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12 星雲大師的「佛教經濟學」

劉立夫 中南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

提要:佛教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儘管蘊含著豐富的經濟學思想,但幾乎很少有佛教學者敢於正面直視「經濟問題」,造成了諸多的迷茫和誤解。星雲大師以其幾十年的弘法體驗,第一次以一個佛教高僧的身分,向公眾「開示」佛教的經濟觀念,可謂融世間法與佛法於一體,不僅「直指人心」,頓開茅塞,而且「理事兼通」,經世致用,稀有難得。十九世紀的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有句名言:「在每一筆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也許解決「財富原罪」是一種世界性的難題,但無論如何,「淨財」比「橫財」對人類更能增加「幸福指數」,應當是一條財富倫理的「通則」。我們需要廣泛傳播真正讓人類受用的「淨財」理念。在這個意義上,星雲大師的「佛教經濟學」無疑是現代經濟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星雲大師從「經世濟民」的高度綜合地看待經濟問題,用「聖財」、「淨財」來界定財富,用「因果法則」來指導「經商倫理」,並用「惜福」、「環保」來理財,這種佛教的經濟學思想不僅涵蓋了富蘭克林提出的「賺錢格言」,而且也顛覆了「韋伯難題」。今天,也許人們並不承認有所謂的「佛教經濟學」,但是看過星雲大師的相關論著以後,對於佛教的財富觀念、生財、理財之道,當一定不敢輕視。

關鍵詞: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 佛教經濟學

一、佛教有經濟學嗎?

(一)富蘭克林的「理錢祕訣」


「佛教經濟學」是正統的經濟學家所不承認的。人們習慣於西方語境下的各種經濟學理論,壓根就不會想到佛教還有什麼經濟學。按照學科的標準,一門學問,要嚴格地稱之為「學」,那一定得有理論上的系統性、規範性、自洽性,而且還得使用大量成套的專業術語。如十八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Smith),在他的《國富論》中,從「經濟人」和「一隻看不見的手」的角度,論證了財富、勞動、分工、稅收、商品、資本、利潤、殖民、重農主義、重商主義等經濟關係,為資本的市場運行建構了一座理論的大廈,史密斯也因此被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現在大學開的經濟類的專業課程,無論是國際貿易、金融學,還是保險學、財政學、發展經濟學等等,每一門課程都很「專業」,都有嚴格的「學術規範」,非花上幾年的工夫是難得入門的。

其實,經濟學也就是關於財富的理論,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本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就說明了這一點。所謂資本的增值,說白了就是「賺錢」,要是經濟學不能增加財富,不能讓人賺錢,誰還拿它當回事呢?因此,我們不妨將經濟學簡化為「一門賺錢的學問」。美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在《給一個年輕商人的忠告》中,曾列舉過數條經典的關於「賺錢」的格言,如「時間就是金錢」、「信用就是金錢」、「錢可生錢」、「善付錢者是別人錢袋的主人」等等,這些「生錢的祕訣」被美國人奉為生活的圭臬。換言之,你若想發財,切記勤奮、誠信、節儉就是「第一美德」。儘管我們不能將富蘭克林這一套「賺錢格言」當成一種經濟學理論,但由於他的這些格言代表的正是美國人的生活信條,代表著「美國精神」,因而還是可以將富蘭克林當成美國「經濟倫理」的鼻祖。問題在於,如果富蘭克林不是美國歷史上家喻戶曉、影響巨大的名人,你會覺得他的這些「賺錢祕訣」有什麼新意嗎?他的這些格言中國人不同樣也說過嗎?

(二)韋伯的偏見

一百年以後,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MaxWeber,1864-1920)從中得到啟發,他將富蘭克林提倡的勤儉、節儉、誠實等基督清教的價值觀解讀成「新教倫理的世俗化」,認為它的實質不僅是一種「從商的精明」,更是一種「資本主義精神」。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將基督教的苦修、禁欲、虔誠等信仰因素說成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勤儉、節制、誠實等世俗價值的源頭。但是,苦修、禁欲、虔誠等信仰因素並非西方宗教的專利,在東方的宗教中同樣存在,而勤儉、節制、誠實等世俗價值在中國的儒家中同樣被奉為信條,為什麼東方就不能開出「資本主義精神」?韋伯就斷定佛教是一種首尾一貫的「遁世的宗教﹂?佛教僧侶儘管也會經營產業,但「一切皆空」、滅貪破執的基本教義決定了佛教徒不可能像俗人那樣擁有物質財富,僧人們除了必要的供養之外,財富自身及其積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就等於宣判佛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缺乏任何「合法性」。

韋伯是一個西方中心論者,他對東方抱有偏見是難免的。問題在於,難道中國人、東方人自古以來就認為賺錢是可恥的事情,或根本就未曾考慮過賺錢的規則?否也。但我們總得找出反駁他的理由。誰都知道,只要涉及到財富,涉及到經濟生活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經濟倫理」,就會有「賺錢的學問」,難道佛教徒全靠喝西北風過日子嗎?然而,人們看到的卻是不事生產、清修苦行、開口就是「貧僧」的出家人,壓根就沒有想到世界上還有「佛商」二字。

(三)黃金未必是毒蛇

佛經中確實講過「黃金是毒蛇」的話,但這並不代表佛教對於經濟的基本看法。因為一般人很容易混淆佛教有小乘與大乘的差別,還有出家與在家的不同。

佛教創立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從個人修行和僧團的紀律出發,規定出家人不允許擁有財產。不僅不能擁有財產,而且要過非常清苦生活。早期的經典明確記載,出家比丘應當剃髮、持缽,家家乞食,卑下活命。佛陀入滅後約一百年,當時毗舍離城的跋耆族比丘們違背戒律,開始勸募並接受信眾的金錢供養,後經僧眾代表會議討論,確認「十事非法」,其中就包括比丘不能持有錢財。原始佛教一些經典認為金錢是不潔淨的東西,甚至如毒藥、毒蛇,應當遠離,出家的僧眾不能接受金錢供養,不能儲存、使用金錢,甚至不用手觸摸金錢,一切的買賣、貿易、營利等商業活動都是不允許的。

但是「金錢非法」的戒律也僅僅適用於出家眾,對於在家世俗的信眾,卻另當別論。後秦佛陀耶舍所譯的《善生經》被認為出自《阿含經》,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經中提到,在家的居士可以將財產分作四份,一者用於家庭生活,二者用於營業的資本,三者儲存在家以防意外,四者用於放款生息。這部經典對於理解原始佛教的財富觀念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佛教對於金錢財富的觀念不能僅僅從出家的角度去看待。

佛教發展到大乘的階段,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對世間生活的充分肯定。大乘佛教出於慈悲濟世的需要,盡可能地將出世與入世的生活融會貫通,認為二者是「不一亦不異」的關係。《法華經》就認為「諸法無非佛法」、「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1《維摩詰經》將富甲一方的維摩詰居士描繪成神通廣大的開悟者,僮僕成群、資財無量而又樂於布施周濟。在《藥師經》、《阿彌陀經》等淨土諸經中,描述身心安樂、家用豐足的東方琉璃世界,遍布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與娑婆世間構成極大反差,為「極樂國土」。由於大乘佛教是以菩薩為理想人格的,菩薩的隨緣、方便決定了佛教對財富、對世間事業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決定了大乘佛教的人間品格。

大乘佛教另一個重大變化,就是「聖財」觀念的提出。普通所說的財富,包括土地、房產、珠寶、車馬、牛羊之類,若從交易的角度,都可以換算成金錢。但是,佛教提出「七聖財」以後,普通的財富觀念被大大的拓展了。七聖財也叫「七法財」、「七德財」,分別是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捨財、慧財。《文殊師利所問經》說:「七聖財聲者,一信、二慚、三愧、四施、五戒、六聞、七慧,此謂七聖財聲。」*2《大般涅槃經》亦云:「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名聖人。」*3說的意思差不多。無論是「聖財」、「法財」,還是「德財」,既是某種比喻,也體現了佛教神聖的經濟倫理觀念,在佛教中指的是「成佛的資糧」,這個思想對於大乘佛教具有特殊的意義,也是佛教財富觀最為殊勝的地方。

對於佛教的財富觀念,還可以從另一些角度去發掘。比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其中的「捨」,一般可理解為放棄、放下,不執著於金錢財富等,而《維摩經》的解釋是「所作福佑,無所希望」*4,這就不能僅僅局限於財富本身。又如「六度」中以「布施」為第一波羅蜜,既包括「財布施」,也包括「法布施」,還有「無畏布施」,而且認為「法布施」的功德要大於「財布施」。《金剛經》上說,若能對人廣說「四句偈」等,其功德要大於以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另外,佛教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無不提倡去除貪念,救濟貧苦,廣度一切有情眾生。

佛教這樣的財富觀念,顯然與其他宗教差別甚大,若無深入的了解,很容易造成誤解。韋伯就明顯將佛教的大乘與小乘、在家與出家混為一談。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包括某些佛教徒本身也未必明白其中的真相,他們懷疑佛教能否融入現代生活,甚至抱怨佛教「始終沒有告訴我們怎麼去生財,如何讓我們增加財富」。看過《揭祕三一:我與首富梁穩根》一書的人會發現這樣一個細節:湖南三一集團的一個幕僚何真臨,三番五次勸說總裁梁穩根皈依佛教,並舉出稻盛和夫、賈伯斯等日本、美國「佛商」巨頭的成功實例,但梁氏不為所動,反而提出「與其信佛,不如信基督教」,因為基督教的新教倫理促進了英美等資本主義大國的崛起,而歷史上信佛的東南亞各國卻沒有幾個「強國」,甚至一度被貼上「東亞病夫」的標籤。

看來,「佛教經濟學」能否成立,不僅取決了「以理服人」,更取決於是否有「實際效果」。

二、星雲大師如是說

中國佛教儘管以大乘為旗幟,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明確提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傳統,但從古到今,似乎還找不出幾位祖師大德公開談論所謂的「經濟問題」,確實有些諱莫如深。迄今為止,對這一問題有過明確的思考,並在實踐上大力推行的,星雲大師無疑是一個最重要的代表。

星雲大師在幾十年的修行實踐和弘法事業中,對於經濟問題有著刻骨銘心的體會。星雲大師一生辦過的學校、醫療、報刊、雜誌、電視台、美術館以及歌詠、講經、培訓等多得難以統計,而無論哪一樣都需要一個東西,那就是「錢」。在《貧僧有話要說‧三說──我究竟用了多少「錢」?》一文中,星雲大師提到,他這一生「不好財富,卻在名義上有很多財富上的關係」,在佛光山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事業中,單是一個佛光大學就花掉六十多億新台幣,南華大學四十多億,西來大學二十多億,而整個的教育事業,幾十年來,總共花費二百三十億元以上。至於其他公布的諸多用錢,星雲大師自己也只能估算為「百千億以上」。以「人間衛視」為例:

十五年來的「人間衛視」電視台,那更是一個無底深坑了。因為這是一個公益電視台,完全不收廣告費。最初,光是付給二十六個國家系統業者上衛星的費用,每個月就要數千萬元;還要做節目,每天二十四小時播出,從來沒有過一分鐘的空檔,每個月花費億元以上。後來,實在是經營不起,只有慢慢節省預算,將一百多名員工裁減到七十多名。十五年來,好在有幾位衛視的護法,如賴維正、李美秀、羅李阿昭、陳鄭秀子、薛政芳等人補貼,也應該花費三十億以上的台幣,目前就由覺念法師承擔負責了。*5

「佛光山真有錢!」很多人都這麼說。這到底是出於「譏諷」,還是出於「羨慕」,抑或是「讚歎」?那就因人而異了。俗語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了「人間衛視」這個佛教電視台的運作艱辛,也許讓人頓生敬意。其實,誰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一個無須證明的「硬道理」。星雲大師的佛光山事業能夠立足台灣,輻射全球,成為當代人間佛教的標竿,若無高超的「經營智慧」和「經濟頭腦」,那是無從談起的。

事實上,星雲大師在不同的場合多次直言不諱地談過「經濟問題」。二○○二年四月,國際佛光會在日本東京召開第九次世界會員大會,星雲大師發表「發心與發展」的主題演講,強調要開發人類內在的「真如財富」。二○○三年八月,星雲大師在台北金光明寺召開座談會,對中華佛光協會的幹部、會員五百多人專談佛教的「經濟倫理」。最值得一提的是,二○一二年北京線裝書局出版了《福報──星雲大師的財富課》,這本書應該是迄今為止星雲大師最集中、系統地談論佛教經濟問題的專著。看過本書的人,一定會發現,星雲大師確實有著非同凡響的「佛教經濟學」主張。

篇幅所限,本文只作大致的說明。

(一)財富不僅僅是金錢

現在流行的各種「經濟學」理論,對於精神層面的財富幾乎是不加考慮的,因為它很難量化。何況普通大眾都很現實,說要「搞活經濟」,也就是要「多弄點錢」。很多國家和政府都很看重GPD,就是這個道理。幸運的是,人們愈來愈明白,「唯GPD論」是有問題的。問題的根本就出在對「經濟」的片面理解上。

1.「人心」是經濟之源

眾所周知,人生在世,少不了油鹽柴米、衣食住行,這一切都得與「經濟」二字掛鉤。小到個人、家庭,大到社會、國家,無不都在經濟的支撐下運轉。《管子‧牧民》云:「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它揭示了人類的倫理道德離不開基本的經濟條件。司馬遷寫《史記‧貨殖列傳》,記錄那些做生意發大財的人物事蹟,還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它揭示了人類「趨利」行為的正當性。星雲大師同樣肯定「錢的重要」,但是,他又認為,經濟並非人類孤立的活動,必須從「經世濟民」的高度來看待。

星雲大師認為,現代人都在「向錢看」,但是,「向錢看」不等於事實上的富有,因為經濟與政治、教育、道德、人心等諸多因素捆綁在一起。政治的清明、制度的健全、官員的勤政廉潔、民眾的講信修睦、勤勞節儉等等,構成國家經濟發展的雄厚基礎。而這一切的核心,卻是「人」的問題。儒家主張「正其義不謀其利」,那不是不要利,而是要全社會的「公利」,全民的公利也就是「義」。正如孟子對梁惠王所說,如果整個社會都「上下交征利,則國危矣」。所以,星雲大師將「人心不善,自私自利」,看成是「世界就永無寧日」的根源。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經濟資源還是「人才」,只有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特別是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6

但是,發展經濟,創造財富,這還只是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觀念,也就是「向錢看」的觀念。如果佛教也停留在這樣的層面,那就與俗無異,不能體現佛教的殊勝。

2.「另類財富」的價值

什麼是財富?有物質財富,有精神財富,一般人也就到此為止,不再深究。但是,星雲大師對兩者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非常系統的「佛教財富觀」。他說:

說到財富,有「狹義的財富」,諸如金錢、房屋、土地、股票等;有「廣義的財富」,例如健康、智慧、人緣、信用、道德等。

除此以外,還有「有價的財富」,譬如聲望、名譽、成就、歷史;也有「無價的財富」,比如人格、良知、真心、本性等。乃至有形的財富、無形的財富;現世的財富、來世的財富;個人的財富、大眾的財富;物質的財富、精神的財富;一時的財富、永遠的財富等等。

所有的財富,要能與福慧建立關係;福慧是人生最究竟圓滿的財富。佛陀是福慧具足的兩足尊;福慧事業不能發展,人生就不能圓滿。所以我們呼籲大家,為了要福慧具足,要發展聖者的財富。

所謂聖者的財富,例如般若禪定的財富、法喜禪悅的財富、慚愧感恩的財富、慈悲智慧的財富;也就是淨財、善財、法財。

《諸法集要經》說:「珍寶有散壞,法財用無極;唯所修善法,百千生相逐。」真正的財富,不一定要看銀行裡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股票,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人生唯有發展信仰、滿足、歡喜、慚愧、人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擁有世間的福慧聖財。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還可以終身受用;不但一人受用,還可以大眾受用。

因此,人不要只看重個人的財富,也要創造、發展共有的財富。甚至,你固然可以擁有私有的財富,但你更要懂得享受共有的財富,例如陽光、空氣、淨水等。你懂得的話,宇宙山河、公園道路,都是我們能享有的財富,我們還會貧窮嗎?*7


在星雲大師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財富」,金錢、房屋、土地、股票不過是財富中的一種,而且只能算得上是「狹義的財富」、「有形的財富」。那些廣義的、無形的財富,諸如健康、智慧、人緣、信用、道德、聲望、名譽、成就、歷史、人格、良知、真心、本性、信仰等等,卻是更大的財富、無價的財富,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看清了這些「另類財富」的價值呢?

德蕾莎修女曾說過,他的一生以貧窮為榮耀。他一輩子沒有錢,但是,他甘於為窮人奉獻,其道德人格和名譽成就足以讓全世界為之折服,這就是「信仰的財富」。星雲大師也說:「我覺得享受不一定是財富,銀行的存款很多,穿得好、吃得好、有多少架勢,也不一定是財富。我想很多時候,沒有架勢,很淡泊,很正派,那就是人生的財富。」*8世俗之人往往把錢看得太狹隘,愈想得到錢,愈是得不到錢,於是抱怨命苦、抱怨社會不公。然而,從佛法的角度看,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窮人。為什麼?因為世界上除了金錢以外,還有諸多「另類的財富」。能夠布施結緣,擁有「信、慚、愧、聞、施、慧」,以及「六度」、「四攝」等「法財」、「淨財」,才是究竟的財富。*9

按照佛經所說,人類最大的財富是智慧,此外,慚愧、謙卑、知足、布施、修行等等,都是財富。貧與富只是比較的說法。經濟貧窮的人,內心安貧樂道,也不差於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樂。星雲大師曾講過一個故事:一位董事長天天為自己巨大的財富發愁,而隔壁鄰居一對教書的普通夫婦生活得甜蜜自在。董事長很羨慕鄰居,他的祕書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說:「老闆,如果您嫌自己苦惱的話,可以把煩惱送給隔壁的鄰居,只要你開出一百萬的支票給他們就行。」於是,那對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麼多錢的夫婦一夜暴富,歡喜過度,整晚無法入眠,每天都苦不堪言。幾個月後,他們決定,還是將這一百萬的「煩惱」還給董事長,恢復了他們往日的歡笑。在這個故事的最後,星雲大師下了一個結論:「經濟沒有絕對的貧富,再多的錢財,不知足就是富貴的窮人;一無所有的人,他能滿足,就是窮人中的富者。」*10

3.「福慧雙全」的富有

但是,一般人都很現實,寧可做一個家財萬貫的「窮人」,也不願做一個窮困潦倒的「富者」;他們覺得佛教的財富理論「不切實際」、「太虛偽」。這實在是誤讀了佛教,也是一種「無明」。星雲大師從來沒有主張貧窮才是佛教,相反,他認為「財無善惡」,只要是「淨財」、「法財」、「究竟的財富」,對人愈多愈好。但是,一個人即使擁有再多的金錢財富,也不等於他就過得幸福、自在。星雲大師有一段詩意的說明:

金錢可以買到很多的妻妾奴隸,但是不能買到身體不死;

金錢可以買到化妝用品,但是買不到高貴氣質;

金錢可以買到美麗衣衫,但是買不到身形莊嚴;

金錢可以買到珍饈美味,但是買不到食欲健康;

金錢可以買到寬廣大床,但是買不到甜美睡眠;

金錢可以買到高樓大廈,但是買不到崇高道德;

金錢可以買到書報雜誌,但是買不到聰明知識;

金錢可以買到器皿家具,但是買不到歡喜滿足;

金錢可以買到酒肉朋友,但是買不到患難之交;

金錢可以買到多數選票,但是買不到真正人心;

金錢可以買到公司銀行,但是買不到般若智慧;

金錢可以買到人呼萬歲,但是買不到合掌尊敬;

金錢可以買到高官厚爵,但是買不到成聖成賢。*11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從佛教的角度,不妨如此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福報是萬萬不能的。」星雲大師多次強調,信仰佛教不是讓人窮苦寒酸,佛教其實是個富有、快樂、幸福的宗教。但是,人類的幸福指數的高度,不僅僅取決於物質上的「富足」,更取決於精神上的「自在」。換言之,佛教提倡的富有,是「淨財」和「智慧」的合一,是「福慧雙全」。

(二)智慧理財法

「佛教能賺錢嗎?」這是一句略帶敵意的發問。其實,佛教本來就沒有否定過賺錢的正當性,且有自己獨特的「理財之道」。

1.「智慧理財」最根本

星雲大師在〈智慧之財〉的開篇中就說,人生世間,不能不工作賺錢。有的人用勞力賺錢,有的人用時間計薪;有的人出賣身體謀取所需,有的人靠語言賺錢營生。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也無論以何種方法賺取生活所需,重要的是合乎正當性。「正當的財富,就是要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還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所認可的經濟營生。」*12星雲大師列舉了現在社會上流行的諸種「高級賺錢術」:比如用簽名賺錢、用牌照賺錢、用印章賺錢、用電話賺錢、用網路賺錢、用介紹賺錢、用智慧賺錢、用結緣賺錢,還有用關係賺錢、用人情賺錢、用錢財賺錢等等,認為只要方法正當,各種賺錢術都是可取的。但是,在現代人各種「高級賺錢術」中,用結緣賺錢、用智慧賺錢卻最能體現佛教的本色。

什麼是「用智慧賺錢」?「智慧」這個詞,在佛教中稱為「般若」,不是世俗所說的「小聰明」,而是一種「有無不二」、「以空為有」的大智慧。如果將星雲大師在不同場合提到的各種賺錢術綜合起來,我覺得「智慧賺錢」應該是最根本的一條。

2.錢要讓它自然來

佛教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緣起性空」,要解釋這個「空」字,學者們也許三天三夜也討論不完。《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了半天還是不知所云。星雲大師不搞這種形上學的說教,他講了一個「錢要讓它自然來」的故事:

美國紐約州有一家三流旅館,生意一直不景氣,老闆無計可施,只等著關門了事。

後來,老闆的一位朋友指著旅館後面一塊空曠的平地給他出了個主意。

次日,旅館貼出了一張廣告:「親愛的顧客,您好!本旅館山後有一塊空地專門用於旅客種植紀念樹之用。如果您有興趣,不妨種下十棵樹,本店為您拍照留念,樹上可留下木牌,刻上您的大名和種植日期。當您再度光臨本店的時候,小樹定已枝繁葉茂了。本店只收取樹苗費二百美元。」廣告打出後,立即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旅館應接不暇。

沒過多久,後山樹木蔥鬱,旅客漫步林中,十分愜意。那些種植的人更是念念不忘自己親手所植的小樹,經常專程來看望。一批旅客栽下了一批小樹,一批小樹又帶回一批回頭客,旅館自然也就顧客盈門了。*13


這是一個典型的「自然」生財案例,它的精髓就在於「以捨為得」。星雲大師接著解釋說:「不是『不要錢』,是『不要』而『有』。錢不是要來的,錢要給它自然來,以『無』為『有』。『無』,不是沒有;『無』,是無中生有;在『無』裡面,無限、無量、無窮、無盡,要在這個層面上了解。」*14在這裡,「無中生有」、「以無為有」就是「空」,這有可能讓人頓悟《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諦。

佛教向來主張「廣結善緣」,這個「自然生財」的案例其實就是經典的廣結善緣的「高級賺錢術」。星雲大師希望搞經濟的人要多培植善緣,多播種。其實,在生意場上,沒有「本」就沒有「利」,沒有「播種」哪有「收成」,這是一個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聖經》上說,你要怎麼樣收成,就得怎麼樣栽種。這在佛教裡也就是「因果法則」。但有的人不懂這樣的因果法則,他們抱怨說:「我吃素、我拜佛,怎麼沒有發財?」星雲大師認為這是錯誤的觀點!拜佛、吃素是道德上的因果,而發財,卻有發財的因果,比如說,你要將本求利,你要勤勞,你要用智慧投資,你要搞清楚市場經濟,你才能發財。*15

3.最佳投資

星雲大師還專門寫了一篇〈最佳投資﹀的小文,其實是講佛教的「廣結善緣」,也是講「發財的因果」。星雲大師也在開篇引用了一個故事:

美國某城三十英里外的山坡上有一塊不毛之地,地皮的主人見地皮擱在那裡沒用,就把它以極低的價格出售。新主人靈機一動,跑到當地政府部門說:我有一塊地皮,我願意無償捐獻給政府,但我是一個教育救國論者,因此這塊地皮只能建一所大學。政府如獲至寶,當即就同意了。

於是,他把地皮的三分之二捐給了政府。不久,一所頗具規模的大學就矗立在了這塊不毛之地上。聰明的地皮主人就在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土地上修建了學生公寓、餐廳、商場、酒吧、影劇院等等,形成了大學門前的商業一條街。沒多久,地皮的損失就從商業街的贏利中賺了回來。*16


看過這個故事,你也許會立刻明白,原來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因緣果報」!星雲大師認為,廣結善緣才是「最好的投資」。從正面上說,真正的投資需有長遠的眼光,不但在金錢上投資、事業上投資,在人情、信仰上,更要投資。有時投資一句好話、一臉笑容、一個點頭、一聲問好,將來可能會有「不可思議的結果」。投什麼資?投者,投其所好,要投時、投地、投緣;資者,是給予人幫助。如果你用慈悲去投資,用結緣、用智慧、用勞力、用助人的因緣去投資,這就是最好的投資。從反面上說,急功近利不能投資,貪圖私利不能投資,失去眾意不能投資,不耐因緣不能投資。投資者,就是要護其因,護其緣,才能成其果。這才是發財的因果。*17

4.善財能捨

在富蘭克林的「賺錢法則」中,勤勞、守信、節儉等最為根本,這些法則其實存在於世界各民族的商業道德中,屬於商業倫理的「通則」。比較起來,星雲大師也列舉了五條「可靠的經商之道」:童叟無欺、信用可靠、研發商機、重視人才、善財能捨。這五條中,最有佛教特色的,還是「善財能捨」。「善財能捨」與「廣結善緣」有時候是相通的、合二為一的。什麼叫「捨」?「捨」就是「布施」,對治人的「貪婪」,對治「為富不仁」。有人可能想不通,覺得想發財就得「節儉」,「捨」給了別人豈不讓自己更窮了嗎?或覺得我雖然捨得,但手頭沒有錢,怎麼去「捨」?這其實是誤解了「布施」的本意。星雲大師說:

如何學布施?微笑、點頭、招呼、舉手之勞、見施歡喜,也是一種布施,還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施無畏,讓大眾和道場因為有我的承擔而無所畏懼。學佛不一定要有錢,有心才重要。如果用學歷來譬喻,出錢是小學程度,出力是中學程度,出口講好話是大學程度,出心是研究生的程度。*18

「善財」是「捨」出來的,捨錢、捨力、捨話、捨心,都是捨,並且體現了人生的不同境界層次。《三世因果經》上說:「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19也許你相信科學,不相信佛教所謂的「前世」、「來世」,但佛教《三世因果經》提倡的布施精神無疑是不容懷疑的。一個人想要發財,若無喜捨、利他之心,是很難達到的。所謂捨得,就是「小捨小得、大捨大得、不捨不得」,這是佛教的大智慧。

佛光山多年來一直向社會推廣「三好」、「四給」運動,其實就是「捨」,就是「布施」。堅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加上「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就有可能無往不利,實現星雲大師所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星雲大師宏大的佛光山事業也正是在「布施」、「喜捨」中成就了輝煌。很多人都好奇地問星雲大師為什麼那麼「有錢」?星雲大師常常回答說:「因為我不要錢,我以空為有。」這句話值得反復琢磨。

(三)從「擁有」到「用有」

世界上誰都想擁有財富,不唯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是如此。但有了錢,未必就是好事,關鍵是你能否用錢。有的人把錢藏在家中不用,有的人發了財就墮落,還有的人有錢就「任性」,不一而足,但那都不是用錢的正道。

1.有錢不用不如無

到底如何用錢才算是正道呢?還是先來聽聽星雲大師講的「用錢與藏錢」的故事:

有一個人存了許多的黃金磚塊,藏在家裡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三十多年。這三十年中,他雖然都沒去用過,但只要偶爾去看一看心裡就歡喜了。

有一天,這些金磚給人偷去了,他傷心得死去活來。旁邊有人問他說:「你這些金磚藏在那邊幾十年了,你有沒有用過它呢?」

他難過地說:「沒有。」那個人就說:「你既然沒有用過,那不要緊,我去拿幾塊磚頭,用紙包起來,藏在同一個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當做金磚藏在那裡,這不是一樣可以歡喜嗎?又何必這麼傷心呢?」*20


看了這個故事,人們也許立刻會想到俄國作家果戈里筆下的那位「守財奴」普留希金的形象,但星雲大師卻將故事的主題轉換到「金錢用了才是自己的」上面:一個人擁有錢財而不用,還不如無;錢只有從「擁有」到「用有」,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為什麼有了錢要用掉才算完美?從佛教的角度看是為了「知足感恩」。星雲大師解釋說:

所謂感恩的經濟生活,是每個人對生活中的一粥一飯,要有當思來處不易的感恩。一條絲、一塊布都不是簡單的事,我們有衣服穿,是因為有工人織布;我們有飯吃,是因為有農人種田;沒有主播、演藝人員,我們就沒有電視可看;沒有公共汽車司機,我們出門就沒有車子可乘。我們之所以能生存於人間,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社會大眾供給、滿足我們的需要;沒有社會大眾,我們就無法生活,所以我們要把經濟道德建立在知足感恩上。*21

中國古人提倡勤儉持家,《朱子家訓》裡就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之語,這與佛教的知足感恩有相同之處。但是,星雲大師的用意還不止於此,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什麼叫做「錢能生錢」的祕訣。

2.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按照常規來說,家裡有了錢財,該用的就用,不該用的就節省,不能做「月光族」。佛教《善生經》上也說,居士的家財要分作四份,各有所用,沒有說都得花掉。但是,星雲大師作為一個出家人,他從不聚財,花了錢也毫不「心疼」。他說:

錢為什麼要用掉才算是自己的?從小我就在貧苦中長大,因為沒有錢,養成不購買的習慣,甚至不積聚的習慣。這個習慣,對我的一生幫助很大,我一生的佛教事業都從這習慣而來。因為我沒有錢,我不積聚錢,但我非常會用錢。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22

「沒有錢」卻會「用錢」,星雲大師就是用這種不可思議的「用錢原則」成就了台灣佛光山的諸多事業。請看星雲大師的回憶:

一九五一年,我在台灣佛教講習會擔任教務主任,台灣省佛教會發給我新台幣五十元的月薪,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是一筆微乎其微的數目,但是,因為我從小在叢林中長大,養成不貪不聚的習慣,五十元對我來說,也算是很多了。我每個月拿這筆錢為教室校舍添置教學設備,為貧苦學生購買文具用品以後,幾乎身無分文,但是眼看莘莘學子在佛學上有所成長,能為教界所用,深深感到非常欣慰,這不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嗎?原來,「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過了兩年,我到了宜蘭念佛會,每月有新台幣三百元的供養,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富有了!當時,基督教十分盛行,於是,我拿出一百五十元購買銀質的「卍」字項鍊,與前來聽經聞法的青年佛子結緣,希望他們能掛在頸上,代表自己崇高的身分,好讓世人知道:不但有人佩戴十字架的項鍊,也有人以掛佛教項鍊為榮。另外的一百五十元,我則用來訂購一百份《人生雜誌》供信徒閱讀。

一九五四年,每月的供養金提升為六百元,我就各拿出一百五十元補助張優理(慈惠)、吳素真(慈容)等三人到台中接受幼教師資訓練,其餘的一百五十元則用來資助演慈等就讀汐止佛學院。我每月如是,後來,隨我學佛的青年有增無減,閱讀《人生雜誌》的信徒跟著我到處傳教,學習幼教的女青年則回來幫我辦理佛教幼稚園,為寺院道場服務。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一九五六年,我放棄了日本大正大學博士班的入學機會,將這筆開銷節省下來,幫助青年設置「佛教文化服務處」,發起佛教徒購書讀書運動,甚至後來供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人赴日留學。當年正是經濟最為拮据之時,很多人都笑我是個沒有財務頭腦的傻子。結果,事實勝於雄辯,他們在學成歸來後,均以所學奉獻佛門。幾十年來,我不斷地資助年輕佛子念書求學,甚至到國外參學,現在他們都陸續成為佛光山的中堅分子。這些都一再證明了「錢,用了才是自己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回憶自一九五三年起,出外布教都在露天廣場,裝一盞臨時電燈要十二元,請一個人打鑼宣傳要十五元,還有其他的文宣、交通費用等,對於當時財源有限的我來說,實在是非常困難。然而,有感於弘法利生的重要,我無憚於捉襟見肘的日子,常常繫緊褲帶,餓著肚皮,到各處廣結法緣。我曾多次在台灣環島布教,我出錢在電台廣播,我第一個購買電視時間,讓法音宣流,十年如一日。

如今台灣佛法普及,豈不是當年遍撒各地的菩提種子開花結果了嗎?我們不要怕花錢,因為,「錢,用了才是自己的!」*23


上面引文也許長了點,但事實勝於雄辯,你還能有更好的文字來表達星雲大師「用錢的智慧」嗎?

3.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勤勞、節儉之類的美德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同意的生存原則,它不是哪一個宗教文化的「專利」。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無論是出家的,還是在家的,也都會堅持「精進」修行,結緣惜福,是絕對反對浪費的。星雲大師儘管堅信「錢用了才是自己的」,但他本人卻「一無所有」,生活簡單樸實,一生都在踐行「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惜福觀念。

現代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嚴重影響到人類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星雲大師從佛法的角度,提出了非常切合時代的理財之道。他說,過去的佛教叢林非常重視環保,出家人的生活也很簡單,所謂「衣單二斤半,洗臉兩把半,吃飯四句偈,過堂五觀想。」佛教特別重視「惜福」,認為占有的愈少,出門就愈輕鬆;飲食吃得少,腸胃才沒負擔。民國時期弘一大師,一條毛巾用三、五年,一頂帽子用二、三十年,爛了還捨不得丟。唐代的法常禪師有詩曰:「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法常禪師以衣荷葉,食松花,居茅舍,恬淡隨緣,仍然很快樂。這讓我們想起了儒家的「孔顏之樂」,幸福其實未必需要很多的物質條件,但現代人在物欲的膨脹中愈來愈迷失自我,失去了內在富足。

星雲大師認為:一個人用得太多,不一定是好事。他舉例說,幾十年前的人看報紙,一份報紙只有兩張半,後來增加到三張,覺得滿快樂的,但是到現在一份有十幾張,就覺得很苦惱,因為看不完那麼多啊!過去電視只有三台可看,現在有超過一百多家電視台,轉到最後,乾脆不看。我們平時使用的東西,如果少一點,思想也會變得清明單純,少花時間看電視,省下來的時間用在讀書、思考或親近大自然,這不但是對萬物是環保愛護,對自己也是一種心靈環保。*24星雲大師還提到「惜字紙」的環保理念:

記得在叢林受教育時,一張紙不僅兩面都會利用,連字裡行間的空白處也會擠上幾個字,有時候還會用色筆在紙上再寫上一遍,除非到真沒有辦法分辨時,才會不捨地丟棄,我確信自己是積了此福報才開智慧變聰明的。所以說,惜福可從「回收廢紙」開始。日常生活中,隨手一揉,都是浪費大地資源,在不可避免的消耗下,積極配合「廢紙回收」,讓可用的資源再生,即一件功德。根據統計,種一棵樹要花十年的時間,砍一棵樹卻只要幾分鐘;嬰兒從出生到二歲,所用的紙尿布,必須用掉二十棵樹;每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少砍高八公尺、直徑十四公分的原木二十棵;印刷品採用再生紙,每月可以少砍四十萬棵原木。*25

台灣的佛光大學由星雲大師創辦,為籌集資金,星雲大師發起過「百萬人興學運動」,還有不少信徒以「資源回收」所得來建大學。這些感人的事就是佛教經濟學運用的典範。別人總以為佛光山「有錢」,「有佛法就有辦法」,但是,知道內情的人卻不這樣看,這所大學就是佛教「惜福結緣」的結果。*26

三、「佛教經濟學」的殊勝

「佛教經濟學」(BuddhistEconomics)這個名稱,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七○年代就被一位叫佩優托(P‭.‬A‭.‬Payutto)的泰國學者提出。幾乎在同時,英國經濟學家舒馬赫(E‭.‬F‭.‬Schumacher)的《小的是美好的》(SmallIsBeautiful)一書問世,針對當時的能源危機,宣導一種與現代經濟學相對的佛教經濟學觀點。書中寫道:「地球提供給我們的物質財富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佛教經濟學必然與現代實利主義經濟學大有區別,因為佛教徒認為文明的真諦不在於需求增多,而在於人格純淨」。現代經濟學家習慣於按每年的消費量來衡量「生活水準」,歷來認為一個消費較多的人比消費較少的人境況優越些,而佛教經濟學家則認為這種看法極不合理:既然消費只是人類福利的一種手段,目的就應當是「以最少的消費求得最大限度的福利」。‬‬‬‬‬‬‬‬‬‬‬‬‬‬‬‬

簡言之,「佛教經濟學」的宗旨不是利用佛教知識來盲目地發展經濟,而是讓佛教智慧從根本上改造以西方為背景的經濟學。現代經濟學作為科學的研究是在工業化時代才完成的,儘管諸多的經濟學派在不同時期可能發生過一定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的今天,這種西方式的經濟學愈來愈變得狹窄和孤立,其局限性非常明顯。佛教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根本差異在於:後者從經濟的角度看待經濟,而前者則要求從社會、個人和環境的相互共生來看待經濟。

正如前文所分析,佛教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儘管蘊含著豐富的經濟學思想,但幾乎很少有佛教學者敢於正面直視「經濟問題」,造成了諸多的迷茫和誤解,所謂「韋伯難題」的出現並非空穴來風。佩優托、舒馬赫等學者關於「佛教經濟學」的提出,猶如一股清風,攪動了沉悶的現代經濟學界;但這樣的研究成果還只能算是空谷足音、稀世之珍,少有人知,何況還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探討。星雲大師卻以其幾十年的弘法體驗,第一次以一個佛教高僧的身分,向公眾「開示」佛教的經濟觀念,可謂融世間法與佛法於一體,不僅「直指人心」,頓開茅塞,而且「理事兼通」,經世致用,稀有難得。

最近,網路媒體上報導一篇〈中國暴富群體的血腥「原罪」〉,看了讓人震撼。文章說,二○一○年中國百萬美元的富豪達到二十四萬人,所掌握的財富總額達到九千六百九十億美元,相當於其餘十三億中國人創造的社會財富的總和。一項「中國人財富觀大調查」之「你怎麼看待財富?」竟然高達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認為「財富有原罪,只有品德敗壞的人才可能巨富」。自改革開放以來,無數的億萬富豪的財富積累幾乎都與以下環節有關:(1)靠腐敗的滋陰;(2)靠黑社會強搶;(3)靠黃賭毒發財;(4)靠偷工減料吸血。至於為攫取高額利潤,鋌而走險進行的犯罪,更是五花八門,諸如:抓來勞工下礦幹活,囚禁殘障人做苦役,剋扣農民工工錢,逃稅漏稅、製造假冒偽劣產品、強搶農民土地、甚至殺人越貨等很多暴發的富人,比黃世仁還黃世仁。資本的貪婪、無恥和血腥,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7

這篇報導到底是否完全真實,還有待客觀理性的研究,但現代中國人的「仇富心理」的產生,不能說不與此有關。十九世紀的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有句名言:「在每一筆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也許解決「財富原罪」是一種世界性的難題,我們無須為中國當代的土豪們作無謂的辯護,但無論如何,「淨財」比「橫財」對人類更能增加「幸福指數」,應當是一條財富倫理的「通則」。問題是我們需要廣泛傳播真正讓人類受用的「淨財」理念。在這個意義上,星雲大師的「佛教經濟學」無疑是現代經濟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星雲大師從「經世濟民」的高度綜合地看待經濟問題,用「聖財」、「淨財」來界定財富,用「因果法則」來指導「經商倫理」,並用「惜福」、「環保」來理財,這種佛教的經濟學思想不僅涵蓋了富蘭克林提出的「賺錢格言」,而且也顛覆了「韋伯難題」。今天,也許人們並不承認有所謂的「佛教經濟學」,但是,看過星雲大師的相關論著以後,對於佛教的財富觀念、生財、理財之道,當一定不敢輕視。

    (刊於《二○一五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上)

【註解】

*1《法華經玄義》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三冊,頁六八二中。

*2《大正藏》第十四冊,頁五○○中。

*3《大正藏》第十二冊,頁四三三下。

*4《維摩經評注》卷七,《續藏經》第十九冊,頁五六三下。

*5星雲大師:〈我究竟用了多少「錢」?〉,《貧僧有話要說》,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95126

*6星雲大師:〈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頁二○五—二○七。

*7星雲大師:〈發心與發展〉,《普門學報》第十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二○○二年,頁一一—一二。

*8星雲大師:《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北京:線裝書局,二○一二年,頁五。

*9同註*8。

*10同註*6,頁二一四。

*11同註*8,頁一六五。

*12同註*8,頁八六。

*13同註*8,頁九一。

*14同註*13。

*15同註*8,頁九二。

*16同註*8,頁九八。

*17同註*8,頁九九。

*18同註*8,頁一六○。

*19《三世因果經》屬於中國人所編的「疑偽經」,編者無從考證,清代的《乾隆大藏經》、日本的《大正藏》等權威藏經都沒有收錄此經,但該經全文的說教符合佛教精神。

*20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談處世》,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八年,頁一○五。

*21同註*8,頁一三六。

*22同註*8,頁一四八。

*23同註*8,頁一四八—一五○。

*24星雲大師:〈佛教對「環保問題」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頁三三。

*25同註*24,頁三三—三四。

*26同註*24,頁三六。

*27〈中國暴富群體的血腥「原罪」〉,http://bbs.tianya.cn/post-free-4621178-1.shtml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