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96 大海之水

讓我的血液化為水

四十多年前,我到麻竹園來開創佛光山,這個山區原本是沒有水源的。

我們都知道,樹木花草沒有水不能存活;人沒有水,又怎麼能生存?

當時位在佛光山西山的深溝裡,有一道泉水,從石頭縫裡不斷地流出清泉來。

我們住在山上的茅草屋裡,要用一點水,就必須走到下面去接一桶水上來,如此上上下下,沒有多久就精疲力盡了,可以想見,那是多麼的艱難!

後來有人建議從山外打深井,再用機械把水打到山上,這麼一來就有水可用了。不過,打深井要有設備,要有水管,要建設水塔,這需要花很多的費用,在當時,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哪裡還有力量打這一口深井呢?‭ ‬

不可思議的是,正當山上一磚一瓦都沒有的時候,有一位在嘉義開晉安藥廠的吳大海居士,忽然開車上山來看一看。我和他談到要開山,這麼大的一片土地要有水,但水從哪裡來?他聽了之後,就自告奮勇的說:「我來捐獻給你,發心做這個工程。」由於吳大海居士的因緣,佛光山於一九六八年的十二月,在東山的大覺寺與男眾學部之間建造了第一座水塔,我將它命名為「大海之水」。除了紀念吳大海居士的發心捐贈,也希望佛光山未來的弘法,能像「大海之水」一樣流芳百世。

有了這座「大海之水」,我就可以辦佛學院、辦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了。記得在一九六九年時,幾十位大專青年來山報到,深水馬達忽然在這時候故障,沒有水了。我心想,幾百個人住在山上沒有水,不能盥洗,一天、兩天還能忍耐;沒有水喝,沒有水可以燒飯煮菜,該怎麼辦?於是我就到鳳山找水電行的人來修。從下午修到深夜凌晨三點多鐘,水電工也疲倦了,他說要回去鳳山拿零件,我想,他大概是想回去,不做了,我說:「我跟你一起回去。」他一聽到我要跟他回去,等於我在看守他,面有難色,知道躲避不過我,只好再繼續修理。大約做到四點多鐘,馬達終於修理好了。

這時候聽到東山佛學院傳來的打板聲,我心安了。為什麼?有水了。學員們四點半起來做早課,有水可以供應大家洗臉。現在說來似乎很容易,回想起來,當時過了午夜十一點,馬達一直修理不好的時候,我發願:「就讓我的血液化為水,供應給大家吧!」我是這麼想的。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諸佛菩薩有時也會被我們的願力所感動。

所以,「大海之水」為佛光山供應水源,一路走來三十年後,一直到最近十多年來,我們才有自來水可用。這段期間我為山下的老百姓做道路、裝電話,捐獻當地的郵差摩托車,讓他們送信的效率提升;現在地方政府已經沒有「大樹麻竹園」這個名稱了,但是在佛光山上,卻保留了「麻竹園」這個地名。近年來,我們也幫忙推廣大樹出產的荔枝、旗山的香蕉等,讓佛光山所在的地方鄉鎮,也能透過農產品聞名台灣。

佛光山永遠與時空同在,佛法永遠與我們同行。從「大海之水」的因緣,就可以知道佛光山上「滴水如金」,即使是一滴水,都應該好好珍惜。

你看!山上的樹木花草,哪一樣不靠水?山上的信徒遊客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哪裡能少得了水,水是佛法,水是財富。就如高屏溪的溪水,從佛光山旁邊一直向東流去,過去就曾有人說:「佛光山不講風水,那個水是財富,都流出去了,好可惜啊!」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說:「真好,水是財富,水也是佛法,能夠把我們的佛法流傳出去,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佛光山多少年來,雖然經常有大雨來襲,但沒有水患,只有水幫助我們發展。我們也願意自己做大地,供人踐踏;做流水,犧牲貢獻自己,讓大家成長!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