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60 大悲殿
慈悲沒有敵人
大悲殿,是佛光山第一座佛菩薩的殿堂。
在中國,家家戶戶都喜歡拜觀世音,主要是因為觀世音的慈悲。
慈悲沒有敵人,慈悲不和人對立,於是,家家戶戶把廳堂最正中、最好的地方,用來供奉觀世音菩薩。
當初佛光山開山,是先從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開始建設,那時候也僅有大悲殿這塊平地。光是建一座「觀照堂」,就不曉得倒進幾萬畚箕的土到這塊地,是挖山、挖土,慢慢把這個地方填平,才有這間房子。
最早什麼道路都沒有,建材無法運上來,就從圓門前,以人力慢慢挑土上來。不過,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會有力量,有信仰就能度過難關。
出家前,我不懂佛教,也不知道有釋迦牟尼佛,從外婆那裡知道有個「觀音老母」,就心裡相信觀音老母。後來出家,覺得和觀音菩薩最有緣分,當感到煩惱、委屈時,我不一定要申訴,只要和觀世音菩薩交流,就會感到不一樣了。
記得在受戒時,燃戒疤的師父將我的戒疤燒得太過,讓我失去記憶力,從此不會念書,正當感到人生已經沒有前途,是老師叫我禮拜觀世音菩薩,才燃起我的希望。
我經常半夜三更偷偷起來禮拜觀世音菩薩。有人問,觀音菩薩有來替你摩頂、灑甘露嗎?觀世音沒有來為我灌頂。不過,我每天都發願:「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拜了幾個月之後,雖沒有到過目不忘,但覺得記憶力增長了不少。因此我相信,我這一生如果有佛教裡的一些成就,應該歸功於觀世音菩薩。
開山期間,有一天,我去巡視大悲殿工程,忽然聽到殿內鐘鼓齊鳴、梵音嘹亮。我想,這裡除了這一座殿堂,哪裡還會有叩鐘的聲音?有人說,是不是鄰近大樹鄉的崑明寺在做晚課,但是它在十幾里路外,距離這裡很遠啊。
我問了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是佛殿現在做晚課嗎?但當時殿堂還沒有完成啊,我說:「你們去聽。」
一講完這話,我就想,我不應該講,萬一他們沒有聽到,我這個做師父的不就是在說謊嗎?果然他們表示沒聽到任何聲音。
到了第二天,我又聽到了,於是我又叫他們去找另外的人來聽。當時心定和尚還是佛學院的學生,他很自然的說:「我每天寫功德芳名時,都會聽到悠揚的課誦聲。」
尤其,當時有一位德國人類學的博士生叫何吉利,住在山上研究佛法。當他翻譯《金剛經》時,每天都在大悲殿誦《心經》,有一天夜裡,聽到法器犍槌的聲音,他不知道這是什麼聲音,於是逐一敲打牆壁,後來才知道,他所聽到的原來是木魚聲。
又有一天,何吉利站在大悲殿前,殿內的白衣大士現身在琉璃瓦上,同時還有一片雲彩襯托著。我認為這一切,都是觀音菩薩的慈悲靈感的化現。
一九七三年農曆正月初九,我們在大悲殿為壽山念佛會的一百多位信徒舉辦「齋天法會」,我在殿內講話,看到幾位年輕人在殿前張望,看他們的神情,可以知道他們對佛教沒有什麼尊敬之心。
果然,他們一行人才走到佛學院的圓門,其中有一個人忽然腿子癱瘓,舉步維艱。幾個同伴就說:「唉呀,你剛剛不該口出不遜之言,詆毀三寶。」他們把這個人抬到大悲殿,我還在跟信徒講話,這個人趕快合掌禮拜。有人遞一張條子告訴我說這個人是來懺悔的。等到懺悔之後,他忽然可以站起來了,而且健步如飛。
像這樣靈感的事情很多。
例如,一九六九年大悲殿剛剛建好,佛光山第一次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當時我們經濟非常拮据,沒有錢可以買校舍用品,眼看著明天就是學員報到的日子,那時已近黃昏,正當一籌莫展之際,有一位戴著斗笠、赤腳的老太太,來到圓門。
我想,一個老太太到這裡做什麼?在這個時間,也沒有東西好看,只有幾間還沒裝修的教室。
老太太說:「我有一點錢想捐獻給你。」他拿出用報紙包的五萬塊。在四十年前,這五萬塊可以說是天文數字,我請他稍候,並趕緊叫會講台灣話的慈莊法師來招呼,請老太太進來喝茶。慈莊法師說:「老太太不曉得走到哪裡去了。」這件事到今天都還是一個謎,這位老太太到現在也一直沒有再出現過。許多人都說,這是觀世音菩薩的靈感示現。
又例如,一九八五年的某一天,佛學院的同學正準備上大悲殿課誦,突然看到觀世音菩薩示現在竹林中,足足有五分鐘之久,十分明顯。同學越看越像大悲殿內的那尊觀世音菩薩,現場大家不斷地禮拜,增加了不少信心。
《普門品》有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佛光山開山至今,不斷地有人說:「是觀世音菩薩去找我。」甚至「神明說觀世音菩薩叫我們來大悲殿。」
無論什麼故事、感應,總之,我把中國的四大名山都建在佛光山上,我們就如同置身在佛國淨土裡。如果大家懂得,就會感到很歡喜,在這個世間上還有什麼所求的呢?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
所謂「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我不要世間的喜悅,我有禪悅,我有法喜,這些我自己的心中都擁有,也都具備了。
・大悲殿為一宮殿式建築,建地八千平方尺(二三○坪),高六十六尺。殿內供奉二丈高白衣大士(觀音菩薩),四周有萬尊觀音聖像。外廊牆壁四周有十二幅觀音菩薩應化事蹟浮雕,富麗堂皇,莊嚴美妙,身入其中,有如置身佛國。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五日開工,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一日竣工,並舉行萬佛大悲殿落成暨萬尊觀音聖像開光。內政部長徐慶鐘先生蒞臨剪綵,立法委員黃玉明伉儷奉獻銅鐘一座、大鼓一面,以誌祝賀。寶橋、觀音放生池、開山紀念碑、龍亭、香光亭及彌勒聖像等同時開光落成,計有五萬人觀禮,同時首次啟建在家五戒、菩薩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