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十二類【附錄】 /
- 379貧僧說話的回響 /
- p157 正信佛教發光
p157 正信佛教發光
蕭振士/出版業退休
佛教曾經在唐代蔚為中華文化最瑰麗的部分,可惜在清初急速沒落、衰微,直至清末民初才又展現英姿。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後,佛教懸命於一絲,發展的契機也隨著移轉到台灣這塊土地。在星雲大師的自述當中,彷彿看到了當年的實況,佛教會依附在執政當局之下,白聖、東初等都是典型的代表。他們掌握教內資源,也沿襲傳統,安於現狀卻缺乏開創性。如果延續傳統機制,今天台灣佛教真不知能走出什麼新道路?幸而體制外的大師,積極走入人群弘法,融入社會,開創出佛教在台灣嶄新的一面。
七○年代台灣經濟發展,逐漸富裕的社會,提供佛教良好的復興環境。大師以「人間佛教」為宗旨,契合社會需求,不鼓勵出家,在無形中推動「居士佛教」,組織遍及世界的國際佛光會、處處可見的禪淨中心,就是典型的代表。讓我深切體會「王法」與「國法」相融的重要。大凡基於資源有限的條件,歷史上在佛教蓬勃發展的時代,就是政治上滅佛、限佛的時代,歷史上三武一宗滅佛,原因都不外大量人民出家為僧,危及國家生產力;或者大批土地掌握在寺院,嚴重影響國家稅收,而令王法不得不有所作為。
居士佛教的推動剛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信徒們依然可以從事實質的生產,不影響政府稅收、社會經濟發展;二方面,不分僧信都可在社會推動弘法事業,使佛教更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大師在大陸期間就以舉辦文藝展覽,吸引民眾參與,推動弘法事業。來台後,藝文事業、辦教育也成為佛光山的重點事業及特色。這種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不但不會掠奪資源,更使資源得到正確發揮的效益。
記得年輕時看到星雲大師的電視弘法(大約四十年前),驚喜佛門竟然有如此開創精神的僧人。大師永遠保持笑容,也使我改變僧人一向嚴肅的印象,開啟我認識佛教的大門。能夠在苦難的環境、充滿挫折的生活當中,保有弘法的理想,除了大師自許得自佛法的忍辱行,當然還更需堅毅不拔的精神。
這些天,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人間福報》的第四、五版。從一開始抱著好奇心,想一窺大師的經歷及人格特質,到獲得連結民初以來佛教發展的脈絡,可謂收穫於無形之間。仔細閱讀這一系列的文章,剛好可提供佛子們掌握佛教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的契機,了解佛教為何在台灣獨樹一幟。
大師的努力與創新,使正統佛教能深入現代社會,改寫中華佛教整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