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47 普賢農場

生活要忙起來

佛光山普賢農場,就位於普賢殿的後方。

因為鄰近普賢殿,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寧靜的環境。

這裡是本山專門栽花種樹的地方,所培養的花苗、樹苗,都是供應全山園藝布置、殿堂供佛之用。除此,每年春節,滿山的盆花、路樹,大部分也都由這裡栽植提供。現在這裡的事務,除了出家僧眾發心參與,還有信眾及佛光會義工會在山上各區域蒔花刈草。

過去承蒙各界的關心,經常有人詢問建設佛光山的經費從哪裡來?當然,世間上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金錢,早期本山的淨財來源之一,就是靠鳳梨園、荔枝園和竹子,到了現在,就靠普賢農場裡的花草樹木。

此外,普賢農場還有一個「資源回收處」。我們把本山的舊物或垃圾集中在那裡,再加以整理、清潔、分類,就可以廢物再利用;這些回收的資源,每個月也能變賣數萬塊錢,做為佛光山弘法開銷的補貼。

普賢農場原本位於本山境內較偏遠的地區,少有人重視,現在經過僧信四眾的整理、開發,變成一座美麗的園林,一個賞心悅目的地方;來山的信徒、遊客可以在這裡散步、聊天、喝茶,讓普賢農場兼具美觀與生財的功能。

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回想自己從小在寺院叢林出家,慢慢長大之後,覺得出家人不能只靠信徒的護持,應該還要靠自己的努力,弘揚佛法,福利社會。但是,我要到哪裡弘揚佛法?弘揚佛法又要採取什麼方法呢?身為出家人不能無所事事啊!

那個時候,我就有一個觀念,認為可以用現代化的方式建設一座農場;或者也可以從事教育,籌辦一所小學,以此作為服務大眾,弘法利生的目標。

後來有一個很好的因緣,那就是六十多年前,江蘇宜興縣政府正在推動建設國民小學運動,不過當時社會並沒有很多的師資。有一位任志磐先生看我是從南京讀書回來,也沒有問我的學歷如何,就請我擔任一所國民小學的校長。前後我也做了近兩年的時間。

那時候,由於我在棲霞律學院時,曾經有一位老師給我們上過「農民學」,讓我對農業經營有一些概念,再加上看到出家的祖庭大覺寺擁有兩百多畝的土地,裡頭有魚池、有山林,於是興起了我過去想要建設農場的構想。就有人提議:山林可以放牧,空地可以蓄養豬羊。我問他:「飼豬養羊做什麼?」建議的人說:「賣了可以賺錢。」可是我心想,賣了這些豬羊,不是等於間接的殺生嗎?這和佛法的慈悲思想是違背的,就算有再多的錢可以賺,我都不做。所以,後來我便放棄經營農場的計畫。

現在,佛光山的這座普賢農場發揮了另類的弘法功能,也是一得。我覺得人活在世間上,總要有一點生活上的情趣,以種花植草來美化環境,就顯得很重要了。佛光山的青年僧眾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知道人活著就要工作,生活要忙起來;因為忙就是營養,忙就是動力,忙才能成長,忙才能進步,他們在這裡發心除雜草、剪樹枝,不僅對自己的修行有幫助,對寺院也有很大的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