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五類【文叢】 /
- 227-230人間佛教序文選(共4冊) /
- 229人間佛教序文選3 /
- p256 第五篇 外界序文(之一) /
- p257 《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序
p257 《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序
記得還是在去年(一九五二)的冬天,煮雲法師應《菩提樹》主編朱斐居士的稿約,他告訴我擬寫關於普陀山的文章,我當時認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我就勸他不要浪費筆墨。
我的意思是有理論根據的。第一、寫普陀山的文章,裡面當然少不了人物、山水、風景,而在我的意思,我們中國人現在受了西洋的風氣和影響,終日沉迷在物欲的洪流中翻滾,對於山水風景能陶冶人優美而善良的性情的這句話根本就不相信,你寫出文章來,他當然也就無心欣賞。第二、寫普陀山的文章,當然是少不了發揚觀世音菩薩的顯聖與靈感,這樣又恐被人譏為不是外國的《天方夜譚》,也是中國的《聊齋誌異》。為了這兩點原因,我不得不向我的這位老友下一個「不要浪費筆墨」的忠告。
然而,煮雲法師並未接受我的意見,他凡事只要問心無愧,往往是很固執的不接受別人的勸諫,我懂得他的性情,我看他執筆寫的時候,也就沒有再說什麼。
《菩提樹》第三期上他的文章刊出來了,我看了看題目「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我覺得這個題目很好,可是,說來是很對不起煮雲法師,內容說的什麼,我並不曾去看。
第四期、第五期的《菩提樹》,都隨著冬去春來的一月一月的出版,我雲遊在各地,很多人都向我提起煮雲法師寫的文章,他們都說寫得有趣、生動、活潑,無論是什麼人,只要他稍識幾個字都能看得懂。你如是說,他也如是說,說的人多了,我心想,我不能不另眼來看《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了。
有一天,我把已出版的幾期《菩提樹》拿出來翻閱煮雲法師的大作,這一看把我的趣味也看出來了。
本來,煮雲法師和我早在十幾年前就成為最好的同參道友了。我在內地主編《怒濤月刊》和《霞光旬刊》的時候,他就是我們刊物的長期撰述之一,他的文章,我當然讀了不少。來台後,我負責了一個時期《人生雜誌》的編務,關於寫稿,當然我是不會放過他,後來,心悟法師主持《人生》的編務,常談到佛教裡雖然有最高的文化和真理,但畢竟寫文章的人太少,我就介紹他多向煮雲法師索稿。
煮雲法師在各地弘法的演講稿,就大批的問世了。我和諸位讀者們一樣,我也覺得他的文章談笑自如,風趣橫生,村言俗語,信手拈來。極不易懂得的佛理,他能很巧妙很通俗的表達出來給讀者明白易曉,僅僅這一點,也就夠人稱道的了。
雖然如此,我當初無論如何想不到《普陀山傳奇異聞錄》能得這麼多的廣大讀者群的熱愛,寫到這裡,我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個個都沉迷於物欲的洪流中,他們實在都愛著我國的大好名山;我更知道,把觀世音菩薩的顯聖與靈感看作是《天方夜譚》中的海上奇遇,或是《聊齋誌異》裡的狐鬼出現,畢竟為數是很少的。因此我很高興寫下我的歉意!
現在,我很幸運的,煮雲法師把在《菩提樹》上已發表的以及未發表的原稿交給我,帶來台北印單行本,讓我有機會能從頭到尾的閱讀一次,真飽了不少眼福,增添了不少見聞。可是煮雲法師又要我替他寫一篇序,這倒是給他難住了,推之再三,沒有辦法,那麼,我就來寫下一點我對於此書問世的觀感吧!
我們做一個中國知識分子,都知道中國有兩部偉大的文學巨著,這就是被金聖嘆評為才子書的《水滸傅》和《西遊記》。一部《水滸傳》,把梁山一○八名的好漢,講得活龍活現,他們呼朋引類,四海流亡;以及那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描述,不知多少人受了這本書的啟示,激勵了勇氣,不甘再受環境的束縛。這雖然在宋史上只有「梁山有水寇宋江等三十六人,被張叔夜一夜平之」的幾句話,引伸成我國的一部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但它比什麼說教的書的影響還要大;一部《西遊記》,記述唐僧玄奘領了孫悟空等到西天去取經,雖然這部書寫得神奇怪誕,莫測高深,與正史大唐三藏玄奘法師傳相去幾千萬里,但玄奘法師的壯志苦行,冒險犯難,慈悲待人,犧牲為眾的精神,卻因這部書永遠深刻的留在人們的腦海裡。正史的《玄奘傳》(曾被梁啟超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傳記)裡,玄奘雖然應該更偉大些,但那只是供給一些士大夫知識階級的人閱讀,與一般大眾並無關係。
我這樣說,並非貶低那些被人認為是金科玉律的聖典,而是說有更多的人需要大眾讀物!
一本小書《白蛇傳》,把法海禪師的道力完全表揚了出來,使人人都知道和尚是降妖魔鬼怪扶助善良的;一本七字段的《王氏女對金剛》和《目連救母》,把誦經的功德和輕慢三寶的罪過,劃分得清清楚楚;這些書的著者,可能不是出諸教徒之手?我們現在不必管他這些書是否有歷史或聖典的根據,但我國民間普遍的能知道善惡因果的報應,卻都不是因為他們讀過三藏十二部,或聽過什麼高僧大德的宣傳,而是因為受了這些小書的影響!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我們不可輕視這些小書,這些小書給大眾的善良教育,實在勝過學校多多!
我們中國做弘法工作的佛教徒,專愛談玄說妙,引經據典。講佛法的時候,好像不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顯不出自己的學問;寫文章的時候,不論「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就顯不出自己的才能。這樣一來,真正能向廣大群眾介紹佛教的,倒反而給那些著小書的作者有意與無意的做去了!
我們有心推動佛法大眾化的工作者,寧不慚愧?
煮雲法師見到了這一點,所以由他的口頭講的或文字寫的佛法,都是盡力的求其通俗,盡力的走向廣大的群眾。
《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把一般應機的佛教介紹給大眾,確是很可珍貴的資料!
我更應該要指出的,《普陀山傳奇異聞錄》這本書,絕不可拿前面所說的《白蛇傳》、《王氏女對金剛》、《目連救母》等小書來相比的。因為那些小書大概都是由一些明清時代落第的文人信手寫出來的,有真正事實根據的成分很少,而現在這本《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書名雖然是「傳奇異聞」,而卻都是有事實可信的,有事蹟可考的,這點我們是不能不特別注意的!
這是很遺憾很奇怪的事,就是現時的人心,一提到菩薩的靈感,總有幾分懷疑;一說到菩薩的現身,總認為是神話。不信佛教的人如此,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些犯了這個毛病。最不可寬恕的,就是對佛教已信仰並有相當研究的人,他的口頭上以及他的筆下,也不肯提及佛菩薩靈感道交的有形或無形的現身說法,他們也是怕被人譏為神話,這真是極大的錯誤!
我們翻閱藏經的時候,在藏經中可以讀到《賢愚因緣經》、《百喻經》、《經律異相》、《六度集經》等,那上面不都是記載的一些最奇奇怪怪的事嗎?假若把這一切都認為是神話的話,我真不懂,我們對宗教的信心和對宗教理想境界的仰望應該依什麼來建立?
說起神話來,世間上那一件事不是神話?懷特兄弟沒有發明飛機的時候,假若有人說有幾千斤重的東西,能在空中飛行,這不是要被人認為是神話嗎?富蘭克林沒有發現電、貝爾沒有發明電話的時候,假若說相隔數千萬里的親朋能夠相對談話,這不是要被人指為神話嗎?畢竟,所謂神話者,就是我們自己沒有知道和沒有見到的事,但不能就說它沒有啊!
氫原子彈在大西洋上試驗,這是大家都沒有見到的事,但大家都相信美國是有氫原子彈;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山現身顯聖(其實整個宇宙中都有菩薩的現身),這是很多人共見共聞的事,但沒有親自見聞的人就說它是神話,這不是很不懂事嗎?
本來,觀世音菩薩救人救世的因緣和方便,是有經文可作明證的,佛教裡有一部偉大的經典叫做《大乘妙法蓮華經》,其中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是完全說觀世音菩薩。可惜,這一卷《普門品》,只是流傳盛行在已經走進佛門的佛教徒中,一些廣大的群眾卻不能從《普門品》中來認識大慈大悲的觀世音。
雖然,大眾沒法認識《普門品》中的觀世音,但他們卻又人人都知道觀世音,說起這個原因是很多的,別的我們不談,我們所要指出的就是我國民間流傳盛行著一本《觀音得道》,他們從《觀音得道》的這本小書中,人人都能道得出一點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故事,雖說那些都不是十分正確的。
《觀音得道》一名「大香山」,是說妙莊王有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駙馬;三公主愛修行學佛,慈悲愛物,捨己為人,後來在大香山成了正果。這本警世的小書,雖然與經文中的觀世音相去太遠,但這本書後來編成話劇、電影,被這感化的頑愚,其數之多,誰又能否認它益世的價值?
關於觀世音菩薩,在佛典裡不單是《法華經》中的《普門品》裡說到,在《般若經》、《真言儀軌》、《悲華經》、《觀音授記經》,還有淨土宗的經典,都共同的崇奉尊敬觀世音菩薩,但為什麼一般人都只知道觀音菩薩的名字是叫妙善公主,而不知道觀音菩薩還有名字叫做「淨聖」、「大悲施無畏」、「正法明如來」、「金剛菩薩」呢?這就是說:《觀音得道》是大眾的讀物,佛經是學者們研究的古書,大眾的知識是從大眾的讀物裡而來。今日佛教的流傳弘揚,是多麼需要創作正知正見的大眾讀物啊!《普陀山傳奇異聞錄》的發行問世,的確可以說是彌補了這個不足!
這一個時代,實在是混亂到極點,群魔亂舞,邪說風行,人心沒有皈依,精神沒有寄託,苦海茫茫,人生的歸宿在哪裡?天災人禍,如何才能解脫?這是蘊藏在每個人心頭的問題。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信仰觀世音菩薩!把自己的一切,皈投依靠給觀世音菩薩,明白觀世音菩薩是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的示現,即使我們有什麼痛苦、災難、煩惱當前,只要我們一心不二,虔誠的信仰、稱念、禮拜,我們若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勇猛,觀音菩薩一定能解救我們。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個世情澆薄的社會,實在要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才能挽救。我們中國的社會,從古以來,除了在都市上有現在所謂維持治安的警察人員以外,其他村鎮,幾百里內可能沒有一個警察官兵,社會的秩序和安寧,都是靠幾個寺院庵堂,幾尊佛菩薩的聖像,幾句善惡因果的佛理來維持,人與人之間,再有什麼不平,訴訟的事情發生,線香一把,佛菩薩像前一跪,也就可以化得煙消雲散了。這裡我的意思是說單靠政治、法律、和軍警,是不夠維持社會倫理道德和安寧的,要使每個人都有宗教的信仰,都明白善惡因果報應,都把自己皈依佛和菩薩,這才是安定社會的最大要素。所以,在這些情形之下,每個人都有信仰觀世音菩薩的必要!
很遠的事實不談,即如現時住在台灣的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張晶英(孫張清揚)女士等,都曾親口敘述過他們被觀世音菩薩施救過的事實,這些,難道還不夠叫我們來堅定信仰!
是的,我國人民多數是信仰觀世音菩薩的,我們從「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兩句話可以看得出來,不過,究竟懂得信仰觀世音菩薩意義和觀世音菩薩顯聖事蹟的人並不多,讀了《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我想,我們會更進一步的認識觀世音菩薩了。
這一本《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不單是介紹菩薩的威德靈感,而且更好像把我們帶去普陀山親自遊覽了一次。普陀山是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屬於浙江省定海縣,古稱南海,(因此,現在此書標名為「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在揚子江錢塘灣之外,大約經線東六度又二十七分,緯線北三十度又十分,距離舟山本島東六十里,蜿蜒綿亙,縱十二里,橫六里半,周圍曲折,百里有餘。東控日本,北接登來,南橫閩粵,西通吳會,是我國東南的屏障,海港的重地。我們何幸生為中國人,若不知道我國這樣大好的名山,也枉在人間走一遭了。現在讀了此書,去過的人,可以再增一點了解;沒有去過的人,更可以飽飽眼福了。
我受煮雲法師之託,上來囉囉囌囌了很多,實在糟蹋了不少篇幅,讀者們也許是厭煩了,因為大家目的是在看書,書中說的讓讀者們自己去領受比較好,我到此就收住吧!
一九五三年中秋節於宜蘭
- 227人間佛教序文選1
- p030 【自序】
- p034 第一篇 大師自序
- p035 《無聲息的歌唱》序一──我寫物語的話
- p043 《無聲息的歌唱》序二──為「物語」作序
- p054 《釋迦牟尼佛傳》初版序
- p058 《十大弟子傳》序──禮敬先賢
- p060 《八大人覺經十講》序
- p062 《覺世論叢》序
- p064 《釋迦牟尼佛傳》十版緣起
- p066 《星雲禪話》序(台視文化版)
- p070 《星雲禪話》序(佛光出版社)
- p074 《每日一偈》、《禪詩偈語》序──掬一口清泉
- p078 《話緣錄(一)》序
- p080 《話緣錄(二)》序
- p082 《星雲大師開示語》序
- p084 《星雲說偈》序
- p086 《星雲大師談人生》序──弘法利生
- p097 《雲水隨緣》、《剎那不離》、《提起放下》、《真心不昧》序
- p102 《星雲禪語(一)(二)輯》序──弘法利生
- p106 《星雲禪語(三)輯》序──即心即佛
- p109 《星雲禪語(四)輯》序──隨緣歡喜
- p112 《星雲日記》序
- p118 《心甘情願》序
- p122 《紅塵道場》序
- p126 《人間好時節》序
- p128 《智慧的話》序──100位名人的聰明滋味
- p130 《禪話禪畫》序──什麼是禪?
- p134 《佛光學》序──我對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
- p144 《金剛經講話》序──單行本出版緣起
- p148 《星雲大師佛學精選》序──圓滿與自在
- p154 《一池落花兩樣情》序──覷透人間冷暖事
- p156 《有情有義》序──願助天下情義圓滿
- p162 《佛光菜根譚1、2》序
- p165 《佛光菜根譚3》序
- p169 《佛光菜根譚4》序
- p172 《佛光菜根譚》筆記書序──共耘生命的田園
- p173 《佛光菜根譚》珍藏版總序
- p176 《往事百語》序
- p180 《佛光祈願文》序──祈願,是一種修行
- p184 《星雲大師談處世》序──人生時空的圓
- p187 《星雲大師談讀書》序──馨香與華光
- p190 《星雲大師談幸福》序──幸福境界
- p192 《星雲大師談智慧》序──智慧來處
- p196 《迷悟之間1、2》序
- p198 《迷悟之間5》序
- p202 《迷悟之間》典藏版總序
- p205 《迷悟之間》印尼語翻譯版序──當來法住
- p207 《禪門語錄》序──盡大地是法
- p210 《人間佛教系列》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 p214 《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法要》序──一個主題一個理念
- p220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序
- p224 《星雲法語》套書總序──十把鑰匙
- p226 《人間萬事》序──生命的萬花筒
- p230 《繪本心經》序──從生活中尋找佛法
- p232 《釋迦牟尼佛傳》漫畫版序──思惟佛陀的言教
- p236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序──人間大自在
- p240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序──在人間成就
- p244 《星雲大師點智慧1》序
- p246 《星雲大師點智慧2》序
- p248 《星雲大師點智慧3》序
- p250 《星雲大師點智慧4》序
- p254 《星雲大師點智慧5》序
- p256 《星雲大師點智慧6》序
- p258 《星雲大師點智慧9》序
- p262 《合掌人生》序──一瓣心香,微願供養
- p266 《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序──對人間的祝福
- p270 《人間佛國》序
- p274 《僧事百講》序──佛門的知識與智慧
- p277 《人間佛教何處尋》序──人間佛教前進的思索
- p280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序──人間最幸福的人
- p284 《百年佛緣》序
- p296 《星雲禪話》序──參禪何須山水地 滅卻心頭火自涼(香海文化版)
- p300 《詩歌人間》序──如是如是
- p306 《貧僧有話要說》序
- p310 《星雲智慧》序──破船多攬載
- p314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代序──我可以稱台灣中國人
- p326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序
- p334 《參學瑣憶》序
- p342 《星雲一筆字》序──「人間流行歌」緣起
- p346 《佛法真義》序
- p356 《話說佛光山.寺院篇》序
- p362 《病後字──看見信仰的力量》序──從一筆字到最近的病後字
- p368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序──「佛教靠我」,是我一生明燈
- p372 《懷古慨今》序──為了佛教,捨我其誰?
- p378 《素菜譜──星雲大師傳授叢林菜》序
- p382 《人間佛教書信選》序
- p388 《如是說》序
- p390 《合掌錄:閻崇年對話星雲大師》(增訂版)序
- p394 《佛法滿人間》序──佛法遍一切處
- p39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序──寄語佛光人
- 228人間佛教序文選2
- p010 第二篇 大師編著
- p011 《中英對照佛學叢書》序
- p015 《佛學研究論文集》總序、《佛光學報》發刊詞
- p020 《佛教聖歌集》序
- p024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026 《佛光通訊》序
- p027 《佛教史年表》、《世界佛教史年表》序
- p030 《佛光大辭典》序
- p033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總序──佛光與慧燈
- p035 《佛教》序
- p038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序
- p042 《佛光教科書》序
- p048 《佛教高僧漫畫全集》總序──輕鬆方便的法門
- p051 《普門學報》發刊詞
- p055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序
- p060 《雲水三千》序
- p067 《覺有情──星雲大師墨寶選集》序
- p069 《佛光山徒眾手冊》序
- p072 《人間覺有情──星雲大師香江弘法影像專輯》序
- p076 《第一屆星雲文學獎文匯:願心昇華》序──文學的星光
- p080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特輯》、《雲水天下: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序──一筆字的因緣
- p085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出版緣起與序言
- p094 《佛光大辭典增訂版》序
- p096 《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序──星雲大師序
- p100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發刊緣起
- p104 第三篇 本山出版(之一)
- p105 《六祖壇經註釋》序
- p108 《萬佛在家菩薩戒同戒錄》序
- p112 《佛光山萬佛三壇大戒同戒錄》序
- p116 《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第七屆畢業暨東方佛教學院第十三屆畢業紀念特刊》序──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 p120 《世界佛教青年會一九八五年學術會議實錄》序
- p122 《佛光山開山二十週年紀念特刊》序──佛光山的性格
- p138 《中國佛教研究院第七、八、九屆畢業暨東方佛教學院第十五屆畢業紀念特刊》序──任重道遠
- p142 《佛光山開山三十週年紀念特刊》序──無量慧命
- p146 《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紀念特刊》序──以教為命 光大聖教
- p152 《世界顯密佛學會議實錄》序──寫下歷史新頁
- p155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暨佛光山美國西來寺落成典禮紀念特刊》序
- p158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七屆大會會議實錄》序
- p160 《名人證言錄──記「把心找回來」系列活動》序──把心找回來
- p164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九屆大會會議實錄》序
- p166 《一九九一年佛學研究論文集》序
- p170 《第十屆中華傳統插花藝術專輯─佛教插花》序
- p174 《何山作品選集》序
- p178 《梵唄全集》序──重現歷史的音聲
- p182 《佛光緣1: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序
- p184 《佛光緣2: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序
- p187 《佛光緣3: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序
- p190 《佛光緣4: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序
- p192 《佛光緣5: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序
- p196 《佛光緣6:佛光緣美術館珍藏書畫》序──佛光緣美術館成立序言
- p200 《佛光緣7: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序
- p202 《佛光緣森磊觀佛教藝術展》序
- p206 《跨世紀的悲欣歲月──走過台灣佛教五十年寫真》序
- p214 《佛光緣美術館屏東縣美術家百人聯展專輯》序
- p216 《西來寺十週年特刊》序──大法西來
- p222 《中國之寶─沈繡藝術大觀》序──繡出心中的天地
- p226 《佛光緣美術館季刊》序──佛光緣美術館創辦因緣
- p230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序──藝術與佛教
- p234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2:田雨霖畫集》序
- p236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3:佛光山名家百人碑牆專輯》序
- p238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7:一探壺趣──李奇茂、張光正感恩贈壺作品集》序──壺內天地
- p242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8:施金輝──百幅觀音畫集》序
- p245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11:中國四大名著經典人物──吳榮賜雕塑藝術作品集》序──羅漢像 菩薩情
- p248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12:霓裳之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數民族服裝展》序
- p252 《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13:百畫齊芳──百位畫家畫佛館特展》序──百位畫家畫佛館
- p254 《人間福報》發刊詞──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
- p258 《佛教東傳二千年佛教文物暨地宮珍寶特展》序──千古佛光耀人間
- p262 《梵音饗宴專輯》序──梵音天上落、淨土人間來
- p264 《「菩薩道︰中國佛教菩薩思想」學術會議》序──人間佛教菩薩道
- p266 《二〇〇三年慈善專刊》序──佛光山的慈善事業
- p270 《千載一時──二〇〇二年法門寺佛指舍利蒞台灣實錄》序
- p276 《人間音緣》序──話當年
- p280 《二〇〇四全民閱讀博覽會手冊》序──人間佛教讀書會:創辦人的話
- p284 《佛光禪入門》序
- p288 《奇人妙事》系列序──從不同角度看三千法界
- p292 《藝術擺渡》序
- p296 《佛光南亞海嘯紀念專刊──海嘯無情‧人間有愛》序
- p300 《人間佛教論文集》序
- p306 《永不放棄──二〇〇八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故事》序──人間的一道光明
- p310 《文創薈萃》序──文化創意生活美學的能量
- p314 《佛光青年十五週年特刊》──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的話
- p318 《佛教音樂的華化》出版緣起
- 229人間佛教序文選3
- p010 第三篇 本山出版(之二)
- p011 《法舫大師文集》序
- p013 《佛教地宮還原展》序──佛陀舍利今重現 地宮還原見真身
- p016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設立的因緣
- p018 《法音清流》序──星雲大師的話
- p019 《菲律賓人間學院特刊》序──生命的擁有
- p022 《千年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序──佛陀的樣子
- p047 《二〇一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序
- p050 《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特展》序
- p052 《甲子慶──星雲大師宜蘭弘法六十週年》序
- p056 《佛法西來二十五──西來寺二十五週年紀念特刊》序
- p060 《二〇一五年「以法相會」──明清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序
- p064 《金身合璧.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佛首捐贈紀實暨佛塔寶藏藝術展》序
- p067 《南華大學創校二十週年專輯:南華加冠 雙十飛揚》序──奮起飛揚:祝賀南華大學二十週年
- p072 《博物館奇蹟:佛陀紀念館的故事──五週年專輯》、《佛陀紀念館──大家的博物舘》序──創辦人的話
- p074 《與大師面對面:張大千書畫展.星雲大師書法展》序──我與張大千的因緣
- p078 《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序
- p080 第四篇 徒眾序文
- p081 《佛教故事大全》序
- p086 《古今譚》序
- p090 《幽蘭行者︰佛教史上的改革創見大師》序──生命的熱力
- p094 《自覺人生.莊嚴身行》序──言教身教雙美
- p098 《頓悟的人生》序
- p100 《不只中國文學家》序──全方位的佛弟子
- p104 《空入門》序
- p107 《與心對話》序一:一本「談心」的書
- p109 《與心對話》序二:點亮心燈
- p112 《知心.明心》序──轉凡心為佛心
- p116 《生生自如》(原書名《生死自如》)序
- p119 《夢回天台遠》序──在佛教文學裡悠遊
- p122 《靈山月色》序──佛教的文化人
- p125 《過關!因為有禪心》序──留存清風明月
- p128 《從哈佛到南加大》序──文字弘法,這是永芸一生的志趣
- p130 《青年書簡1:心中的風鈴》、《青年書簡2:溫柔的記憶》序
- p134 《書香味》總序──心靈的探險
- p139 《穿梭時空與大師交會》序──時空的交會
- p142 《小王子流浪記》序──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 p146 《25℃的天空──行走雲南》序──世界是我們的教室
- p148 《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序──文字弘傳力量 廣博深遠
- p150 《有夢之鄉》、《絲想之路》序
- p152 《佛陀的人間佛教》序──來自《阿含經》的真理
- p155 《叢林所思》序──生命不空過
- p160 《雲海在望》序──奮起飛揚
- p164 《悅讀法華經》序──法雨潤人華
- p167 《雲水歐洲》序
- p170 《靈山不如歸》序
- p173 《半中歲月》序──書裡華光
- p175 《我從世間來》序──如水川流的世間路
- p178 《禪堂風光》序──居禪定而不寂
- p182 《自在︰人生必修七堂課》序──安心與放心
- p186 《慧禪畫集》序──史國良畫集
- p190 《禪七講話:禪是甚麼、道在哪裏》序──清涼禪悅
- p193 《佛七講話:佛是甚麼、如何念佛》序──人間淨土
- p196 《定和尚說故事》序──聽故事,開智慧
- p199 《自在人生》序
- p202 《說故事的旅程︰一位比丘尼的人間行腳》序──寫生命的故事
- p204 《素食達人》序──吃蕭師姑的菜,就能體會到佛光菜根香
- p206 《走進阿蘭若》序──行腳,也是尋根
- p209 《行腳印度》序──佛陀,您在哪裡
- p212 《人間菩提味》序──觀照人間
- p216 《和大師一起吃飯》序──燉煮爛透裡的柔軟
- p218 《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序──生命不死
- p222 《星雲學說與實踐》序──人間佛教的再闡述
- p226 《此方彼岸》序──人生大哉問
- p230 《佛光之美》序──化剎那為永恆
- p234 《人間佛教世界展望》序──法水長流五大洲
- p236 《如來之子》序──大悲無畏的弘法者
- p239 《老牌空性:空性敘述中之詮釋、批判與傳承》序──有思想的學問僧
- p242 《人間佛教翻轉生命的故事》序──行佛之路
- p245 《一念彌陀富三千》序──心淨土淨,人成佛成
- p248 《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序
- p252 《一紀年的祝福──奮起飛揚在人間》序
- p256 第五篇 外界序文(之一)
- p257 《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序
- p267 《法雨》序
- p268 《參學瑣談》序
- p272 《譬喻》序
- p274 《慧日集》續集序
- p278 重印《地藏菩薩靈感記》序
- p280 《觀世音菩薩靈感記》、《地藏菩薩靈感記》、《遇見彌陀──學佛感應》序──一念真誠感應道交
- p284 《弘一大師遺墨》序
- p286 《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 》序
- p290 「吳修齊居士令椿萱逝世三十週年贈經」序
- p295 《七十回憶》序──吳修齊居士七十華誕贈經序
- p298 「吳修齊居士紀念先父百歲冥誕贈經」序一──報恩頌
- p302 「吳修齊居士紀念先父百歲冥誕贈經」序二
- p306 「吳修齊居士紀念先慈百歲冥誕贈經」序
- p310 《大方廣圓覺經》序
- p314 《心經論釋》序
- p316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
- p320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序
- p322 《台中慈善寺三壇大戒》序──護國千佛三壇大戒
- p324 《台灣佛教名剎》序──佛教前瞻
- 230人間佛教序文選4
- p010 第五篇 外界序文(之二)
- p011 《煮雲和尚紀念專集》序
- p014 《大乘妙法蓮華經》序──圓香居士譯語體文聖教序
- p018 《大破煩惱魔》序
- p020 《竺摩長老佛學全書》序──橫遍十方 豎窮三際
- p024 《李自健油畫國際巡迴展作品集》序
- p028 《李自健藝術.人生作品集》序──世界需要愛心
- p040 《藝術遊俠》序──人性與愛
- p044 《藝術遊俠三部曲》序
- p048 《遠離顛倒夢想》序──開證上人文選
- p050 《太虛大師前傳》序──一代人天師範
- p054 《佛教古箏名曲集》序
- p056 《人間的佛陀》序──佛教在人間
- p068 《中國佛教名山名寺之旅》序
- p071 《航在古運河上》推薦文──關懷故國鄉土情
- p074 《中國佛教寺院建築講座》序
- p076 《打開心內的門窗》推薦文
- p077 《傳燈──星雲大師傳》序──燈燈相續照大千
- p079 《黎明家庭叢書:一句治家格言》序──你對我錯 你大我小 你樂我苦 你有我無
- p082 《自立快報》推介語
- p083 《清貧思想》序──人生在世,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 p089 《點一盞佛燈》、《白話心經》、《怎樣立地成佛》序──「大眾禪學」總序
- p092 《緣》序
- p094 《嘉言法語》序
- p096 《打開無障礙的身心世界》序
- p100 《漫畫心經》序──開啟智慧的方便門
- p104 《談畫荷》序──荷花的知音
- p108 《擦亮心燈》序
- p111 《回首一笑七十年》序──俠義人生
- p114 《慧心妙手神采天工──吳卿金雕藝術》、《吳卿金雕藝術》序──金雕、精雕、經典之雕
- p118 《當下最美好》序──智慧與喜悅的人生
- p120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論文集》序
- p122 《心靈神醫》序
- p123 《世界之心:德蕾莎說故事,沉思與祝福》序──以世界為心的德蕾莎修女
- p125 《心經與生活智慧》序
- p128 《佛教與人生》序
- p131 《心經與現代管理》序──色空相即的管理學
- p134 《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序──立言之功,修行之心
- p135 《釋迦牟尼所說經》序
- p138 《香江梵宇》序──摩尼寶珠的香港
- p142 《探索人生路》序──三界如火宅,人間有淨土
- p144 《世紀人物繪本》序
- p145 《葫蘆貓》序──悲智雙運的醫生
- p148 《大陸尋奇:江山萬里心》序──以佛心見神州之美
- p150 《健康的修煉》序──病苦是悟道的契機
- p152 《明心見性》序──禪是人間一朵花
- p158 觀心自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要序──般若讓你更自在
- p163 《六祖慧能的禪學思想》序
- p166 《小石佛》序
- p168 《張培耕紀念全集》序──祥和歡喜
- p172 《人道救援的理論與實務》序
- p174 《元氣健康美食》序──素食「新速實簡」新主張
- p176 《一頁一人間》序──用文字拂拭人間塵埃
- p179 《與大師心靈對話》序
- p182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序──慈悲力量大
- p185 《新雙城記──台北與高雄的非零和競爭》推薦語
- p186 《思敏健身禪》序
- p190 《頑石與飛鳥》序──幽谷蘭香
- p194 《新活水雙月刊》序──讓文化延續、扎根,國家才有未來 對於《新活水雙月刊》復刊肩負重任的期望
- p197 《改寫生命的101個忠告》序──生活中的智慧
- p198 《陳慧劍老居士永懷錄》序──弘一大師典範之薪傳
- p201 《台灣佛教叢書.第81冊:星雲八十──學者看大師》序
- p204 《活在當下》序──自飲曹溪一滴水
- p207 《美學的極致──從敦煌手姿看美的豐富演變》序
- p208 《生命告別之旅》推薦序
- p209 《一花一界 一葉一如》蕭珊珊押花集序──花藝自在
- p213 《好人肯定有好報》序──一起行三好,處處有春風
- p216 《雲觀世界》序
- p218 《華梵影塵》序
- p220 《佛教文化在宜興》序
- p224 《臺大學生的生活筆記──靈修六原則》序
- p225 《佛教倫理》序──人人皆有佛性 人人皆當成佛
- p227 《風雨同舟 杏林憶舊──台北榮民總醫院建院五十週年回憶錄》序
- p230 《六度經──仁者無仇》序
- p233 《基隆靈泉禪寺護國千佛三壇大戒同戒錄》序
- p236 《周轉愛的人》序──四給精神的傳承
- p239 《鄧小平改變中國》序──關於鄧小平先生
- p240 《生活有書香: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故事》序──人間佛教讀書會十週年
- p244 《台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台灣》序──看到兩岸融合的契機
- p248 《盛典──諾貝爾文學獎之旅》序
- p250 《蘇建和案21年生死簿》序──這是一場悲劇,也是一場喜劇
- p254 《人生禪》序──生命的晴空
- p256 《草根的力量》序──看見無我的力量
- p260 《美學無界》序──結下佛教與藝術的人間善緣
- p264 《放下是捨更是得》序──看漫畫入法門
- p266 《化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的鑑識人生》序──人間菩薩的行者 物證鑑識大師李昌鈺博士
- p26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序──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
- p275 《千里如斯》序──趙怡兩岸札記
- p278 《創造1400個重生奇蹟》序──重生情誼:換肝之父的真情實義
- p284 《把脈中國──對習近平的第一手觀察》序
- p287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的早期文學創作》序──初期寫作的回憶
- p291 《菩提樹下談政治》序──菩提心,智慧明
- p295 《中國佛教金石文獻》序──金石傳千秋
- p298 《田青文集》序
- p301 《全露法王身──佛光山植物之美》序──草木有情 莊嚴淨土
- p304 《人間佛緣──走近星雲大師》──記者要有一雙佛眼
- p308 《星雲大師的文藝思想研究》序──文學即人學
- p310 《小沙彌遇見劉墉》序──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