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38 雲居樓五觀堂

不執著留戀物欲

佛光山的雲居樓大齋堂,又稱「五觀堂」;要吃飯的人,三餐都要到這裡來過堂。

為什麼吃飯叫「過堂」呢?因為,這裡不是讓人流連、駐足的地方;這裡只是讓人吃個飯,經過一下,用過餐之後就要離開的齋堂。在佛門過堂,可以體會世間的物質享受,只是一個過程,不可執著留戀的教育意涵。

佛教稱齋堂為「五觀堂」,是提醒大眾吃飯的時候,要心存五種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不生瞋愛;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這五種觀想都很有意義。比方,第一句開頭就說:要忖量自己的德行,有條件到這裡來吃飯嗎?要覺得到這裡吃飯是不容易的,正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吃飯要「托缽乞食」。托缽,就是比丘們每天早晨,要前往人煙趑聚的地方次第行乞,不可以選擇貧富,不可以揀擇這一家好吃、不好吃,必須以一顆「平等」心來受食。其中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尊者,他「乞貧不乞富」,只到貧窮人家的住處托缽,為什麼?他要讓貧窮的人做功德,因為富有的人家已經很有福報了,就不必再錦上添花。而須菩提尊者則是「乞富不乞貧」,他認為貧窮人家的負擔已經很重了,就不去打擾他們,因此他只到有錢人家去托缽。

不過,佛陀並不贊成兩位弟子的做法,認為他們一個乞富不乞貧,一個乞貧不乞富,都是心不均平,托缽乞食,最重要的就是「平等」。

過去佛光山大概有十個齋堂,分布在男眾學部、女眾學部、檀信樓、朝山會舘、麻竹園、普門中學、大覺寺、大慈庵等區域,後來建了雲居樓五觀堂,齋堂所準備的都是衛生、容易消化、健康的飲食。這裡具有平等的精神,不管出家眾、在家眾、大法師,或住持大和尚,乃至一個小沙彌,來到這裡過堂,都是一飯一菜一湯;甚至大居士、大護法,或者上至總統、副總統、政要人物,如連戰、宋楚瑜、吳伯雄先生等人,都曾到這裡過堂吃飯,他們所吃的也是和大眾一樣,並沒有特殊的招待,但是大家都吃得很歡喜。因為數千人在這裡用餐,秩序井然,沒有一個人講話,大家觀照內心,專注於吃飯這件事。所以吃起來很安然、寂靜,很自在的把這一餐飯菜用完了。

其實,過堂是一門大學問。在佛光山,沒有參加早課、沒有拜佛,並不會受到嚴重的關心,但你不能不吃飯。佛光山倡導每個人一定要吃早飯。早上過堂吃飯,一天的工作就展開了;佛教徒可以過午不食,或者晚上只吃一點流質的東西,但是早餐、中餐就非吃不可。

現在社會上許多人晚上他要吃得飽、吃得好,這樣的飲食習慣並不是很衛生。而早上睡懶覺不吃飯,就好像一天沒有開始,整個人會懶洋洋的,因此,我覺得社會風氣要改革,不妨大家學習佛光山大齋堂的規矩,起來吃早飯,懷著感恩、隨緣的心,平等而食,經常思惟「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能夠如此,合乎飲食之道,也必定能夠身心健康。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