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2 覺華園

覺醒的一朵花

四十幾年前,佛光山開山的規劃,並不完全是為佛祖建大雄寶殿,或為僧眾建設寮房,我們想到佛教在人間的信仰者,更需要的是佛陀的加持、佛陀的慈悲,在這裡應該與十方大眾共有,因此佛光山不只是培養出家眾,所有設施也都是為了廣大的在家信眾而有。

就如覺華園,是佛光山的信徒服務中心。大家從頭山門進來了,可以到覺華園休息、喝茶,詢問山上的路怎麼走,各單位可以提供哪些相關的服務;也可以在那裡看簡報、聆聽佛法,裡面有很多位知客師,只要向他們提出要參觀、用餐、休息,或者是要在這裡掛單、參訪數天,需要什麼服務,都可以得到最直接、確實的解答與服務。

鄰近不遠處,有一座「香光亭」,是佛光山開山後的第三年,我們舉辦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的學員捐資建成,位於不二門廣場南面。這座香光亭看似簡單,卻也有它啟建的因緣。當初開山時,我們一無所有,便想到要建一個亭子在路口,讓人走到這裡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好比人生要精進、要勤勞,但也要有適當的休息,適當的休息就是一個力量,不休息就沒有力量了。所以忙碌的人,偶爾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是很重要的。

「香」,代表心香一瓣,供養十方,與大家結緣;「光」,表示陽光普照大地、給人溫暖、給人光明。建造這香光亭的用意,是希望每個人來到這裡,能感受佛光山芬芳香氣,滿溢人間;像光明照耀大地,能給大家明亮。

香光亭旁的右側有一座「滴水坊」。當你走累了、口渴了,可以到那裡喝杯茶、喝杯咖啡;餓了可進去吃碗飯、吃碗麵。

面對著「不二門」,靠大佛的那一面是「東山」,另一面是「西山」;對面的「觀音放生池」旁有一道泉水,稱「西來泉」,意義取自佛法從西天印度傳來中國的「西來意」。開山的時候,我們所喝、所用的每一滴水,都要從西來泉提到山上;甚至建接引大佛時,要攪拌水泥、施造工程,都是佛光山的大眾從西來泉以徒手接力的方式,把水一桶一桶運輸上去。所以接引大佛落成開光時,我做了一個偈子「取西來之泉水,採高屏之砂石;集全台之人力,建最高之大佛」,說明了佛光山建造大佛時的艱難與因緣,所以佛光山的每一個地方,就有好多的意義。

「香光亭」的對面是「果樂齋」,即現在「文教廣場」的位置。來山的信徒、遊客來到佛光山,如同覺醒的一朵香花、一朵香雲飄來,我們就以「果樂齋」歡迎他們。來到這裡,不管是親朋好友三十人、五十人,甚至一百人都能容納得進去。果樂齋備有水果、可樂等飲料,平時都播放清淨梵樂,可以在這裡聚餐,我們都很樂意為大家服務。

「果樂齋」的後方有一道斜坡路上去,這條路也稱「菩提路」。往前走去,就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女眾學部,對面的山頭則是男眾學部,往往裡面的男眾、女眾學生,幾年住在山上都沒有機會碰面,因為兩個山頭彼此互不來往。女眾學部,是以大悲觀世音菩薩作為主修的佛殿,供奉觀世音菩薩,稱「大悲殿」,藉此勉勵女眾要像觀音菩薩一樣慈悲;男眾學部的「大智殿」則是供奉文殊菩薩,以大智文殊菩薩,作為禮拜、開啟智慧的對象。

沿著香光亭旁的道路向前走去,過了一條小橋,是普門中學舊校址,現今已變更為「福慧家園」,作為提供信眾修持、活動的場所,以及大慈育幼院、佛光精舍養老院,這是佛光山社會福利及社會教育事業的所在區域。當初我們的地方雖小,也不是很富裕,不過十方大眾都能體諒我們對慈善福利與社會教化的理念,都很樂意與我們共同成就。

佛光山至今,每逢舉辦活動,都會有很多義工從台北以南,花蓮、台東、台中、嘉義、台南、高雄來到這裡,他們在各個定點為初來的人士服務。希望各界的有緣人來到佛光山,都可以向信徒服務中心或任何一個客堂,提出你的需求,每一位佛光人都很樂意為大家解答問題,提供來山的服務。

・「果樂齋」於十幾年前,更改為「果樂齋滴水坊」,二○○八年改為「文教廣場」。鄰近的普門中學遷址後,二○一○年更改為「福慧家園」,作為信眾聽經聞法、修持、活動的場所。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