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十二類【附錄】 /
- 379貧僧說話的回響 /
- p347 我的師父不是貧僧
p347 我的師父不是貧僧
蔡璧玉/勝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董事長
一生以「舉重若輕」的行事風格,將我們諸佛子杯水車薪的護持,化為浩瀚的弘法能量,帶著我們成就不可思議的願景。常見聞,一位高僧一生建一間寺院,以之弘法,就覺圓滿;我的師父帶著我們法水流遍五大洲,建三十餘校深耕教育,編纂經藏與《佛光大辭典》正法永存,立三十間以上圖書館復興中華文化,設五十部雲水圖書車偏區飄書香,救災扶弱慈悲喜捨,監獄布教接引眾生,克服萬難建立佛子心靈的佛陀紀念館,點點滴滴,弘法的見證。
讀著師父每日一說從頭娓娓道來,溫故知新,方覺原來跟著師父的足跡,舉凡文化、教育、慈善、建設、弘法等,我那一點點的喜捨,竟已然融於普照三千界的佛光中。
何其神妙,身為佛光人之前,作夢也不敢想,竟能有參與廣布菩提種子的因緣!
想誠摯的說聲:「師父感恩您!因為有您,弟子璧玉才能有此善因好緣。」可是師父在「讚歎法門」中教我們,讚歎要有智慧、有內涵、不說破,否則落於俗套。
師父!在您聽不到的地方,弟子在心中還是只能落於俗套,誠摯的合十跪言:「感恩您!」
眾中有我 我在眾中
渾然天成之中,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有人常問道:「佛光會這麼大,怎麼管理?」身為佛光人的我們,會很自在的回答:自覺管理。
師父從小自學自覺的學習過程,自律甚嚴,卻凡事善護念,老師嚴懲,生活清貧,初到台灣時不被接受的磨難,初建佛光山的艱苦,師父都自覺:「苦是成長,苦是過程,苦是教育,苦是營養。」這樣的精神,傳承至每位法師,薰習至每位佛光人,形成一種無為而治的自覺管理氛圍,事事和順,人我和敬,僧眾和諧,絕不逾矩。
佛光信條規約嚴謹,三好、四給、五和啟發善念,遍及全球一千多個分會的佛光人,謹遵師父的教誨,嚴守戒律,不苟且徇私。
師父不戀財卻很會開源(著作及墨寶,誰能比他更受歡迎?)加上積沙成塔的信眾護持,將近五十年來,佛光山逾千百億元的弘法事蹟,早已震撼佛教界,師父卻常告誡每位佛光人:「佛光山不屬於任何個人,佛陀紀念館也不屬於佛光山,是每一個人的。」一切都為佛法的弘揚,應運而生。
「眾中有我,我在眾中。」如此浩瀚的胸懷,佛光人知道,佛光人默默在學。
我對「不著相」的執著
師父一日一說,彷如對他的佛子們慈祥的說著床邊故事,我像讀著《安徒生童話集》一般的著迷,它是故事也是教育,更是生命的明燈。
師父,您說:「貧富不是看金錢,貧富要看因緣。」因緣裡有人我關係,真正的金銀財寶,法身慧命都在因緣裡。當因緣不具足,煮熟的鴨子都會飛了;當因緣具足,助緣會自動呈現在你身旁。在師父大寶傘蓋下,罩護著我們「心念不空過,念念滅諸苦」。
師父深耕人間因緣以「共修淨化人心」,佛光人活在共生、共有、共好的法喜中,人人的心念因師父「以無為有」的心念而富足。
師父,雖然您說「不著相」,法師、大師、貧僧三無差別。您又說現在您最喜歡的稱謂是「貧僧」。可是,身為您的弟子,還是要說:「我的師父不是貧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