛教的。佛光山常住的人,只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的弟子對第二代的,一律叫師父,沒有個人的師父,是大家的弟子、大家的師父。

過去,台灣寺廟中,有很多因為徒弟的問題,而發生糾紛。例如他有三個師兄弟,這三個師兄弟每人都各收了弟子,這三個師兄弟本來關係很好,可是因為收了弟子,弟子跟弟子間有了口角,就各別到他的師父那裡去投訴,這一投訴,導致師兄弟間的摩擦而關係破裂。所以,佛光山師徒制的管理法,是符合原始佛教僧團的規矩的。

四、人間的佛陀

為什麼叫人間佛教?讀過佛傳的人都知道,佛陀為什麼要出家修行?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他遊歷四城門,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現象,而生起修道的決心。悉達多太子修道做什麼?解決人的生老病死,這是他出家最重要的動機。由於這樣的動機而修道,最後證悟了緣起的道理,成為正覺的佛陀。宣示了苦集滅道四聖諦,為整個教義組織的綱要。

從這個地方來看,佛陀的出發點是為了這個人世間,因為人世間生老病死帶來的痛苦煩惱,佛陀想辦法要解決這些逼迫和煩惱,他所講的教法、教義、教學、教理,就是為了「人世間」。佛陀是一個充滿人間性格的人,他關懷人間、在意人間的憂悲苦惱等煩惱而修道。他的教法是人間的,人間佛教並不是特別另外建立的教法,佛陀修道、弘法的本質,就是為了關懷人間,讓人遠離煩惱痛苦而幸福安樂,即所謂的「示教利喜」。如果你去看原始經典,會發現佛陀對人的體貼、關懷是無微不至的。

(一) 對弟子的愛護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是西印度阿槃提人。他跟隨佛陀一段時間後,就回到自己的故鄉阿槃提弘法。迦旃延有個弟子叫億耳,是阿槃提國一位長者的孩子,跟著迦旃延出家,他一直很嚮往佛陀教法。有一天,迦旃延對他說:「有個商人的隊伍要到中印度去,你就跟著隊伍去看佛陀吧!」

迦旃延對徒弟是這麼體貼,安排弟子億耳去見佛陀。在佛陀的僧團這邊,聽說迦旃延的徒弟(佛陀的徒孫),今天要來看佛陀。佛陀就告訴阿難:「今天晚上在我的房間加一張床,給億耳睡。」

大家不能理解,這麼神聖、了不起的佛陀,對來自西印度邊疆阿槃提來的孩子、一個年輕的徒孫,怎麼可以讓他跟你睡在同一個房間呢?但佛陀說不要緊。後來他跟佛陀睡在一起,佛陀很親切地問他:「你們在阿槃提的地方弘法順利嗎?你的師父好嗎?」這個徒孫很開心,佛陀這麼關心我。

佛陀又問他:「你出家多久了?」億耳回答已出家多久。「受過戒沒有?」他說:「我只受沙彌戒。」「出家這麼久,為什麼不受具足戒?」「因為佛教的戒律要受具足戒,必須要有三師七證的大和尚,我們邊疆地區沒有那麼多大和尚啊!」後來,佛陀就制戒,在中國(國家的中心,指文明區域,對邊疆而言),比較有文化、文明的地方,授戒必須要三師七證,若是邊疆地區條件不具足,可以行方便法。

原始佛教中的佛陀,在戒律上的執行是這樣人性體貼,對於迦旃延的徒弟是這麼愛護,這個消息傳回阿槃提,迦旃延知道佛陀這麼關心自己,促使他更發心地在邊疆弘法。這種人情細微之至的關懷與對人性需要的關注,非常地人性化,這就是人間佛教。

(二) 對信眾的教導

我一直關注原始時代佛陀的各種行儀,他有一個很了不起的觀念,對於違背他的人,甚至於跟他持不同思想觀念的人,佛陀從不直接或者強烈地反對對方,他的態度都是很溫和的。

有一部《善生經》敘述,一位婆羅門的年輕人,叫善生童子,他每天一大早起來就會到海邊去禮拜六方,稱六方禮敬。有一天,佛陀又看到他在拜,覺得他拜得很無知、幼稚,一點意義都沒有。雖然佛陀覺得這是不對的,但他沒有指責,而是先讚歎:「年輕人了不起啊!每天都遵照你父親的交代,這樣的禮拜很好。」

接著佛陀告訴善生:「現在我告訴你,還有更好的方法。以後你拜東方的時候,想到你父親,感謝你的父親

拜南方的時候,想到你的母親,感謝你的母親。拜哪一方的時候,想到妻子、兒女、佣人,都可以成為你感恩的對象。」善生童子很歡喜的接受了,因為他覺得加上佛陀教導的內容,拜起來更有意義與功德。

(三) 對弟子的調教

佛陀在人間傳播佛教的過程,對每一個眾生的調教,不是用喝斥、責備,而是以溫柔、細緻、體貼鼓勵對待。坦白說,這是非常講究人性的。在《摩登伽女經》、《楞嚴經》中,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阿難是佛陀的侍者,是個很優秀的弟子,又長得很莊嚴。有一次阿難出去托缽,被一位叫摩登伽的女孩看上了,糾纏著阿難不放,阿難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阿難每天來回精舍、道場,他就跟著來了。

阿難的個性柔軟溫和,他沒有剛硬的力量去拒絕這女孩的追求,他很苦惱。後來佛陀知道了,就說我來處理好了。佛陀就叫人把摩登伽女找來,問他:「你跟著阿難有什麼希望?」他說:「我喜歡阿難,我要嫁給他。」佛陀答應他:「很好啊,阿難很優秀,你可以嫁給他。」僧團的人聽了嚇一跳,佛陀怎麼這樣講呢,這麼一個首席的大弟子,怎麼容許他跟一個女孩子在一起,佛陀接著說:「你要嫁給阿難,要先學習阿難平常的作息生活,才有辦法跟他一起過日子啊!」

摩登伽女聽後燃起無限希望,心想只要能跟阿難在一起,什麼條件都可以接受,就很高興地回答:「好!好!」佛陀說:「你今天開始到我這裡來,早上阿難打坐多少時間,你就打坐多少時間,阿難聽講佛法,你也照著這樣做。」為了追求阿難,摩登伽女天天跟著阿難的生活模式在僧團過日子。

每天聽聞佛法、修行、禪坐的摩登伽女,一段時間後,慢慢的悟道了;他覺悟到自己觀念的愚痴,不清淨與不應該。他跟佛陀說:「我知道了,我不應該用痴戀的心跟隨阿難,今後我會與他一起認真修道。」自然地,這件事情就解決了。

五、大師的方便智

大師常常講孔子的弟子顏回三八二十三的故事。聖人在調教眾生,看他什麼根性,就用什麼方法,這就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智慧。《大智度論》云:「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就是這個道理。

我從年輕時跟隨大師上佛光山辦佛學院,負責管理學生生活,執行學院規約,理所當然很嚴格,鐘一敲,你不來報到,就要處罰。一次,有一位學生跟我說:「老師,院長(大師)派我下山到高雄買東西。」我心裡懷疑:「師父很奇怪,家裡有其他徒眾,怎麼會叫學生去買東西?學院規矩明明規定學生是不可以出山門的啊!」但是學生說是院長講的,我當然沒有話說就放他去。

後來,師父告訴我:「我為什麼放他下山,你知道嗎?這個學生很想離開,不想讀學院了,因為他一直想外面比較好。」原來那個時候,在高雄剛好有美國白雪溜冰團表演,台灣人沒有看過雪,也沒有看過溜冰,他一直想要去看溜冰,如果不能去看,寧可離開學院。

在我管理學生的立場來說,絕對是NO,不但是NO,還會訓他一頓。可是,他跑去跟院長講,院長就讓他去了。但是大師也跟他說:「你可不能跟老師說你要去看表演,你要說是我叫你去買東西。」後來,那個學生因為大師讓他下高雄買東西,就沒有走了,終身安住在道業上。

修道上,有時候只是一點點關卡,一點點障礙,一旦突破了就海闊天空。我們常說,迷悟只在一念之間,如果那一念之間跨不過去,人生就不一樣了;如果有智慧的人,在這一念之間,用善巧方便幫助他一下,讓他度過這一關,他以後就沒事了。

大師這幾天常常在想,他覺得自己怎麼莫名其妙的就變成人間佛教呢?他說可能是他天生的人間性格,從小就關懷這個世間,哪怕一隻小狗、一隻小雞,他都很關心,也就是人世間的事情他都很用心、很在意的去關懷。我想就是大師這種人間的性格,使他在跟佛法接觸時,感覺到佛陀那種人間關懷的性格,與他非常相應,於是他就將佛陀的人間佛教大力地弘揚開來。

從佛陀的事蹟到大師所做的一切,人間佛教是真正有人間性的。對人間的弘法、修行,要照顧到人性的需要,明白人世間需要什麼,再給予佛法,他才能受用,他才會感受到佛法的殊勝美好,因此能夠用智慧、方便傳授佛法,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六、契合現代的人間佛教

各位老師都是研究佛學的人,在各個宗派中,為什麼我研究《法華經》,而你專長《華嚴經》?就像日本淨土宗,就有幾十個派系,此乃個人在浩瀚的佛法當中,找到與自己根器相應,又是當代人所需要的佛法所致。人間佛教就是如此!現代的世間需要人間佛教,需要佛法裡的人間性關懷,所以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

日本淨土宗法然上人有一本書,叫做《選擇集》,它被奉為宗派寶典。我起初很不以為然,一切佛法都是佛陀講的,為什麼要去選擇這個是好的,那個是不適合的。後來我明白了,他的選擇是針對當代的人,別種法門不適合他,要這種法門才相契。

從這裡,我們回歸到佛教經典的分類上面,佛陀的教法分成十二分教,又稱十二部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類呢?這是後來弟子在結集經教時,把佛陀一生說法的內容,分成十二類;這些類別都是佛陀在弘法度眾上,所應用的各種方便。十二部經有方廣、論議以及本生、本事、譬喻等;尤其「授記」特別有意思,它是佛陀告訴弟子,你這樣修行,未來將會成為什麼佛,出現於何世界。現在教學應該這樣子鼓勵學生,真的給他讚歎、給他期許、給他希望。

佛陀一生說法的方式很多,有多少眾生就有多少法門,為了因應這個世間,佛陀很善巧的觀機逗教,所以有十二分教。以上,是我對大師人間佛教的一點體會與感想。

    (刊於二○一六年三月《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二期)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