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69 星雲大師語錄

‧藍吉富 佛教史學者

近十餘年來,星雲大師的佛教事業是有口皆碑的。除了規模龐大的佛光山以外,高雄的壽山寺、彰化的福山寺、宜蘭的雷音寺、台北的普門寺、美國的西來寺等,都是星公大師一手所締建出來的名剎。僅僅十年左右,居然像奇蹟似地成就了這麼多寺院,以及難以數計的文化、社會、教育等事業,無怪乎教內人士都在稱頌星公其人之福報大與能力強了。

如果只看這些成就,那麼一般人必定會以為星公只是一位事業家。但是,如果看過星公的文章,或聆聽過他演講的人,當會發現他竟然也是一位妙筆生花的文學作者,以及辯才無礙的演說家。

最近佛光出版社印行了六冊星公的講演選集。筆者在拜讀之餘,對星公的學養及願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我發覺星公雖然深入經藏,但風格是以禪學為重心的。雖然他八宗共弘,但弘法時是最重視時代性與眾生根性的。他似乎有意賡續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理想,而積極地闡釋佛法與世人生活的不二性。如果說佛法中有難行道、易行道之分,則星公所提倡的更是易行道中最契合當代眾生根機的一種,幾可以說是「易行道中的易行道」。而在最近(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幾次演講中,他又有意將佛教與國家前途合而為一,這更打破了過去「出家人不問世事」的封閉觀念,而將大乘精神作進一步的推演。以前太虛大師曾說:「菩薩即社會改良家之別名」,我們從星公大師的言論上又得一佐證。

近幾月以來,筆者在拜讀《星雲大師講演集》及聆聽其演講時,往往就心領神會之。言詞隨讀隨錄,積久遂覺星公之雋語警句頗可以單行印出,以為讀者閱讀其《講演集》之導引。因此,乃不揣固陋,裁成是篇。此於關心大師言論者也許稍有裨益。

‧我們必須知道,禪不能從坐臥之相去計較。磨磚既不能成鏡,打坐也不能成佛。參禪求道,重要是在覺悟真心本性。

‧禪是不能說的,但是禪又不能不說。

‧一般世間上的學問知識,是從分別知見上去了解的。而禪宗所追求的是一種超越的境界,是從無分別的內證上去直接證悟的。

‧一個人如果對禪抱有興趣,立志參學,他不僅要聰明伶俐,而且必須具有高度的幽默感。

‧我提倡並建議各位,在平常生活日用之間,最好能有一點禪味,體會一些禪機。一旦有了禪以後,我們生活的感受就會改變,生命的境界也會因而提高。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們的人格,提高我們自悟的能力,以開顯我們的清淨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緊。

‧《金剛經》全書的主旨可以用十六字來概括,即:「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布施有相,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來了。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發不起來了。必發無我之大悲心,才能廣度一切眾生。

‧無住生活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生活,而是要我們抱一種生活態度:「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

‧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

‧今日佛教最大毛病,在把佛教與生活分開。

‧淨土思想的依據有三:自佛陀的聖言量中知淨土的存在,從歷史上往生淨土事蹟知有淨土的存在,從科學證明確知有淨土的存在。

‧彌陀淨土的內容有五:環境淨化、生活淨化、經濟淨化、人群淨化和身心淨化。

‧《維摩經》裡理想的世界,啟示我們的是如何加強心理的建設,也啟示我們從人格上去昇華,從內心裡淨化。

‧在家人入世的生活與出家人出世的生活不同,入世的生活是靠根身向外去求的快樂。出世的生活,則是在開採內心豐富的寶藏、智慧的能源。雖然不像一般人去追求根身以外的東西,其實,他是真正享受了無限的法樂。

‧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的欲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遠給我們滿意;人群是利益衝突的,不能長久和平相處;根身是無常的,歲月會帶來離散。我們在入世的生活裡,不能得到究竟的安樂。

‧所謂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說要我們離開人間到另外地方去過生活,也不是要我們死了以後才有出世的生活,而是一樣在世間生活。是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著去從事救度眾生的事業,使每一個人能發出離心,了生死外,更能使世界繁榮,國家富強,財富無量,到處充滿著佛法的真理與和平。

‧出世的生活不一定要離開世間,在你們的家庭裡面,甚至於在社會上也可以有這種思想,第一先沒有經濟名利的占有,第二再沒有男女愛著的貪求,第三要沒有權力高下的執著,第四更沒有人我愛恨的分別。你有這種思想,就能獲得那出世生活的快樂。

‧在家容易,出家難;出家容易,出世難;出世容易,入世難。

‧證悟聖果的人,他不是沒有感情,他是淨化超脫了的純潔感情。

‧忍耐是一種陰德,可以增加福報。

‧我們能對物質的貪戀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能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

‧我認為學佛修持,有四種觀念必須先要具備,即:佛教重於寺廟,大眾重於自己,護法重於護人,退讓重於爭取。

‧這個世界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不是屬於某一個個人所有,因此,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很多人憂戚與共地生存著。既然大家共存於這個世間,那麼彼此應該互相了解、互相幫助,大家和平相處,共同關心屬於大眾的每一個問題。

‧一個學佛的人,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對待眾生要從「有緣」的感情做到「無緣」的感情。對方待我不好沒關係,只要有意義、有價值,應該平等施與歡喜,施與關懷,不必計較得失利害。

‧我們學佛的人,要學習佛陀的慈悲,要以大眾的安樂為安樂。對於宇宙世間,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給別人什麼」的胸懷;不能自私貪求,只想「別人能給我什麼」。

‧佛教常被人誤解為太玄妙、太深奧、太迷信,似乎和人間生活脫離關係,其實,若真了解佛教,體悟佛教,他會覺得生活與佛教有著深刻不可分離的關係。

‧從《阿彌陀經》裡所敘述極樂世界的情況,可知極樂世界的物質生活實在太豐富了。由此可知信仰佛教並不一定要吃苦。從淨土法門的角度來看,佛教是一種「幸福」之教。即是信仰佛教可以獲得幸福、快樂。

‧我們修學佛法,固然要向藏經去探尋,知識去參訪,但卻不能忘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睡覺,處處也都有佛法。

‧在生活上應有的修持態度是:一、精神重於物質,二、修行重於言說,三、不變重於隨緣,四、法樂重於世樂。

‧要想了解佛教裡的處世原則,必須先知道四攝法。所謂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的功德,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容易的。隨口的布施、隨手的布施、隨意的布施、隨喜的布施、隨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錢,隨時隨處都可以做功德。

‧我很重視人生的佛教,很重視生活的佛教,我所提倡的佛法並不是精闢深奧的道理,而是生活上大家都能做得到的。

‧一個佛教徒,在學佛的過程中,應該要有大乘菩薩的精神,雖然不能做到利人不利己,最少要能從利己想到利人,所謂「自利利他」。

‧在佛教界,出家眾和在家眾應該同樣重要,互相提攜、相輔相成,不應該彼此輕視、互相排擠。

‧初發心很難,要維持到完成更難。

‧從初發心到完成,這是成佛之道,若大家能發心,能堅持到最後,則成佛不難矣!

‧一個對佛法有基本認識的人,至少應該要有下面幾種思想:雖苦猶樂,雖難猶易,雖無猶有,雖死猶生。一個對佛法有真正體驗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苦和樂不是兩個,難和易不可分開,有和無沒有區別,生和死本是一體。

‧佛法是很重視感情的,只不過是要我們把感情淨化,並不是說不要感情。佛法告訴我們,要以慈悲來淨化感情,以智慧來引導感情。其實,佛陀就是一個有大感情的大智大覺的人。

‧一個人不必以擁有很多物質為滿足,試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數無量,可以供我們自由欣賞;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爭妍鬥麗,可以供我們隨意觀看;東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馳;士農工商各類階層,隨你交往。我感到自己擁有三千大千世界般的富有,這就是我「富有」的妙方。

‧一個人想要富有,唯有從內心著手。因為外在的物質追求,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唯有心裡的財寶才是豐裕、無限的。因此,我們應該向內心追求財寶。什麼是內心的財寶呢?真如佛性就是我們內心的財寶。

‧佛法告訴我們發財方法就是布施,唯有布施才是發財的正確途徑。

‧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形下實踐,布施並不是一定要用金錢,只講金錢的布施也是不合理的。

‧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修持上獨立承擔,自我追尋,自我完成,這是禪的最大特色。

‧禪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則活潑自然,不受欲念牽累,到處充滿著生命力,正可以扭轉現代人類生活意志的委靡。

‧「道」不必到外界去追求,無須到心外去尋覓。因為「道在邇」,道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縱欲的人生雖然不好,但是,禁欲的人生也太過狹隘。因為完全禁欲使人形同槁木死灰,毫無生氣。好比種花蒔草,水分過多,必定腐爛而死,而缺少水分,也會枯乾而死。如果恰到好處,花草得到清水的滋潤,就能長得茂盛美麗。所以佛教理想中的生活,既不推行禁欲的人生,也不提倡縱欲的人生,而主張過著中道的生活。

‧禪的世界就是要我們超出是非、善惡、有無、好壞、榮枯等等相對待的世界,到達一種絕對真實和圓融的世界。禪的世界是要我們在生死之外,找尋另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

‧在禪門中,修證是各人自己的事,修得一分就是真正證驗一分。如果只是在理論上說食數寶,或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是不會有效果的。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基本上可以分六點來說明。這六點是:從奉獻中獲得快樂,從勤奮中打發時間,從忍辱中培養品德,從苦行中激勵精神,從隨緣中處理生活,從信願中增進道德。

‧佛光山的道風,主要的一點就是講求奉獻。

‧我們要把一切外來的橫逆與侮辱,都看做學法途中的增上緣,順境固然可以成就我們,而逆境也可以考驗我們。有勇氣、有能力的人,應該經得起狂風暴雨的吹打,應該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擊破壞。

‧負責任的人,都是能者;不負責任的人,不管他學問多好,都是庸才。我們要發心,我們更要盡義務來擔當責任。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麼?君子能自制,而小人不能自制。快樂與煩惱從哪裡分別?快樂幸福的人生是由於能自制,煩惱痛苦的人生是由於不能自制。

‧自尊自重並不是傲慢與貢高,相反的,我們的自尊自重,是要從謙卑中去陶冶。

‧內心的寧靜,可以使你的心靈世界擴大起來。一個人每天生活在浮躁動盪之中,處處都埋伏著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夠把自己安住在寧靜之中,就會感到平安了。

‧我們佛弟子應該以菩薩心發大願行,「常做佛事,永不休息」,只要做一天出家人,就要撞一天的鐘,負起震聾發聵的責任。

‧人生的意義不在戀棧長壽,也不在尸位永存,應該是如何發揮我們有限的生命,把它的內涵做無限的擴充。我們看看火花,雖然瞬間消滅,雖然那麼短暫,但是卻為人間留下燦爛的光采。我們求法的人,也要以我們的赤忱丹心為佛教寫下光輝的一頁。人人都有做燈蕊、燈油的認識。只要佛法的無盡燈能夠傳承下去,雖然我們這一盞熄滅了,但是佛法的心燈,卻因為我們的奉獻,燈燈相續,永遠照耀於宇宙。

‧一個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心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真正的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是希望用佛陀的開示教化作為改善我們人生的準繩,用佛法來淨化我們的思想,讓佛法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使我們過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我所謂的人間佛教,是生活樂趣的,是財富豐足的,是慈悲道德的,是眷屬和敬的,是大乘普濟的,是取法佛國淨土的。

‧當代佛教徒應該如何報國?我覺得應該以六度精神來報國。亦即以布施的精神來奉獻社會,以持戒的風範來恪遵律法,以忍辱的心態來荷擔憂患,以精進的行動來護持政府,以禪定的境界來應付變局,以般若的智慧去開拓未來。

‧人死就像搬家一樣,這個房子倒塌了,就想辦法搬到另一個家去。

‧一個人要博得別人的讚美,就要想到自己應該多付出一點辛苦與犧牲。

‧「富人」之名,不應該由所擁有錢的多少而決定,一個人即使沒有多少錢,只要他肯布施給人,我就認為他是富有者;雖然很有錢,而不肯普濟於人,那就像窮人一樣。

‧人生的大病,在佛法裡說,就是時時刻刻盤據在我們心中的「貪瞋痴」。

‧貪病的對治是「捨」,在不能完全做到捨的時候,應該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樂;瞋病的對治是「忍」,在行忍的時候,應當行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痴病的對治是「覺」,在求覺的時候,不忘增長自己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覺今是而昨非。

‧我們信佛教,是來追求幸福快樂的,並不是來找痛苦的。

‧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所謂五戒是:一、不殺生─不侵犯別人生命;二、不偷盜─不侵犯別人財富;三、不邪淫─不妨害社會風化;四、不妄語─不侵犯他人尊嚴;五、不飲酒─不飲用菸酒亂性。

‧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座工廠,好的工廠製造好的成品,正如好人製造善法;不好的工廠製造的產品較差,正如不好的人製造煩惱。

‧參禪主要是靠自己,修道悟道,凡事皆要靠自己。

‧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實,而精神上的充實,是須靠佛法和般若空理來印證的。

‧我們必須以智慧運用金錢,必須以智慧來化導感情;把金錢轉成為淨財,把感情昇華為慈悲,淨財和慈悲才是維繫人生幸福快樂的泉源。

‧學佛修持,不是不要物質,主要的是做到精神重於物質,因為這樣才能在生活裡把持自己!

‧我們佛教徒現在主要的課題,是把佛教的本來精神、本來面目,實現在人間社會,但我們不可忘記自己的立場而一味的隨緣,在隨緣中要不變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物質生活缺乏,不要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物質更寶貴的東西;人情生活缺乏,不要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人情更重要的法喜。

‧不能安於清淡,就不能與佛法相應。

‧在世法上講,人生最要緊的是有錢;但在佛法上講,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洪流之中,若能不隨俗浮沉,固然難得;如果與世塵同流而能不合汙,則更是可貴,所以佛教認為:遠離外境,潛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於鬧市,而仍然能夠不為外境所轉移,才是上上乘。

‧只要是對大眾有利,對佛教有貢獻的事,應該及時把握時機,努力去創造,不要等待機緣錯失,造成終生憾事。所以聰明的人,不緬懷過去,不憧憬未來,及時把握現在,努力振作。

‧一個人的生命,恰如薪盡火相傳一樣,一期又一期地綿延傳遞於永恆。

‧一個人想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想在大眾中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那麼,對於生活的人間,必須有一層透澈的認識與了解。

‧個人的獨處沒有大眾相處的快樂,把快樂分享別人,又可以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因此,一個人要得到快樂,必須擴大小我,融自己於大我中,從大我中獲得快樂。

‧一個信仰佛教的人,要處處為別人設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壞人。如果世間上每一個人都能有這種觀念,相信這個世界是和諧的,人我之間絕對沒有爭執的情事。

‧唯有分享快樂給人,唯有懂得報恩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人與人相處,若能時時懷抱感恩的心情,則仇恨、嫉妒便會消失無形,是非煩惱自然會匿跡無蹤,生活的人間自可獲得和諧美滿。

‧一個學佛的人,要先擴大自己的心胸,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則不論住高樓也好,住茅蓬也罷,每一個時辰,每一個地方,都會感到稱心滿意,生活愉快。

‧真正的感情不是占有,而是一種奉獻;用奉獻的態度獲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我們求法要受得住氣,忍得住苦,耐得住勞,這就是佛法「定」的功夫,這樣才能成為大器。

‧一個修學佛道的人,應該不論歡喜不歡喜,予樂拔苦平等施捨,甚至於對怨家仇人更應施於慈悲,以示修道者的無私風範。

    本文收錄於一九七九年三月出版《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一冊(附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