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十二類【附錄】 /
- 379貧僧說話的回響 /
- p186 德不孤必有鄰
p186 德不孤必有鄰
如得/福智僧團副住持
一、緣起
星雲大師說:「近來,各媒體對佛教很殘忍的踐踏,少數的媒體保持傳統的道德,為佛教說幾句公道話,持之以平,貧僧坦誠的向社會報告。」
二、善巧與持戒
一陣狂風怒雨肆虐地掠過佛光山的聖殿,然而它並沒有因此成為頹垣殘柱,卻展現了一種洗滌後的光潔,一種教人嗟讚的雄偉大觀。《貧僧有話要說》,起因雖是逆緣,卻因為大師這一系列開示而轉為增上緣,讓世人認識佛光山、佛教為社會、為眾生做了什麼!這部連載著作的及時出現,一則止謗,讓世人不再造惡;一則弘教,讓世人對佛教生信,一舉兩得,充分體現了大師善巧及持戒的精神。大師說:「支助佛光山的人,我們把它看成順的因緣;批評我們的人,我們也把它看成逆增上緣。不管是好因好緣,或者是惡因惡緣,對我們還是總有幫助和勉勵的,這些因緣都是給我們助力。」《瑜伽菩薩戒本》中提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其實,大師一生,百年佛緣,自修、利他的事蹟,又豈是幾紙筆墨可以道盡?但偶然透露一些,又實在不得不令自己震撼,乃至汗顏。一再的性命交關,篳路藍縷,這樣的事業,不是在招搖撞騙中建立起來的,而是人人胼手胝足凝聚而成的,非由大師堅忍的定性,不退的戒力,又何能至此?
三、菩提心與智慧
今天,我們都能看到星雲大師的利生事業,家喻戶曉,慈悲撫世。但是那曲折的創建過程,卻不順遂。是什麼樣的力量扶持著他,讓他不僅屹立不搖,還撐起一面金傘,為九洲大地上的生靈,無論學佛不學佛者,都造出一片清淨的涼蔭?我想,那是菩提心的召喚!誠如大師所說:「做一名出家人,要為佛教,要為眾生,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又說: 「貧僧一生『為了佛教』,別無他念。」若非真正修道人,豈能體會個中意涵!審視自心,勞碌一生,曾幾何時,誠摯地捨己為人?當各種摧殘楚歌四起之際,幾人能舉步前行,甘之如飴?《入行論》提到,菩薩因菩提心的緣故,行利他時,無論遇到任何境界,義無反顧,即使遭受對方傷害,也以慈悲心對待他。設身處地想想,要是自己遇到他人惡意撻伐,心裡就嘀咕:「算了吧!我也愛莫能助,就放棄它吧!」學人出家十八年,亦忝稱學習大乘教法、行佛子行,但反省自己,深知「遇難則退之易」與「遇難不退之難」。紅塵凡夫,能在名利之下不迷失者,最是稀少。大師在弘法度眾的過程中,不知有多少光榮的桂冠,多少財利的抉擇,卻能夠繼續安貧,繼續走在既定的路上。大師何能如是?他說:「貧僧認為,假如一個人能把因緣看清,明白一切緣起緣滅,就能夠不被動搖。」正因為有看清因緣的智慧,才有如是的行持!這就是答案吧!
四、道次第行持
以這般明淨的心意,大師努力最多的是讓佛教通俗化、普及化,落實「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順著眾生的根器而引度。大師說:「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例如佛學辭典裡最完善的《佛光大辭典》,各類有益人心的書籍,大師個人等身的著作……是以文化弘揚佛法;南華大學等五所世間大學培養安定社會人才,叢林佛學院等培育弘法利生的僧才……是以教育培養人才;育幼院、老人院、救災……是以慈善福利社會;透過舉辦各種共修活動,作為接引的方便,同時也實踐佛法,是以共修淨化人心。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般若為用」,只要契合佛法,運用得當,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妙法。修行不光是個人的了生脫死,而是要能夠為社會大眾服務、貢獻。
這四大宗旨如《現觀莊嚴論》提到:「諸欲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入行論》也說:「佛子不需學,畢竟皆無有,善學若如是,福德焉不至?直接或間接,所行唯利他。」眾生需要什麼,自己就得去學什麼,去做什麼,唯有這樣隨順有情的條件與根器,才可能成為眾生的導航,有情的津梁。若一味地要求:你不能這樣做,你得這樣做……是無法真實利益眾生的。而菩薩就是有特別善巧的做法,去利益有情。如同聖天菩薩在《四百論》中說:「世間諸規律,隨彼行名法,是故較於法,世間力尤強。」任何世間的規律,正法都會隨順;所以雖然是內道佛弟子,也要看到世間法是具力的,能從眾生相應的世間法一直引導到正法,這之間自然會形成一條落英繽紛的坦途。
龍樹菩薩在一篇願文中提到:「由依人間法,升天則不遠,若登人天梯,解脫亦在邇。」此語教示弟子應好好行持人法(十善法),因為以此可得到人天果位,得人天才能修學佛法,與菩薩才有更直接的法緣,這叫做人法的教授,是有助於解脫,極為重要的修學次第。大師推動的三好、七誡運動亦是如此的體現,讓佛教成為一種完全能應用在每天穿衣吃飯中的精神綱領,而非遠離一切凡塵俗事的空頭理論,舉凡文教、慈善、體育等諸多領域,都能令人在此中結下善緣,得到心靈的改變與提升。
五、願力的體現
宗喀巴大師在《金鬘論》中說道:有的菩薩即使願力強大,行種種難行苦行,還是無法呈現出成果,是因為沒有順應時代的緣故。觀察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山能產生極大的迴響與效果,千餘僧眾、百萬信徒、三百多別院……代表其願力、福德、威勢的體現,從種種的象徵來看,不只是今生創辦而已,必定是過去世善妙的等流,一直延續到今生,才有如此盛大的事業。怎麼說呢?學人是學辯經的,凡有所立,必須倚賴諸多正因推理,才能成立自宗,雖然《金鬘論》也提到一個沒經驗的人想要用正因去找出一位補特伽羅相續中的證量是很困難的,而學人正是沒有修行經驗及證量的人,但是在《法行經》中有說「種性由因知」,透由正因觀察,可以了解此補特伽羅的種性為何?是利根?是鈍根?或者菩提心的因種具足否?從因相上觀察可知,這在因明中是用「果正因」來成立其理路的。所以觀察大師此生的行誼和成果,可以肯定是前世累積、乘願再來者。
大師說:「為了佛教許多『貧僧』,為了他們未來的生存形象,我不得不在這個時候,以我為例,代表他們說幾句公道話。」學人也說幾句吧!與其說是響應大師,不如說是「德不孤必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