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82 短期出家
佛陀成道以後,弘化各地,度化了許多的弟子跟隨他出家作為比丘;甚至,他們因為跟隨佛陀學道修持,慢慢的超越了一般的人性,成為羅漢,成為菩薩,甚至於成佛。佛陀度化當時很多優秀的青年,像:舍利弗、目犍連不是剃度了嗎?佛陀還感化許多的外道,如:三迦葉的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等人;佛經裡常提到的常隨眾,所謂「千二百五十人俱」,當中就有一千位是外道門徒進入佛門跟隨佛陀出家入道的。
自古以來,出家入道,成為一個人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改變,是重要的昇華、重要的成長,所以對於出家,歷代都有不少詩詞歌頌讚歎。
像有名的清朝順治皇帝〈讚僧詩〉說:「朕為大地山河主,不及僧家半日閒。」他把出家人的生活提高到比皇權、皇位更為高尚。過去許多的帝王,他不以自己做王為高貴,反倒是對於出家人表示尊重,並拜為國師。如:南朝劉宋,人稱「黑衣宰相」的慧琳,受文帝信任入京輔政;如寶誌禪師為梁武帝國師;唐代宗禮請慧忠擔任國師;唐朝神秀大師是武則天以及唐中宗、睿宗、玄宗等四朝國師……可見得,正如順治皇帝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出家,等於轉世為人,有的人遇到好的師父,好的道場,就能有一個很好、很順利的出家人生,修行、學道,有所成就,成為歷代各宗各派的祖師、徒眾。在佛教裡,出家因緣是不計的;也有的人是因信仰而入道,有的是因挫折,或商業失敗、情場失意,心灰意懶而出家;因為這樣而出家,雖不是最適當,但還是有一個入道的緣分,也不能說完全否定他。
人生出家學道,需要有很多善根成長,需要有很多因緣助成,像唐朝玄奘大師知道窺基大師是一個人才,即使外面嘲諷他是「三車和尚」,依然對他包容,主要的,還是希望他成為佛弟子光大佛教。
像鑑真大師想東渡日本弘法,他的徒弟不願師父冒著生命危險,長途奔波,受苦受難,甚至告官阻止。所以,佛教裡有了師徒倫理,也好像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親情、法情都是一樣的。
總之,出家跟在家比較起來,誰好誰不好,這很難講,主要還是要看你的善根因緣;有的人有出世離欲的性格,當然出家最好,有的人對世俗的欲望、執著,成見很深,當然應該留在世俗發展比較好。
不過,在佛教裡也有例外的情況,需要觀因緣。像佛陀的弟弟難陀,佛陀認為他對世俗的五欲六塵太過執著、自私,不適合做國家的領導人,就希望感化他,能可以發心改變自己,脫胎換骨,做一個出家人,不要去影響國家全民的幸福。因此,運用神通,方便引導,帶領難陀到天堂、地獄各走一回,當他在天堂享樂,福報享盡時,墮到地獄苦難難熬;佛陀就勸他出家修道,遠離天堂、地獄,能可以在佛道裡獲得自由解脫,活得自在,過著禪悅法喜的生活最好。後來難陀終於選擇出家,成為佛陀的弟子,也明白出家之可貴。
當然,出家也有四種分別:一、身心俱出家,就是身出家了,心也入道,對於世間的欲望,毫不貪戀;二、心出家身未出家,如維摩居士雖身處五欲世間,而心向道;三、身出家心未出家,這種人雖穿著出家僧服,但心裡卻被五欲六塵的煩惱所覆蓋;四、身心俱不出家,這類的人沒有信仰,也沒有入道,耽染於欲望洪流之中,與道相距甚遠。
佛教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宗教,修行入道也很自由;等於佛教人士在教理上,有談有論空、說禪論淨;等於文學裡有詩詞歌賦,各種不同文體;佛陀都隨順弟子做選擇,你的性格歡喜哪一種道,就讓你修習那一種道,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同樣的,出家也很自由,甚至於你出了家,假如不能受持佛教的戒條,你想要還俗,只要信仰不變,不論出家還是在家,佛教都認同。像過去有一位「九還祖師」,他也是出家、還俗了九次,最終成為一代祖師。佛門裡有一句話:「未披袈裟嫌事多,披了袈裟事更繁。」出了家以後才知道,出家人不好做,因此當你發現不適合出家,再回頭做在家人也是可以的。
這就像士農工商,發現這個職業不適合,再換另外的職業也不為過。唐太宗說︰「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不能好好的做一個弘法利生的出家比丘,那就好好做一位在家護法居士吧。
佛教裡,有在家信徒可以受持的六齋日,讓他們慢慢進入到佛法裡,超越現在一般信者的程度;還有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是讓在家的信者,學習過出家的生活,發出離心,並且讓他們將世俗的金銀寶物、華麗衣冠放在外面,換上修道服,過著簡單樸素的修道生活。
現在,我們遵守佛制,給予許多在家信徒有「短期出家」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知道如何過一個出家人的生活,這是一種增上、向善修學佛道的方式。
但是現在有一些佛教界的人士,批評短期出家不合法。對於這樣的批評,我就想問:你們的出家有合法嗎?你們在寺院裡的規矩都有受持合法?男眾你對比丘二五○條戒,女眾你對比丘尼三四八條戒,都有遵守合法嗎?你們三衣缽具都有隨身嗎?你們都有托缽乞食嗎?
佛法,不是要求別人,是要求自己,自己都不合法,反倒批評別人不如法。人家在家信徒的發心,比你更有道念,比你更有信心,你用你錯誤的謬見思想,來批評正當向佛道邁進的人士,難道不怕因果嗎?不知道這樣毀謗是犯罪嗎?
我們不談中國漢傳佛教短期出家是遵守佛制,就講原始佛教那許多南傳佛教國家吧,他們也不是終身出家,上至國王至少都要出家三個月,一般的人民要想取得公民的資格,也都要短期出家幾天才能取得;那他們有合法嗎?那許多南傳佛教國家都批評漢傳佛教的這許多僧侶不合法,你批評我不合法,或是我批評你不合法,哪個對的呢?如此批評來批評去,佛教就能復興嗎?
關於短期出家這個問題,可以從佛陀時代說起。當時有一個醉漢,沒有佛性,不歡喜佛法,有一天喝醉了酒,途中遇見佛陀,他就說:「釋迦啊,我跟你出家吧!」佛陀一聽,這個醉漢要出家很難得,就叫舍利弗給他剃髮。
舍利弗說:「佛陀,那是醉漢啊!」佛陀說:「就是因為他難得有這麼一個善念,給他出個家吧,這個善念,對他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還有一次,一群宮闈美女,看到一群比丘尼,樸素簡陋的模樣,就說:「我們才不要出家,我們長得如此美麗、如此莊嚴。」在旁的阿羅漢聽到了,就說:「女士們,出家才莊嚴,你們是用金銀珠寶莊嚴身體,不是真的莊嚴;那許多比丘尼,他們才是真正人莊嚴、心莊嚴、道念莊嚴。」
這群宮闈美女聽了阿羅漢的分析後,就說:「我們可以暫時在這裡學習他們,嘗試過這裡的生活嗎?」阿羅漢說:「很好。」就給他們一個短期出家的因緣。
從上而知,在過去的佛典裡,都鼓勵人短期出家,那麼這是不合法嗎?這會沒有功德嗎?你要批評,不是批評現在的不合法,你可以批評佛世時,連佛陀都不合法;你也在批評南傳佛教的不合法。現在所謂的合法,只有你們這許多批評人的人,你們所說的一切都合法,你們不知道慚愧嗎?你們不知道要自我反省嗎?
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佛法在恭敬中求」,你對別人不恭敬,一直醜化別人、批評別人,難道就像一個修道者嗎?
像梁武帝也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出家,雖然一次一次都是短期出家,你能說梁武帝沒有功德嗎?
再有,明朝末年,張獻忠起兵作亂。有一天,山賊進入到一座寺廟裡,要殺死躲在裡面避難的百姓,及所有的出家人。住持破山和尚為了保護所有的人,就挺身而出,要求山賊不要傷害人命。山賊想刁難他,就叫人端來一碗肉,對他說:「你把這碗肉吃了,我就不殺他們;如果你不吃,我就把大家通通都殺光。」破山和尚當下毫不猶豫的,把一碗肉都給吃完,山賊也很遵守約定,把大家給放了。所以你說,破山和尚有犯戒嗎?末利夫人受持齋戒,為了救廚師而喝酒,你說他有犯戒嗎?
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吧,為了躲避壞人的追殺,藏身在獵人群裡,十多年後,因緣具足了才正式出家。過去寺廟裡,沒有穿僧衣的那些帶髮修行人,在他們的心中,早就已經出家了,反觀現在很多穿佛衣、剃髮的人,吃佛飯,卻破壞佛法,障礙佛法,才是魔子魔孫。
戒律、出家,在佛法裡是方便法,是無上的佛意,你要參學,就要參學這許多真實的佛意,才能真正懂得佛法,不然你也只是門外漢哦。所以,奉勸批評別人的人,先批評自己吧!
此外,也可憐、可憐佛教吧!信徒都願意跟我們入道,你能有不平等的觀念嗎?給大家機會吧。不僅你出家要給人因緣,就是成佛了,也要結緣,要給人方便。難道光是批評這個不是、那個不對,佛教就能復興嗎?不客氣說,這樣的行為,屬於魔子魔孫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