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8 佛法三慧——星雲和尚三次演講評介

‧褚柏思 學者

一、引言

星雲和尚是台灣省高雄縣佛光山的開山宗長,兼宜蘭縣雷音寺、高雄市壽山寺諸大寺住持。創辦有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覺世旬刊》、《普門雜誌》、佛光山編藏處、佛光出版社等文教事業。其中,尤以佛光山規模之大,為台省之冠,國內外旅遊人士,無不以觀光佛光山為榮,亦無不以未曾矚目佛光山為憾!同時,中國佛教研究院,更以大學部與研究部馳名國際。筆者以其前身之創始人(佛光山這塊建地,原是褚柏思要建海事學院之用地),亦時感欣慰,古人說:「為而不有」、「成功不必在我」,確係具有真理之名言。

我來自台灣,美國華僑回國致敬與觀光人士,有徵詢我的意見者,我多數是告訴他們:「北文南佛。」詳細一點的解說,則是:北部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學院,規模之大,建築之美,堪稱「大學城」,亦堪稱中國文化之代表。南部佛光山的中國佛教研究院,氣魄之宏偉,構想之新穎,真是佛光之山,亦堪稱中國文化、中國佛教之典型。筆者與此二者,略有因緣,知之較詳,說之如上。至於國父紀念館、蔣公陵寢、孔子廟、各大專院校、各博物館、圖書館,以及十大建設等,亦都是應該觀光之地。此外,阿里山、日月潭等處,也是旅遊的好去處,與本文無關,無法一一介說。

星雲和尚,少年曾研究於焦山佛學院,習禪於金山江天禪寺,是一個正統的佛教學者;其後,屢主講座,數編教刊,學行並重,德術兼修。去年(一九七六)十一月,在台北國立藝術館接連三次演講,講稿刊於《覺世雜誌》五、六、七各期。讀後,覺得見正、詞嚴、契合教義,且富「邏輯」精神。想不到他在百忙中,還修習了「因明學」。同時,我更認為這三篇講稿有其一貫性,應視之為「佛法三慧」!固特表而出之,並評介其要義如次。

二、現實與理想

三次演講的題目是:

從現實的世界說到佛教理想的世界

從入世的生活說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從古德的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首先,他分析現實世界為:

(一)現實世界是一個五欲塵勞的世界。

(二)現實世界是一個人我紛爭的世界。

(三)現實世界是一個重重災難的世界。

(四)現實世界是一個身心無常的世界。

次之,又說明佛教的理想世界,是:

(一)《維摩經》所指的:

1.心淨土淨的世界。

2.大小互融的世界。

3.無量方便的世界。

4.不二法門的世界。

(二)《彌勒經》所指的:

1.回真向俗的世界。

2.近易普及的世界。

3.見佛聞法的世界。

4.回智向悲的世界。

(三)《藥師經》所指的:

1.民生豐富的世界。

2.社會淨化的世界。

3.政治清明的世界。

4.身心康樂的世界。

(四)《彌陀經》所說的:

1.時空無限的世界。

2.生活自在的世界。

3.社會和樂的世界。

4.天下一家的世界。

(五)《華嚴經》所說的:

1.重重無盡的世界。

2.事理圓融的世界。

3.性空平等的世界。

4.自他兼濟的世界。

他的結論,則是︰「如何從現實苦空無常的世界中,來找一個安身立命的理想世界?佛教的理想世界,可以給我們每一個人離去痛苦而得到快樂。」

三、入世與出世

入世的生活,他歸納為四點:

(一)以物質為主。

(二)以感情為主。

(三)以人群為主。

(四)以根身為主。

至於出世的生活,依經論分說如次:

(一)從四阿含經中談小乘出離的生活——修道的生活。

(二)從禪門語錄中談禪者超然的生活——悟道的生活。

(三)從大般若經中談菩薩無住的生活——行道的生活。

(四)從諸經律典中談佛陀果位的生活——證道的生活。

結語是:「希望各位有志求道者,不一定要人人出家,在現世生活裡面有出世的思想,就能享受那出世的安樂。」

最後,我以三句話作為結論:

第一、在家容易,出家難;

第二、出家容易,出世難;

第三、出世容易,入世難。

這一段話的主旨,便是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上求下化,以六度萬行普度眾生。做一個自了漢,並不是佛陀所希望,且非佛教,亦非佛法!

四、修持的態度

在修持的態度一講中,他先徵引許多古德的行誼,分之為四類:

(一)清高樸素的行誼。

(二)忍讓謙虛的行誼。

(三)處世泰然的行誼。

(四)忠孝勇敢的行誼。

有了好榜樣以後,進而始談修持的態度。關此,他分為四類,其要點有:

(一)在觀念上:

1.佛教重於寺廟。

2.大眾重於自己。

3.護法重於護人。

4.退讓重於爭取。

(二)在生活上:

1.精神重於物質。

2.修行重於言說。

3.不變重於隨緣。

4.法樂重於世樂。

(三)在世法上:

1.法情重於人情。

2.清淡重於攀緣。

3.化他重於被化。

4.有道重於有財。

(四)在義理上:

1.融通重於宗派。

2.實證重於慧解。

3.信仰重於懷疑。

4.普遍重於神聖。

大乘行人,在修行上,簡言之則為增上三學戒定慧,或說之為「六度」六句話;詳言之,則為萬行。他以現代人的觀點,分為四大項、十六目。比較上,更能接引現代人,尤其是青年學生。誠善巧方便之談,功德無量。

五、結語

原始佛教有戒定慧三學,慧學更有聞思修以成三慧之義。為了闡揚這一義理,我有一文,題為「佛學三慧」,曾刊出於香港《內明雜誌》,刻已集合這一類的文稿,在排印中。讀星雲上人講稿,觸發我的靈感,認為,這三講有其一貫性,合起來應名之為「佛法三慧」,因為禪宗六祖說:「佛法在世間」,有現實的世界、入世的生活做基礎,始能入佛教的理想世界,佛教出世的生活。

一般人都誤解佛教,只有出世的生活、理想的世界,而無現實的世界、入世的生活。逃入深山,木食草衣,坐枯禪,而無人生的意義,只知自了,而不知度生。更談不到上求下化,普度眾生的大乘行 ──六度萬行了!

前人雖然一再地宣講「佛法在世間」,以及「人間佛教」(太虛大師語),但明清以來的佛教,已由禪觀行,流歸淨土行,而淨土行末流之弊,亦只剩「阿彌陀佛」四字,且只為老年人一心一意祈求死後生西的口頭語、祈禱詞。

這是大違佛陀本懷的。佛陀當年出家求道,是為了四門遊觀後,所感觸的人生四苦─生老病死。他要解決人類的人生大問題而出家,五年遊訪,外求諸師友;六年苦行,內求諸心性。最後於月明之夜,始悟大道。回到世間,廣說四聖諦法──苦集滅道。在道上,除了說八正道外又說了三增上學──戒定慧。

其後,小乘家,偏闡了戒定,大乘家興起,始振興了原始佛教的慧學,龍樹學系的後人,偏闡了法性空慧,無著、世親學系的後人,偏闡了法相唯識。

佛教傳入中國,有小乘的成實宗與俱舍宗,更有大乘性宗(三論宗)與相宗(法相宗即唯識宗),其後更衍之為大乘八宗,但大體上說,仍不出性相二宗,或說之為空有二門。學術化以後便忽略了原為解決人生問題而說的佛法。

中國禪宗興起,尤其是六祖以後,是不注重經論與知解的。久了,末流亦有弊。其弊,則為束書不讀,變成了口頭禪。比之淨土行末流之弊的六字真言|「南無阿彌陀佛」,也多不了什麼。

民初太虛大師等人興起,大呼人間佛教、人生佛學、世間佛法、人間淨土。然而,仍未能振衰起弊,成為普遍的運動,成為真正的事實,筆者惜之!因而有《人生佛學論集》、《大乘佛學論集》,以及禪宗學與禪學諸書之集刊。

今天,星雲和尚能有這一系列的演講,真是空谷跫音,難得稀有,故樂為之一介。甚盼今之青年,能聞佛法之真理而興起!

本文收錄於一九七九年三月出版《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一冊(附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