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9 從「媒體救大馬」到「文字有力量,筆下要分寸」

‧曾毓林 《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四十多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媒體和文字工作者日前拜會佛光山星雲大師請益,如今社會風氣低靡,人心難安,媒體應如何自處?

星雲大師提出「媒體救大馬」,他說:「社會的興衰成敗,媒體可以負起很大的責任。」他勉勵媒體工作者不要灰心,在智者面前沒有障礙,在勇者面前沒有困難。四十多位媒體與文字工作者現場即受了極大鼓舞。

大師席上提到他曾經一度想辦的《更正報》,事緣多年前他曾經在《天下雜誌》上,看到一篇題為〈媒體讓台灣往下沉淪〉的文章,這篇文章一直在他心中久久難以釋懷。媒體人都是國家的棟梁,都是社會的菁英,為什麼他們會使台灣往下沉淪呢?他說:「我想,是因為有一些不正派的媒體,他們把優良的媒體本質掩蓋了。這些媒體,總是報壞不報好,報假不報真,報惡不報善,報非不報是,為了取悦讀者,不顧國家的前途、社會的風氣,讓『台灣最美的風景』都變得不美了。」

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也發表過一篇〈我的台灣夢:出現《更正報》〉,裡頭提到:「有《更正報》,受委屈的人找到了救星。他們終於可以在另一份報紙來辯護。」

慶幸在馬來西亞的主流中文報紙中,不至於出現「不正派的報紙」,大馬中文媒體一直都堅守正派辦報的理念,以讀者利益、國家安全為最高原則;在維護言論自由之餘,懂得自我規範,不侵犯別人隱私及假造新聞。星雲大師多次稱馬來西亞的中文報紙是善良和真誠的媒體。

在網絡媒體盛行的今天,「人人皆是記者」,但是並非人人都懂得自由的規範,不少自封為「人民記者」的人錯解了「言論自由」的意義,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事實上,你歡喜是可以,但不能妨礙別人的自由,更不能因為自己要洩憤而不惜在網絡平台上為所欲為。

大師向大馬人提出「媒體救大馬」,自然也期許媒體人先要提升自己和社會的人文素養,先達到求真、求善、求美──有好的媒體,才能帶動好的讀者;有好的讀者,自然就會有好的媒體。媒體是必須引領讀者走向光明面,媒體不能太過於討好讀者尋求刺激的心理而失真與失善。

基於對媒體的尊重,星雲大師成立了世界性的「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希望讓社會有公義、有公道,讓一些有為的媒體記者,在這一個時代裡,能以他們的筆桿救國家、救社會、正人心,做為社會的導師。這倒使我想起,存在於馬來西亞的新聞或編輯獎項,一路來強調新聞的轟動及文字敘述,及重視版面的美觀及吸睛度,或許今後也可加重參賽作品會為社會帶來的正面作用,這無疑是會增加新聞獎項的深度。

當然,面對讀者群口味之不同,要一一滿足是非常困難,媒體要實行社會教育功能還得報壞事,也要報好事;報壞人,也要報好人;報惡行,更要報善行。

要如何從負面新聞中帶出正面教育作用,就看編輯的功力了。

對於媒體報導的詳實,星雲大師也曾經為文作了兩點建議:

第一點,要做雙面調查,不要輕易地給人加上一些罪名,真實的,就要據實報導,凡事一切都要讓它還原。希望媒體不要做「製造業」,要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再生出問題。

第二點,希望媒體人能多做一些功課、多承受一些辛苦、多培養一些素養,對一則新聞要能深入去了解,不要輕率報導。社會太多的不公不義,連空氣品質都不正常,大家呼吸到的不是新鮮空氣,又怎麼會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社會呢?我覺得,做一個媒體人,公平正義是基本的道德、條件。回憶起過去多少的報人、多少的記者,他們向權威挑戰,向危險去闖關,向真理去求證,所以到最後他們都成為一個名記者。

以上兩點建議,不但適合讓媒體工作者時常自我檢討與督促,也應作為網媒工作者、臉書寫手,甚至人民記者應奉守的信條。

「媒體救大馬」中談及的媒體,其實不只限於紙媒,也包括了網媒;不限於記者,也包括了所有書寫文字、在任何媒體發表文章的人。

本文刊於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三日《星洲日報.言路》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