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9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序──寄語佛光人

三十年前(一九九二),佛光山海內外別分院正在起步階段,雖然百事待興,但是世界各地都有佛光山的徒眾,為了讓大家能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努力發心,勇往向前去弘化一方,故而總想為他們添增一些弘法的能量。所謂「三分師徒,七分道友」,我忝為徒眾的師父、老師,深覺徒眾要有良好的教育才能涵養人格,必須深入經藏才能養深積厚,如此人間佛教的種子才能散播於十方、永續弘揚。然而徒眾們派駐於海內外各道場,時空遙隔,我想要常常對他們關心、幫助,也難以做到;因此決定開辦「佛光山傳燈學院」,專為入室弟子指導道業、學業、事業的進修,也作為師徒之間一座接心論道的橋梁。

由於當時網際網路尚未普及,佛教經典及藏經文獻的取得十分不易,教界也沒有一套通用的佛學教材;所以就由幾位徒眾,包括傳燈會及中國佛教研究院的研究生與我合作,從訂立主題、蒐集資料到謄打印製,讓每期維持三至五門課程。當時,我們努力在每月一日之前,將「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寄達海內外徒眾手中,定期以書面教學;也會邀請學有專長的大師兄們前來評鑑,共同了解徒眾每個月回寄作業的成果,作為未來學程的參考。只要大家衡量自身的工作與時間,在空檔之餘積極進修,自能進德修業,達到有效的成長。

記得當時收到教材的許多徒眾,也給了我正向而歡喜的回應。他們說,收到我的「每月一信」,就像當面聆聽我對大家耳提面命的期許,溫暖了異鄉遊子的心靈。有些徒眾感受到學習之樂,也有了程度上的提升,對於上台講說或弘法布教也充滿了信心。我很歡喜,函授教材能夠幫助徒眾在第一線弘法之用。

在我給徒眾們的信上曾說,度眾弘法是何等神聖艱辛的工作,必須有願力、耐心、慈悲、熱忱,還要有方便權巧的般若智慧,更要能肯定自己所擔任的工作,乃至表相上看起來是個小小的螺絲釘,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宏觀於全體,甚至穿越於時空,付予它重要的意義。尤其在日常生活的修行上,應秉持正常、正派的觀念,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時時不忘三寶弟子的使命任務,自能於修道過程中,跨越身心、思想、人際上的種種障礙,而能勝任愉快。

如今多年過去了,回想當時因為全球各地的佛光會相繼成立,以及國際弘法工作的跨洲宣講行程,我平均一年得繞地球飛行五、六圈,時常今日才在歐洲,也許明日就到了非洲。所以,傳燈學院教材持續到第三年,就停了下來。之後改為每年農曆七月舉辦「海內外徒眾講習會」,一千多位徒眾齊聚一堂,通過幾天的學習、交流,達成人間佛教的弘法共識。

學習,也要因應於時、空、人、事而調整。在傳燈學院教材之後,我曾藉由這些內容基礎,分別於一九九五、一九九九年擴大彙編,整理成《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兩套「認識佛教」的系列教材;而這套最初編撰的「傳燈學院教材」,可說已束之於高閣。近期《全集》主編孟樺小姐向我報告,希望能將這些教材彙集出版,除了展示我曾為弟子彙編教材的用心,其中的「經論介紹」、「月分數學」、「佛學問答」、「佛教詩偈」以及數十個經論、名相釋義的表解等,都可以利益於後學。既然徒眾覺得珍惜,我也從善如流,不揣譾陋,留下這段當年教育徒眾的歷史軌跡。

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與進步,對於佛教教材的編撰,希望大家也能據此推陳出新,就像江山代有才人出,期許未來擔負「傳燈」的佛光弟子,找到更契合時代、貼近人心的弘法功能,既能保存傳統的精華,也有與時俱進的學習方式。

忙碌,是佛光弟子在菩薩道上為法、為教的行佛;不忙,我們來到這世間做什麼呢?在忙碌的生活中,針對讀書進學,我想提供大家一些忙中用功的方法:

一、善巧利用時空,二、經常蒐集資料,

三、勤於抄寫筆記,四、反復溫習綱要。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心領神會,將祖師大德發心立願的精神內涵匯集到心中,加以醞釀並且實踐,最後成為自己心靈的資糧。

期望佛光弟子在弘法工作中,能夠益眾也能利己,能發心度生也要不斷用功;透過內證外修,體會「人忙心不忙」的禪味。數十年來,我雖南奔北跑、雲水三千,還帶著老病之身,雙眼也失去了功能,猶能藉由一筆字、病後字與大家結緣,在我遲暮之年能夠持續以文、墨會友,這不都是拜「忙,就是營養」所成就嗎?

最後想要叮囑一句:學習沒有捷徑,要發恆常心不斷地學習,只有自己準備好了,加上至誠的願力,因緣一定會成就於你。期許「佛光山傳燈學院」代代相傳,無論時代怎麼樣的變革,都能將光明與希望照耀於人間。

是為序。

二○二一年八月於佛光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