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58 星雲大師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以香港佛光道場義工教育為例

王富宜 南京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科學系講師

提要:人間佛教是當代漢傳佛教發展的主流,星雲大師創立的佛光山是實踐人間佛教的典型代表。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思想運用到實踐之中,先後在世界各地建立分道場,革新佛教發展理念,拉近信眾和僧團之間距離,對人間佛教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本文以佛光山在香港的分道場──香港佛光道場為個案,結合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香港的社會處境以及道場的環境組織,通過分析道場的人員組織,教育活動課程的安排及考核方式,探討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教育思想,尤其是義工教育思想及實踐,從而進一步揭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教育的方式和特點。

關鍵詞:人間佛教 義工 教育

前言


傳統漢傳佛教教育類型有「譯經講學」、「叢林薰修」等。近代新式佛教教育機構,始於清末楊文會居士在南京創辦的祇洹精舍。民國年間的新式佛教教育機構,以歐陽竟無居士領導的支那內學院和太虛法師領導的武昌佛學院最具聲譽,特別是太虛法師所宣導的「佛學院」這一名稱,最終成為後世佛教教育機構最通行的稱謂。中國佛教史上,譯場、寺院、叢林、佛學院都是曾經擔負佛教教育重任的載體。

佛教教育傳統中,僧伽教育是主流,以佛教聞思修為內容,而針對信眾進行的教化活動為支流。自二十世紀初,出現了居士可以住持正法的思潮,這股思潮,發軔於楊文會,光大於歐陽竟無。居士們大大加強對世俗教育的參與,「參學」並盡力「興學」,成為佛教獲取社會認可、爭取社會生存空間的可靠方式。佛教教育不僅注重僧教育,也開始有組織地投入國民教育。*1這個時期的居士以文獻整理為基本內容,樹立了僧俗共同追求佛教整理的價值追尋。

當代人間佛教教育的開展,繼承近代佛教教育開創的重視居士的特點,並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所創新。其中,台灣佛光山的佛教教育便是其中突出個案。本文謹以台灣佛光山在香港的分道場──香港佛光道場為案例,來呈現星雲大師的佛教教育思想和實踐在當代的展開。

一、香港佛教歷史中的香港佛光道場

「人間佛教是當代中國佛教和海外華人佛教的主流,而近百年的港澳佛教在現代中國人間佛教史上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2但是,對香港佛教的研究,至今著墨不多。*3本文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將香港佛教的歷史發展過程分為五個階段。*4

第一階段為「一九○六年以前」。*5香港的佛教事蹟最早的記載是在南北朝時期。據梁‧慧皎《高僧傳》記載,四二八年,中國南朝劉宋時期著名僧人杯渡禪師(三八○~四五八)來港弘揚佛教,在「交廣之間」的屯門青山建立杯渡寺。遺址在今新界屯門青山禪院。*6此後修建了不少寺廟,以宋代的靈渡寺、明代建造的淩雲寺影響較大。清末以來,因香港的環境自由安穩,國內部分僧侶開始來港購入屋宇、復興寺廟、改觀為寺。隨之而來的是中國佛教的規制,以及當時佛教復興運動的思想和風氣,豐富了香港佛教。

第二階段為「一九○六至一九三七年」。一九二○年中國現代著名僧人太虛大師應香港佛教徒的邀請,在香港弘法,使佛教在香港得到了極大發展。在此期間,太虛大師五次來港,其中一九二○年和一九三五到一九三六年之間的兩次弘法活動,*7為香港地區人間佛教之傳播與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間隨侍太虛大師的竺摩法師,在抗日戰爭後與大批內地的太虛門人先後逃到香港,在港澳地區掀起了現代人間佛教弘法的高潮。*8

第三階段為「一九三八到一九五九年」。一九四五年秋,佛聯會成立。*9五○年代中期,社會相對穩定,新式的佛教團體興起,並且創辦了不少的雜誌期刊,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第四階段為「一九六○到一九八五年」。香港社會經濟到了六○年代,開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也是在這一年,佛學列入了香港中小學會考課程。一九六六年,香港佛教界的一個重要組織「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成立。這一時期的香港佛教進入了現代發展時期。

第五階段為「一九八五年以後」。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中英兩國政府簽訂〈聯合聲明〉,確定香港主權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中國,香港社會起了根本性質的變化。一方面,科技和通訊的發展使得香港與世界的連繫和交流愈來愈頻繁,另一方面,不少的海外佛教團體來港設立分會,將已經成熟的香港佛教帶來新的思惟和衝擊。香港回歸後,香港政府擴大宗教團體參與社會事務的空間,佛教在香港回歸之後發展迅速。其中的一個標誌就是特區政府成立之後,訂定了佛教的佛誕為公眾假期。*10

香港是一個介於東西方之間、相容並蓄的多元文化社會。其領土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等二百三十多個大小島嶼,面積約一千零九十二平方公里,總人口七百多萬。佛教是香港歷史最悠久、信徒最多的宗教。*11全港大概有佛寺、庵堂和精舍三百間,分布在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各地。香港佛教協會在一九九九年編纂了《佛陀在人間》,記載了一九九九年香港「寺廟及佛教社團」的概況。書中列明:(一)「佛教機構」二十五所。主要有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世界佛教友誼會香港分會等,其餘為學會,如菩提學會、法住學會、大乘佛學會、華嚴學會等。(二)「寺廟道場」二百四十二所。有寺、庵、禪院、蘭若、園、苑、精舍、講堂、蓮社等等。(三)「佛教學校」四十所。其中中學有十七所,有大雄中學、善德英文中學、筏可紀念中學、職業先修中學等等,還有能仁書院以及小學、幼稚園等等。其中一九六九年香港能仁書院成立(佛教界辦的大專,設有文學、哲學、商學、佛學等系和哲學、中國文學兩個研究所)。(四)「文化、慈善事業」五十一所。有大學學生會的佛學會、各種基金會、佛教圖書館、出版社、雜誌社、文化館、資訊中心等,還有醫院、墳場、青年康樂園、安老院。其中安老院約有十所,如寶靜安老院、李嘉誠護理安老院、沈馬慧英安老院、張妙願老人中心等等。按照王亞榮的理解,「佛教機構」指佛教的鬆散的聯絡機構,「寺廟道場」是以出家人為主的佛教信仰修持場所。「佛教學校」是社會性的私立學校,並非是宗教性的學校,其辦學經費主要由佛教徒募集。「文化、慈善」事業是行之不同的兩類,分別是從事有關佛教的文化活動和佛教界主持的社會救濟機構。*12一九九九年,聯合會的覺光長老在《佛陀在人間》序言中介紹,當時香港有八十萬信徒。二○○四年,在王亞榮訪問覺光長老的時候,覺光長老介紹說香港的佛教徒人數已經超過百萬。由此可見,香港佛教歷史注重社會現實,其實踐底蘊為人間佛教密切社會的理念,其實踐為人間佛教理念的向外推廣。

香港佛光道場並非香港本地的道場,是台灣佛光山設於香港的分道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將其弘揚的佛教教義稱之為「人間佛教」,佛光山的宗旨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及以共修淨化人心。目前佛光山在台灣的分院共有六十二所,海外則有九十八所(佛光緣不在此數內)。分支道場的發展方向為:傳統與現代融合,僧眾與信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術合一。佛光山的分道場依據規模的大小,定名如下:1.「別院」:設置於人口超過一百萬的都市;2.「分院」、「講堂」、「道場」或「學舍」:設置於人口超過二十萬的縣轄市。分院之建築外觀多仍維持傳統寺院形式,講堂、道場或學舍則多位於都市現代化高樓中。3.其他設於鄉鎮地區的名為「禪淨中心」或「佛光緣」。*13

台灣佛光山在香港最早設立的分處是一九八三年設立的「佛香精舍」,位於何文田。一九九一年九月遷至窩打老道冠華園二樓,改名「佛香講堂」,一九九四年註冊為非牟利佛教慈善團體。該處地面面積較小,最初只設大殿及小齋堂等,後來相鄰之桌球室結業,講堂將之購入,成為今日之規模,目前講堂占地二萬六千平方呎。*14

隨著信徒的日益增多,容納之人數滿足不了信眾的需要,二○一○年四月九龍灣億京中心香港佛光道場成立。到目前為止,這些精舍、講堂也仍然投入使用。在本文中,為簡明方便,將此一系列的歷史沿革以及現存的所有弘法精舍、講堂和道場的總和稱之為香港佛光道場。

二、作為人間佛教受教育者的義工

香港佛光道場目前有法師十三名,師姑*15一名。其在家信眾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最廣泛意義上的信眾,他們偶爾來道場參加活動,大多數參加法會活動。另一層面是加入在家信眾組成的組織──香港佛光協會的信眾。*16這個層面的信眾參加道場的活動較前者頻繁;第三個層面是參加道場固定組織的信眾。第三個層面的信眾是道場信眾的核心。*17這三個層次的信眾可用圖一表示。

圖一佛光道場信眾的構成



(一)香港佛光道場的社團

道場的固定信眾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等區別加入不同的組別。道場的組別很多,例如兒童佛學班、青少年班、佛光童軍、婦女法座、金剛護法、長青會、香港佛光青年團等。其中,青年分團由十八歲至四十歲的男女青年構成,婦女法座由三十五歲至六十歲的女性組成,金剛護法團由三十歲以上的男性組成,長青會由六十歲以上的男女信眾組成。如表一中所示,佛光道場設有相應的團體讓信眾加入。

表一香港佛光道場的社團



(二)義工

道場人員構成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義工。義工和信眾身分可以重疊,但義工不同於信徒,部分信徒可能頻繁參加道場的活動,但不一定擔任從事佛光道場的義工。道場義工人數眾多,一直在一千人左右浮動,大多數時候都超過了一千人。義工的類型多樣化,有「園藝組」、「圖書館組」、「佛光緣美術館組」等等。例如「園藝組」義工負責道場的綠色植物種植和布置。「圖書館組」義工負責圖書館的借書、還書服務。「佛光緣美術館組」義工負責美術館內展出的字畫、雕塑等的導覽和說明。佛光道場的義工的組別和工作內容具體清單表二如下:

表二佛光道場的義工組別和工作內容



由表二可見,從義工自身來說,義工種類眾多,種類之間具有清晰的分工,只要信徒願意參加義工,都可以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崗位。同時,從道場方面來說,義工崗位的設立非常嚴密,涉及到道場活動的方方面面,讓道場的每一項活動都能找到相應的義工幫忙,有力地支持了道場活動的發展。最後,義工崗位按照中心支持處、文化處、教育處、儀式處、慈善處設立,與佛光山的宗旨相吻合。

佛光道場對義工有著完善的組織制度和規劃。二○○四年新設「義工護照」供義工們申請。「義工護照」乃專屬佛香講堂義工紀錄之用,屬專人專用,不作任何證明效用,並不得借與他人或交替使用。凡修持紀錄、參加義工培訓及都市佛學院課程、擔任義工職務、獲得獎項等一一記錄在內。這是義工身分的證明。

另外,佛光道場有審定信徒序列方法,為信徒制定各種獎勵、福利方法。所有義工證分為金、銀、銅、優惠卡、綠色證及臨時義工證,以作為擔任義工的證明。不同的徽章有不同的要求,有服務時間的要求以及服務時間內義工工作時數的要求,同時還有佛學班和修持課程的要求,在二○○九年起,為表彰義工長期為講堂工作之奉獻,凡登記為正式義工後具足以下條件,即可受頒以下徽章。義工需要承擔特定的義務,例如根據志願服務道場的時間的數量和服務的品質給予相應的獎勵,義工各品徽章的條件如表三所示。

表三義工各品徽章的條件



三、人間佛教義工教育的機制

佛教教育的範圍,既包括叢林對僧伽進行的師承教育,也包含對佛教在家眾進行的宗教弘化以及佛教四眾開辦的社會教育機構。佛光山以興辦教育而知名,專門教育有佛學院、研究所;信眾教育有夏令營、信徒講習會、都市佛學院。社會教育有大學、小學、兒童教育以及到企業、監獄弘法、舉辦電視講座,為不同的人提供佛學和社會文化知識的學習環境。佛光道場是佛光山的一部分,繼承和發揚了注重教育及文化的特點。

(一)教育活動的類型

佛光山的教育主要分為僧伽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大體系。*18僧伽教育指培養僧才的教育,其宗旨就是培養更多的弘法人才。佛光山的出家眾需要在台灣佛光山就讀叢林佛學院,經申請通過才能被剃度。相應地,佛光道場的僧伽教育體現在香港佛教學院,信眾教育的特色在於都市佛學院和義工教育。圖二顯示了佛光道場具有特色的教育工作。

圖二佛光道場的教育體系



1.香港佛教學院

一九三九年香港佛法精舍落成後,觀宗寺住持寶靜法師擔任住持,並創辦弘法精舍佛學院。二次大戰期間,弘法精舍遭日軍占領,抗戰勝利後,由東蓮覺苑成立保管董事會,延續弘法精舍培育僧才、辦佛學教育的精神,一九四八年倓虛法師應邀抵港,創辦華南學佛院,由東蓮覺苑提出弘法精舍作為學院之院址。一九六三年,倓虛法師去世後,精舍曾分別借予能仁書院、香港佛教書院作校舍。一九九九年起,由佛光山以香港佛教學院名義開辦佛學班。*19

香港佛教學院最大的特點在用佛教義理和佛教實踐相結合,用佛教術語來說,便是「解行並重」。解門包括經典宣讀、佛法概論、佛教歷史、八宗綱要、專題講座,同時還有梵唄唱誦、插花藝術、素食烹飪、書法研習等。行門包括學佛行儀、早晚課誦、禪坐念佛、出坡作務。香港佛教學院的招生對象是三十五歲以下的未婚男女,每一期的香港佛教學院一般歷時四個月,要求報考人員在每個月的禮拜六和禮拜天在香港佛光道場掛單。這種「學生生活叢林化」──學校與叢林相結合的辦學方式,將叢林現代生活制度與現代教育制度融合,佛教傳統精神與現代教學融合。

2.都市佛學院

佛光山首創都市佛學院,為在家信眾提供進修佛學機會。香港佛光道場的都市佛學院在一九九一年成立,教育對象是在家男女信眾,上課時間為假日與晚間。都市佛學院課程豐富多元,融合人文與科學、理論與實踐,提供法務、外出服務機會,次第明顯,由初階、進階至高階。通過定期舉行佛學問答比賽、佛學辯論比賽、社教成果展、秋季大旅行等活動促進教學成果。

3.義工培訓

佛光道場活動非常豐富,需要大量的義工投入。義工教育訓練的目標是確立宗門思想、提升服務技巧。表四顯示了義工培訓的三個階段。

表四義工培訓階段



義工培訓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第一個階段是宗門思想的養成,即是形成對佛光山的認同感;第二個階段注重提升義工的服務技巧;第三個階段是培養義工的領導才能的養成。每個階段有相應的課程以及義工服務實踐時間的具體要求。佛光道場對義工的教育培訓是長期性的、永續性的規劃。

義工分組中特別有一個「義工培訓小組」負責義工的培訓工作,經常通過電話和日常的交往去了解義工,加深義工之間的感情。

(二)義工教育的制度

1.義工教育的課程


教育培訓課程的難、易、簡、繁關乎教育的成效。義工培訓的課程內容,無論是從其廣度還是深度上來說,都具有解行並重*20、豐富多樣的特徵。

從課程內容的廣度來說,課程不僅注重佛學知識,且穿插了一些藝術性的課程,讓人們在學習佛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學到一些在社會上收費較高、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以香港佛光道場第四十三期都市佛學院課程為例,課程的設置如下:佛門第一課、佛學基礎班、佛學初級班、佛學進階班、佛學中級班、英文佛學班、禪修基礎班、茶禪樂習賞、素食烹飪班、太極扇、中醫保健、國語讀經班、佛畫班初級班。就義工培訓來說,不僅要求義工們學習佛教知識,主要還要將佛教信仰與義工工作技能結合起來。在義工培訓的課程中,有探訪技巧、急救技巧的學習,還有人際關係處理、溝通藝術等。總體而言,課程的設置將單純的一經一論的學習擴展到整個佛教史與佛教理論的學習,從狹窄的內明學習擴到世俗教育的學習。這樣的課程設置能夠適應多樣性的社會活動。

就課程內容的深度而言,佛學知識按次第傳授,且不能踰越。以都市佛學院的課程為例,順序依次為:佛門第一課、佛學基礎班、佛學初級班、佛學進階班、佛學中級班。都市佛學院的章程規定:(1)佛學班的修讀,須由基礎班開始,修滿學分或經考試合格,即可依次晉升。(2)報名禪修基礎、初級或加行班者,必須同時選修佛學(基礎、初級、進階、中級班或高級班)課程。(3)凡報讀興趣班之新生,必須同時報讀佛門第一課。首先,課程設置由易到難,從基礎到初級再到中級、高級,逐層遞進;其次,禪修班不能單獨開設,必須和佛學基礎課程同時開設。

2.義工教育的師資

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師資分為兩部分:(1)佛教解行方面的師資是道場法師。(2)佛光山有檀講師制度,即在信眾中培養師資。一九九三年十月國際佛光會首創檀講師制度,給學有專精的在家信眾提供弘法的機會。檀即在家人,就是「檀那」,檀講師就是在家的講師。檀講師表現優異並經評鑑合格者,可繼續升任檀教師、檀導師。星雲大師希望將傳教的責任也分擔給在家眾,「以出家眾住持的寺廟道場為經,在家眾參與的佛光會為緯,兩者緊密交錯,鋪展開佛教國際化、生活化的版圖」*21。師資多元,且都經過系統規範的專業訓練。師徒之間相授不再是祖庭相授中的師徒單線傳授,而是一個教育團體對全體學員的集體教育。教學方式與社會教育有相同之處,它面對大眾,使得信眾在佛學院中,能夠接受系統全面的義理培訓與僧格薰習。這樣的教育有著較為嚴格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和教學設計。

3.教育活動的考核

教育除了課程和師資外,制度特色還在於有力的考試制度。香港佛教學院的學員在課程結束之後需要考試。佛光山還有一個特色的考試形式,並非只有上述香港佛學院、都市佛學院學員參加,廣大信眾都可以參加,稱之為「佛學會考」。佛光山舉辦「佛學會考」的歷史由來已久。從一九九○年起,首辦佛光山世界佛學會考,世界佛學會考是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考試,在佛光山之分別院同步舉行。以一九九三年的佛學會考為例,全球均在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同時考試,超過五萬名的中外人士參加,考生含括四歲到九十歲的男女老少。考試的文字除了中文之外,還有英文、日文、葡萄牙文等。*22

結論

星雲大師主張「僧信平等化」,重視動員和發揮在家信眾的弘法力量,曾經講到:「我深信,僧信四眾若能合作無間,相輔相成,則猶如超人同運雙臂,大鵬高展雙翼,必定可以將佛教帶入更高更遠的境界。」*23為了健全組織,星雲大師主張在行政及社會活動方面,由在家信徒;法務活動則由出家法師來負責,希望僧信和合,各司其職,相輔相成。自一九七四年起,佛光山每年定期舉行信徒會員大會,此外佛光山宗務委員會還為信徒專設了功德主總會,每年向功德主們進行宗務報告,令其了解當年佛光山所做的各項弘法工作。

星雲大師以教育為振興佛教的根本之法,力圖恢復寺廟傳播佛法、教化大眾、利益社會的功能。教育的重點是轉變傳統寺廟的功能,他將傳統誦經拜佛的寺廟轉型為學校,住持是校長,信眾是學生,使寺廟成為大眾學佛的地方。

星雲大師重視佛教教育內容必須貼合入世的趨勢。在教育課程內容廣度上,不僅含括佛教教理和修行,且涉及社會教育的種種內容,門類多樣,既包含一些基本的技能性,如外語、電腦等知識,還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層面,如書法等。教育內容的選擇,一方面滿足佛教組織內部人員與社會接軌的現實需求,同時也滿足了信徒向佛教尋求內部的心靈歸屬。

合理化的教學體系是教育品質的保證。佛教教育同時面向出世與入世,甚至可以說出世原本就是為了更好地入世。佛教教育要融入世俗教育,包括學制管理、教育成果和人才的考核與應用機制、海外交流等。當代佛教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梯級層次發展,讓學員能有規範的教育層次。同時,師資除了道場法師外,還廣邀專家學者,讓學員接受多方面的知識與訓練。佛光道場的義工教育活動經過了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創新、逐步完善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了佛教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

    (刊於《二○一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上)

【註解】

*1賀金林:〈清末僧教育會與寺廟興學的興起〉,《安徽史學》第六期,二○○五年,頁二八─三四。左松濤:〈近代中國佛教興學之緣起〉,《法音》第二期,二○○八年,頁三四─三八。

*2何建明:《人間佛教與現代港澳佛教:太虛大師、竺摩法師與港澳佛教》,香港:新新出版,二○○六年,頁一。

*3目前對香港佛教的研究只有幾本專著:釋永明:《香港佛教與佛寺》,香港:香港大嶼山寶蓮寺,一九九三年;何建明:《人間佛教與現代港澳佛教:太虛大師、竺摩法師與港澳佛教》,香港:新新出版,二○○六年;鄧家宙:《二十世紀之香港佛教》,香港:香港佛教與文化歷史學會,二○○七年。

*4對香港佛教歷史的發展歷程,鄧家宙分為五個階段:W一九二○年之前;X一九二○年到一九四一年;Y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六○年;Z一九六○年到一九八○年;a一九八○年之後。何建明將香港百年歷程分為:W現代覺醒(一九○六─一九三七);X現代轉型(一九三八─一九五九);Y現代發展(一九六○─一九八四);Z興盛(一九八五年至今)。參考鄧家宙:《二十世紀之香港佛教》,香港:香港佛教與文化歷史學會,二○○七年。同時其他學者也對香港佛教做了不同的分期。何建明:《人間佛教與現代港澳佛教:太虛大師、竺摩法師與港澳佛教》,香港:新新出版,二○○六年,頁二四。本文主要採用了何建明的分法。原因在於鄧家宙的分法更多的是從政治形態上劃分,如以二次世界大戰、日治統治開始等為劃分界限,何建明更多的是從佛教發展的趨勢劃分,因此筆者採用了後者的劃分方法。

*5此劃分的依據是何建明將寶蓮禪寺的初建作為香港現代佛教的開始。同註*2,頁二五。

*6劉金光:〈佛教在香港的傳播與發展〉,《中國宗教》第三期,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頁五三。

*7太虛大師在一九三五年底來港主持多次佛學講座,有:利園舉行的「從香港的感想說到香港的佛教」、「彌勒上生經」;在東蓮覺苑主講的「優婆夷教育與佛化家庭」;在東普陀寺開講「同成了觀音菩薩」等,以及應請至菩提場主持「念佛勝義」講座。鄧家宙:《二十世紀之香港佛教》,香港:香港佛教與文化歷史學會,二○○七年,頁四九。

*8何建明:《人間佛教與現代港澳佛教:太虛大師、竺摩法師與港澳佛教》,香港:新新出版,二○○六年,頁一○。

*9鄧家宙:《二十世紀之香港佛教》,香港:香港佛教與文化歷史學會,二○○七年,頁六四。

*10香港佛教聯合會多次向港英政府提出佛教的公共假期的申請,但均未獲得成功。直到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正式談判香港回歸,覺光長老一再提出建議,同時,香港各界賢達、立法會議員以及香港六大宗教領袖都表示支持,最終於一九九八年獲得立法會通過。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佛誕節,定為全港法定公眾假期,並於一九九九年開始實施。香港佛教聯合會編輯:《慶祝香港佛誕公眾假期實施十周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二○○九年,頁三。

*11趙紅宇:〈香港宗教的傳播與發展〉,《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一九九七年,頁一三三;王亞榮:〈香港佛教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中國宗教》第七期,二○○四年,頁五一。

*12王亞榮:〈香港佛教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中國宗教》第七期,二○○四年,頁五一。

*13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一九九七年。

*14一平方呎大約等於零點零九平方公尺,二萬六千平方呎大約等於二千三百四十平方公尺。

*15師姑是佛光山介於出家女性和在家女性的女性。申請成為佛光山的師姑必須具備:(1)單身在家居士;(2)本山各級學部畢、結業生;(3)年齡在二十五到四十五歲;(4)高中(職)以上學歷等條件。入道修行的規約包括:(1)恭敬三寶,信心不移;(2)奉行佛光山宗風,忠貞不二;(3)受持在家菩薩戒律,謹慎不犯;(4)終身不婚嫁,茹素不葷食;(5)接受常住一切職務之調派等條件。佛光山宗委會:《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紀念特刊》(一),頁九○。

*16一九九一年二月佛光山成立了一個佛教信眾組織的團體「中華佛光協會」,繼而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地區也隨即成立佛光會,次年五月,「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成立大會。

*17佛光山將信眾會員分為:(1)一般信眾會員:在本寺隨喜發心者,不論其皈依師長、皈依道場,為一般信眾會員;(2)護法信眾會員:信奉三寶,護持協助本寺之各種弘法利生事業者,不論其宗派傳承,為護法信眾會員;(3)佛光人會員:奉行一師一道,對本寺之各種弘法利生事業特別護持,及奉行佛光人信條者,為佛光人會員,如全家皆為佛光人,可稱為佛光人家,本寺對其終老奉安事宜,均有優待,其辦法另訂之;(4)功德主會員:凡佛光人教性堅定,心不退轉,對本寺護持,貢獻卓著者,經宗委會審定為功德主,分為九品。如有其他特殊貢獻者,可聘為榮譽功德主其辦法另訂之;(5)榮譽會員:凡對佛教有特殊貢獻者,或具有崇高理想之信眾,得由本寺禮聘加入成為榮譽會員。佛光山宗委會:《佛光山徒眾手冊》(內部資料,後更名為《佛光山清規》),頁一三─一四。

*18滿義法師,《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天下遠見,二○○五年,頁一○七。

*19佛光山宗委會:《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紀念特刊》(三),頁七四。

*20「解行並重」為佛教術語,即智解與修行之並稱。指由見聞學習而知解教理,進而實踐躬行所知解之教理。了解佛道之真理(智解)與觀心修行之實踐行,乃是相因相資。參見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辭典》,台北:佛光出版社,一九八八年,頁五五九九中。

*21佛光山宗委會:〈國際佛光會〉,《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紀念特刊》(六),頁三四。

*22佛光山宗委會:《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紀念特刊》(三),頁一七五。

*23星雲大師:〈佛光會的方向〉,《人間佛教系列(一)佛光與教團佛光篇》,台北:香海文化,二○○五年,頁三一五。

【參考書目】

1.Chandler,Stuart.EstablishingaPureLandonEarth:TheFoguangBuddhistPerspectiveon‭‬ModernizationandGlobalization,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4.‬‬‬‬

2.Pittman,DonAlvin.TowardaModernChineseBuddhism:Taixu’sReforms,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1.

3.Queen,ChristophorS.andKing,SallieB.eds.‭,‬EngagedBuddhism:BuddhistLiberation‭‬MovementsinAsia.SUNYPress,1996.‬‬‬‬‬‬‬‬

4.鄧子美:《傳統佛教與中國近代化──百年文化衝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5.何建明:《人間佛教與現代港澳佛教:太虛大師、竺摩法師與港澳佛教》,香港:新新出版,二○○六年。

6.江燦騰:《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一九九二年。

7.江燦騰:《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九五》,台北:南天,一九九六年。

8.江燦騰:《當代臺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台北:南天書局,一九九七年。

9.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講演集》,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1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系列》,台北:香海文化,二○○五年。

1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論文集》上、下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高雄:香海文化,二○○八年。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