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2 星雲大師佛學講座側記

‧依淳 佛光山弟子

一年一度的「星雲大師佛學講座」終於在十一月十四日於國父紀念館響起了一連三天的法螺。

這項講座是佛光山弘法活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近年來台北佛教界弘法活動的最高潮,年年帶給人們無上的歡喜和無比的激動。對尚在佛門邊緣徘徊的人而言,這個講座恰如春雷,喚醒了他蟄伏已久的菩提種。對已進入佛門的人而言,這個講座恰如春雨,滋潤了他纖弱的菩提苗,使得他益發欣欣向榮。對正信的三寶弟子而言,這個講座恰如能源,供給了他精進的力量。因此,「聆聽星雲大師佛學講座」就成了各地佛教徒至誠企盼的事。而慈悲的大師,不論多忙,總是擱下萬緣,專程撥空到台北為大家轉法輪。

台北不但工商發展得驚人,人文薈萃得生光,而其宗教活動更多,以往僅有天主教、基督教活動較頻繁,而佛教的活動幾乎可以說沒有。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以來,大師每年北上作三天的通俗演講,不但把佛法的甘露水普施給社會大眾,更激盪起台北佛教界奄奄一息的生命。於是,有的道場不再只顧自己修行而不做度眾的事業,也慢慢地辦了一些小型集會。許多新興的道場更如雨後春筍般一一設立起來,使佛教的氣息重為人們所呼吸,和其他地方的人比起來,台北人真是福報大,真是得天獨厚。

玆將三天法會盛況,就此略書一二與讀者共享。

一、最適當的時間安排

「星雲大師佛學講座」由佛光山台北別院(現今佛光山普門寺)主辦,每年舉行一次,每次一連三天,最初在國立藝術館舉行,隨後因聽眾增加,改在中山堂舉行,六十七年(一九七八)起又改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雖然每年講演的時間略有出入,但總在秋冬交會,氣候溫和不燥不寒時。因為大師認為天太寒太熱都不好。天太熱,聽眾會擠得不舒服;天太寒,聽眾又要冒著寒風排隊,所以特別囑咐台北別院,在安排時間上務必先替聽眾考慮。

今年(一九八一)的講座仍是三天,時間定在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當主辦單位負責人慈容法師向護法信徒宣布講演的日期時,大家異口同聲地稱讚,因為三天分別是星期六、日、一,發心幫忙的信徒,只要向上班的單位請一天假,即可圓滿功德,而遠來的聽眾更有充裕的時間。

二、踏著星光月色等候講座開始

主辦單位一來鑑於往年現場發票,使許多人徒勞往返,二來為減少聽眾久候的辛苦,三來為尊重館方的意見,入場券改在前兩天分發,儘管聽眾早已事先領取了入場券,但很多人仍然天未黑就到紀念館去排隊。筆者訪問了幾位趕早的聽眾,他們說:「從去年到今年,我已足足等了三百多個日子,多等兩小時,又算什麼?來得早,排得前,待會兒門一開,我就可以趕先進去禮拜。」真是可愛的聽眾!

六點左右,幾條長龍巨陣已團團圍住了紀念館,時值農曆中旬,星月交輝在晴朗的夜空裡,投射到這數不盡的求法者身上,一張張的瞼,不管是方圓長細,青春年老,美醜俊俏,流露的都是滿臉歡喜與雀躍。講演的第二天,筆者為找尋材料,在巨龍中穿梭,突然聽到一位中年居士對身旁的同伴說道:「瞧!多美的一幅畫,這麼多人踩著月色星光尋求佛法,可惜我不是畫家,否則我就畫出來,讓更多的人來同享這一法喜。」

三、一萬塊錢也不讓,警衛感動放水

由於入場券有限,而索取的人相當多,原訂兩天的發票時間,結果只十日當天,入場券便告分罄,而索票的人和電話仍絡繹不斷,工作人員看到人來就煩惱,聽到電話就害怕。

許多人因事先沒拿到票,只好到紀念館外的停車場去等待那些極少的、因故不能前往而退回的票,或設法與工作人員商借服務證進場。

山上來的學生跑來告訴我說:「師父!館外有五、六個人到處請人讓度入場券,他們願意每張出五百元的價格。」「後來呢?」我問道。學生說:「結果沒有人肯讓,有一位居士說:『你就是給我一萬塊錢,我也不讓。』幾個人苦苦惱惱地在門口徘徊,等到人都進場了,門口的警衛也動了菩薩心,放水讓他們進去。」

四、海會雲集諸山長老蒞臨

據館方工作人員的估計,三天的聽眾最保守的數字,超過一萬五千人以上。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因為國父紀念館的座位是三千還差一些,因此幾乎每天都有半數以上的人都是席地而坐聽講的。

一如往年,宜蘭、高雄、台南、嘉義、彰化、中壢等地的道場,有好些組織了聞法團北上。許多佛教學院都派出學生前往參學,佛教雜誌也都派記者前往。高雄壽山念佛會的蓮友們為了聽大師講演,組團北上,在台北別院附近的康華大飯店住了三個晚上。

在會場裡,也出現了許多外籍人士,有的是金頭髮、藍眼睛、高鼻子,有的是穿著韓國,日本出家服的比丘。最遠的是來自印度的穆克紀教授,他是印度國際大學中文系的系主任,曾獲得西德喬治大學的博士學位,懂得七種語言,對佛學很有研究,大師講演前兩天才由印度趕來。此外印度的瑜伽師也出現了數位,他們頭上用橘紅色的布巾裹著,身上也穿著同一色系的印度傳統服裝。

教界的大德道源、悟明、妙廣等長老和尚及煮雲大師等也都率領弟子蒞臨會場聽講。

五、大師出廣長舌演說妙法

三天講演的題目依次是佛教的財富觀、佛教的道德觀、佛教的未來觀。大師無礙的辯才裡透著無限的慈悲,以很淺顯易懂的句子來表達深妙難懂的意思,舉例卓然,譬喻連連,把人們從世俗的觀念引導至佛教的觀念,並說明佛教的做法當如何如何,聽眾們聽得入神,不是嘴角微張,狀似待哺的雛鳥,便是頻頻點頭滿心歡喜。

講座圓滿後,在館外,一位曾與我有一面之緣的女學生,高興得抱著我又哭又笑,又叫又跳的說他從來沒有聽過這麼有深度,這麼有內容,這麼感性,又這麼令人振奮的話。同時他也告訴我,念了十幾年書,求了十幾年學,只有這三晚的六個小時才是真的,原來自己也是最有希望和最富有的人,原來自己有無盡的寶藏。他的名字叫黃鈴玲,是銘傳商專的學生。

前交通銀行總經理徐槐生居士說:「大師訂的題目好極了,講得也妙極了,社會大眾欠缺的正是這些。」

來自高雄的沈之銘居士說:「大師的講演真可謂『字字句句皆是妙蓮華。』」

六、記下來回去說給兒孫聽

第二天講演前,廊檐下有兩位老人坐在石椅上聊天,一位頭頂微禿的說:「你帶筆記本來記沒有?」另一位頭髮銀白的說:「有啊!我昨天記了不少,投影機上的句子我沒漏一句呢!雖然我老了,手有些抖,但記下來才不會忘記,回家後沒事可以每天拿出來看個高興。」頭頂微禿的老人說道:「今天早上,我把昨天的筆記拿出來大聲讀,我那不信佛的老伴,怪我吵,我乾脆告訴他,我準備背熟了讀給兒子、孫子聽。」

七、五方如來照萬方

雖然是去年的紀念館,去年的座椅,去年的棗紅尼絨布幔,但是講台上的佛堂布置卻與去年大不相同,甚至更莊嚴。去年安奉的是尊高二十六尺的玉面觀音立像。前年(一九七九)和大前年(一九七八)供奉的是高十數尺的阿彌陀佛立像。今年供奉的則是高七、八尺許的五方如來坐像。五方如來計五尊,中央的是中央世界的教主毗盧遮那佛,兩側供的分別是東方世界的教主阿閦佛,南方世界的教主寶生佛,西方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北方世界的教主成就佛。五方如來寶相莊嚴,金碧輝煌,散發無比慈和的氣息,令人忍不住合掌問訊,頂禮膜拜。每天講演結束,都有許多人留下來,到前面的佛堂向五方如來頂禮膜拜讚揚,把偌大的講堂擠得水洩不通,擠不上去的信徒們不禁說道:「捷足先登的師兄師姐們,拜完佛請勿流連,趕快走,請把空間讓給我們吧!」

五方如來目前已奉請到民權東路新建的普門大樓,往後將成為普門寺的本尊,受到台北市佛教徒的禮拜。

八、無情說法有情聽

在西方極樂世界裡,花草樹木也會念佛念法念僧,蘇東坡也講「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佛法固然能由有學有道的大德們說出,也能由大德們設計以默示之。此番大師講演,除了大師所說的外,呈現在大眾前面的一切,舉凡:程序的設計、時間的控制、莊嚴的佛堂、燈光的調配、供品的擺置、獻供者的服飾、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這一切的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人間佛教就是這樣,不是苦的、不是寒酸的、不是落伍的;虔誠地信仰佛教能獲得莊嚴快樂,富裕和諧的人生。這正是所謂無情說法有情聽,但願聽者能有所體會,皆能受用。

九、最神聖莊嚴的獻供儀式

講演前的獻供,計分四個梯次,呈獻四樣供品,每一梯次的獻供者都穿不同的服裝,捧獻不同的供品。每一隊獻供者服裝一致、動作一致、步伐一致、虔誠一致,給人威儀具足和極其莊嚴神聖的感覺。

第一梯次是由佛光山台北別院金剛護法會的男眾信徒獻花,他們一律穿著深咖啡色的長袍。第二梯次是由台北別院女青年會的青年女眾信徒獻燭,他們穿著曳地的深藍色長裙,白色的滾邊花襯衫,外罩著一件全由蕾絲做的雪白披肩,胸前別一朵緞帶花。第三、四梯次是由婦女法座會的女眾蓮友們獻果和香。獻果的信徒穿著紫紅色的長旗袍,胸前也別一朵花。獻香的信徒則穿深藍色的長旗袍,脖子和前胸掛著一件由亮片綴成的如意。當鼓聲響起時,他們依著司儀的令號,一梯次一梯次地捧著供品,徐徐由講台的兩側慢步走出,左右各十二人,動作與步伐都與鼓聲配合得恰到好處,表現出訓練有素的樣子。其實他們在事先只是稍微練習一下而已,能做得那麼如法,完全是一片誠心所致。尤其第三天獻供與回向消災時,運用乾冰所搭配成的效果,更令人歎為觀止。

一○、佛光號舞台設計股份無限公司

大師在國父紀念館的講演,這是第四次,每一次講台上的佛堂布置都不一樣,而且一次比一次莊嚴、精采,連國父紀念館方面的人都覺得我們心巧、花樣多、會運用。有很多聽眾向我們服務人員和師父們打聽承包這項活動布置佛堂的設計公司和所需的費用,並希望我們幫忙介紹這家設計公司。

其實,佛學講座的講台布置由構想、設計、布置到善後,完全由我們自己動腦筋、動手腳,根本沒有什麼設計裝潢公司來幫我們,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績,完全是憑大家對三寶的信心和對眾生的願力,大家集體挖空心思,莊嚴這座萬人聚會的道場。誰會料想到從設計到完成竟是別院的師父和護法金剛們呢?

我想,如果我們能算是個公司的話,那麼我們的名字是「佛光號舞台設計股份無限公司」。之所以定名為股份無限,有四種原因:一、我們的發心無限;二、我們的能源無限;三、我們的人員股份無限;四、我們的資本(法)無限。

一一、大師鼓勵信眾參加佛教活動

學佛的人是幸福的、富有的,所以大師鼓勵聽眾們應就近到住宅附近的寺院去參加活動,改變自己的氣質,為自己播植福德因緣。

有些人哭了,因為大師是如此關心大家,是如此的用心良苦。有些道場的負責人感動了,因為大師竟不鼓勵聽眾到佛光山參加活動,而是鼓勵聽眾就近到他們的寺院去禮佛、參拜、活動。無怪乎有人說大師的心胸是海闊天空。

一二、信眾爭相種植福田

慈善托缽是每天講演結束後的一項重要活動,主要的目的有二:一是給聽眾布施植福,一是籌募慈善基金。聽眾們反應十分熱烈。

大師講演完畢,率領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的師生為聽眾們消災祈福後,即開始托缽植福的活動。法師們在大師的率領下,身披黃色袈裟,手捧瓦缽,整齊地列隊於左右門口,讓聽眾們出來可隨心所欲地在法師們的缽裡種植福田。聽眾們都事先將錢準備好,有的在一、二位法師的缽裡植福,有的是在每一位法師缽裡植福。而更多的人湧向大師,因為聽眾相信大師的福田最大,在此下種必有最大的收穫。

一三、更多是我們所學不到的

身為弟子的我們在學大師,佛光山的學生和信徒在學大師,教界其他道場的大德也在學大師,但總是學不像、做不好,甚至是千百分不及一,因為我們的願力、耐力、慈心、悲願和智慧都不及大師。

中國文化大學印度研究所的副所長李志夫先生有感地說:「星雲大師的所作所為,很多是我們可以學得到的,但有更多是我們確實學不到的。」誰能否認這句話呢?

今年的結束正是明年的開始,這一季完了,仍有下一季,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次的「星雲大師佛學講座」吧!但別忘了將今年的聽聞付諸實踐。

    本文收錄於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出版《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二冊(附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