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9 大師與我

‧李焯芬 香港大學副校長

金秋十月的一個晚上,關保衛會長和我來到多倫多佛光山拜訪大師,當天晚上,窗外下著小雨,與大師夜話談心,頗有一點「巴山夜雨」的感覺。

清楚記得:首次與大師結緣,是九○年代初的事。當時佛光山準備在多倫多興建道場,經友人介紹,我有幸參加了道場的籌建工作,隨後偶然有機會親聆大師教益,並讀到了大師的著作。

九○年代初,我經常往返加拿大與中國大陸之間,到大陸較偏遠的山區,從事水利工作。在長途跋涉的旅程中,陪伴我的正是大師的著作及錄音帶。余生也盡;可與大師的著作一遍又一遍地讀著,大師的錄音帶一次又一次反覆地聽著,再經仔細思量及印證,多年下來也自覺得益不少。可以說:我是從大師的著作及錄音帶中體會到佛教的慈悲與智慧,感受到佛法的喜悅的。大師啟蒙之恩,將畢生永誌不忘。大師的叮嚀及雋語,將歷久而常新。

近年來,我有幸參加了佛教史的研習與教學工作,對中國佛教過去兩千年走過的路有一點感想。中國佛教經歷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初傳,至隋唐而大盛;宋元以後卻日走下坡。民初有太虛大師等大德為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奠定了基石。星雲大師承擔了復興中國佛教的歷史使命,成就了人間佛教的輝煌事業,讓法水長流五大洲。正是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及實踐,促成了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令佛教有了新的生命力,在現代社會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看,大師無疑是帶領佛教走向復興,走向世界的一位巨人,他的貢獻,將永載史冊。

我十分贊同大師的一個看法:佛教要發展,必需要有人才。大師為此在全球各地成立了多所佛學院及大學,為佛教培養了大批高質素的弘法人才。近年來,我們得到大師的鼓勵,也在香港大學辦起了佛學碩士及博士課程,希望能為新世紀的中國佛教多培養人才,去年,大師親臨港大,為師生們打氣及開示,一時間,整個校園沸騰起來。記得當天傍晚,大師來到校園荷花池畔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前。同學們特意讓大師坐在銅像旁,大師悠然地在落霞與歌聲中坐下。兩代偉人,相鄰而坐,各領風采,一位是帶領中國走向共和的歷史偉人;一位是復興中國佛教的巨人及精神導師。好一幅跨越歷史的動人圖畫,教人欣然神往,歷久難忘。

今年是大師到香港弘法十五週年紀念的日子,十五年來,大師度人無數,立德立言立功,為二十一世紀中國佛教的全面復興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不朽的勳業。我們衷心祝願大師健康長壽,松柏常青,繼續帶領中國佛教攀登新峰,再創輝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