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22 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以其《般若經》著述為中心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所副教授兼所長
提要:本文通過星雲大師對《心經》與《金剛經》的現代詮釋著作,探討般若智慧在人間佛教的重要意義。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弘傳適應現代人需要的佛法,以通俗易解的方式講說法義,這種大眾能解、能行的教說非是淺層世俗善法,大師強調般若智慧為其根據,能與般若結合的修行始相應於真實「佛法」。星雲大師指導般若智慧的淺深差別內涵,可用「緣起性空」概括其意旨。凡夫的智慧,信解因果道理,了知世間有善有惡、有因有果;二乘的智慧,能觀照緣起法則,了知萬法皆因緣所成,較利根者可藉因緣的解析而領悟到空義;菩薩的空性智慧,不破有而見空,了悟空有不二的畢竟空義,以出世心行入世事業;最後,空性智慧的圓滿即是佛陀的「般若」。運用深入淺出的現代詮釋,引領行者由淺入深進入般若堂奧。星雲大師並將般若空義、佛性思想與禪宗心性思想進行融通,空性的體證是開顯佛性、清淨心的關鑰。大乘般若空慧是全然無執的精神境界,由「真空」以顯「妙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作用使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智全體豁顯。星雲大師提點行者,人人本來圓具智慧潛能,透過人間的佛法實踐,發揮般若的覺照力量,獲致身心的自在安樂,不疲厭地在生死世間完成自覺利他的菩薩道修學功課。
關鍵詞: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 般若 空性 佛性
前言
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1,並以佛光山本山與各處別分院作為基地,在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推動佛法的生活實踐,蔚為一股不斷茁壯繁興的當代佛教運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重要功績,不僅止於提出全面而豐富的教義理念與實踐指導體系,更能使佛法落實在廣大人群的生活與生命裡面,以提升整體社會的精神品質,共同朝向美好地球家園的建設。佛法雖是一味的,但面向為數眾多的有情傳播,世間人類又具多重根機差別,就要有淺深偏圓的差異表述形式,必須依憑隱顯互用的多樣善巧方便。人間佛教側重以淺易靈活的表現方式,傳遞大眾能聽懂和所需要的佛法,使佛法能為現代世界所用,從而在人類社會帶起廣闊層面的實踐。
學佛者根機由鈍到利呈現金字塔型的人數分配,頂端只由少數佛門菁英所盤據,為令大多數的佛教信者──甚至擴及非佛教的閱聽眾──得以了解佛法的內涵與價值,人間佛教特重通俗淺白的現代話語,從事漸次提升的教學指引,而如此可能招來流於人天教義層次的批評。確實,比重甚高的現代佛教行者將修學焦點凝聚於入世服務的人天善法,忽視出世智慧領域的聞思與開發,致使不明人間佛教之總體內涵的人士易產生以偏概全的誤解,以為人間佛教欠缺深層智慧的義理根據。此等問題的澄清是個重要課題,探索星雲大師的般若智慧詮釋,有利於消釋對人間佛教的偏頗理解,同時亦可導引人間佛教的均衡實踐。
星雲大師廣泛涉獵佛教經論與古德撰述,對佛理深徹領會,出於對世間受苦有情的廣闊深切慈悲,不願將佛理講得過於複雜、深奧、玄遠,而想將佛教智慧詮說得眾人易解,從而能夠帶進生活實踐當中。他說:「我不想講深奧的妙理,我只想傳達般若如何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般若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思想,淨化我們的人生境界。……一樣的生活,有了般若就有不同的體會。」*2星雲大師深知般若智慧在全體佛法當中的核心位置,缺乏般若智慧的引領,就絕無覺悟乃至成佛的可能,他說:「『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是我們生活的心要,追求般若、得到般若,就能心無掛礙,自由自在!」*3擁有般若智慧始能提高佛教實踐的層級,星雲大師強調「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的真實菩薩行履,其淺近、生活化的佛法開示將甚深般若自然融入其間,表面上看不出積極闡釋的刻意斧鑿,閱聽者能夠領略幾分,端視個人對般若慧學的領解程度。
「般若慧學」是探討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不可忽視的議題,本文擬通過星雲大師所撰述之《金剛經講話》*4、《般若心經的生活觀》*5、《星雲大師《心經》五講》*6、《成就的祕訣:金剛經》*7諸部對《般若經》的現代詮釋著作,系統地理解與揭示大師的般若思想,並發掘其間所提供的實踐指引。藉由這樣的研究成果,期望引發人間佛教實踐者對於般若慧觀層面的關注,由理解而導入修學生活的觀照。
一、般若慧學的漸次深進
般若智慧是整體佛法義理與實踐的核心,對於般若可有淺深差別的理解與體悟,不能單從平面橫式的視角來觀看其義,更須用立體縱貫的向度審視其深廣內涵。修學般若不應淪為咒語般的口頭經文念誦,也不宜停滯於知識層面的理解活動,有賴通過對般若義理的聽聞、思惟與觀修的進路,將之作為宗教人生的指導思想,藉由佛法實踐將其化為自身智慧,達於知行合一的領悟境地,終致徹底解決生命問題。
人間佛教將佛法修行的立場,由傳統佛教偏向出世隱修的消極態度,重新導正回歸人間場域的入世菩薩行,獲得人生的和諧與精神的安適,進而在積極利他行動當中完成個己的最終覺悟。*8佛教的覺悟不離人間而求,大乘佛法的修學理想是在生活之中能得自在,植基於此種心境而行善利人,福慧相互增上,不斷地自我升進,導向精神人格圓滿而證入究竟涅槃,如此始為人間佛教較為整全的意義。整個人間修學的歷程都有賴般若作為實踐根據,星雲大師說:
佛陀出生在人間,成長在人間,悟道在人間,涅槃也在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人間的佛教。……佛陀時代的佛法,原本就是針對眾人生活中的行住坐臥、思想舉止,以及最終如何能夠得解脫而說,佛法自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出指導。*9
這段話語看似簡易平暢,表層語義為佛教行者所熟悉,卻存有非常深刻的意蘊,閱聽者隨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智慧根機各得其解。星雲大師說:「我常有一個感覺:是佛法的,有時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反而是佛法──關鍵就看你有沒有般若。」*10又言:「所以般若的人生,是要有般若智慧的;有一些想法,不是一般世俗的。般若就好像一個人的氣質一樣,有般若的氣質、般若的思想、般若的語言、般若的行動,表現出來,就是般若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11擁有般若,日常言行表現因此而得隨順佛法;缺乏般若,縱使禮佛、誦經、坐禪,仍為紛起的煩惱所支配,變成佛法修為的相似形式。開悟菩提、生活自在、涅槃解脫,在在都有般若貫穿於其間,屬於深層的佛法體悟,絕非能夠一躍而及。對於般若的了知與體悟,是個由淺入深的過程,要求在人間生活修學的磨鍊當中不斷開發、長養、累積智慧潛能,以期般若智慧的逐步顯豁。人間佛教的走入生活,並非教人一直停留在向外追求福德、心為塵境所轉的凡智狀態,而是在教導福慧相資的修行人生,期許昇華到以智慧心靈自在轉境、無執奉獻的菩薩生命人格,否則人間佛教將無法實現自覺覺人的成佛理想。星雲大師說:
佛法對現世人生的幫助,屬「入世法」的範疇。人活在世間終不免三苦八難,遇到挫折與風浪時,如果沒有般若作舟,沉浮其中焉能自在?因此以《般若心經》為智慧之母,時時以心念護持,反身觀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臥之間,身心自在輕安,處處結得善緣、佛緣,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12
這段話語可作為前段引文的良好註腳,人間佛教的身心自在修為,不能離開般若慧觀的開導作用,在五欲塵世的強力牽引之中而能把持得定。自己先獲得智慧的潤澤始知如何運用智慧利益世人,在生活實踐當中要時刻思惟、觀照般若智境,深化空性智慧的領悟,先得自我的身心自在,並且厚植善根、廣積善緣,進求開發饒益有情的大方便智,這是人間佛教追求的寬廣精神境界。
修學般若不能只是在複誦聖者們所說出的智慧語句,有必要了解並深思般若智慧的深廣意涵,掌握修學各階段的心靈體驗狀態,不停息地向前擴展智慧境界,以避免得少為足,因無明和慢心現起而阻礙般若的進層開顯。星雲大師指點我們「般若」甚深,屬於「勝義智」,有別於世俗層次的「智慧」,然其修學需有次第,由有分別的世俗智慧開始,漸行深入,進趣無分別的般若智慧。
般若可從三個層面加以認識:一、文字般若:藉由文字、繪畫、雕刻等符號所呈現、傳遞的般若慧;二、觀照般若:對文字般若所理解到的智慧內容進行深入的思惟、觀照,從而對宇宙人生的真相獲得真實領悟,轉化虛妄心成般若心;三、實相般若:實相就是一切諸法的真實樣子,通過空性體證而照見「本來面目」,這不僅是現象萬物的實相,也是人人的本來面目,無論說無相、實相、真心、佛心、般若、法身,都在指涉同一的「實相」。*13修學般若的終極目標是體證實相般若,其次第是由文字而觀照,由觀照而實相,行者應求穩健踏實,不隨意超次躐等。
從凡夫的智慧級別到大菩薩、佛陀的境界,對於般若內涵的了知與體悟,在程度上有著截然差異。星雲大師如此分解:「般若本來只有一個,何必把它分成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呢?這是為了分別般若的層次:『正見』是凡夫的般若,『緣起』是聲聞、緣覺二乘聖者的般若,『空』是菩薩的般若,『般若』是佛的般若。」*14
凡夫(人天乘)只對應到文字般若的某部分範圍,所理解者是初級的般若,重點在於能夠具備「正見」,也就是因果的理則,知道有善有惡,有因有果。一般人藉由學識和經驗,亦可了解許多世間痴妄的因緣,從而擺脫部分世間苦因,解脫其相應的苦果。再者,由因果正見而得正信堅固,令向道之心不可動搖、破壞。其次是二乘聖者(聲聞、緣覺)的般若,已深入到觀照般若,有能力認識「緣起」,觀照事物皆由眾因眾緣和合所成,緣起緣滅,了知萬事萬物並非實性相對,六道眾生互為因緣;部分行者還能依此深入到空觀領悟(析空觀)。再次是大乘菩薩的高度,與實相般若得以相應,認識空有相即的「空」,不必破壞有而領悟空性,能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緣;最後是佛的層次所豁顯的最高、圓滿的「般若」。*15
正見、緣起和空性都屬般若的內容意義,也就是佛法的智慧,但就範圍與深度而言,前前不及後後,前者可為後者的前行開導基礎,後者能夠全然涵蓋前者並觀照深一層的真理,共同作為人間佛教實踐的智慧基底。
同樣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善法行動,如果缺乏般若智慧的方向導引,就不可稱為「波羅蜜」(到彼岸、完全的成就)的成佛法門,只局限於世間善法範疇而招感人天福樂。反轉視角來看,般若智慧雖然極其殊勝,也需要其餘五波羅蜜的相資,始得以增深與擴充,不流於二乘智境。《小品般若波羅蜜‧泥犁品》說:
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隨喜福德,回向薩婆若故,於上諸菩薩所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其福最勝,……五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亦如盲人無導,不能修道至薩婆若;若五波羅蜜為般若波羅蜜所護,則為有目。般若波羅蜜力故,五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名。*16
菩薩道的真實修行,捨卻般若智慧即偏離指向佛果的正軌,人間佛教自許為大乘佛教,對於此義實不容妥協。*17星雲大師深明般若波羅蜜在成佛之道上的重要意義:
六波羅蜜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作引導,都還只是世間法,不是佛法。佛法是無形無相的功德,而世間法則非無相的功德。因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要有「般若」,才能波羅蜜,才能得度,這是佛法的大乘菩薩道。*18
星雲大師對「世間法」與「佛法」做出明確的鑑別,不能結合般若的善法活動只為世間法,帶來有相、有限的功德;與般若結合的行門始屬「真實」的「佛法」,生發無形無相、無量無邊的功德。星雲大師此處所言的「佛法」具有特殊意義,是指與般若和合,導向佛果實現的波羅蜜法門。據此,人間佛教在其通俗淺易的教義之中,含容了深邃的般若慧觀,人間佛教行者應當尋求通盤的理解,切不可忽視般若智慧的主導價值,學習般若教法,將其帶入佛法實踐生活。
了知不同層次的般若智慧,對於人間佛教的實踐至關重要,隨著般若的領解程度,佛法修為就達於相應的深度與高度。有般若智慧──特別是空性體悟──支撐的佛法實踐才算是真實的修行,不自我封限,不以淺濫深。人間佛教是以成佛為理想的大乘菩薩道旅,有必要知悉諸佛菩薩的深廣般若智境,以及開顯般若智慧的次第途徑,由淺入深,無止盡地推進般若慧觀,拓展自他兩利的廣面佛教實踐能力。
二、緣起性空的意義詮解
星雲大師說:
佛教不是出家人專有的宗教,也不是供學者研究的思想文字,佛教應該是有益於全民大眾的;佛教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能為人間帶來幸福快樂的宗教。學佛法在於學出快樂來。自在、解脫、禪悅法喜都是快樂,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歡喜、快樂,因此活得快樂、幸福、自在,就是人間佛教所倡導的,是佛教精神在世間的實踐。*19
佛法的智慧能讓世人獲得安樂與自在,欲令般若智慧穿越菁英佛教圈的藩籬,成為學佛大眾的生活修學資源,首先必須建立有效的普及傳播方式。空性或實相原本無可言詮,語言文字卻又是人類最佳的溝通工具,不可言說又能強為之說,給出智慧修學的指引,是出於佛陀聖智的方便智用。當代人間佛教推廣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如何善巧運用現代語言來傳達佛陀的深妙般若,而且要讓學佛大眾容易聽懂原本深奧難解的智慧法語,以便將其結合到日常生活實踐。這可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星雲大師發揮其聰哲睿智,已對般若智慧給出文字般若的典範性現代詮釋,使得人間佛教的追隨者能夠聽得懂進而隨著講。
空性是無相的實相,無可捉摸,難以直接表詮,很容易造成對其意義的誤解。關於這點,星雲大師說:「有不少人認為,出家人若要由凡轉聖,就必須割愛辭親,隱於叢林,也經常誤解『四大皆空』的涵義,誤解『空』便是什麼都不要,都不追求,以為佛教講『空』就是空談玄理。」*20「空」(śūnyatā)在梵文有「空虛、欠缺、空寂、空無」諸種意義*21,原本是個日常用語,是佛陀借用來指稱了無執取、無所分別之深妙智境的佛教專用術語。除非經過專門的佛教義理訓練,一般人大抵透過日用詞語的意思來理解這個佛教特殊概念,所以從一開始就注定這個名相遭致誤解的命運。
古代譯師將其對譯成漢文「空」字而獲得廣泛接受,「空」在漢文的意象與梵文有相近之處,包括「空虛、空間、窮盡、沒有」諸義。*22「空」字易遭誤解,尚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這種智慧特別用來對治、破除人類與生俱來、根深柢固的自我實體執著心理,完全翻轉世人習以為常的觀念,令人理解起來至感困惑,極難接受。因為空義的深奧與特殊,古代註釋家常註解得複雜艱深,令大多數佛教信者讀來望之卻步。
星雲大師善於運用淺白生動的現代語言表達來化解佛經文字障礙,使般若智慧變得異常親切。他利用按部就班的分析解釋進路,隨順一般世人的邏輯思考模式,將大眾逐步引入般若的深處,用易解的「緣起」的分析導入難解的「空」的理解。在《星雲大師談智慧》書中所收〈真空妙有〉*23一文,大師開頭即說:「佛教的真理,用二個字表達,是『緣起』;用一個字表達,是『空』。」欲想探求佛教的最高真理,必須從「緣起」與「空」,以及兩者相即不離的意義來索解。
「緣起」是較易理解的真理內涵,星雲大師指出二乘行者亦能了解、觀照這層意義。「緣起」的解析是了知「空性」、「實相」的良好義理中介,星雲大師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為學佛者顯明緣起的意義:
舉個例子,桌子是什麼?在我們的常識裡面,怎麼會不認識?這是桌子。但是我說:「你說錯了,這個不是桌子。桌子只是一個假相,它的真實樣子是木材,木材做成窗子就是窗子,做成椅子就是椅子,做成梁柱就是梁柱,木材才是真實的樣子,你說的桌子是假相。」不過,你這麼一聽,我再問這是什麼?你會說這是木材。錯了,木材也是假相。那它是什麼?它是大樹,樹木是木材真實的樣子。那麼再問你這個是什麼?大樹。錯了!這不是大樹。這是什麼?這是種子、土壤、肥料、水分、陽光、空氣,眾緣和合所成。所以,實相是什麼樣子?眾緣和合。你要認識「緣」,才能知道它的真實來源,真實的樣子,認識到它的根本,其本來面目。*24
如此的論理方式與解釋內容,頗能幫助現代人了解一切現象事物都非實體性的存在。大多數人感知到周邊事物是那麼真實存在著,具有形狀、顏色、氣味,觸摸起來也各有其特殊觸感,從各方面來說都難以推翻其存在的事實,於是對所感知到的個個事物就其整體來執取其獨立存在性。這種現象存在的認知模式,借用唯識學派經論(如《楞伽經》)來說稱為「遍計執」,以眾生心理上的妄想執著為依據,錯誤地將不具任何存在規定性的現象事物,執取為具有固定自性的真實存在。較高一層的認識是「依他起」,任何存在現象都在與其他存在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與相互作用之下成立,除卻這種關係與作用,別無其他的自性實體可言。真實覺悟所見到的真理境是「圓成實」,打破一切妄想、執著之後呈現出來的一切存在現象的真實情態。*25通過「依他起」對存在現象做正確的觀照,破除「遍計執」的錯誤性認知,有助導向「圓成實」的實相體悟。
一般人見到桌子、門窗、梁柱、木材、樹木等,都將它們執取為獨立實存的個個事物,忽略了它們之間的相互因緣關係,因而蒙蔽了智慧之眼。透過事物之成立因緣的分析,會知道一切現象事物都只是暫時保有某種情態的「假相」,除了構成它們的眾因眾緣之外,全然不具恆常不變的自性實體。再者,構成它們的每個因和緣,本身又是由其他因緣所和合而成。木製桌子是指擁有一個桌面和桌腳的存在現象,但除了木頭材料,並無法另外找到一個獨立存在於木材之外的「桌子」,「桌子」不過是人類創造出來而加以執取的虛妄概念。所以用佛法的觀念來說,本來就沒有桌子的實質存在,可以說桌子是「空」。繼續對木材、樹木、土壤、陽光、水分,以及一切現象存在進行分析,會發現沒有任一個事物可置身於因緣假合的範圍之外,全都只是「假相」。由此種了悟,能對事物產生出世離欲之心。
由緣起的分析再更進一步,了知現象事物並非實體性的存在,這是通向空性領悟的契機。星雲大師說,依憑事物由眾緣和合的真實道理領解,根機較利的二乘行者尚能深入到空性的觀照:
所謂「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比人高一點的聲聞、緣覺、阿羅漢了解出世法,能夠勘破五蘊皆空,離所知障,把心靈提升到更高一層的境界,知道萬事萬物無對待,知道六道眾生相互而生,他就懂得「因緣」的真實境界了。*26
傳統佛學一向主張聲聞教義只知「人空」,不言「法空」,這其實是以說一切有部為代表的法義概括,聲聞部派如經量部,亦透過對構成要素解析的進路認識到法空,*27此種觀法稱為「析空觀」,對比於大乘佛教不由分析程序而直觀事物當體即空的「體空觀」。星雲大師此處說二乘行者能從萬法眾緣和合的領悟,推展到五蘊皆空的空理洞察,有其思惟理路:
第一、果從因生。這個結果從哪裡來?它有另外的一個因、一個種子來的。……沒有因,就不會有果,這就叫空。第二、事待理成。你們做什麼事情一定有個理。道理的原則有程序,有階段,什麼事情如果沒有一個理則,是不能完成的。……任何事物要有很多的東西合作才能成立的,所以一切皆空。第三點、如何看到空。空要從有的上面才能看到。本來開的花,現在沒有了,謝了空了。……因為我過去看到是有,現在才知道有一個空。……原來空就是假的,就是沒有。其實要空了虛假、虛妄。空了假相以後,達成一個真實的,那就是般若。*28
第一點「果從因生」,是從果必須依因待緣而生,不是本身可以獨立自存,而認識到果是空的。第二點「事待理成」,說明每件事情的成就,都要依據一定的理則、結合許多要素始能完成,而知事情是空。第三點「有依空立」,通過現象存在的無常變異,而知它為假相,由此而見其空,並非取消事物的虛無空見。由因緣的理解而見到真實理境,這是二乘層次的般若,然而,二乘行者能夠領略的空義,比較偏於單向的「偏空」意義,以達到出世解脫的目的,尚未及於菩薩層次之空有相即雙向的「畢竟空」義。
菩薩階段的空性智慧較二乘層次大幅提升,能夠領略空有相即不二,因此能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之間融通無礙,不住著生死,也不住著涅槃,無執自在地在世間積功累德,直到圓滿佛果為止。星雲大師概括說明菩薩的「空慧」如下:
不但證悟了世間法,也證悟了出世間法,而且能進一步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緣,「一色一香無非道,或語或默終是禪」,以空為因為緣,自然能成萬事了。*29
菩薩通過「無相」掃除一切假相的虛妄執取,從而體悟到諸法的「實相」,「實相」是無相而無所不相,具足一切功德,如同明鏡一樣能夠無分別、不扭曲地照顯一切事物,所以菩薩能以其接近無所不知的般若空慧,進入生死世界廣利群生。菩薩智慧達到極致就是佛陀的智慧層次,星雲大師特別用「般若」來指稱其無上圓滿義:
「般若」是佛陀的層次,是證悟了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裡,沒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界限,也泯除了一切人我世相的痕跡,因緣自來自去,不來不去,不住色相,一切自然和合圓滿。*30
如此的義理表述已與佛性思想、禪宗心性思想相互融通(此義容後再論)換言之,通過般若智慧所豁顯的真理境界就是真心佛性的全體朗現,不在空性與佛性之間劃分高下義理層次的區別,真心佛性要由般若空慧來開顯,由此為般若智慧賦予至高的價值。
星雲大師還引領我們從許多不同面向來觀照空性的意義:一、從相續假上看空。世間一切不停在變化,事物在時間上具有前後相續不斷的關係;二、從循環假上看空。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循環不已;三、從和合假看空。事物都是眾因眾緣和合所成的假體;四、從相對假來看空。世間概念出於相對的分別,如父子、內外等;五、從相狀假來看空。每個人出於分別心,不同人面對同一相狀可有差別的感受;六、從名詞假來看空。名詞是人為外加安立的,都是假的;七、從認識假裡看空。每個人的認知沒有統一標準,美醜、善惡隨人心而定。*31世間人依其分別心和自性見的認識模式,常執取事物非得如此,使得心靈受到束縛而無法自在,遮蔽智慧潛能的發用,星雲大師從假看空的多方提點如同當頭棒喝,原來,生活周遭的許多訊息都在傳遞著空性的意趣,凡俗之眼卻捕捉不到,對之視若無睹。
想要了解般若空義,將其作為人間佛教實踐的指南,過一個有智慧的人生,須從「緣起性空」的認識作為起點。最後,引述星雲大師的一段智慧法語作為本節的結束語:
般若可以明白真實的樣子。般若是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的智慧。有了般若就能認識「緣起性空」,進而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種能透徹宇宙實相的智慧。*32
般若甚深,是聖智自證境界,聖者們也用言說教法為世人留下趣入的途徑。正見緣起、了悟空性,是開啟般若智慧的不二法門,吾人可順著星雲大師循序漸進的教學指引,在生活之中開發與涵育智慧潛能,以期拓展佛法的實踐領域。
三、真心佛性的智境體現
星雲大師指點佛教修證必須一步步前進,由文字般若的人生覺悟,升進到觀照般若的緣起觀行,最終體得實相般若完成修學理想,實相般若就是「性體」,吾人與萬法的「本性的自體」。*33這並非意在帶領學佛者去抓取一個存在本體,這個性體只在證空無住的清淨心中自然顯現,強求反而不得。星雲大師在《金剛經講話‧妙行無住分》說明:「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對諸法產生虛妄分別;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則不生不滅,清淨本然之體迥然獨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奧妙之行。」*34
《金剛經講話》是部較具理論深度的《般若經》註解書,完成時間也相對較早,在這本書中,般若義理與禪宗心性思想、佛性思想已互相融通。此書〈作者序〉說:「六祖惠能由於聞說《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開茅塞。直至五祖弘忍於三更時分以《金剛經》再為其印心,惠能大師當下『漆桶脫落』,親見『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自家面目。」*35換言之,《金剛經》的般若體悟就是禪宗的自性體悟,兩部經典的思想可說相資相成,一重破除妄相執取,一重顯現清淨心性。《金剛經》的般若義理與觀修進路具備極大價值,因為缺乏此經之「無住」、「無相」的破執方法作為前導,不易開悟本心自性。般若與佛性的關係與此類同,由般若巧慧的妙用以顯明佛心、佛性的圓滿無盡,星雲大師引述古德僧肇的話說:「若人於此經,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實相,功德廣大,即同佛心,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也。」*36
實相即真如法性,世人被見聞覺知遮蔽實相,要由般若空觀掃除妄念,令性體清淨朗現。*37伏除妄相,能見本自具足一切功德的法身佛性,星雲大師如此說:「降伏眼見心想的妄相,肯定有個常住的如來法身,離色聲香味觸法,無邊無礙,不生不滅,此佛性真實無變異,應用於一念清淨心,四無量心,種種一切無漏善法。」*38又言:「般若是有平等性,一切眾生皆有般若,就等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們每一個人的般若都是一樣的,自性也是一樣的。」*39以般若空觀的妙用開顯自性、佛性,防止對佛性生起概念執取而阻礙體悟;以自性、佛性指示般若的悟境,以化解般若修學流於偏空的偏狹智見,星雲大師這樣的會通模式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凡俗心靈所說的智慧是向外馳逐、分別事物的假相,而佛教的般若講求反觀自省,發現自心中的真理。般若的修鍊重在長期的功夫累積,將心靈從對外的認知習性拉回,由空性領悟而放下種種的分別、執取,息止妄念的動擾,達於無相的清淨狀態,讓心中的佛性自然現起:
我們的內在都具備有一個真實的佛性,其中有很大的功德。只是這個真我,往往我們自己不知道,不認識。……我們認識了很多的假相,但是我們不能認識無相。無相才是實相,有相都是假相。《金剛經》裡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40
《金剛經》所說的破除虛妄分別相,非指刻意保持在壓抑心念不起的沉空當中,那是把「無相」又當作一個對象加以執取。由對諸法空性的正確觀照,自然鬆放對事物概念的執取,止息一切妄念,最後連「無相」、「空相」全都放下,那就是佛性現起的成熟條件,星雲大師開示說:「眾生與佛,本來無異。眾生心就是佛心,眾生本有佛性,與佛原來無二無別,所以如來能悉知眾生心性。但是,眾生被六塵所蒙蔽,生出種種虛妄心念,忘失寂然不動的真心,執著在妄想之中,就無法證悟『實相』;而佛不為業轉,了悟真心。」*41缺乏佛性作為體悟的內在依據,那麼,息止妄念之後並不保證真理的覺證。如果不接受真心佛性的義理,單以「無相」、「空」為最高真理的內容意義,可能對圓滿真理的顯現構成壓抑性的阻礙;反之,只學習「佛性」義理而不採取觀空破執的方法,容易將「佛性」當作一個實體概念加以執取。唯佛性與空觀在實踐上結合,方能開拓一條穩健有利的真理修學途徑。
空與有非截然二分,《心經》說明:「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心裡有分別執著,則處處受到障礙限制,要由「真空」才能顯現「妙有」的廣大功用:
《金剛經》揭示成就的祕訣,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般若」;「應無所住」是「真空」,「生其心」是「妙有」;「真空」才能「妙有」。般若的佛智慧能明澈身心如水月,從虛妄執迷的此岸度往常樂我淨的彼岸。行者就能夠化炎熱的世間為清涼國境,轉化濁惡的煩惱成為琉璃法界,無入而不自得。*42
不修習般若智慧而直接投入嚴土熟生的菩薩行行列,力量非常微小,培植的福德有限,自度尚且不能,更何況是濟度有情!修學般若而得真實空性的體悟,可開啟自心本具的無窮智慧潛能,不僅自己的心靈變得寬廣、無礙、自在、解脫,也擁有強大的力量去引領眾生改凡成聖,轉化娑婆穢土成為清涼淨土,如同觀自在菩薩的智慧境界:
觀自在菩薩在靜謐的般若智慧裡,能同時運用般若智慧教化世間,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寂照不二的時刻,是一個自在無礙的時候,不同於凡夫,說到度眾生,就感到好麻煩、好障礙,菩薩則能觀自在。*43
「靜謐的般若智慧」是「真空」,「運用智慧教化世間」是「妙有」,觀自在菩薩是般若智慧圓融無礙的典範人格。不學般若,於生死世間不能自在安樂,以有限量的分別心去度眾生,屢生挫折,易感疲厭,難以長久支撐。觀自在菩薩由般若智慧的深刻覺悟而體得能所雙亡、淨穢不二,勘破生死,無人無我,一切平等,不會捨此求彼,得失不干於心,內在精神力量源源不絕,擁有清明智心能隨順眾生,施與最適當的法藥。圓滿的般若智慧絕不是消極性的自用法樂,由般若空慧智體開出方便波羅蜜的度生智用,兩種智慧一體相即,人間佛教應當是般若慧與方便智並重並舉、相互輝映的佛教,而星雲大師就是將兩種聖智予以結合融通,集兩種聖智於生命當中的現代人間佛教導師。*44向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學習,如果只關注巧用的一面,不知探求作為智用根據的般若智體,所學到其實是人天善法的有漏拙用,而非真實菩薩道的清淨方便巧用。
通過般若的智慧之眼來觀照這個世界,會看見千差萬別、混動變異的現象萬法都在透顯著真理,它們都是「空的,是靜的,都是真如,都是法身,都是實相」,一切差別現象都歸原於「平等的自性」。*45在般若的妙觀之下,世間一切都與中道實相相應,這適合用詩性的語言來呈現:
所謂「般若的花朵處處開,般若的花朵處處在」,佛也是一樣,佛的法身處處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你若能懂,一色一香都是中道,一花一草皆是般若。故華嚴家說:「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你如果懂得般若,青青楊柳,綠色翠竹,都是如來的法身;你如果懂得般若,小溪裡的流水、冷氣發出的聲音,都是如來說法的音聲。*46
所以重點不是感覺到娑婆世界的混亂汙濁,便要設法逃離到另一處清淨國度去,如果自心不能淨化,就無法與清淨國土相應。《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言:「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47這句經文可有多種意義解讀,*48禪門的代表理解方式為:「人自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使君!東方但淨心無罪,西方心不淨有愆。」*49《般若經》所教示的是在此世自在的法門,依憑般若了悟自心之中的實相,整個環境就轉化為真理的世界,處處都是般若的境界,萬法無非中道、法身。
或許有人會說,以上所述是大菩薩的智慧層級,非我境界,自甘怯懦,如此依然要承受無止盡的生死輪迴,仍要面對現實生活環境的各種障難;反而向菩薩們學習般若智慧的自在精神境界,是身處生死世界的最勝出路。修學般若,消解妄心,與諸佛菩薩和吾人自心中的聖智交感,能獲得源自內在的智慧力能:
金剛就是我們的般若自性、般若禪心。諸佛時時度化我們心內的眾生,般若的妙用,能令眾生時時成就自性諸佛,般若就是每個人本具的無限潛能。*50
這段開示給予修學般若的行者莫大鼓舞,大多數佛教信者不肯相信自身所擁有的智慧潛能,向外尋求佛菩薩的他力庇佑,信佛學佛多年,卻一直與般若智慧擦身而過。修學般若,探求般若自性,釋放智慧潛能,是快速提升佛道領悟的法門,得與諸佛菩薩更為接近。
有感於在探索般若智慧的修習歷程中,時覺困頓與無力,因此藉由星雲大師詮解《般若經》之著作的研讀,希望汲取其中的智慧資源,以支持慧學的進展。本節中所處理者是較為高深的般若智境展現,表面上看似玄祕,實有待親身的實踐體驗,不應隨意抹煞經論與古德的智慧論述。星雲大師說:「現代有些人把佛法看得玄祕、怪異。他不老老實實的生活裡面學般若,而想要修神通。神通和般若不同,有了般若,人生很快樂,有了神通,人生就很痛苦。」*51這段話並不意味否定一切形式的神通,而是反對不求智慧只修神通,把佛教修行變成神神怪怪,無益於心靈淨化及生命問題解決,反帶來痛苦與不安。只要讓心頭清淨,讓內在潛能自然生發出來,就有了解除自身心靈束縛、照見他人修行惑障的特殊能力,星雲大師說:「並不是要有另外什麼神通來幫助你,你自己有所謂的能,發揮你的潛能、能量,發揮你般若的觀照,你就能了。」*52這是般若智慧能力的正確開發之道,有力量自利利他。
部分人間佛教行者或許覺得,在以佛陀教法服務人群的當下,已經領受到心理快樂與生命滿足感,不必追求過於高遠的智慧哲理。然而,人生真正的安樂與自在需有般若智慧的基礎,試想自己在靜坐禪思時能否伏除妄念?能否接觸到自心之中的智慧源泉?能否堅固地相信自己與諸佛平等無二?這些都需要在靜心中去檢驗,先求以謙卑的態度來面對,才不致錯失佛法珍寶。
結論
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矯治傳統佛教流於出世獨修的偏向,復歸大乘佛教的入世實踐精神,通過在人間的悟道與修學,自覺並能覺他,由此體現生命人格的圓滿境地。人間佛教所傳播的是適應現代人需要的佛法真理,星雲大師因此以通俗易解的方式來講說法義,幫助學佛大眾將佛法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這種大眾能解能行的佛法內涵不代表即是淺層的世俗善法,星雲大師強調般若智慧為其根本依據,能與般若相結合的修行活動才相應於真實的「佛法」,始為導向佛果的波羅蜜法門,否則只屬於世間善法,人間佛教行者應該深切體察此義,修學般若智慧以作為大乘菩薩道的深層基礎。
星雲大師以漸次深進的意義詮解來指導般若智慧的理解與觀照:首先,理解人天善法層次的智慧,信解因果道理,了知世間有善有惡、有因有果,依此止惡行善,從事心靈的初步淨化。其次,深入到二乘層次的智慧,能夠觀照緣起法則,了知一切萬法皆為因緣和合所成,非永恆的存在,由此生起厭離出世之心,較利根者亦可透過因緣的解析而領悟到諸法的空義。然後,才是大乘菩薩的空性智慧,不破壞有而能見空,了悟空有不二的畢竟空義,以出世之心行入世的事業。最後,空性智慧的圓滿成就即是佛陀層次的「般若」。可以用「緣起性空」來概括這幾個層次的智慧,透過對因果、緣起意義的逐步深入,開發智慧潛能,從析空觀提升到體空觀,最終使般若智慧完全朗現。星雲大師運用深入淺出的現代詮釋,引領行者由淺階深,進入般若智慧的真理世界。
星雲大師將般若空義、佛性思想與禪宗心性思想進行有機的融通,般若空義的體證是開顯佛性、自性清淨心的關鑰。大乘佛法的般若空慧並非停滯於照空不照有的空境面向,而是全然無執的精神境界,不住空有而雙照空有,連「空」的概念都加以超越,由「真空」顯現「妙有」,如此無量無邊的智慧作用,使得具足一切功德的圓滿佛智全體豁顯,不論是「般若」、「佛性」,或禪宗的「自性」,都在指涉平等的聖智境地。如此的「般若」意義詮釋,以空觀來掃除一切妄念執取,以佛性、自性來化解對空性的住著,兩種觀照相資相成,一體圓悟。星雲大師提點行者,人人本來圓具智慧潛能,不應自我設限,不必藉助外力,透過人間的佛法實踐,發揮般若的覺照力量,就能獲致身心的自在安樂,不疲厭地在生死世間提升自我,饒益群生,完成人間佛教的修學功課。
(刊於《二○一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上)
【註解】
*1下文所言的「人間佛教」,專指星雲大師所開展的佛教理論與實踐體系。
*2星雲大師:《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台北:有鹿文化,二○一○年,頁一○。
*3同註*2,頁四六。
*4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台北:佛光文化,一九九七年。這本註釋書多方參考古德的解釋,如梁代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為科目,以及清代溥畹的注疏,是融合傳統觀點加上現代詮解的註釋形式,有別於下列其他各本的當代詮釋。
*5同註*2。
*6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心經》五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一○年。
*7星雲大師:《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台北:有鹿文化,二○一○年。
*8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是人生需要的佛教。過去的佛教由於一些人士的誤導,較注重山林與出世的形式,現在的佛教則要從山林走入社會,從寺廟擴及家庭,把佛教落實人間,使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靈中、人際間都很和諧。……可以說以人為本、以家為基點,平等性、普遍性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無私的救度眾生,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就是人間佛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何處尋》,台北:天下遠見,二○一二年,頁一五─一六。
*9同註*7,頁二二。
*10同註*2,頁二五。
*11同註*2,頁二一。
*12同註*2,頁一○─一一。
*13同註*2,頁二九─三六。
*14同註*2,頁三六。
*15參見星雲大師:《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頁三六─三八;星雲大師:《成就的祕訣:金剛經》,頁四九─五○;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心經》五講》,頁六─八。
*16《大正藏》第八冊,頁五五○上。
*17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是『大乘菩薩道』的佛教,是要讓人幸福歡喜,是無得而修的佛教,所以要『廣大成就,普施度眾』;當我們發『大乘心』,正是發『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就能以我們本來自性清淨的般若心,和佛陀心心印心!」星雲大師:《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台北:有鹿文化,二○一○年,頁二○七。
*18同註*2,頁五五。
*19同註*7,頁二三。
*20同註*7,頁一六。
*21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講談社,一九八六年,頁一三四三─一三四四。
*22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第四冊,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頁二七一九─二七二○。
*23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談智慧》,台北:天下遠見,二○一○年,頁一○一─一○二。
*24同註*2,頁三三─三四。
*25程恭讓釋譯:《金剛經》,高雄:佛光文化,一九九六年,頁一四五。
*26同註*7,頁四九─五○。
*27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頁一二五─一二六。
*28同註*6,頁五一。
*29同註*7,頁五○。
*30同註*7,頁五○。
*31同註*2,頁一○五─一○九。
*32同註*2,頁四二。
*33同註*2,頁三八。
*34同註*4,頁六三。
*35同註*4,頁一。
*36同註*4,頁二六二。
*37同註*4,頁二六二─二六三。
*38同註*4,頁四六三。
*39同註*6,頁一三。
*40同註*2,頁三四。
*41同註*7,頁一四四─一四五。
*42同註*7,頁四一。
*43同註*2,頁八六。
*44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二○一五年,頁七三二─七三八。
*45同註*2,頁一三九。
*46同註*2,頁一五○。
*47《大正藏》第十四冊,頁五三八下。
*48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台北:法鼓文化,一九九八年,頁二二一─二四六。
*49《六祖壇經》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頁三四一中。
*50同註*7,頁七九。
*51同註*6,頁八八。
*52同註*6,頁八九。
【參考書目】
1.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台北:佛光文化,一九九七年。
2.星雲大師:《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台北:有鹿文化,二○一○年。
3.星雲大師:《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台北:有鹿文化,二○一○年。
4.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心經》五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一○年。
5.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談智慧》,台北:遠見天下,二○一○年。
6.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何處尋》,台北:天下遠見,二○一二年。
7.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
8.程恭讓釋譯:《金剛經》,台北:佛光文化,一九九六年。
9.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二○一五年。
10.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台北:法鼓文化,一九九八年。
11.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講談社,一九八六年。
12.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第四冊,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