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5 什麼是人間佛教的修持?

慧東/美國佛光山西來寺住持

我來自北京,父親是一名教授,母親也是從事教育,來到美國一直在西來寺學佛,了解佛陀教育的真義後,決定依止星雲大師出家。感謝常住、師父給我因緣,幾年後,承擔了西來寺住持的責任,我才明了西來寺建寺的過程是多麼艱辛。光是從原本五十萬美金的計畫增加到三千多萬,就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負責建設的慈莊法師,在建好之後,僅當了一任的住持就交棒給其他師兄弟,自己又到其他地方建寺去了,直到退休後再回到這裡靜修。

學佛的人都希望找到修行的方法,但佛法浩瀚無邊,法門無量,使人對此莫衷一是。師父在《貧僧有話要說》的〈僧侶修持的回憶〉,通過對自己佛法修行的回顧,表達了他對修持的看法,進而闡述了人間佛教的修持法。我在讀了師父的這一篇文章後,在以下三個方面有了深刻的體會。

第一、什麼是佛法的修持?

很多人對於佛法修持的認知停留在形式上,認為只有誦經、念佛、打坐等才是修持。現代人大多受教育程度高,但有時反而變得更加執著,認為只有經典裡記錄下來的才是佛法,其他的都闢為邪說。其實,凡是佛法都有一個共通點——放下執著。佛陀把佛法譬喻為舟筏,讓渡者到達彼岸後把它放下,就是告訴學人,再好的方法一旦執著不放,也就變為了束縛。至於在渡河的過程中,如何去揮槳操舟,遇到不同的風浪如何應對,則要在基本的方法之上自己去體悟了。

師父在這篇文字裡說:「在人間佛教裡,貧僧也體會到,居家的修行、工作上的修行、人我關係的修行,以及在五欲六塵裡如何克制自己、超越自己,是昇華自己的修行。」生活裡的「五欲六塵」就是橫亙於煩惱與解脫之間的河流,修行人如何克制自我、超越自我就是渡河者頂風破浪的過程。渡河不在於划船的姿勢,而在於如何到達彼岸。

修行不在於形式,而在於降伏內心的貪、瞋、痴。至於如何去降伏,可以在居家生活中,工作中,甚至是「人我矛盾」中去體會,在生活的點滴中隨時隨地去體會自己內心有沒有執著、染汙,然後「克制、超越、昇華」。例如,當人們在人我矛盾中因為「別人的錯」而批評時,正是煩惱生起的時候。這時候,應該馬上反省自己為何不能隨緣地處理解決問題。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

修行既然不是形式上的追求,那就只能是內心的調伏。因此對於人間的修行,師父「把『修行』改作『修心』,因為修心是要從內心變化氣質、淨化心靈,淨化自己的思想、身心,長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做人正派」。雖然「修行」與「修心」只有一字之差,卻提綱挈領,把不同形式、不同地點的佛法修持都概括了進去。

這裡的「修行」是指行為上的、外在的;而「修心」則是內在的,並不一定為外人所知。比如,一個坐在那裡打坐的人,外相上是修行,但內心可能妄念紛飛,也可能執著於禪定的喜樂當中;而一個在認真地做義工,服務他人的人,內心可以非常專注、清淨,充滿慈悲。所以「修行」與「修心」的差別在於內心,而不在於外相。這也點出了人間佛教修持方法的核心。

第二、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體會人間佛教的修持法

對師父的人間佛教修持法,我檢視自己過去的修行,發現自己也曾注重在「修行」的形式中,認為在「佛理」中鑽研、在打坐中體會才是「真正的修行」。但隨著出家日久,我對於師父所說的「修心」愈來愈有實際的體會。特別是當自己承擔的工作愈來愈繁重,愈來愈複雜時,心中的各種煩惱就愈容易出現。煩惱出現的第一反應很自然地就是要逃避到「修行的清淨」中去,但隨即發現這種把工作與修行分開來,把煩惱與清淨對立起來的想法,使修行變成對困難和煩惱的逃避,而非解決。它同時也使自己在煩惱中看到那個「我執」深重的「自我」。

而去除我執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煩惱生起時,不放棄,不抱怨,不躲避,真實坦然地面對「自我」,用平時所累積的各種善法去對治它,降伏它。修行的過程如同船夫遇到風浪,使盡渾身解數保持平衡,渡到對岸。這種人間佛教裡「修心」的方法,讓我切實體會到「直心是道場,煩惱即菩提」的道理。

有了自己的體驗,人們經常問起的一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信徒們常問:「在家人生活、工作忙碌,沒時間修行怎麼辦?」這個疑問的關鍵在於人們把生活和修行當成互不相容的兩件事。它也反映出人們心中把佛法修行與幾種固定的模式等同起來的心理。而了解了人間佛教「修心」的道理後,忙碌的生活、工作與修行就不再對立,反而變成最好的道場。

第三、人間佛教修持法的活用

內心的清淨、自在並非只是在「修行」時才有所體現,它可以反映在生活的任何側面。在整個「貧僧有話要說」系列中,師父的那種風輕雲淡、娓娓道來的寫作風格,與其說是師父寫作功力的體現,不如說是他清淨、自在、提放自如的心態的寫照。

通常人們對於「修持」這類看似嚴肅的話題,恐怕都要去引經據典。而師父信手拈來的童年往事、修道歷程,自然而然地烘托出佛法的真諦與修行的本質──隨緣自在,於無拘無束中不離佛法清淨、放下的本懷。

面對有些足以讓常人慌亂的無理指責,師父恬淡、閒適的寥寥數語就使危機消失無形。比如有人在指責其他團體花錢的問題時,也順道把佛光山一併進行攻擊。師父並不急於辯解什麼,只是呈現佛光山把淨財用於辦教育、興慈善、傳播文化等事業的重要,使無端指責的人啞口無言。這種遇變不驚的淡定可以說是人間佛教「修心」方法的活用。

在這篇文章裡,師父於有意無意之間,對人間佛教修持法的「體相用」做了清楚的詮釋。修行的「體」是心的清淨自在,無染無雜;「相」是不拘一格,於生活、工作、人我關係中隨處「修心」;「用」則是在困境中,甚至是無理的謾罵、指責面前,既不煩惱,又能信手拈來地化危機於無形,甚而轉化為弘法的契機。如果沒有一些特殊因緣的出現,人們或許至今也沒有因緣看到《貧僧有話要說》。

世間的各種因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師父在文章中的睿智說明了一切。我們也在這各種因緣中更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是人間佛教的修持。

西來寺過去都由台灣人士擔任住持,現在讓來自大陸的我承擔,可見師父建設的佛光山沒有地域觀念。甚至現在不僅有來自大陸各省市的出家弟子,來自美、澳、新、馬、法、非洲等幾十個國家地區的人士也都匯聚在此,大家依止人間佛教為修行,共修共融,彼此沒有分別,在全球各處服務大眾,弘法利生,可以說,這真是世界一個偉大的教團。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