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68 佛光山好?不好?──各界人士看佛光山
蔣曉松/博鰲亞洲論壇創始人
在大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懈中,千年佛教,百年佛緣,大師用「人間佛教」這一最令人深入淺出的道理,與時俱進地將佛教與當今社會進行了非常有機地結合,這或許也是佛教在不斷進化和昇華過程中一個作為改革舵手的妙手之舉。
我與大師在一起,無論是眼前、身邊和心裡,都將大師認定是「佛祖」,而同時更覺得他是可親可敬可畏的「人」,我能與大師近距離地、以心換心地切磋,並得以諄諄教導,使我感受到,作為兩岸人的他與我,分別都是中華民族一員,但大師的風骨氣節和萬千情絲,使我更確信:從某一種角度,就某一個意義而言,也許他正是我們萬眾同心去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的一位勇往直前、不斷進取的偉人。星雲大師他有台灣情,但更有中國心,對兩岸的和平心心念念、掛念天下蒼生。多年來,從他的言談舉止流露,令人欽敬。
郭台銘/鴻海集團董事長
星雲大師弘揚佛法,不但對台灣有巨大的安定力量,更對兩岸及世界有影響力,大師弘揚人間佛教是做真事、做好事,把佛法、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自己是第一代佛光弟子,希望兒女將來能做佛光山的義工,正式串起我們的佛緣,跟隨伯公(吳伯雄)的腳步追隨星雲大師。
張有恆/前華航總經理
二○一六年初,星雲大師親自護送千年文物──北齊幽居寺佛首回家,促成「金身合璧」歷史佳話。在桃園機場通關時,我緊跟佛首與大師身後謹慎護持,能在佛首的回歸路上參與一程,是華航的榮幸,箇中的因緣非常殊勝。我以佛教徒的立場來看,更讚歎這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則盛事。
◎有佛法就有辦法
白先勇/台灣文學家
二○一五年我到佛陀紀念館參訪,還記得當時進入五和塔,在佛前虔誠點燈,並坐在觀禮席上體會佛化婚禮的莊嚴幸福。佛館啟建之初,我也曾來參觀過。
落成五年後,再次前來,對於當時地上布滿小石子,四處只見基本鋼構的工地,如今已是草木盎然!很有創意!真是好極了!
中國文學不能沒有佛教的語言,如同佛教信仰帶給人心靈的安定,文學和藝術也能幫助大眾提升人品,減少社會亂象。
林秀德/台北花苑創辦人
二十多年前,因為到普門寺插花而逐漸學佛。二○一○年,佛光山首次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時,決定由我來籌辦。聽完報告後,我馬上向大師報告:「一個月內達成絕不可能。」大師笑笑說:「林先生,您可以的,有佛法就有辦法。」
起先我不服氣,最後只好硬著頭皮接手,並且在最後一天的深夜裡完成使命。國際花卉博覽會開幕式上,我在致辭時說:「一般花展都要半年至一年前規劃,一個月內絕不可能,但我今天真正見證到星雲大師所講的『有佛法就有辦法』。雖然我不懂佛門中事,但我終於體會,接到任務就勇往直前達到目的,這就是辦法;過程中佛菩薩自會護佑加持,那就是佛法。」
「有佛法就有辦法」自此成為我的人生座右銘,之後全家也虔心信佛。
我出席在佛陀紀念館舉行的二○一四第五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暨大學生茶文化體驗營結業式,之後又暢遊佛館,只能用「三重震撼」來形容佛館──工程偉大、心態開放、社會效應。佛光山的法師、信徒和義工,純粹靠民間力量,把一片荒山化成人間佛國,用最短時間完成偉大工程,很不可思議。
高希均/天下文化遠見事業群創辦人
一九四九年一位二十三歲的揚州和尚從大陸到台灣,沒有親人,不諳台語,孤苦無援;還被誣陷為匪諜入獄二十三天;但腦無雜念,心無二用,投下了六十年的心血,開創了無限的人間佛教世界。
這位法名「悟徹」的出家人,就是現在大家尊稱的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都已變成了「台灣之光」。這是「台灣奇蹟」的一部分,這是台灣「寧靜革命」的另一章,這是中華民國開國百年來的宗教傳奇。
面對所有這些建樹、成就及榮譽,大師大概會淡淡地說:「所有這些都不是我的,一切都是大眾的。」
◎文化遠見 改變人心
張毅、楊惠姍/藝術家
二○一一年楊惠姍受星雲大師委託,創作佛陀紀念館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五公尺高的「琉璃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因而與佛光山結緣。
星雲大師對文化是有遠見的,大師是最早在華人世界推廣白話翻譯版《大藏經》,同時也辦報紙、設電視台,不停舉辦文化講座來傳播文化,用最大資源推動文化。因為文化,真的是可以改變一個社會的人心。
洪孟啟/前文化部長
在擔任文化部次長職務時,參加高雄佛光山舉辦的國際書展,看到全台有五十部雲水書車巡迴偏鄉推廣閱讀,相當感動。於是,我捐了藝術、文學、小說、文化理論、佛像藝術等百餘本書籍給雲水書車。
我最佩服星雲大師有渴求知識的心,縱使小時沒有因緣進學校讀書,但大師用自學方式,增廣見聞,吸收、消化,運用到布道、演講和書寫,將知識傳播給大眾。
符芝瑛/《傳燈》作者
星雲大師為佛教界寫下不少「台灣第一」。他創辦第一所佛教學校;他是第一位用白話文寫佛學書籍、第一個用廣播電視弘揚佛法的僧侶;台灣第一部佛教電影是根據他著的《釋迦牟尼佛傳》改編的。是星雲大師,在台灣率先舉辦佛學講座、佛教音樂會;率先接引大學生、兒童、婦女參加佛學夏令營;率先讓社會人士體驗「短期出家的僧侶生活」。二十五年來,有許多機會請益星雲大師,更了解他當年隻身飄洋過海,到台灣篳路藍縷,一手創建佛光志業;那麼大的願心,那麼大的識度,那麼大的波瀾,只為了實踐「佛教人間化、佛教生活化」的宏願。有人問他:全球五大洲奔波,是為了什麼?他說:「這奔波不是為了我自己,只要為需要的人,為佛教,我就去了。」
瘂弦/台灣詩人、文運推手
佛光山一直以來,作的都是以佛心為文心的工作。我以一位編輯同道吉廣輿先生來作例證:吉廣輿在佛光山的文化出版系統裡貢獻很大,我受他的影響不少。
這樣的事業,也就是我所說的「德業」,每個人都能完成的,而且完成時非常快樂,能達到弘一大師所說的「花枝春滿,天心月圓」的境界!
◎感謝佛光山
馬英九/前總統
佛陀紀念館於二○一一年正式啟用,我應邀出席落成典禮,並在致辭時表示:佛教發源地的印度,住在印度的喇嘛願意將珍貴的佛門至寶送交台灣佛教團體保管,代表著對台灣佛教發展的高度肯定,相信「佛陀紀念館」未來將成為佛光山文化、歷史與社會教育的中心,使台灣佛教的發展更具深度與廣度。
星雲大師在一九九二年創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全球八十多國擁有一百七十多個協會,其中的中華總會在台灣地區有近五百個分會、超過百萬會員,多年來經常協助政府從事救災與社會福利工作,影響力無遠弗屆。
蔡英文/總統
二○一六年「英翔專案」首次出訪外交,其中在亞松森(巴拉圭首都)舉行的僑宴上,我致辭時說:「我們做外交,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提升台灣的能見度,讓世界看見台灣。在這裡特別謝謝佛光山和慈濟,把台灣人的愛心散播出來。不過,光是讓別人看見台灣還不夠,重點是我們要讓別人看見什麼樣的台灣。我們腳踏實地打拚,誠懇地跟人搏感情,一步步去證明台灣的價值,這就是『踏實外交』。」
洪秀柱/國民黨黨主席
大師一生推動人間佛教的貢獻,台灣儼然成為人間佛教實踐的淨土。從大師著作《貧僧有話要說》中,體會到四給的意義,是「給」人的當下,毋須問「為什麼」。
從《台灣選舉評論系列》文中,對於聞聲救苦、尊重包容等意涵印象深刻,政治人物需用心實踐三好、四給、五和,才能走進人民的內心,社會自然更和諧美好。
陳菊/高雄市市長
佛光山五十部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深入服務全台近八百個偏鄉,拉近城鄉差距,提升閱讀風氣,獲得廣大回響,二○一三年更透過國際書展,凝聚文化意識,營造閱讀生活,也歡迎大家到佛陀紀念館接觸優良讀物,看書、愛書、樂讀。
二○一三年春節期間,全台遊客人數第一名的觀光景點就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山是高雄市重要的資產及寶貝;而且在全台觀光景點前十名中,有三處位於高雄,可見高雄是台灣的觀光熱點。
謝長廷/台灣駐日代表
我於二○○八年到佛光山,參觀春節平安燈會,並前往雲居樓參觀「眾緣和諧──佛光文教博覽區」,看到佛光山四十年來文教、教育的各項成果與發展,以及對社會國家的影響,因此有感而發地說:「佛光山對社會國家的貢獻很大。」離開佛光山前,更向大師說:「實在大開眼界,佛陀紀念館必定會帶給高雄繁榮。」
曾金益/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里長
很感謝佛光山為地方帶來繁榮,並幫忙諸多地方事務,不只有電動車等免費提供行動不便的民眾使用,而且還幫忙農民銷售荔枝,二○一三年在佛陀紀念館舉辦的「高雄大樹國際水果節」,活動之熱烈、場面之盛大,讓完全不懂行銷的農民能夠把辛苦栽種的作物賣出,經濟上可以獲得收益。興田里何其有幸,能與佛光山為鄰,有佛祖的加持與庇佑。這幾年來,里民不管在精神、生活或者經濟上,確實都受到佛光山的照顧。
水谷幸正/前日本佛教大學校長
我有一個不解,我們日本佛教到美國來發展,已經超過一世紀了,但是我們設立一個分別院是那麼的困難,而你們在美國一下子就成立那麼多的分別院,我們淨土宗要跟你們學習。
我曾經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副會長,也很肯定大師創辦大學的理念,一九九三年佛光大學舉行奠基典禮時,特地前來參加,我相信佛光大學將會是一所代表台灣的大學,五十年後,更是代表佛教界的大學。
鈴木章/二○一○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二○一四年我特地安排至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參觀,佛館是佛教傳播中華文化的平台,看七寶瑞光展深刻感受人類歷史受到妥善保存,及佛館對於歷史文物保存的用心。
首次接觸佛光山,看到佛館雄偉建築及多元館藏內容,對所見所聞印象相當深刻,尤其感受寧靜安和的氣氛,處處散發善美氣息,展現人間佛國的清淨莊嚴,令我印象深刻。
◎感動四給 心量廣大
涂艷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第一次到佛光山,是一九九四年參加「花與佛學國際研討會」,印象最深的是會議期間接待我的叢林學院學生帶領參觀出坡的地方,途經一處,房舍儼然,有人談笑其間。原來是協助佛光山開闢的老菩薩以及一些流離失所孤苦無依老人的安養之處。這是大師為了讓他們能有尊嚴的度過後半生而打造的「家」。
第二天早上,星雲大師在大殿說法,我本想在大眾散去後留下來請教大師,正巧聽到侍者跟大師稟報新年準備為大師作新衣的事,不料大師竟然回答:「把錢留下來給育幼院的小朋友作新衣服、買書包,我穿新衣和舊衣服一樣,大家都知道我是星雲。出家人不必穿新衣,育幼院小朋友卻需要,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到了學校被同學說是沒父母的孩子,沒新衣、沒新鞋。」我沒有再去請教任何問題,卻牢牢的記住這段對話。日後只要遇到有人批評佛光山,我總要把這段記憶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此後,我有機會就與佛光山往來互動,而且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動,對於星雲大師決定佛陀紀念館不收門票,開放場域讓更多人接觸佛法,我覺得大師的心量真的不簡單。
在這個爭競搶奪的時代,我被星雲大師那句我喜歡「給」深深震撼了,不論是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無一處是「取」,這樣佛光山才足以成為這個世代中安身立命的地方。
馬玉山/冠德建設董事長
我在學生時期曾參與過教會活動,但結婚之後,因為太太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漸漸跟著太太學佛。
有一次我正好看到星雲大師在電視上講經說法,大師說,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生命,二是信仰;大師還說,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比較容易。婚後我就決心和太太同心一志,一起信仰佛教。
近年來,和星雲大師有數次的會面因緣,對於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深表認同,大師提倡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最簡明易學的人生道理。人間佛教把佛教信仰融入社會、人生中,原來修行並不一定要到深山中,我覺得這是宗教融入台灣社會非常美好的示範。
翁文祺/中華郵政董事長
參加佛陀紀念館「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時,發現佛光山年年協助在地小農推銷玉荷包的義舉,深受感動。因此,我也仿造此模式,也在郵局開辦了「關懷農產行銷」活動。
星雲大師讚歎郵局的服務精神,特地書寫了一幅「中華郵政服務第一」一筆字送我。我複製了數十份,送到全台各大郵局張掛,自己的辦公室內也有一幅。除了美化局屋,我的用意也是要讓同仁一進門就看到「我今天為什麼在這裡工作?」期勉郵局同仁用服務的心,做對民生有益的事。
王燕文/江蘇省委會宣傳部部長
在歷史上,江蘇有兩位出家人,一位是唐代鑑真和尚,一位是星雲大師。
今年我來到佛光山,參加開山五十週年活動,當初原本要在揚州為星雲大師蓋一棟「大師樓」,方便大師兩岸往來,但是大師認為這棟樓不重要,重要的是興建鑑真圖書館、創立「揚州講壇」,邀請兩岸名家演講,這才形成今日「北有百家講壇,南有揚州講壇」的盛況。
葉小文/原大陸國家宗教局局長
二○○七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時,我來到佛光山停留幾天,佛光山的人情味和寧靜讓人印象特別深。打從第一天參加開幕典禮後,就捨不得離開佛光山,即使去別處拜訪其他宗教長老,心裡也一直想著趕快回到佛光山。最後,我引一句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話:「大師是有史以來為了弘法走得最多、走得最遠的高僧。」
◎佛光溫暖 是我心靈的家
洪信助/通盈通運董事長
民國一百年(二○一一)十一月,佛光山舉行三壇大戒及全台行腳托缽。我以六十歲的「高齡」報名短期出家,並且提供了全行程佛祖車的車輛和人力支援。
四十幾天的行腳,每到一站,就有通盈的員工接力支援開佛祖車,更準備了熱開水隨時為已經重感冒的我補充水分;我為他們受戒祈福,他們為我加油打氣,彼此情義相挺。
沒有經過那次的短期出家,不知出家法師的偉大!初壇、二壇、三壇的過程,是極大的訓練,經過那樣的洗禮,簡直像脫胎換骨!尤其是經歷過三壇大戒的女眾法師,我更要為他們按幾十個讚!我以前就很尊敬法師,現在對法師更畢恭畢敬了!
莫言/二○一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我於二○一三年應星雲大師之邀,第一次帶著全家人來到佛光山,幾天的時光裡,我特別珍惜與佛光的緣分。因為佛光兩個字讓我覺得很溫暖,更能發光發熱。我已經把佛光山當成我心靈的家。
余光中/詩人
大師生於一九二七年,長我一歲,但他一生的經歷,始於貧困與動亂,而臻於晚年的建設與成功,遠非我所能及。不過,我仍慶幸與他有緣:首先,他早年出家,受戒於江北江南,尤難忘棲霞寺的修煉;我則生於南京,直到九歲才逃難離去。其次,大師初來台灣,在各地弘法,但是要到高雄之後,才能深根厚植,將佛光照亮台灣,繼而傳播海外;正好我也從香港遷來高雄長住,開始我晚年的修煉。
第三,大師在高僧之中,與文藝界最為親近,不少作家都是他老友;因此我有緣接受南京棲霞寺之邀,和他與會同座,又接受鑑真圖書館之請去揚州講學,《人間福報》訪問過我,也刊登了我好幾篇文章,終於在二○一一年將「全球華文文學星雲貢獻獎」親自頒贈給我。而在二○一三年一月底,大師讀了拙作〈行路難〉,更在《人間福報》上發表唱和之作,婉勸我當今兩岸文化交流正暢,不用妄嘆行路難,令我非常感動。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我的同修楊錦郁,是促成我們一家「佛光因緣」的核心人物。一九九三年,我擔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時,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支持下,於中央大學舉辦「文學與佛學關係」研討會,那是我與佛光山首次合作。直到二○○○年四月一日,《人間福報》創刊,楊錦郁奉派訪問一心辦報的星雲大師,寫下〈法水自在流〉專文;爾後應邀擔任人間福報藝文組主任,與諸法師結善緣,才真正「走入」佛光山,進而影響我、小孩,一起學佛、行佛。
◎前瞻眼光 全球弘法利生
黃春明/台灣文學國寶大師
在生活中實踐人間佛教是很重要的生命功課,要透過自己體驗成長,佛教就是生活,有生活就有佛教。
李昂/知名作家
星雲大師有前瞻性的眼光,對二十世紀人類新面臨到這麼大的一個地球,全球化、世界性,是過去的傳道者不敢奢望的。
有這麼大的空間供開展,大師更有執行的能力與福報,在全球各地有三百多個道場,這樣的規模,至少到目前為止,佛教界單一的寺廟恐怕都還沒有能夠超過。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元耶律楚材詩云:「從征萬里走風沙,南北東西總是家。」對家鄉的態度,大師卻更在「總是家」的無奈情緒上更推進一層,臻至「處處無家處處家」的超脫高度。包括揚州、南京、宜蘭、台北、高雄等地,乃至整個娑婆世界,都是大師弘法的道場,也都成了大師心中的家鄉。
因此,大師足履遍世界,卻能隨遇而安,陶鑄成「在一家保一家,在一國保一國」的個性,顯示民胞物與的襟懷。
其實,大師留下的何止是只有些許貢獻,而是留下了更多的事業、哲思與智慧。在全球各地,大師創建了三百多間寺院,更創辦了多所大學、中學、小學以及電視台、報紙,還編著發行了《佛光大藏經》、《人間佛教系列》叢書等,還有佛光山的創立與經營。總之,大師一生開創的利生事業,從方外到塵世,從本地到寰宇,遍及五大洲,包舉海內外,類型之富,數量之巨,可謂不一而足不勝枚舉。
吳伯雄/國民黨榮譽主席
鑑真大師之後,揚州又出了星雲大師,這些年來,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在全世界都有很深的影響。我去過巴西,佛光山在那建立了一所寺廟──如來寺,裡面還收容了很多窮苦的孩子;在馬來西亞,星雲大師在當地也很有影響;星雲大師還在南非建立了非洲最大的寺廟──南華寺,裡面有很多黑人法師在一起傳教;我到美國的時候,在三藩市、洛杉磯、拉斯維加斯,都有星雲大師的道場……星雲大師不遺餘力地宣傳人間佛教,我就跟隨在他之後。星雲大師大我十二歲,還在為理想奮鬥,這種精神令我非常折服。
佛光山這麼多年來,沒有得到政府一分錢的資助,但是卻做成了很多功德無量的事情。但凡有地方發生災難,佛光山的弟子們肯定會來到現場,救助災民,提供無償的服務。星雲大師對我說:「佛光山要修建世界上最大的佛陀紀念館。」我問他:「錢從哪來?」星雲大師說:「我也不知道錢從哪來,但是並不擔心,因為有佛法,自然就有辦法。」
大師獲頒2013《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由大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葉小文代表致贈。
我擔任過台北市市長,曾經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市民的公德心。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安排了很多賞月的好地方,第二天一看,真是慘不忍睹,到處都是瓜果皮屑,我就很生氣。
但是同樣的,一批人在佛光山上參加活動,幾萬人齊聚散去,地上連一片紙屑、菸頭都沒有。我就對員警說,小心你們都會失業。因為事實證明,這些民眾的公德心都很高,犯罪率都很低。所以說,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父母、學校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力量也不容小視。
◎無私奉獻教團 台灣驕傲
呂秀蓮/前副總統
二○一一年開始茹素之後,身心輕鬆,凡事看得很開。這幾年,我都會在國定佛誕節時,到世貿一館參觀由《人間福報》主辦的「國際素食展」。我肯定佛光山多年來推廣素食的成果,雖是以宗教為出發勸人茹素,但佛光山教團是台灣地球環保的先驅。
二○一五年,我到巴西參訪,對於星雲大師實行民主、法治及尊重女性等相當推崇。
之後,我聽取巴西如來寺簡介,及如來之子教育計劃的緣起、歷史、沿革及發展。對於能在地球的另一端看到佛光山道場,感到非常驚喜。看到如來之子,如同看到佛教的慈悲,不管膚色或國籍,重要的是大家用愛心為世界做好事。
隔日,我前往巴拉圭共和國訪問,參觀佛光山佛光會辦的中巴佛光康寧醫院,康寧醫院提供附近貧困居民免費醫療及診治,讓台灣佛光山的愛心與善行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在東方市也可以看到信徒的愛心及貢獻,令人非常感佩,而台灣僑胞旅居巴拉圭,不僅在此安居樂業,也愛上東方市的居民,自動自發捐款支持康寧醫院的維護經費,佛光山的善行與僑胞的奉獻,絕對是台灣的驕傲。
H. E. Amb. Sitona Abdalla Osman/南蘇丹駐德大使
憂心忡忡前來柏林佛光山參加「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二○一六世界巡迴展」,因為十天前(七月十日)南蘇丹才又爆發內戰,造成許多同胞死傷,讓我無法自在。但從禪修、欣賞大師的一筆字,一字一句充滿智慧,都給予我勇氣、力量、開導、提醒,懸盪多日、忐忑不安之心,終於平靜下來。謝謝大師!謝謝佛光山舉辦這場盛會!
H. E. Matlotliso Lineo Lydia Ntoane/賴索托駐德大使
過去有與佛教接觸的經驗,也讀了不少佛教書籍,但來到柏林佛光山,才真正見識到不一樣的佛教。從未想過在佛寺裡,可以有如此多元文化之展現,從茶禪及大師充滿慈悲智慧、藝術的一筆字,都讓人大開眼界、深受感動。
朱立倫/新北市市長
佛光山擇善寺在星雲大師及永堂法師細心經營下,從事關懷社會、社會教化及公益活動不遺餘力,諸如辦理社區關懷、捐贈新莊區低收入戶及辦理健康、生活、佛學講座等,我代表新北市民感謝其所做的一切貢獻。
星雲大師提倡三好運動,希望大家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我常提醒自己行「三好」,發現「存好心」最難做到。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才了解「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順序其來有自,因為只有心存善念,才能口說好話、身做好事,社會也會增加正能量。
大師經五十年努力,才讓佛光山走向全世界,讓佛教成為全球的宗教。有幸聆聽大師智慧開示,去年底在辛苦焦慮的選舉行程中,這是「最安定、快樂的一天」。
胡志強/前台中市長
二○一二年,我們夫婦及副市長蕭家淇、黃將軍等一行人,專程至佛光山皈依三寶並至佛陀紀念館參訪。此行不但觀賞「佛陀的一生」4D 電影,亦到大覺堂觀看三六○度環型螢幕。
佛館將科技運用到極致,弘法真正的目的就是社會教育。能夠超越傳統,不一定摒棄傳統,能使用科技和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達真正的訊息,方式很重要、訊息也重要,兩個都能重視,弘法就能成功。
如果大家都能接近佛法,這個社會一定會愈變愈好。
◎災區救援 最速送達物資
太田正孝/日本議員
二○一六年四月日本發生熊本大地震時,國際佛光會以最快的速度,將賑災物資及時送入災區,讓我相當震驚,關東地區的救援物資都還到不了災區,而佛光山台灣的物資竟然已經到了……我立即將佛光山物資送抵災區的照片貼上網,標題為「感謝台灣」,引起許多日本人關注。
劉世芳/民進黨中評會主委
佛光山本就是一個菩薩道場,在星雲大師的領導下,已成為高雄市寶貴的文化資產。四十多年來,佛光山在諸位長老、善信大德的努力下,透過文化、教育及慈善事業,開創「佛教從叢林走向人間」的新路,尤其是九二一大地震、莫拉克風災時,都可看到佛光人走入災區、救苦救難的身影。
佛光山除了與大眾同悲同苦,更開創「和大眾一起為生活努力」的目標。佛光人好幾年出手相助,短短一個月助賣一五○萬斤玉荷包,使原本擔心生產過剩而虧本的大樹區果農,轉苦為樂。二○一三年初,高雄市府與佛光山在愛河畔舉辦國際觀光年會,來自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對於佛光人如此融入人群、社會而感到訝異,尤其是聽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館才一年,參訪人數已超過一千萬,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林聖忠/中油董事長
一九七三年,我在大二暑假時,到佛光山參加了佛學夏令營。六個星期的夏令營中,星雲大師和幾位慈字輩的法師,親自教導佛學及禪淨共修課程,上課之餘,大師和法師們更和莘莘學子們一起打球、談心。
那年確實過了一個很棒的暑假。吃素六周後,我回家吃葷還不太習慣呢!我還是經常回佛光山,看看這個法身慧命之家。
陳春銅/良茂建設公司董事長
母親在世的最後半年,一心一意想去參訪美國西來寺,我請求在國稅局上班的二姐請假陪母親前去。西來寺是美國佛教聖地,接引許多旅居海外的華人,也是佛教徒的心靈歸宿。這趟旅程,不但圓滿了母親最後的心願,也開啟了二姐傳承母親信仰、成為佛光人的契機。
佛教的信仰對我影響很大。很多事,因為有了信仰,讓我在做人處事方面,就懂得如何做到圓滿。
蔡青樺/青樺婚紗董事長
二○一二年底,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星雲大師希望於佛館的五和塔作為「喜慶之家」,為來到佛館舉辦婚禮、壽誕、成年、滿月禮等典禮的民眾,以及來到佛館參訪的遊客,拍攝家族照,留下在佛光山最喜悅幸福的瞬間。聽從大師的指示後,我放下台北的工作,南下進駐佛館。大師希望佛教有一個祝福禮堂可以舉辦佛化婚禮,但這種事我從沒做過,所以本來不敢承擔,但我懂大師的理念,能讓全家老老小小都在五和塔,歡喜成就生命中最重要的吉慶大典,就是五和的精神。目前,已有一千個家庭因愛而相聚於喜慶之家,這些畫面讓我深深的感動。
在佛館一待就是三年,現在重回職場,心境已和以前不同。現在,我更懂得大師人間佛教的好,我更深刻體悟,在家眾為什麼要去當義工?佛光山為什麼頻繁地辦活動?原來,大師就是要讓我們分分秒秒不空過。人間佛教的修行法門就是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如果我們懂得廣結善緣,修好世間的緣分,讓家庭美滿、工作順利、人緣良好,那我們就是天天身在佛國淨土了。
◎開放包容 佛教開創新局
鍾榮吉/前台肥公司董事長
二○○九年八八水患災情慘重,我代表台肥公司南下勘災時,親睹佛光山法師和義工,人人手持救災器具、積極熱心地前往災區服務,非常感動。政府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更突顯民間主動參與的珍貴,宗教團體撫慰災民重傷的身心,更是功不可沒。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星雲大師在台灣以及全球推動人間佛教──只要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大師弘法利生一甲子,為佛教開創新局「但開風氣不為師」,努力帶動佛教徒走向人間,走向社會。
大師秉持著一種價值,不為己身的成功或聲望,而是由他內心的信仰價值來決定行動與生活的方式。大師的包容與開放的態度已超越生活的現狀,而是一種普及的社會現象與行為的引導,而能成就一條「雲水三千的佛光大道」,眾生行走其間無怨無悔。
林清玄/作家
我簡單的列舉了星雲大師對台灣的影響,他超越了中央山脈,到東部去建寺弘法,使得東部成為佛教弘傳的重鎮;他又跨過濁水溪,到南部高雄創建佛光山,成為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他又走向了世界,足跡踏遍五大洲,在每一個重要的西方城市,都創建了寺院。
他創辦了人間衛視電視台,他出刊了第一份由佛教界創辦的報紙《人間福報》,他重編《大藏經》,出版了無數的出版品。
他辦了好幾間佛學院,培養無數的僧才。在台灣的每個縣市都有佛光山的道場,他重視教育,創建小學、中學、大學。
他長期投入慈善救濟,救苦救難,全世界只要有苦難的地方,就有佛光山的義工。如果要我一一列舉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就是七天七夜也無法盡數。
徐宗懋/新視語文化公司負責人
如果人生有所謂上半生和下半生,無疑地,上半生影響我最深的是已故《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我二十多歲時就受到他大力提攜,在戰火中採訪新聞,直到一九八九年因工作倒在血泊中,隨後又投入十年的報導和寫作中。
我的下半生,影響我最深的則是星雲大師,這時的我已不年輕了,沒有體力穿梭於危險之地,但追求真相、實踐真理的心志並沒有改變!我和星雲大師見面的次數有限,但師父很快就看到了我內心的火燄,他說:「你的性格剛烈,會吃虧的!」「要學習忍耐!」我笑答說:「如果我生在以前,一定會當個烈士。」他也笑說:「別當烈士了……」佛光山是台灣美麗的建築和風景,但最美的地方是它所代表的善心和善願。
我過去與佛光山的接觸很少,不過一旦真正進入佛光山的心靈時,卻無比震撼!無須求神問卜,不用裝神弄鬼,世間真善美的力量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內心。
◎氣度恢宏 創造宗教奇蹟
王金平/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會長
佛光山一連五年舉辦神明聯誼,樂見海內外宗教道場領袖齊聚,連菲律賓聖嬰大教堂也再度跨海參與,落實了天主教與中華傳統宗教的交流;這場宗教奇蹟具有示範作用,還吸引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專程組團觀摩,希望兩岸宗教大和諧。
四十多年前我就與佛光山結緣,全家人和佛光山一起成長,小小的台灣,二十餘宗教、百餘派系並存,展現了宗教的絕對自由與包容尊重,足供政治人物借鏡,發揮利人利他精神,落實善念善行,共同福國利民。
簡志忠/圓神出版社董事長
大師氣宇軒昂,不僅外形高大,心胸更是開闊。我擔任宗教委員會總幹事期間,親見他真誠的與各宗教領袖交往,尤以和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幾十年的情誼,更是令人動容。也因為大師的氣度,大師擔任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每年年初舉辦「宗教界為國祈福音樂會」,各宗教齊聚一堂,邀請總統出席,一齊為國家人民祈福。各宗教一團和氣,連後來受邀參加的各國駐華使節都大為佩服,直說,這是台灣繼創造經濟奇蹟之後,又創造了宗教奇蹟。
錢文忠/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眾所周知,位於我故鄉無錫宜興的大覺寺是佛光祖庭。不過,也許有人不知道,大覺寺的原址卻不在今天這個地方。大陸經歷了令人扼腕的歷史文化進程,狂風暴雨之下,原來的大覺寺早就片瓦無存了,只剩下兩塊殘破的石碑,供人唏噓憑弔。而當年的小村落在幾十年之後,已經成了人煙稠密的大村莊。寺址早就成了農民的住家或耕地。
當時,宜興有關方面恭請星雲大師復建祖庭,為了表示誠意,最早的方案是請大師就在原址重建,政府方面積極配合,進行拆遷。這當然是「恢復祖庭」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在大陸生活過的人,是很了解「拆遷」意云為何的。星雲大師慈悲,替當地民眾考量,主動放棄了原地重建的便捷方案,選擇了今天的寺址。
其時,那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星雲大師將「恢復祖庭」轉變成了「開山創業」,今天那裡周圍都已經是兼具了現代功能建築和傳統田野風光的寶地了。除了將上面提到的兩塊殘碑移請到新寺供奉紀念,此外,對大覺寺原址的民眾毫無所及。
這是民眾沒有想到的。不僅如此,星雲大師還對原址民眾進行慰問捐助,這就更讓大家感受到佛光普照的歡喜了。重建後的大覺寺不收門票費,各類文化活動精采紛呈,信眾遊客自由出入,或禮佛,或參觀。這在大陸的大寺中,應屬首例,影響之深遠,實難估量。
祖庭重光乃是上引星雲大師「最需要的是忍耐與勇氣」的證明,更生動揭示了所有「祖庭」本都得自「開山創業」的精義,這豈不正是佛光精神之所在麼?所以,今天的大覺寺不僅是方圓幾十里、幾百里民族的信仰中心、文化生活中心,而且更是收拾人心的教育中心,這就如水到渠成般的自然了。
◎慈悲實踐 福澤利眾惠民
李顯龍/新加坡總理、人民行動黨秘書長
佛光山善男信女滿天下,連新加坡也受惠!
李福登/總統府國策顧問
佛陀紀念館成為整個地區的新地標,這都是星雲大師指導,以及台灣所有菁英集體創造出來的。由於大師的慈悲與大眾的發心護持,完成佛館的宏偉建築,吸引全世界各地回台朝聖。
郝龍斌/國民黨副主席
佛光山是重要信仰中心,平日除了宣揚佛法教義,更是重視社會公益的佛教團體,對台北市、國家助益甚多,星雲大師常說:「惜福結緣利人天,人在公門好修行。」對於公部門而言,是啟迪心靈最佳祕訣。
吳敦義/前副總統
二○一三年佛光山舉行第四次珍寶入地宮法會,我們夫婦和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等人來參與盛會,並手捧金觀音像入轎,再由信徒抬進地宮。佛陀紀念館兼具人文、景觀、藝術、佛法,是豐富的觀光聖地,星雲大師弘揚佛法的決心,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
賴清德/台南市市長
二○一二年,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三十四部雲水書車、八部護智車,西岸線巡境第三站來到台南,南台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在台南市市政府南島路廣場舉行授旗啟動典禮。
我代表一八八萬台南市民感謝佛光山捐贈雲水書車,養成閱讀習慣對社會和諧有極大幫助,感謝佛光山義舉,更希望日後台南市不僅為文化首都,更能成為書香城市。
李麗芳/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
宗教團體向來是「受捐贈」單位,星雲大師卻秉持「來自十方,回向十方」的氣度與智慧,值得同為受贈單位的博物館效法,強化布施文化善知識的能量。佛館兼具博物館和宗教場域雙重角色。
閻崇年/清史專家
參訪佛光山叢林學院時,看著鐫刻著大師首創、題書的院訓「悲、智、願、行」,言簡意賅,字字珠璣。這是大師禪理與禪行的真實概括。我拜讀大師的著述,了解大師的行跡,認為大師是一位大慈悲、大智慧、大心願和大踐行的大和尚。
◎人間佛教 同體共生社會
田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
一九九九年我到佛光大學擔任一年客座教授,並在跨年夜上到佛光山叩鐘進入二○○○年,我覺得意義非凡。
星雲大師「給」的哲學,更是讓我心裡由衷的歎服,也因此只要大師交辦,一定無不盡力達成。舉凡兩岸佛教音樂、文化藝術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流,皆竭盡所能的協助。
鎌田茂雄/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二十一世紀中國佛教的實踐理念,就是人間佛教。
而二十一世紀的佛教,是以尊重大自然的同體共生和建設安和樂利社會為主,如:尊重環境生態的循環才是現代同體共生的社會。
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大學教育是培養人才、提升學術水準、增加國家競爭力的有效投資,是需要大量資金挹注、資源投入的志業,但以每月百元的捐獻,竟然能在世界各地創辦了五所大學,這是絕無僅有的案例,也是教育界的奇蹟。
林聰明/南華大學校長
星雲大師創建了佛光山的大系統,是現世宗教界的領袖,著作幾百本、書寫了上千萬的文字,榮獲多國、超過十三所知名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創辦了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台灣的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培育了數百位博碩士法師,影響層面擴及五大洲,其思想、理念,對於社會的影響非一般人能比擬。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場上,如何引導學生努力向上,讓他們能了解一位偉大成就者的奮鬥歷程,並師法其精神,相當重要。
星雲大師出身平凡,然而他的用心、努力,成就了輝煌的一生,可說是「以平凡之身、用不平凡之心、造就不平凡之業」。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佛光山是台灣的奇蹟,它以寺廟為本,興學、教化人心,做的不比政府少,難怪大師說:佛光山是人間的,要致力推動人間佛教;佛光山是團隊的,要結合僧信四眾共同發揚;佛光山是開放的,非一家一派的,只要心懷全佛教且是賢能者,不分你我地域,共同發揚佛光精神;佛光山是傳承的,住持任滿後再由賢能者接任,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最後這句「選賢與能」其實就是《禮運大同篇》的理想,沒想到三千年前的治國理想在佛光山中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