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0 叢林語言

佛教裡,禪宗講不立語言文字,但事實上,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以及中國叢林學僧雲水往來參學,都是靠語言問答。所謂水有三千,用竹竿一探;物有多重,用磅一稱;布有多長,用尺一量就知。同樣的,人的深度,語言一問,也能了知一二,只要你一開口,就知道你有沒有。因此,叢林裡的問答,在學習過程,也是重要的一課。

釋迦牟尼佛講經時,有所謂「三轉法輪」,表示真理學習期間,還是需要層次。甚至十二部經裡,除了「長行」以散文方式記錄佛陀的開示外,「重頌」就是佛陀在講說的其中,如果你不能明白,就用偈語、歌唱的方式重頌給你了解。

再有,佛經大多由弟子提出問題,佛陀回答,即所謂「契機契理」。如《金剛經》,須菩提問:「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就是請教佛陀,是如何護念我們,怎麼樣開導我們,讓我們在修行上有所進步?因此須菩提就成為《金剛經》的當機眾。

在十二部經中,「無問自說」只有一部《阿彌陀經》。因為世間的眾生除了了知這一個居住的地球外,就不知道虛空之中,還有另外的世界;不知道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還有另外的佛。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而佛陀不待大家提問,就直接為大眾講說:離我們這一個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當今有一位佛叫阿彌陀佛……

但這樣遙遠,不能親聞、親見的國土,也不是任何根器的眾生能聽懂。所以在《阿彌陀經》裡,把舍利弗、目犍連列為聽眾之首,因為《彌陀經》的淨土,只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能了解,只有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會懂得。

當然,西方極樂淨土也不是說遙不可及,像周利槃陀伽等許多沒有專長、特色的弟子也能列名其中,為什麼?表示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三根普被,任何根機的人都能前往。

我想佛陀說法時,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一切參與的大眾,應該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後來佛教常說,佛法「以音聲做佛事」,意思就是要用語言才能契入本心。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雖然禪門講「涅槃妙心」、「不立語言文字」,但語言文字卻是進入佛法核心的橋梁,因此為了方便度眾,還是要著重在語言文字的表達。

所以自從「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或者說更早從漢明帝為男眾建立寺院、為女眾建立道場之後,比丘、比丘尼各處來往雲遊參學,就是靠語言一問一答之間了知對方的程度。就等於現在受教育有口試,求職面試,也要經過上級口試後,才能決定你的職務。就像世間上,貧富貴賤也有各種階層、等級,也是要靠自己的能量多少,人家才把我們定位在什麼等級。因此在佛門裡,沒有什麼怨天尤人,沒有什麼冤屈不能得展,你的表現,自然都有一個同等的結果。

一般參修的學僧到了一座叢林參學,知客師都會先問他:「你從哪裡來?」「你來做什麼?」「你吃過飯沒有?」「你有喝茶嗎?」……聽起來都是閒話,實際上從中就知道你到什麼程度,會給予你適當的安排。問過話,知客師會說:「你吃飯去。」「你喝茶去。」「你隨眾去。」……聽起來是這麼簡單,其實內容都有禪機。禪門是要靠參學者自己去領悟。

除此之外,佛教在人我之間、輕重時刻,對於大眾群居的生活也都有它一套的規矩。例如:你在叢林裡面犯了錯誤,或者會議要決議事情,都要經過三番羯磨。叢林在每個香期都有布薩、誦戒。就等於現在開會之前,要宣讀上次的會議紀錄,或是宣讀國父遺囑、總理遺囑、上級指示等等是一樣的。所以說,今日社會遵循的這些規範,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建立制度,佛門大眾之間的相處往來,早就為現代的大眾定下了示範。

中國的禪林有所謂十方叢林、子孫叢林,有的人初出家得度的道場,裡面的人士也難免賢愚不等、龍蛇混雜。說得明白一點,當初在禪林裡參學的人,固然有真正修道的老參、真正發心入道的學者,但也不乏做過江洋大盜,後來金盆洗手來到叢林的人,雖然一心學道,但習氣難改。或者也有年輕人情場失意,或者工作不順、人事不調,心灰意懶,看破世間,而到佛門修行入道者。這許多人的觀念未必完全純正,能可以在兩、三百人的叢林裡,甚至上千人的大叢林裡,彼此都相安無事,原因何在?就是靠一套的「叢林語言」。

現在先從稱謂說起,一般人稱出家人有「法師」、「禪師」、「律師」、「上人」……或是以職務來稱呼,如:「香燈師」、「知客師」、「糾察師」;或是「西堂」、「後堂」,他不直呼職事的名字,大概是這位長老退休了,住在西邊,就稱呼他是「西堂」,住在後面,就稱「後堂」。在家人在佛門裡的稱呼,有「大德」、「居士」、「師兄」、「師姐」等;另外,「學人」、「弟子」、「初參」……這些都是自我的稱呼。將對方置於「大」、「師」、「上」、「父」的地位,是有推崇、尊敬之意。

一般人以為出了家,統統稱為「和尚」,其實不是,和尚是「親教師」的意思。一個寺院裡只有一位和尚,就是該寺的「住持」;和尚退位後,由法弟繼任住持者,他就被稱為「退居和尚」;由弟子或法子繼任者,則被稱為「退居老和尚」。

一寺的開山建寺者,稱為「開山」,或稱「開山大師」,通常為該寺的第一代住持;開創一宗一派者,則稱「開祖」;傳承其教法的人,稱為「列祖」。

「師父」一詞,在叢林裡是職務的通稱,如知客師父、當家師父等,而現在的信徒通稱出家眾都為師父、法師。所謂「法師」者,「以法為師」、「以法師人」。

在大乘八宗裡,修習律藏有成者,稱「律師」;研究論藏,以弘揚佛法者,稱「論師」;專修禪者,稱為「禪師」。

對於「上人」、「大師」一詞,在家人也通用。「大師」者,凡專家、傑出的人都可稱之;「上人」,即人上之人、大人之意,不論出家、在家,只要是德學兼備者,都可尊稱為「上人」,或是「大德」、「仁者」、「長者」;只有「長老」僅限於戒德具尊的出家眾,才能稱得上。

在寺院裡,全心為佛教奉獻的未婚女眾,稱為「師姑」;在家未婚男眾為「淨人」、「教士」、「道人」。在家信徒彼此之間可以互稱「居士」、「師兄」、「師姐」;出家眾也可互稱「師兄」,或是「戒兄」、「學兄」、「法兄」、「道兄」。對別人稱呼自己的師父為「家師」;尊稱他人的師父為「令師」;自己則謙稱「學人」、「學僧」、「末學」、「弟子」等。

另外,還有一些稱謂相關的佛教名稱,如:同參、善知識、施主、檀那、功德主、僧伽、僧俗、僧信……

在叢林四十八單職事,其稱謂非「主」即「頭」,例如:煮飯的叫「飯頭」,燒水的叫「水頭」,燒火的叫「火頭」,照顧園林的叫「園頭」,看守山林的叫「巡山」,打掃廁所的叫「淨頭」;管理所有參學的人,也就是新參學者掛單時的訓練、照顧、服務、管理者,等於現在的「新兵訓練」管理人,稱為「參頭」;到外面收取租穀的叫「莊主」,管理藏經的稱「藏主」。另外大和尚,也稱「堂頭」,這都是叢林裡對人格的基本尊重,稱謂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

等於現在的公司,你進去很快就升任副總經理、副執行長,讓你有個好的名稱,對外就容易發展。不像有一些地方,對於名稱很吝嗇,不敢給人,不提攜後學、後進,參學者知道了,也不會想和你親近;你必須對後學獎勵,才能得人。

此外,現在大陸上用的「書記」一詞,從國家的總書記,到省委書記、市委書記、鄉鎮書記……這一個名稱,就是叢林裡流傳的一個階職,你是哪一等的書記,代表不同身分職務。

而大叢林的組織龐大,為了方便管理,及讓僧人安心辦道,歷代都有制定清規,以嚴密的儀軌制度,來規範僧眾的言談舉止、日常修行等。

比方說,你來掛單了,他就先問:「什麼法名?」回答一定要有「小子」某某,或者「小名」某某,請掛者都要有這樣的謙虛。

比方問:「尊師上下?」要回答「家師上某下某大和尚」,或者是「某某大法師」。你如果回答「大和尚」,他就知道你的師尊必定是哪個叢林裡的住持,因為唯有住持才能稱大和尚、親教師。如果你說家師是上某下某法師,他只是教學的,或者禪師、論師……總之,你一說,對方就會知道你的身分,知道你的出身。

再問:「貴常住何在?」回答:「『小廟』在宜興白塔山。」

稱「小廟」表示謙虛,這都有一套自謙的回答。

「你來此想要參學什麼?」要回答:「所有善知識,希望都能獲得他們的開示。」

或者問:「你來此做什麼?」「我來親近常住、親近善知識。」

「你對五堂功課都有會得嗎?」「學人不敢說會,只能隨眾。」

「你對於常住的這許多職務、行單,你能擔任什麼工作嗎?」「報告長老、報告知客師父,弟子隨喜隨緣,什麼都可以依教奉行。」

「你對於犍槌法器長於什麼?」「報告長老,弟子不敢有所長,只是隨眾學習。」

如果問:「你住過哪些叢林?」可以直說某地什麼寺。

因為所有的叢林,家風各有不同,有的重於戒行,有的重於禪修,有的重於念佛,有的重於講學,從你在哪個叢林參學的過程,他就知道你有些什麼內容。

「你來此,有何目標希望?」「弟子不敢,只望隨眾生活、隨遇而安。」

「這四十八單職事,你覺得你適合擔當哪種職務?」「學人沒有什麼專長,只想將來能做一個悅眾,為大家服務,此願足矣。」

初來接觸常住,這許多問話、回話,你都要能謙虛、條理分明,說話不要重複,不要顛倒,大概你的參學前途就會比較順利。

不過,在叢林裡面,有些話也不必說得很明白,如:

「你在大覺寺擔任什麼職務?」假如你是擔任殿主、香燈,你就說:「我在那裡照顧蒲團。」

或者問:「你在棲霞山擔任什麼職務?」「小人只是照顧碗筷」,就是做行堂的。

像有的當家師也會自謙,「我是在某某寺院打雜的」。

甚至長老、堂主、首座也會自言:「掛名堂主,尸位素餐,虛度時光。」

另外,關於叢林禮儀方面,所謂行住坐臥,一個叢林裡,最重視的就是威儀,一舉一動,都要有行儀。如果你行走沒有走直線,不懂得四方步,就表示你不依規範;你坐沒有坐相,要想在這個寺院裡,認個職事,也很艱難;你計較飲食、計較住處,他也會認為你沒有道心,只是追求物質的享受,也不會重用你。

假如說見到前輩、老和尚,都要合掌,站立一旁,不能太靠近,講話聲音也不能太小,要適當得宜,「今日有幸,恭請長老開示」。

再有,過去住持和尚在齋堂向大眾宣說表白,稱為「表堂」;現在多是糾察師於齋堂、佛堂為某事宣過。如:

「堂主慈悲,維那師父慈悲,諸寺大眾原諒,學人有幾句話,跟各位打閒岔。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以上敬請各位包涵指教,謝謝!」

維那師父也一樣,他不會有剩言、有錯誤的,也不會多言幾句,像:

「各位長老,各位大眾,學人最近看到禪堂一些事情,拜託我們同修共同注意:一、……二、……三、……」他不會講哪個人怎麼樣。

直接點出名字、告訴大眾原因,發表公諸大眾的稱為「表堂」。例如:

「跟各位報告,本山園頭某某師,在前天下午,他把某某園地的菠菜,統統砍伐,送給某某信徒,這一種拿常住公物做私自人情,學人職責所在,也報告了副寺,報告了當家。現在此人罰今天晚課的時候,在大雄寶殿門口跪香,以示警告、懺悔。若不奉行,起單離開。」

「今天某某師,有二千塊錢,放在某處,不翼而飛。像這種行為,對自己的錢財都不知道保護,你還能保護自己的身心、自己的所有嗎?所以,依常住的規矩,已經記大過,警告他下次不可以再有東西遺失。這二千塊,某某人順手牽羊,不予而取;經某某人檢舉,他也已經誠實,現在決定,罰他三天跪齋堂。」

掉了東西的人也要處罰,所以掉東西的人都不敢講。為什麼呢?你一講:「我的錢不見了!」叢林裡個個都有嫌疑,大眾會不安。

如果是認錯,要大眾雲集,然後向大眾表白:「自己業障深重,請聽饒舌,得罪了某某悅眾,深自慚愧。現在當眾對某某法師表示懺悔,在此頂禮三拜,請某某法師慈悲見諒。」

若是要請假、離開常住了,他也有一套規矩,如:

「弟子因為家師指示,某地有事,要向常住請假幾天。」如果是穿大袍、海青去請假,表示短期內還會回來;如果搭衣、持具去到客堂或禪堂向主管告假的,他就知道你不再回來。這都有一套的規律,讓你不能違背。

學僧平常也要多學習使用無諍的語言,方能減少是非。如:

和長老見面,恐怕打擾,可以說:「請長老原諒。」

事情稟告後,則要說:「剛才冒瀆上陳,學人惶恐不已。」

乞請開示,則說:「學人慚愧,請長老多多指教、開示!」「弟子苦惱,上人多包涵,給我犍槌!」「學人初學、初參,自己少見,不容易聽到像您大德這樣的開示,感恩您!」

要和大眾講話,開頭要先說:「大眾慈悲,學人饒舌。」

詢問對方名字,「請問上下」;

請問住處,「請問常住」、「請問貴寶剎」;

客人離開,送到門口,「恭請慢行,恕不送駕」。

見面時,晚輩問候尊長:「不審上人,少病少惱否?起居輕安否?」

長輩慰問晚輩則說:「不審四大調和否?飲食如意否?衣單日用俱全否?」

彼此要分開了,「請自珍重」,就是「善加保重,請加自愛」的意思。

讚美別人,「您好莊嚴」、「您護法護教」、「您具有正知正見」、「您懂得分寸」、「您從善如流」、「您真明理」、「您德高望重」、「您見多識廣」、「您通達古今」、「您很靈巧」、「您給人方便」……

若是責備人,也必須要婉轉讓人堪受,如長老開導學僧,「你太過老皮參」、「你要知道慚愧」、「你要知道苦惱」、「不可以哩拉腔」、「不可做拖拉鬼」、「不可以做非人」……

如果是同輩之間有了衝突,要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意見:「你如此言行,令人望而生畏!」「請多自重,我等各行其事!」「你千言萬語,可惜學人不堪領受!」「從今而後,聊祝你一切順利,就此告辭!」

還有像「祝福大德」、「法躬康泰」、「平安吉祥」、「道場興隆」、「法務旺盛」、「照顧腳下」、「照顧自己」、「大德指教,學人慚愧」……大概在叢林語言裡,講到自己,都是錯誤的;講到別人,都是好話,這樣,對方就很難跟你對立,就不容易有糾紛。你就是什麼江洋大盜,到了知客師父面前:「知客師父慈悲,學人不懂,請多多開示。」怎麼好吵架呢?

就像生活中,客人來了,「歡迎!歡迎!」客人走了,「請再光臨!」請人吃飯:「承蒙賞光。」請人喝茶:「請到舍下用茶。」初次見面:「久仰大名,幸會幸會。」「請多指教。」習慣說客氣、尊重的語言,人與人之間必定會減少許多是非糾葛。

像現在的人會吵架是為什麼呢?「你來幹什麼的!」「你叫什麼名字?」「你怎麼這麼隨便?」「我叫你都聽不懂嗎?」都是這種責備的口氣,他當然就要反攻,那就吵架啦。

當然在日常之中,每一個當下,念頭都要觀照到,《毗尼日用》裡,對出家人的二六時中,每一時刻、每一動作,如何讓自己保持正念,發菩提心,都有明確的指導,如:

起床時要念:「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行走路上,難免無意中會踩傷蟲蟻,心中可以默念:「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吃飯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臨睡前,面西觀佛、念佛,稱念:「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還有,過堂吃飯,飯前要唱〈供養咒〉,以至誠之心,將面前的飲食供養諸佛菩薩,接著維那唱〈僧跋〉:「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磬聲,各正念。」提醒大眾一心受食,大眾回答「阿彌陀佛」,表示依教奉行。吃過飯了,唱〈結齋偈〉,將此頓飯功德回向給布施者,祈願他們幸福安樂。

而在吃飯時,也要做「五觀想」,所謂:「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不生瞋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抱持著感恩心、慚愧心、平等心、精進心來受食,這也是修行功課之一。

另外,也有警眾修行,提醒大眾精進不放逸的,如:

「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

「寧在蒲團靜坐死,不作人間應付僧。」

「大死一番。」

「要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寧動千江水,不擾道人心。」等。

由上可知,佛門裡無論搬柴運水,穿衣、吃飯、睡覺,無非修行,也皆可修行。以上只是簡單略述,提供有心在叢林參學者學習。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日至二十一日連載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