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6 女眾學部

因緣和合才能開花結果

佛光山在高雄壽山有一座壽山寺,一九六五年在那裡開始創辦「壽山佛學院」。後來因為學生慢慢增加,容納不下,一九六七年在大樹鄉買了一塊不是很好的地,不過它很便宜,就在那裡建設佛光山,也把佛教學院遷到山上,原「壽山佛學院」更名為「東方佛教學院」。

女眾學部的教室有六間,我取名為一信堂、二合堂、三慧堂、四恩堂、五福堂、六和堂;加上學生寢室六間,名為七賢堂、八聖堂、九品堂、十願堂、百忍堂、千華堂、萬善堂及億德堂。其他還有香雲堂、觀照堂、海會堂、智度堂、寶藏堂、懷恩堂等。每一個名稱都有甚深涵義,例如:「一信堂」,是因為台北信徒吳隨供應我一個房子,那是地方寺廟,我為了不忘本,就把教室取名「一信堂」。

實在說來,當初我是沒有力量、沒有辦法建教室的,所以就讓對教育有興趣、熱心的信徒來捐建。因此信徒只要捐五萬塊錢,就可以建一間教室。但管理財務的人卻說:「一間教室至少要十八萬才建得起來,你給信徒五萬塊建一間,這是不夠的。」我也知道要很多錢才能建得起來,可是沒有人捐,曲高和寡,他們能夠捐五萬塊,就已經給我很大的幫助了。我認為人的一生都要靠自己,不要完全依靠別人,別人給我們一點因緣,自己要懂得感謝、珍惜;我們是因、他是緣,緣是有限的,因緣和合才能開花結果。

從高雄壽山佛學院遷移到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畢業的第二屆畢業生,有智光學校的校長慧哲法師、正聞出版社的負責人性瀅法師,台中辦普門幼教的心印法師及彰化八卦山八卦禪寺的依祥法師等許多優秀的學生,現在他們有的住持一方,有的在文化教育事業上都有很好的發展。

而「東方佛教學院」六個字及大悲殿大門的字,是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出生,曾任湖南省督軍的趙恆惕先生替我寫的,他的字很有歷史、很有價值。

當初為了省錢,我們原先建學院的齋堂並不是很高,齋堂建好後,好多人聽說我在辦佛教學院,一定要捐一點錢贊助。於是有人建議齋堂要再建高一點,但窗子已經裝上去了,要怎麼辦呢?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就在原有窗子的上方,又再往上加蓋一層的窗子,這樣的建築很少有,但還是很好看,並成為一種特色。

建佛學院的齋堂,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時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先生曾來看過,過去日本大谷大學的教授,後來做了校長的安藤俊雄先生,也在這裡吃過飯。雖然現在看起來齋堂這麼小、迫窄,但這在四十年前,可是全新別致的建築。

而在﹁圓門﹂所在之處,就是當時開墾過程中所發現的第一塊平地。那時候我們好開心,真想向全世界歡呼,這一切就像作夢一樣,竟然世界上還有這一塊土地是平坦的;我們還開出了一條道路,叫作菩提路,可以讓人行走,表示我們有路,是有路可行的人生。

所以我們應該心存感恩,感恩大眾給我們因緣成就,這麼一想,還有什麼不好的嗎?這幾十年來,我們就在歡喜、希望裡,不斷的隨時間成長。

過去有成功大學的教授,陸軍官校、岡山空軍官校、屏東農專等大學教授願意來幫我教書,甚至很多信奉異教的教授,後來都皈依了三寶。包括一個成功大學的教務長也跟隨我出家,他教自然科學,講課講得很好,例如他教一個「力」,就談到力有幾種?外面有什麼力?隔空怎麼出力?講課到最後一個字,剛好打下課鐘。我曾問他:「你怎麼教得這麼出神入化,尤其時間掌握的剛剛好?」他告訴我:「我二十六歲做正教授,剛開始的時候,我準備一個禮拜的課程,上台去講,二十分鐘就講完了,接下來講什麼呢?後來發奮用功模擬,現在才有辦法做到這樣!」所以,即使講一段話也是要經過苦練、慢慢的證悟,才能成功。

那時候海軍醫院的院長唐一玄老居士、海軍的輪機長方倫居士、會性法師,以及台灣大學很多的教授,都到南部來上課。大家為什麼肯到偏僻的佛光山來上課?其實,我們也沒有多少的鐘點費可以給他們,只是我們的同學非常優秀、用功,上課時正襟危坐,尊師重道、受教,所以那些老師也受到感動。另外,不管老師晚上十一、二點鐘到達,我都在山門口彌勒佛的地方歡迎他,帶他到朝山會舘,送他進房間,倒一杯牛奶或一杯茶請老師喝,而且幾乎是每一位老師都是這麼接待的。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尤其讀書人需要受人尊重,所以要人來尊重你,就先要尊重別人。

那時,學院的同學挑土、擔水,對佛光山都有感情,都愛護山上的一草一木。如果現在問你「佛光山是誰的?」你認為是你的,你就會珍惜它;認為世界、宇宙都是我們的,那麼世間就沒有窮人,因為心有多大,就能包容多少。

「叢林學院是誰的?」「是我的!」如果在這裡的學生都能有這樣的想法,就富貴了,也就能安心了。所謂:「金角落、銀角落,哪裡及得上自己的窮角落?」

・東方佛教學院於一九六七年六月十八日,恭請東初上人主持奠基典禮。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舉行落成典禮,由星雲大師主持,吳修齊、潘孝銳等海內外二十八名功德主捐獻教室,吳大海居士捐獻「大海之水」,約五萬人參與盛典。

・一九七三年,創辦全國第一所佛教大學,定名為佛光山叢林大學院,一九七五年更名為「叢林大學」,一九七七年再更名為「中國佛教研究院」。

・一九八九年佛光山僧伽教育學制改革,建立三級層次佛教教育制度。第一級「中國佛教研究院」,旨在培養師資及高深的佛學研究人才;第二級「佛光山叢林學院」,屬大學級教育,旨在培養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專業人才;第三級「東方佛教學院」,為初中至高中的程度,旨在培養青少年學佛,以培養高尚品格、端正身心。

・二○○二年東方佛教學院調整為高中職以上畢業者報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