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3 關於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源流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思想主要源於「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弘化在人間。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不是對神仙、鬼怪說的,也不是為地獄、傍生而說,佛陀主要是以『人』為說法的對象;佛陀對『人』所說的教法,當然就是『人間佛教』,所以人間佛教就是一切佛法,一切佛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思想語錄》)。

大師據此立論:「人間佛教追本溯源,就是佛陀之教;佛陀是道道地地的人間佛陀,佛教是道道地地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並非標新立異,人間佛教是復興佛法的根本。」(〈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往事百語》)大師強調:「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但是人間佛教並非佛光山自創,人間佛教的理念是來自佛陀。」(《星雲日記》)對於有些學者經常將人間佛教歸為某人的創說,大師認為「人間佛教不是哪個地區、哪個個人的佛教,人間佛教是佛陀專為人而說的宗教;人間佛教不是一個法門,應該把它歸為佛陀的」(《如是說》),因此他說:「釋迦牟尼佛是人間佛教的創始者,六祖惠能及太虛大師等皆為人間佛教的提倡者。」(〈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往事百語》)

佛陀當初對人說法,主要是「示教利喜」、「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因此大師認為「凡是實踐以後,能夠給人利益,能夠讓大家歡喜、受用的佛法,就是人間佛教」(《星雲日記》)。舉凡八正道是人間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四攝六度是人間佛教、四弘誓願是人間佛教,所有佛教經典義理都是人間佛教。甚至對於過去佛教界向有「大乘非佛說」的爭議,大師認為,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中,除了地藏菩薩現出家相以外,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是示現在家相,原因是過去的出家眾,具聲聞性格的較多,出世的思想比較濃厚;而在家的佛教比較樂觀、積極向上,更合乎大乘佛教的宗旨,因此大乘的佛教更合乎佛陀的本懷,大乘佛教就是人間佛教。

由於過去佛教較注重山林與出世的形式,尤其過去的佛教只教導信徒念佛、拜懺,許多經典往往束諸高閣,僅供人禮拜,即使有人想對佛教義理做深入的了解,也沒有人能給予指引,造成一般人誤認佛教是屬於老年人的宗教。大師認為:「現在的佛教要從山林走入社會,從寺廟擴及家庭,把佛教落實在人間,使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靈中、人際間都很和諧。」(《星雲日記》)

因此,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就是要讓佛教不屬於深山、叢林寺院所有,也不只屬於出家人所有;佛教應該走入社會、家庭,走進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每一個人感受到信仰佛教能安身立命,感受到信仰佛教以後人生有目標、有方向、有未來、有希望,感受到信仰佛教以後有禪悅法喜。

遵循佛陀的本懷

為了推動人間佛教,讓現代人接受佛教,讓佛教有生命活水以滋潤眾生,讓佛教成為人生需要的佛教,讓佛教真正發揮對整個世間的教化,大師乃「遵循佛陀的本懷,以合理的經濟生活,重視家庭和諧,開創人生的理念,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生活,進而開發內心能源的佛法教化」(〈佛光學學術會議〉,《佛光通訊》)。

大師感於佛陀一生,從初說三皈五戒度化商人開始,直到晚年臨涅槃前度化須跋陀羅,可以說無時無處不諄諄於人間的教化。甚至佛陀為了解決人類生老病死的根本問題,捨棄王位,入山求道,成為示現佛法真理的大法王。佛陀的出家,是精神上的出世,是人格的昇華;深廣的悲願,使他回歸人間,擁抱困苦中的眾生。佛陀不但沒有離開過人間,更深入社會,教導眾生如何離苦得樂。

大師深體佛陀悲憫眾生的情懷,因此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但是他說:「我沒有想到要傳教,我只是有一分使命感,就是要將歡喜、幸福遍滿人間;要將和平、美滿給予人類。因為佛法是為了人類而有,是佛陀為『人』而說的,佛法本來就很自然的充塞人間,因此不是我刻意要將佛教給你,而是佛陀將你所要的歡喜、信心、希望、方便給你。」(《星雲日記》)大師希望透過人間佛教的弘傳,世界上的人們彼此都能同體共生,地球上的國與國之間都沒有國界與種族之別,也沒有貧富的懸殊、人我的障礙,而能「自他一如」、「生佛平等」;因為唯有平等,才能獲得和平美滿。

在大師一生的弘法過程中,信徒間沒有種族的分歧,他的弟子除了本國人士以外,也有很多白人、黑人的出家弟子,他對於能把佛教弘傳到世界,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接受佛法,都能建設和諧的家庭,都能對人生充滿希望,讓很多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都能運用佛法求得「心安」與「理得」,謀求人間的歡樂,大師深感欣慰,這也是他一生最歡喜的事。

人間佛教的思想意涵

大師的身心血液裡,時時滿溢著人間佛教的思想,如他說:「當初我創立佛光山,不是單只有硬體而已,軟體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不但早就在我的心裡、在我的行為裡,也時時在我的思想裡。」(《星雲日記》)大師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往事百語》)什麼是「佛法」?「人間佛教」就是佛法。所謂人間佛教,大師認為:

・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是對人類的利益、福祉有所增進,只要能饒益眾生的,都是人間佛教。(〈開山大師篇〉,《佛光通訊》)

・人間佛教是與人為善、歡喜融和、彼此尊重、父慈子孝、給人幸福的佛教。(〈佛光山二十七年的成就〉,《佛光通訊》)

・人間佛教就是正見的佛教,我們要正見佛陀是人間的覺者,而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可以要求諸佛菩薩做為我們的守護者。我們不可以把佛陀當作神明、保險公司;佛陀只是開示教化我們真理,做為我們改善人生的準繩。因此,人間佛教是要用佛法來淨化我們的思想,用正道來規劃我們的生活。人間佛教就是要吾人重視生活的樂趣、擁有淨化的財富、享受正當的娛樂、胸懷慈悲的處事,也就是要把佛法落實在人間;凡是有助於生活美滿、家庭幸福的,都是人間佛教。(〈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普門學報》)

・人間佛教所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人與世俗塵勞的淨化,人與自然萬物的調和,人與日用生活的滿足;只要能夠增加人間幸福和樂的佛法,無一不是人間佛教。(〈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普門學報》)

・人間佛教首先要將因果、慈悲、忍耐、結緣、感恩、慚愧等義理,推及到每一個人的生活裡,讓社會上人人都能知道並且奉行佛法;都能明白善惡,權衡是非;都能過著知足、感恩的生活;都能嚮往解脫者逍遙、自在、灑脫的人生;都能「雖處居家,不著三界」;都能雖處生死,不厭不煩;都能只講奉獻,不計報酬。(佛光山傳燈樓對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學員開示,二○○四年三月一日)

・人間佛教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離開菩提心即為外道,沒有菩提心是為焦芽敗種,離開菩提心所做的一切事業是為魔業,所以弘揚人間佛教要有菩提心。

・人間佛教要有「平等心」,現在舉世都在追求自由、民主與平等,佛教的事理平等、性相平等、自他平等、怨親平等、生佛平等最為究竟。今日世界所以不能和平,就是因為不平等;唯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和平,「平等心」是人間佛教的重要思想與內涵。

・人間佛教要有「因緣觀」,因緣是宇宙的真理,懂得「因緣」即明白真理,弘揚人間佛教要有因緣觀,有因緣觀才能把握真如的理體。

・人間佛教要有「般若智」,般若是諸佛之母,有般若才能圓滿六度萬行,有般若才能究竟解脫,所以弘揚人間佛教要有般若智。(《星雲日記》,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四日)

大師認為:「人間佛教就是針對人性醜惡的一面,以戒、定、慧來淨化,希望扶正人性裡的貪、瞋、痴、嫉妒、我慢、懷恨等,使之臻於善美、光明、清淨的境界。」因此,大師強調「人間佛教廣大無邊,甚深微妙,不認同人間佛教,比對佛教沒有信心更可怕;不認同人間佛教,就是邪見」(《星雲日記》)。

普世認同人間佛教

大師滿懷悲願,一心一意想把人間佛教弘揚開來,讓全人類都能受益。如今經過他多年苦心孤詣的推動,人間佛教已然受到舉世所肯定,例如二○○○年由《新新聞》周刊主辦,邀請九十位來自政經、學術、媒體、企業等各界人士擔任評審團,從台港大陸三地的一百五十位候選人當中,票選出五十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人士,大師名列其中,此即普世對人間佛教認同的表示。乃至美國國會圖書館於二○○五年五月,正式在《國會圖書分類法》之佛教分類號下,為佛光山及大師的作品設立單獨號碼,並將「人間佛教」及「佛光山教團」正式編納入《國會圖書館主體標目》之中,顯見他們對大師的人間佛教之重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學因推崇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成就,特於二○○五年四月與佛光山合作,共同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希望透過雙方合作,使佛教研究更上一層樓。香港中文大學屬國立綜合研究型大學,在亞洲排名前五名,致力宗教研究已有四十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佛光山能將人間佛教推向高等學府,自是意義非凡。

在中心成立當天,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賴品超教授致詞表示:「星雲大師智慧圓滿、悲心無量,深入文字般若,以淺近語言探究深奧佛理,普及佛法於社會大眾之中。昔日六祖惠能大師開啟禪宗頓悟法門,播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思想種子,今日星雲大師創建佛光教團,重開人間佛教新天地,成就佛教慈悲服務社會、覺悟奉獻人生的偉大事業與理想。」

此外,義大利威尼斯大學中文系碩士史芬妮(Travagnin Stefania),為了撰寫有關人間佛教的畢業論文,一九九九年三月透過指導教授以斯帖・比安基博士(Dr. Ester Bianchi)介紹,到佛光山參學半年,回到義大利後以一年的時間完成〈當代台灣佛教女性出家眾和在家修行者〉碩士論文,結果受到校方及教授們一致好評,給予超過滿分一百一十分的最高評價。並且為了尊重他的研究,校方規定,今後只要是研究有關人間佛教,都要先閱讀這篇論文,而且不能以相同題目來撰寫論文主題。

史芬妮事後特別致函感謝大師,因為到佛光山才讓他認識什麼是人間佛教,也了解到人間佛教行者應該奉行菩薩道的真義,他發願自己今後不但要修行菩薩道,並且要把人間佛教帶進義大利。

人間佛教為什麼能受到當代人士的接受、重視,主要是大師能把握佛陀的本懷,事理圓融,真俗不二,在世出世法兼顧下,圓融無礙的詮釋佛法、應用佛法,把佛法文藝化、生活化、社會化、人間化的融入生活,因而佛教不再只是束諸高閣的藏經,而是平易親切的人生智慧,是引領人類走向光明未來的思想指南。

「契合根機」的人間佛教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首先他在講說佛法義理方面,有鑑於佛陀最初成道時,在金剛座上對大乘利根菩薩說《華嚴經》,由於《華嚴經》乃佛陀自內證的覺悟境界,二乘羅漢聽了如聾若啞,無法領會,佛陀於是講說契合他們根機的方等諸經。在法華會上,佛陀演說一乘教的《法華經》時,有五千名聲聞弟子因為道理太深,不能相契,因而紛紛退席。

大師認為:「對於聖賢至高至善的道理,要適合眾生的根機,運用智慧,深入淺出施以教化,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佛教現代化〉,《星雲大師講演集》(二))他基於「佛法不一定要講成玄奧難懂,只要能給眾生正見、正覺,以及幸福、安樂,就是最完美的佛教」(《星雲日記》),因此提倡「佛法通俗化」。他不用「以名相解釋名相」的方式開示佛法,也不喜歡用「消文解字、逐字逐句解釋經文」的方式講經說道,大師開示佛法,善於提綱挈領,總是把整部經或一個佛法義理,經過自己消化融會後,提出大綱,再加以演繹、分析、解說、歸納、綜合,讓人能夠全盤認識,掌握要旨,這是大師獨樹一幟的講演方式。台北工業大學李武忠教授曾說:「星雲大師的講演善用『四分法』,不但條目分明,組織嚴謹,而且簡潔扼要,聽者很快就能進入大師講演的情境中,並且融入、會意。」

大師尤其慣以三天一系列的講題做大型講演,例如二○○四年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的三天講座,分別講佛教的「生命學」、「生死學」、「生活學」;今年(二○○五年)則將針對佛教的「戒、定、慧」做三天的開講,進一步為人間佛教建立更嚴謹的思想體系。

大師從小接受完整的佛門教育,他的佛學素養深厚,不但對根本佛法、義理名相的基礎扎實,尤其主張「八宗兼弘」,他對各宗各派的特色、學說、思想、依據經論、祖師傳承、修持方法等,都十分嫻熟,而且融會貫通,曾以「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方法」為題,做過三天講演(收錄在《星雲大師講演集》(二));他在《佛光叢書・宗派》一冊中,更對大乘八宗及成實、俱舍二宗,一一詳盡介紹。

「八宗兼弘」的人間佛教

大師講演開示時,不管講到哪一宗哪一派,不論談說哪一部經哪一部論,或是哪一個根本義理思想,總是旁徵博引、相互引證,信手拈來,不假思索。例如他介紹華嚴宗:「在佛教各種經典中,有的講真空,如般若中觀;有的說妙有,如唯識法相;有的提倡頓悟,如禪門南宗;有的主張漸修,如禪門北漸。不論空有也好,頓漸也好,華嚴把這些思想統攝,而建立了諸教圓融的一乘圓教……」

大師提倡「八宗兼弘」,主要是因為佛法本是一體的,一切佛法都是佛陀所說,縱有層次上的不同,也是「歸元無二路」,「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所謂「法無高下,應機者良」,八宗各有特色,眾生的根機也有利鈍不同,所以不能偏弘於任何一宗一派,因此大師提出「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雙修」的主張。

大師對於一般人認為《阿含經》是原始佛教,不是人間佛教,佛教一定要講真如、講如來藏等形而上的佛法才是高妙。他認為《阿含經》,乃至《大寶積經》、《善生經》、《優婆塞戒經》、《佛遺教經》、《佛說孛經抄》等諸經中,都有人間佛教的理論,因此特別在《佛教叢書・人間佛教》的一冊中,收錄經論及祖師大德法語近百條,做為人間佛教的經典依據,並為「人間佛教」的傳承提供確切的證明。

大師的人間佛教不專研一宗一派、一經一論,他把所有佛法融合匯聚,相互為用,因此博大精深而又平易實用。尤其大師平時一直很用心從佛法大海裡探驪採珠,總希望把浩瀚的藏經冶煉成簡單的珠璣片語,讓人能輕易的進入佛法堂奧,認識佛法奧義。例如他為佛光會員所作的四句偈:

「慈悲喜捨遍法界」──這是內修的自我涵養;

「惜福結緣利人天」──這是外弘的利生化世;

「禪淨戒行平等忍」──這是治學的思想方針;

「慚愧感恩大願心」──這是自他的人格圓成。(《星雲日記》)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包含了內修外弘、自他圓成的義理思想,句句是佛法的精髓,若對佛法沒有融會了然,實難有此功力。

大師所寫的〈三寶頌〉: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佛法僧!

您是我們的救主,您是我們的真理,

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每一句都是對三寶所作的禮讚與詮釋,這是大師醞釀多年,有一天忽然靈光乍現,一氣呵成寫下的佳作。

大師對文字的應用,很善於排比對句,例如:

・人生:生老病死。 ・宇宙:成住壞空。

・心念:生住異滅。 ・時間:春夏秋冬。

・空間:東西南北。 ・親情:悲歡離合。

大師尤其善於從長篇大論裡條列重點,例如一部《金剛經》,他用四句話:「無住生心、無我度生、無相布施、無得而證」,就能概括。他以一首四句偈:「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簡單明瞭的點出八宗的特色。

他把佛教自秦漢年間傳入中國後的兩千餘年歷史,分為六個時期:

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晉時期)

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

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

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

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中國佛教發展的階段性芻議〉,《普門學報》)

很多人研究佛教史多年,始終不容易理清脈絡,看了該文,對整個中國佛教兩千多年的發展,了然於胸。

另外大師撰寫〈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普門學報》第二期),把原始佛教的根本義理與大乘佛教菩薩道的實踐貫穿起來,前後呼應,使佛法更為圓融、縝密。他把「禪淨律三修法門」定位為:禪,是佛心(我們的真心);淨,是佛土(我們的國土);律,是佛行(我們的行為)。不但貼切,而且層次分明。

大師的修行體驗

大師厚實的佛學功底,除了從藏經探索所得,更從日常生活、從叢林教育、從佛法的修行體驗而來。大師一生,實踐過閉關、禁足、持午、刺血寫經、禁語等密行,乃至傳統的參禪、念佛,以及書寫、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等十法行都曾有過。尤其一生參加過上百次佛七,光是在大陸焦山佛學院每年就固定有兩次七七四十九天的佛七,之外也曾到天寧寺禪堂坐禪。來台後,初期在宜蘭、羅東、龍岩、高雄等地帶領念佛會,主持過不下上百次的佛七。從參禪念佛中,曾有「身心俱泯,大地空曠」、「念而無念」、「無人無我」乃至「時間、空間、天地萬物都為之一空」的修行體驗(〈有佛法就有辦法〉,《往事百語》),從「渾然忘我、失卻身心」的宗教體驗中,長養了無比的信心、智慧、定力。

但是,對於這一切大師從來不標榜,他與人最大的不同是,他重視生活的修行,舉凡行住坐臥都很重視威儀,都是修行。在五十多年前,大師經常搭乘平快火車,南北兩地奔波講經,因為長期在佛門裡訓練出抬頭挺胸、目不斜視的威儀,因此每回坐車,在八個小時的車程裡,大師總是直脊端坐,默念佛號,有一回感動了一名鄰坐的軍官,竟然跟著大師下車,要求皈依三寶。

大師的處世行誼

大師一生創建兩百多所道場,從來不以自己的名義登記;他也從不私蓄金錢,一生不曾有過個人的銀行存款。平時生活簡樸,沒有購買的習慣,有時一連幾個月身上沒有一塊錢的零用金,他一樣安然自在。他總是把主持皈依的紅包供養,或是寫文章的稿費收入等,點滴匯歸常住。佛光山從早期開山以來,桌椅、蒲團等各種弘法設備,常住經常經濟拮据,無力添置,大師所有的金錢,都補此不足。大師與信徒之間,只有佛法往來,不談其他,玄奘大師的「言無名利,行絕虛浮」,其實也是大師的最佳寫照。

大師一生持戒嚴謹,二十一歲回到祖庭大覺寺,一方面負責寺務,同時應聘為宜興白塔國民小學校長。有一天,擔任住持的師兄為了試探大師,刻意在他的房間放了一個內裝糖果的罐子。一連數日,大師從未動念想要掀開罐蓋一探究竟,後來師兄深受大師嚴守戒規的德行所感,從此對他敬重不已。

大師的參學經歷

大師一生更與勞動、苦行結下不解之緣。他從小出生在農家,舉凡車水、除草、牧牛、收割等莊稼人必備的本領,都必須學習,農忙之餘還得陪著外婆開闢菜園,種植果蔬,以維持家計。

出家後,在棲霞律學院就讀時負責行堂、司水、看守山林、搬運木柴等;到了暑假,每天早出晚歸到山上採無花果,以增加常住收入;寒假期間每逢農曆春節的大掃除,單單擦拭全寺的玻璃就要花掉一個月的時間;遇到乾旱時期,還發心到江邊挑水,一次來回要兩個小時左右。後來到焦山佛學院繼續學業,除了上課之外,兼作香燈、典座等事務,雖然真正讀書的時間不多,但大師卻覺「對佛法的體會與日俱增」(〈先作牛馬,再作龍象〉,《往事百語》)。

大師也曾在天寧寺參學,負責行堂工作。二○○五年四月中旬大師到大陸,見到祥符寺住持無相法師及天寧寺住持松純法師,大師打趣說:「六十年前在天寧寺,您們兩位都曾吃過我添的飯,今天我要喝您們倒的一杯茶。」

大師在叢林中練就一副行堂擺碗筷、掃地擺蒲團的快速身手,悟出「神乎其技就是時間管理」的道理。他在生活中很善於運用時空,每回從北到南,行車在高速公路上,幾時到達目的地,一分一秒都算得很準。他說:「因為時空都在我的心裡,因此不管走到哪裡,都能即時投入,並且全面觀照。」(在台北道場接受林清玄採訪,二○○一年一月十日)

一九四九年大師來台後,先後在苗栗看守山林,以及在中壢妙果法師的圓光寺負責全寺的雜役,每天拉車買菜,打水供全寺使用。曾因拉車上陡坡,因體力透支而嘔吐,雖然他謙稱做雜役是因為自己力氣大,但其實是因為他心甘情願為人服務。

大師對於勞動作務,從不推辭;對於行腳弘化,也不覺辛苦。五十多年前,為了協助美濃朝元寺的建寺工程,大師從高雄行腳到美濃,來回數十次之多;他曾走遍台南的各村鎮,乃至台中的大甲、后里、內埔等地,甚至曾在竹東的五指山,與一位指南宮的老道長周董事長一見投緣,陪他在一個山洞裡坐禪三天。

大師一雙芒鞋走遍全台灣,所謂「一缽千家飯,千山走衲僧」;大師從生活修行中體驗佛法,也從閱藏讀經中深受法益。年少時在叢林參學,經常發心下山為信徒誦經,每次都是早出晚歸,在穿越野狼出沒的荒郊途中,他總是邊走邊默誦「六字大明咒」,從中獲得勇氣與力量。大師從小因為外婆信佛的因緣接觸佛法,四歲就會背誦《心經》,從受持《心經》乃至《金剛經》中,他享受「以無為有」的法喜。(〈有佛法,就有辦法〉,《往事百語》)

大陸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曾經題寫「富有三千界,貴為人天師」聯語一副送給大師,大師雖然謙稱愧不敢當,但是他說:「在佛門中我確實很有心得、體驗,感受到佛就在我心中,也感受到世界宇宙芸芸眾生皆在我心中。我所擁有的非只有外表形相上的東西,心存全人類眾生,才是我所真正擁有的。」(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高蓁小姐的訪問)

大師的佛法體證

由於大師的佛法不但源出藏經佛典,而且經過生活體證,因此對義理思想的詮釋,不但平實、深刻,而且意涵豐富,如他談「慈悲」,除了一般性的解釋外,另外延伸出「從消極的慈悲到積極的慈悲,從熱鬧的慈悲到寂寞的慈悲,從間接的慈悲到直接的慈悲,從微小的慈悲到廣大的慈悲,從一念的慈悲到無限的慈悲,從有緣的慈悲到無緣的慈悲,從有情的慈悲到無情的慈悲,從有求的慈悲到無求的慈悲,從有相的慈悲到無相的慈悲,從一時的慈悲到永恆的慈悲」(〈佛教的慈悲主義〉,《星雲大師講演集》(四))。這就是他從實際生活的待人處事中體悟出來的佛法。

大師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佛說「忍」的三種境界更有深刻的體會。他解釋「生忍」就是對生存條件的認識,進而具備處理的力量;「法忍」就是對宇宙諸法的了解,從而直下承擔,轉化心境的作用;「無生法忍」就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不生不滅,進而自由自在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的世界觀。

大師認為,一個人要維持生命,要活得安心自在,就必須要「生忍」。例如,為了工作上班,必須早起趕公車,必須忍受塞車、寒熱、睡眠不足等身體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見不和、愛恨情仇等。可以說,人要維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須忍耐,這就是「生忍」;生忍就是一種從生活中淬鍊出來的智慧與力量。

所謂「法忍」,就是吾人要維持生活、生命,要把心理上的貪瞋痴成見,都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調適。也就是體認一切諸法和事物的實相為「緣起緣滅」,把心安住於此真理而不為生滅所動。例如,對於世間上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等,不但不為所動,而且要能真正的認知、處理、化解、消除,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種體悟「緣起性空」,明白因緣果報,通達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謂「無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滅,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這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一種覺悟無生之理,察見一切無生之法的實相智慧。

大師總結:「生忍」是為了生存在人間所醞釀的耐力;「法忍」是在轉識成智,是用佛法所產生的智慧;「無生法忍」則是隨緣隨處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滅的自在境界。能夠擁有「生忍」,就具足面對生活的勇氣;能夠擁有「法忍」,就具備斬除煩惱的力量;能夠擁有「無生法忍」,則在在處處無不是桃源淨土、自由自在的世界。(〈忍耐就是力量〉,《往事百語》)

如大師說:「我所以提倡『人間佛教』、『生活佛法』,因為我從生活裡確有許多地方體驗到佛法。」(〈開山大師篇〉,《佛光通訊》)正因為大師的佛法都是經過生活的體會、印證,因此深悟「人情之常、世情之理」;因為對人情事理有透澈的了悟,所以能以同理心、同事攝度眾。例如,過去佛教一直倡導「苦」,常令有心學佛的人望而卻步。大師並不否認「苦」是人生的實相,是學道的增上緣,但是「苦是增上緣,不是真目的」(〈如何建設人間佛教〉,《佛教叢書・人間佛教》),因此他一方面指出「苦」的原因,教人要接受苦的挑戰與磨鍊,並且要超越它,把「苦」轉化為逆增上緣;另一方面更提倡「喜樂」的思想,因為快樂是每個人共同追求的目標。大師善巧方便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法華經》),先肯定快樂的價值,繼而說明真正的快樂不在欲樂,而在法樂;他引《維摩詰經》「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教人從五根感官所感受的人間快樂,進而要去體會「參禪者有禪悅,誦經者有法樂,拜佛者有法喜」的智慧之樂,這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一種「內在生命的顯發」,是精神上解脫自在的般若之樂。(「佛教的現代化」,講於台灣省政府國學研習會)

大師說法深契人情世理

大師本人有樂觀的性格、喜悅的性格,凡事很樂於「成人之美」,對於不好的事,他也會想辦法轉化為喜樂的好事。他相信有用的人,可以把不好的變成好的,因此在不否定苦是人生實相的前提下,大師的人間佛教針對人性希求快樂的心理,倡導生活的樂趣,不但破除過去偏於苦樂兩邊的極端修行,並從世俗欲樂的追求,提升為對法喜禪悅的嚮往。

過去佛教也常說「黃金是毒蛇」,但是大師肯定現實生活離不開金錢、財富,因此他鼓勵世人經營正當的事業,賺取合法的淨財;進一步他把「財富」從「金錢」擴大為廣義的財富,諸如陽光、空氣、水等大自然的資源,乃至自己心內的財富,例如:智慧、歡喜、信仰、發心、人緣、健康等,尤其能有「佛法」來轉「煩惱」為「菩提」,更是最大的財富。因此他提出「享有」不一定「擁有」(〈擁有與享有〉,《迷悟之間》),以及「外財固然好,內財更微妙」(〈如何建設人間佛教〉,《星雲大師講演集》(一))的財富觀。

大師主張人間佛教本來就包含「生活層面」和「精神層面」,人間佛教也包括「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他認為一個宗教的發展,基本上要迎合人心所需,只有強調出世、解脫的教義,必定是曲高和寡;能迎合人心,能導人向善的佛教,才是人間佛教。因此人間佛教具有「傳統思想」與「現代特色」,人間佛教是一切普化,兼容並蓄;人間佛教是至情至性,非常具有人情味的佛教。

大師開示佛法,總是站在人的立場,以人的需要為出發,此乃大師深懂人情、人性、人心之故;因為不離「人情之常」以及「人性之需」,因此很能契合人心。例如,大師提倡「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因為人性在於「有所得」,能「給」人好處,別人才能接受你,進而回報給你善意。

大師提出「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的處世哲學;因為人性有「見不得人好」的陋習,好的都歸自己,別人必然不肯放過你,所以他教人要懂得「老二哲學」的處世之道。

大師分析,這個世間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好壞、善惡、佛魔、黑白、男女各半;世間上則有三等人:上等人,好的能接受,壞的也能包容;中等人,接受好的,排斥壞的;下等人,不但壞的不能接受,好的也要破壞。大師深知一般人大都屬於「中等人」居多,因此他開示弟子:做人固然不可以當「下等人」,但是也不能停留在「中等人」的層次,因為中等人只能接受好的,不能包容壞的,人生就只有一半;唯有當個「上等人」,才能擁有全面的人生。

大師提出「人生二十最」(《星雲法語》):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憍慢,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

人生最大的無明是怨尤,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

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人生最大的收穫是滿足,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

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

此中都是佛法對人間的教化,每一條都是至理名言。

大師開示佛法,尤其善於針對社會人生的問題所在,提供解決之道。例如,台灣每遇選舉時就會引發族群對立與省籍情結,大師先後撰寫〈沒有台灣人──在台灣居住的,都是台灣人〉與〈大和解,救台灣〉二文,呼籲大眾莫為地理情結而造成人際、家庭、社會之間的對立,大家應該團結,相謀為國。接著二○○四年總統大選後,國內出現「世代交替」的爭議,大師寫下〈我對「世代交替」的看法〉,說明「世代交替」是美好社會運轉的原則,當前國民黨及民進黨最重要的事情,「不在於誰當選、誰落選」,而是要培養世代交替的接班人,讓年輕人及早出頭,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

二○○四年立法委員選舉期間,有人倡導「本土化」與「去中國化」,一時之間在台灣政壇沸沸揚揚引起爭議,造成人民憂心忡忡,為此大師又撰〈「去中國化」之我見〉,說明現在是「多元文化」的時代,舉世各國莫不儘量吸收、涵容各國文化以成其大;「去中國化」是開時代倒車的封閉思想,希望當政者應該認清時勢,切莫逆勢而為,這才是人民之幸。今年六月,東森電視台更禮請大師,針對目前社會上憂鬱症患者愈來愈多,以及自殺人數不斷攀升等問題,拍攝四支公益廣告,大師從生命學、生死學、生活學的角度,呼籲大眾尊重生命、珍惜自他,從服務、奉獻、感恩、知足中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此外,長久以來西藏問題一直是達賴喇嘛與中共之間難解的結,大師曾建議比照天主教的梵蒂岡,使西藏成為「國中城」;對於法輪功在海南島引發爭議,大師建議以「體育協進會」的名義定位,給他們空間。大師認為人性如治水,要疏導,不要堵塞。

大師不但深懂人性,參透人情世理,尤其對佛法義理的融會,已成為一種內自證的智慧,所以佛法在他的心中,如有活水源頭,源源不絕。他開示佛法,信手拈來,毫不費力,即使是一些難以言詮的心性問題,乃至修行的悟境,在他詮釋起來,也是毫無滯礙。

大師說禪

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大師應邀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兩千多名僧俗大眾開示「禪是什麼?」現場有信徒問大師:「何謂心性?」

大師說:心和性不同,佛性人人本具!所謂「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問題是,我們的心被無明煩惱覆蓋,就如烏雲蔽日,看不到光明,所以如何看清自己的心?這才是學佛所要下的功夫;只要我們能夠「明心」,自然能夠「見性」!

大師談「禪」,更是如數家珍:

・禪,是一種藝術生活,更是一種圓融生命。禪,是每一個人自然天成的本來面目;禪,是平等的、普遍的,是亙古今而不變的自家寶藏。禪,非僅寺院所有;禪,是每一個人的心,人人具足。

・禪裡有智慧、有幽默、有慈悲;禪可以把我們的妄想煩惱止於無形。一句難堪的話,一個尷尬的場面,一些不悅的前塵往事,在禪的灑脫、幽默、勘破、逍遙之中,一切都能煙消雲散。

・禪,就像一幅畫,一把鹽、一點味素;有了禪,人生會更美妙!

・禪,是我們的心,所謂「禪心」!心中有了禪,就如闇室裡有了明燈。

・有的人想要學禪,萬里迢迢的到處尋師訪道;其實,真正有慧根的人,當下即是。

・所謂「萬里晴空,一朝風月」。禪,在宇宙之中,像水、像山、像大自然、像宇宙;宇宙就在我們的心中。

・禪,並非要人人都能成佛、做菩薩、羅漢;主要的是要我們開悟!

・禪,不要妄求神通、靈異;有禪,就有智慧。有神通,沒有道德、慈悲、智慧,反而於人於己不利。

・禪,帶給我們開悟、明理;把無明煩惱去了,感到人生何其美麗。因此禪門的開悟,如一湖清水,沒有煩惱的波浪,看得清,看得透。禪就是淨心,就是當下肯定自己,完成自己。

・參禪如何開悟?大徹大悟不容易,只要每天都有「我知道了」、「我懂了」、「我明白了」;每天小小的覺悟,日積月累,就會豁然大悟。

・所謂悟,是很遠以前的事,慢慢的浮現在眼前;所謂悟,是昔日過往的事,一一從四面八方向我集中而來。有的禪師經過了多年的修行,看到花開花謝悟道了;有些參禪的人,聽到鐘聲、板聲、蛙鳴鳥叫的聲音,他悟了!

・悟道的時候,就如虛空世界,被一顆原子炸彈粉碎了,霎時大地山河,一片朗朗晴空,自然獲得一個安然、光明、自在的世界。

・悟,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說不出來!有的禪者開悟了,哈哈大笑;有的人悟道了,眼淚鼻涕直流;甚至有的人開悟後,幾天幾夜不說一句話,他在靜靜的享受悟後美好的感受。總之,悟,是一個非常快速、突然、料想不到的狀態。

・智通禪師開悟,人問:「悟到了什麼?」他說:「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愈是平常的話,愈不容易了解。所以講到禪,說難很難,說不出來;說容易也很容易,搬柴運水,哪一樣不是禪!

・禪,不可思議,不著語言文字。禪,要看自己的心,要聽無聲之聲,要想般若虛空。參禪主要的就是向內觀看自己、看清自己、認識自己。

・禪坐靜心,能生智慧,能夠心開意解,能夠解脫煩惱。

・禪,也不一定要到禪堂裡才能坐禪,在家裡的地板、沙發、床上,都可以坐禪。例如,晨起未下床之前,靜坐五分鐘,一天裡,精神意念都會勝過從前;晚上臨睡時,在床上端身正坐五分鐘,會睡得很安然;甚至中午在機關上班,利用午休時間,靜坐五分鐘,能夠幫助精神的集中、意志的統一,能夠讓精神舒暢、自在安然、心開意解。

・禪,是人間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禪,是智慧,是幽默,是真心,是吾人的本來面目,是人類共有的寶藏。

・禪,雖然是古老的遺產,但更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泉源,因為禪的功用可以擴大心胸、堅定毅力、增加健康、啟發智慧、調和精神、防護疾病、淨化陋習、強化耐力、改善習慣、磨鍊心志、理解提起、記憶清晰。

短短的一段開示,對於禪的旨趣、禪的意境、禪的妙味、禪的思想、禪的生活,以及禪門的典故、修禪的方法、坐禪的好處等,大師一一道來,不但生動、活潑、傳神,而且直探本源,可見大師參禪的功底深厚。

大師對禪宗歷代的祖師參禪不求成佛,只求開悟,在人間悟道以後,當下的生活能夠解脫、安住,獲得身心的自在,他認為禪者最有人間性。

悟的境界

禪師參禪只求開悟,悟的境界到底為何?

大師說,「悟」,是語言所表達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顆糖,感覺很甜、很好吃,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說破了嘴皮,沒有吃的還是不能體會;「悟」就像這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自證自覺境界,所以禪宗說「悟」是「言語道斷,不立文字」的。

雖然「悟」不容易藉語言文字傳達,但是「悟」絕對是可以體驗的一種境界。由悟之中,可以體驗到「生命的奧祕」,生命是無限偉大、無限喜悅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領略出「時間的永恆」,一剎那、一轉瞬都可以通往永恆的瀚海。悟,可以使我們體會「空間的無邊」,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悟,更可以使我們體認「人我一如」,原來你和我不是兩個人,你和我是一體一如的。「悟」是有聲音的,「悟」的聲音怎麼樣?是「崩」的一聲,震破混沌矇昧。「悟」也有速度,用「電光石火」來形容還不及萬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虛空,消滅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實光明!

「悟」的內容究竟是什麼?悟的內容是「有無一體」,不是先「有」後「無」,或先「無」後「有」,而是有無同時俱在,悟是沒有先後的。悟的境界使我們可以隨順這個世間,覺得跟世間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們與世間違背,覺得方枘圓鑿,格格不入。悟是一種「通達的茫然」,也是一種「茫然的通達」。悟的那一刻,豁然通達了,回頭看看以往執著虛妄的世界,覺得茫然,這是「通達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無際裡面,突然電光一閃,照破無明迷霧,頓見光明燦爛的世界,這就是「茫然的通達」!

悟是什麼?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頭,有時忽然靈光一現:「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間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了睽違的爹娘,「忽然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悟了之後,可以讓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來都是親人,千峰萬仞也視同故友。悟了之後,也可以讓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別倦歸的遊子,回到慈母懷抱,感激涕零再無一言。

悟是什麼?悟是認識之後再進一步的識破、勘透,好比百尺竿頭往虛空處再上一步,這一步跨出便能捨掉百尺竿頭的依靠,遍歷虛空,來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後更深刻、更透澈的洞悉,對生命再深思、再參透的體悟。

悟是什麼?悟是親證的體會,悟是明確的觀念,悟是透視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覺醒,悟是明白的領會。悟是「生死一體」,悟後覺得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悟是「動靜一如」,浮動的世界裡有一個涅槃寂靜,在寂靜的世界裡,又有無數生命在欣欣向榮的活躍著。悟更是「有無一般」,有固然很好,無也非常豐富,從「無」之中,還可以生出千千萬萬個「有」!悟的時候,「來去一致」,來也未嘗來,去也未嘗去,親朋相聚,好友離散,在悟的境界裡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們從矛盾中得到統一,從複雜中發現單純,從障礙中找到通達,從枷鎖中獲得解脫!(〈人證悟之後的生活怎麼樣〉,《星雲大師講演集》(三))

大師對「悟」的詮釋,猶如桶底脫落,一洩無遺;若無所悟,何能如此淋漓盡致,葛藤盡去。

涅槃的境界

開悟成佛,證入涅槃,這是一般學佛的人希望求得的一個美好圓滿幸福的境界。但是,「涅槃」的境界到底為何?大師說:涅槃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了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宇宙人生真理,成正等正覺,這種正等正覺就是涅槃。在涅槃的境界裡,「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物我相應,人我一如,無須嫉妒計較,更沒有瞋恨分別的存在。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涅槃就是泯除了人我關係、時空障礙和物量對待的一種無上光明境界,涅槃就是我們大家清淨的本性,真實的自我!

至於吾人為什麼要追尋涅槃?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只不過短短幾十年,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著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等於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布於一切空間,「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充滿於一切時間,「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這樣的生命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就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了。(〈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星雲大師講演集》(三))

大師因為對佛法有心性上的體悟,因此語默動靜都有佛法,尤其從他早期擔任佛學院院長開始,經常有信徒上山求法,每回上台講演前,只要從佛學院走到朝山會舘,經過寶橋短短五分鐘的路程,隨著腦海的醞釀、思索,內心自然靈感泉湧,如他說:「感覺佛法就像江河湖海,不斷向我匯集而來。」(《如是說》)因此大師講演完全無須事先準備講稿,平時的隨緣開示、講話,更是信手拈來,到處都是生活性的佛法。例如他說:

・人在四大不調時,身體就有病;遇到不悅的事,心裡就有病;惡口傷人或妄語時,口中就有病;擺臉色給別人看時,臉上就有病。學佛的人不要讓身、口、意生病。

・人是依靠因緣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應該多多廣結善緣,因緣愈多,成就愈大,所以每個人都不能輕易放棄任何結緣的機會。

・學佛的人沒有敵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果心中真有敵人,那麼用心去愛自己的敵人,是讓一個人進步的最大動力。

・隨緣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趨炎附勢;隨緣就是由智慧所產生的方便,也就是般若,在隨緣中要記住應有的原則和操守。

・與人相處,「講話」是一種很切實際的修行,語言的讚美,就是一種布施。

・生命是活在希望裡,沒有希望,人生就失去意義,因此說話斷人希望,也是殺生。

・人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情以外,不要再有第八情──虛情。

・做人做事要理和、事和二和外,更要有第三和──人和。

・世間已有生老病死四苦,不要再有第五苦──比較之苦。

・人生祈求福祿壽三多外,不要再有第四多──氣多。

大師說法的深度與廣度

過去佛教界有一些人認為,人間佛教沒有深度,沒有學術性的研究,是庸俗的佛教。談到深度,大師認為,其實人間佛教才是最有深度,一般會講經的人,不會講人間佛教,因為人間佛教看似很淺,其實很深。現代一般人講深度,總以為賣弄一些佛學名相,把佛法講得讓人不懂,就叫做深度。其實談玄說妙,不是復興佛教,是乃滅亡佛教也。佛法不是講深度的,講深度的人就不可能認識佛法。因為當初佛陀講經,都是淺顯易懂;是後來的人硬在文字上做研究、比較,才把佛法弄得艱澀難懂。(《如是說》)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始終秉持讓人能懂、能受用的原則,因此一直重視生活佛法的落實,極力把佛法通俗化,讓人容易體會、了解。但是通俗的佛法並沒有離開根本教理,大師只是善於使用生活性的語言來詮釋佛法,使佛法不但讓人聽得懂,而且做得來。例如,大師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身)、說好話(口)、存好心(意),這就是三業的淨化。過去傳統講身、口、意三業,一般人不容易懂,大師依據佛法提倡「三好運動」,簡單明瞭的指出三業如何修行,這就是生活的佛法。

大師對於一般人喜歡探究人有無命運?他說,命運就是「因緣」。造什麼因,結什麼緣,就有什麼果報;果報善惡,就決定命運的好壞,所以做人要廣結善緣,對於別人曾經給我們好因好緣,我們也要給人善因善緣,彼此互為因緣,這就是「同體共生」。「同體共生」的思想博大,同體共生就是法界融和,人我一如。現在行政院院長謝長廷先生大力倡導政黨要「共生和解」,這就是人間佛教的成就。

人間佛教提倡「同體共生」,重視「眾緣成就」,大師因為深體「因緣」法,因此有「以眾為我」的人生觀。他總是開示信徒:「諸法因緣和合所成,世間上的萬相都不能單獨存在,一切都要相互依存才能成其事;我們平日生活所需,沒有一樣不是取之於社會大眾辛苦的結果,沒有社會大眾,個人必然無法生存下去,大眾是我們的恩人,大眾如同我們的父母,我們應該報答大眾的恩澤,所謂『取之於大眾,回饋於大眾』,這就是『報眾生恩』。」

從「因緣」而講到「緣起性空」,大師說: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是暫時的幻起幻滅。換句話說,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相界而說「性空」。因為緣起,才能顯示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

他解釋「空」就是緣起;輪迴、無常、不定,就是空。「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空」是無法推翻的真理。「空」是一項對人生很有貢獻的學說,能夠認識「空」的真理,可以讓人看破,進而從「空」中建設「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設「有」;有了「空」的人生觀,可以昇華人生的價值。

把「空」與「有」融和起來,就是「中道」。大師詮釋「中道」的思想:「中道」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就是中觀的般若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碰到結果就知道「果從因生」;知道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的道理,遇事自然不會怨天尤人,而懂得從原因上去追查,如此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他甚至對「中道」下了另一種新的註解:所謂「中道」就是「能量」。「能」者,能大能小、能早能晚、能有能無、能前能後、能苦能樂、能上能下,無所不能;「量」者,就是包容,就是心量,就是無量的生命力。做人要能容、要有量;能量就是佛性,所以總結「中道」,就是發揮佛性,就是什麼都能,什麼都是無量無邊,此即中道義。

大師解釋「忍」,他說:忍,是一種認識、接受、承擔、負責、化解、處理;忍是智慧,忍是力量。他解釋「布施」就是「結緣」,就是「給」,例如給人因緣、給人幫助、給人歡喜……這就是布施,就是結緣。

大師平時善於結緣,他的「結緣」就是「給」人因緣、利益、信心、歡喜、佛法等。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先生說:「星雲大師的一生,都是從『給』而成就出來的。」大師因為善於從「給」中培養因緣,因此在因緣成就之下,佛光山的道場及佛光會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成立,一般人不察,以為大師憑空大筆一揮就有,實際上都是平時培植因緣的結果。

大師善於用一般大眾能懂的語言,把佛法如實宣說出來,並且付予佛法新的註解、新的生命,讓大眾能體會、能受用。他認為佛教旨在指導人生,創造安樂幸福,所以他開示佛法,都不離這個本懷,因此總是充滿「利他性」、「喜樂性」、「人間性」。

大師通達佛法,圓融應用佛法,隨緣應機弘法度眾的功力,是他用一生的歲月,透過修行體驗所淬鍊出來的智慧。大師把自己的一生以每十年為一個時期,規劃出「成長、學習、參學、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等人生八個時期。他自述自己在成長、學習、參學期間,有幸能在叢林裡盡情學習,努力吸收各種知識、學問。到了第四個十年開始,他感到生命的內涵必須有「文學」的情感來充實,因此定為文學時期;之後他發願用自己的生命為社會人類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歷史」。隨著年歲的增長,到了第六個十年,他覺得生命要有「哲學」的思想,要能超越世間的表相,凡事要懂得逆向思考,超越一切對待。有了哲學的思想,還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中,過著「倫理」的人生。所謂倫理,就是「次序」,宇宙靠次序才有軌道,社會有倫理才有秩序,才有法治、道德;有倫理、次序,才能將世間的一切差別對待融和在一起。到了八十歲以後,大師把一切回歸到「佛法」,在佛法的「一真法界」裡,生命才能圓滿。

建立人間佛教思想體系

大師一生,因為經過嚴密而恢宏的人生歷練與宗教體驗,加上悲願宏深,所以能把人間佛教既崇高而又平實的在人間流傳。大師融和世出、世法,兼顧真諦、俗諦,理事圓融,應用無礙的弘揚人間佛教,正如「空」不礙「有」,「有」不妨「空」,這不就是人間佛教的勝義諦嗎?如果對人間佛教的勝義諦不透澈、不博學,又何能如此?

至於談到「學術性」,大師過去為了普及佛教的弘傳,因此力倡佛教需要文藝化,對於把佛法當學術研究,一直很不以為然。但其實佛光山自一九七六年起,每年都舉辦有各項學術會議,包括顯密佛學會議、佛教青年學術會議、佛教婦女學術會議、佛教金剛學術會議、佛教領導人學術會議、佛教與花藝學術會議、宗教與教育學術會議、佛教音樂學術會議、人間佛教學術會議等。甚至贊助學者進行各項學術研究等,可以說一直不遺餘力的在推動學術研究。每次學術會議過後,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均編有會議實錄,出版《佛光學報》以及各種學術性的年刊,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但大師總覺得在名相上比較、研究,對人生的生死解脫,毫無所益,因此一直不曾熱衷弘揚。但是發展到現在,大師覺得「通俗佛法」已經如預期的發揮接引社會人士普遍認識佛教的功能,階段性的任務已經完成,因此在二○○一年發行《普門學報》,提供學者發表學術論文的園地,希望進一步提升佛教義理研究,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體系,同時他自己也親自為學報撰寫論文。大師說:「回想自己從不贊同學術論文到自己撰文發表,這是一大突破;我肯定自己不會走回頭路,但也不會懊悔過去。我只是隨順因緣走下去,因為佛教必須隨順時代與眾生的需要而發展,這就是人間佛教的時代性。」(《如是說》,二○○三年五月五日)

近幾年來,大師著手將他多年的著作及開示文稿,整理編纂成《人間佛教系列》套書,其中光是《人間佛教》一冊,內容就有:〈人間佛教的經證〉、〈人間佛教的聖言量〉、〈人間佛教的思想語錄〉、〈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人間佛教的藍圖〉、〈人間佛教現代化的依據〉、〈人間佛教的事業〉、〈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人間佛教的行者〉、〈人間佛教的修行法〉、〈人間佛教的修學之道〉、〈人間佛教問題座談〉、〈人間佛教的人生觀〉、〈人間佛教的倫理觀〉、〈人間佛教的道德觀〉、〈人間佛教的財富觀〉、〈人間佛教的感情觀〉、〈人間佛教的醫療觀〉、〈人間佛教的宗教觀〉、〈人間佛教的政治觀〉、〈人間佛教的國際觀〉、〈人間佛教的未來觀〉、〈人間佛教四句偈〉,以及〈我對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我的人間佛教性格〉、〈人間佛教的人情味〉等。

當中可分類為:經證、義詮、論文、語錄、譬喻、故事等,可以說把人間佛教的義理、思想、理念、定義、起源、發展、實踐等,都含括竟盡。甚至過去多年來大師在海內外各地講演的文稿所集結而成的《星雲大師講演集》,前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教授讀過以後,他說大師的講演集其實就是一本充滿學術性的著作,裡面篇篇都是結構嚴謹、論點精闢的學術論文。他對大師能將學術性的議題作生活性的詮釋,深表折服。他甚至發現大師在講演集裡,舉凡〈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等篇章裡,都可見出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體系其實早已建立。

誠然,大師對人間佛教的思想,不但時時充塞在他的心田裡,流露在他的言行中,也化成一篇篇的文字般若,只要把大師的著作集結起來,就可看出大師其實早已建立起一個很完整的人間佛教思想體系,而人間佛教在大師的融會下,也早已成為一門思想體系健全的「星雲學說」了。

因為,在大師的理念裡,思想並不是只有義理的,另外還有實踐的、人文的、社會的等各種層面的表述。因此,大師多年來一直不斷從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各方面落實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結果不但帶動台灣佛教人口增加、青年學佛風氣日盛、在家弟子弘揚佛法、教育學界肯定佛教、人間佛教獲得認同,而且讓佛教從傳統到現代、從山林到社會、從遁世到救世、從獨居到大眾、從唯僧到和信、從弟子到講師、從經懺到事業、從行善到傳教、從散漫到制度等。這一切都是從落實佛教義理、從關懷人文、從順應時代性所做的具體成就,這一切不都具有「思想」性嗎?

所以總結以上所述,佛教雖然有深奧的哲理,但是更注重實踐,純粹性哲學理論的探討,並不是佛教所推崇的,這也是從哲學思辨上將佛教的教理發揮至極點的部派佛教之所以被視為小乘的原因。大師認為,佛教不以談玄說妙的文字遊戲為滿足,佛教真正的目標在於解決眾生的疾苦,佛教的學術論文,應該重在給人信心,給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對義理融會了然。但遺憾的是,佛教界過去的各宗各派、各種議論,重重疊疊,異說紛紜,雖說佛教博大精深,但歧途雜論,未能有益於佛心證道。因此,大師堅決表示:「我們並不喜歡談是論非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藍圖〉,《普門學報》)

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從「人間佛陀」到「人間佛法」而至「人間佛教」,其與佛陀一脈相承的思想傳承,從他詮釋人間佛教的理論根據與思想內涵,都可看出他是如何的直探佛陀本懷,尤其他把佛陀的人間佛教「契理契機」的宣說,並應時代潮流而善巧方便的圓融應用,把佛陀的教法落實、發揚光大在人間,這才是真正的人間佛教,才是真正與佛陀的思想相應。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