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1 六度波羅蜜——走近星雲大師、走進佛光山、踐行「人間佛教」/金蜀卿

金蜀卿/《人間福報》社長

佛陀教法,從一次次採訪機緣開始。北大上學時期,樓宇烈教授選定《人間佛教的戒定慧》為教材,首度研讀星雲大師思想理念,很是相應。二○○八年製作北京奧運會專題,「龍泉之聲」網站寄呈一份採訪大綱至佛光山,承蒙大師賜稿,如獲至寶。爾後,大師在大陸弘法,屢次邀宴談話,思想交會,超越時空。大師有一種人格魅力,讓人放開年齡、身分、性別顧忌,暢所欲言,盡抒胸臆;「人間佛教比較適合你」,受大師指引,內心萌生五十三參種子,蓄勢待發。

相忍為教任重道遠——忍辱

二○○九年,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於無錫──台北兩地舉行,覺舫法師推薦擔任國際佛光會文宣義工。國際外交、兩岸關係、宗教信仰,幾個敏感議題都湊在一起,此論壇能順利召開就是一個奇蹟。在大師指導下,秘書長覺培法師展現高度智慧,與政府部門、大陸國宗局、國台辦、世界佛教徒及友寺之間斡旋。那時,二千多本大會活動手冊已印製完畢,大陸方面突然要求刪改內容,「為什麼不早講?」聞訊,肝火上升,也心疼那些紙張。「重印就重印吧!」大師一語,依教奉行。類似這許多挫折,成為日後兩岸交流的笑談、插曲。政府做不了的事,佛光山做到了!表面上看佛光山辦活動,層級高、場次大、人數多;更深一層體會:佛光人集體創作,善用妙法,巧智慧心。

返京,聽一位國宗局官員說,大師在無錫跌了一跤,大家緊張壞了。疼不疼?大師說:「當然疼。」您在台上看起來很淡定啊?大師說:「一個字,忍。」醫師檢查發現,大師的肋骨斷了六根。

大師說他就這樣忍了一生,所言不虛。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了佛教、為了佛光山,二○一五年大師以「貧僧」為名,激濁揚清,說明並指正社會各界對佛教問難。《人間福報》頭版刊登〈貧僧有話要說〉四十說、大師以筆名「趙無任」撰寫台灣選舉觀察系列文章〈慈悲思路‧兩岸出路〉,總編輯妙熙法師與我受到一些壓力,有人甚至揚言要發動退報。大師說,勇敢,不要怕。經歷此事,對於「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有了更深體悟。

給的藝術結善緣——布施

每次見面,大師總問:「吃飯了沒有?」

離去前,大師交辦徒眾,「便當準備好了,在路上吃。」

在佛門蹭飯,太損福報了,就來當義工。佛陀紀念館如常法師創造因緣,二○一三年起,有幸跟隨大師團採訪,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暨大陸巡迴講座,至今已在遼寧、山東、江浙、閩粵等大半省市舉辦了四十二場,影響人次難以盡數,連內蒙古格根塔拉草原上,都有大師弘法足跡。

觀察很多人來求見大師,面容緊張拘謹;拜見後,個個歡喜而去。大師一貫滿人所願,對請法者,給予信心與希望;對探望者,給予歡喜與方便……佛光山待客之道出名,交通接駁、飲食掛單、參觀動線、接見安排,各方面拿捏得恰到好處。這分寸把握,無不與大師的四給精神有關。「給」習慣了,更用心於細節,不會計較得失。例如,給人照相,與大師合影有各種拍法:單人照、團體照、夫妻照、家庭照、親友照,比手勢照、拿禮物照,手機照、相機照……無法稍停。我在現場協助拍照,邊拍邊趕,急著送客。一次,大師對我說,「你有進步了。」樂了半天,估計剛剛拍照比較沒有讓人起煩惱。

動中禪活在當下——禪定

大師寫書法,四周總有人走動或說話,徒眾也不時前來請安、匯報。一次,大師正在寫一長卷,寫完一字,發現漏了前一字,侍者換上新紙重寫。大師眼睛看不見,侍者念出詩偈,協助落筆,寫好一張,更換一張。紙又鋪上,侍者繼續念,大師突然說:「剛才這個字在這個位置,寫過了,把那張紙拿來,後面接著寫。」

在場的大家都忘了剛才的字與紙,只有大師念念清楚,讓宣紙起死回生。

大師弘法利生日復一日,不但心力永不疲厭,還有著過人的體力與精力。請教如常法師如何做到?大師在每一個「現在」都很專注,接見這一團,就是這一團。法師形容,好比採訪時必須高度專注,即使現場人聲鼎沸,也能聽到重點,這就是動中禪。一篇好的採訪報導,現場聽到某句話,立刻知道它就是重點,反復聽錄音帶逐字敲打出來的文章,氣勢減弱。

大師相遇的每一人、一事、一物,都是大事因緣。在人間生活萬事中修行而不生疲厭,除了禪定功夫,必然與慈悲心、勇猛精進力有關。

忙就是營養——精進

每日來山參訪者,數以萬計。有人問:佛光山單位多、活動多,大家這麼忙,有沒有時間修行?

一般人對事業的認知不同,承擔佛教事業要有義工菩薩精神。若舉辦全球一百大「公益團體」票選,佛光山可入圍前十強。大師睡眠少,醒了故意躺著不動,好讓侍者多睡一會兒。大師天天寫作說法,讀者一翻開《人間福報》,就可以讀到大師文章。

朝五台山那一次,夢參老和尚與大師好久不見,二老雙手緊握那一瞬間,甘露雨水啪啪地落在院內。世人活到這把年紀,理當在家中含飴弄孫。二老年齡相加一八六歲,仍掛念著佛教,令人既感動又慚愧,躲在鏡頭後面,泣不成聲。

大師更創辦了電視台、報紙、大學與出版社。只要是弘法利生事業,希望徒眾能承擔起來,忙一點、累一點沒關係,更多人能接引進來。佛光山都市道場蓋在大樓裡,有歌唱、打球、戲劇、文學、健康講座等課程,還有講師、義工培訓班和成長營,方便現代人下了班進修。

大師十六年前創辦《人間福報》,期盼報紙為弘法服務。今天,多媒體為強勢主流,全球報紙陸續熄燈,人間福報面臨相同的挑戰與機遇。無法想像二十年後的報業將是如何?但弘法服務的宗旨不會改變。報社將持續媒體清流與社會公器角色,並透過蔬食博覽會、三好校園、讀報教育,在校園發揮影響力,培養新一代讀者。佛光山媒體單位資源整合,朝多元化弘法平台發展。

三好自覺教育——持戒

二○一五年起,《人間福報》承辦「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三好校園活動,推廣「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身口意不侵犯他人,三好自覺教育。說好話,看似簡單,能一口氣說上一百句好話的人,尚未有過。「說好話」,「好話說」,「話說好」,這三種層次,內涵不同。大師出自傳統叢林,應對進退有禪機,會「聽話」比會「說話」重要。

一回,看完京劇演出,圍了一桌子媒體人吃飯,大師讓每個人都講話。一媒體主管趁機提出飯後想採訪大師。大師說,不必等,現在就採訪。意思是飯桌上沒有祕密,大家都可以聽。

有佛法就有辦法——智慧

隨著南京雨花精舍、宜興大覺寺、揚州鑑真圖書館、上海星雲文教館、北京光中文教館陸續竣工,促進了內地佛光道場的城市旅行。「那麼遠?蓋好了誰來?」通州是北京最東邊一區,外地民工集散地。如今,北京市政府都要搬到通州了。莫非大師早有預言?北京樓盤以住商兩用戶型居多,要符合文教館功能,並有停車場設備的,寥寥無幾。一日,大師座車從機場出發,見一建築物氣勢磅礡,光中文教館就此落地。來訪者說,此處充滿希望,菩薩真會找地方。

大師生命裡沒有「困難」與「不可能」,憑著一股力挽狂瀾的勇氣,開創佛光山這許多事業。今年是佛光山開山五十週年,大師心心念念著佛教的未來,一氣呵成撰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內容完整闡述人間佛教是佛陀一代時教,指引佛光山,乃至整個佛教界的發展道路,未來必然是世界人類的一道光明。

回顧生命歷程,一直是在錯誤中學習。小時候受洗成為基督徒,中學就讀天主教學校。二○○四年一場車禍扭轉了人生軌道,皈依三寶。感恩妙凡法師、蔡青樺等善知識最初接引,在旅居北京的第十四年頭,回台親近大師。透過大師文字與撰寫因緣,我從一個觀察者,漸漸融入佛光山,成為人間佛教實踐者。大師是生命中的貴人,讓不才的我在《人間福報》承擔,培福資糧;並引導認識情為何物?將愛提升為愛護一切眾生的慈悲。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