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5 《叢林所思》序──生命不空過

滿謙要出書了,他來向我請教書名。這本書是他去年八月自澳洲調任回叢林學院擔任院長,忙於院務之餘,應《人間福報》之邀,將現代叢林教育的理念與生活點滴撰文發表。

我一向知道滿謙個性剛正,作事俐落果斷如大丈夫;閱讀這本書發現滿謙更是充滿至性至情與柔軟愛心的好院長。

這本書每一章節都充滿著對學生的熱愛,每一頁都寫滿了對教育的熱情,每一行都鋪陳著對生命的熱度,展示著一個悠遊叢林中細膩深情的心靈。

四十八篇文章,篇篇記載著叢林教育的因緣情深,行行揭示著菩提路上的無怨無悔,句句流露著荷擔如來家業的心甘情願。所以我對他說:「書名就叫做《叢林所思》吧!」

教育是人類傳遞和開展文明的方式,透過教育,獲取有用的知識,培養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發展健全的人格,人類才能視野開拓、心靈開展,並且長養智慧、包容、慈悲的健全人格。而佛陀是世間最偉大的教育家,他在成道住世的四十九年中,廣宣教化、示教利喜,目的就是為了教育眾生。不僅提升人格道德,並且開發真如自性,以達到解脫自在的人生。因此,「佛教」即是指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法、覺悟的教育。

有鑑於此,佛光山創建之初,我就將開山四大宗旨之一,定為「以教育培養人才」就是希望培育健全的人才,為社會國家服務奉獻。

出家一甲子,辦學四十年以來,我一向主張叢林教育的精神,不是口頭上的談玄說妙,而是要於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叢林的教育法又可謂「搬柴運水的生活教育、因材施教的啟示教育、無情無理的棒喝教育、福慧雙修的力行教育」。在滿謙的娓娓細訴中,可以看到除了知識的傳授,叢林教育更重視自覺,從生活中自覺,陶冶思想、倫理、道德、人格,乃至威儀,進而領悟生命深邃的內涵,自我提升超越,達到智慧的境界。

我從來沒進過學校,沒有領過一張畢業證書,但在做工、挑柴、打水、做飯時,都在思索生命的意義,都在向生活學習,這就是佛教自覺的教育。

感謝諸多因緣的成就,多年來承蒙國內數所大學不棄,邀請我擔任博士論文的評審人,倖獲美國、巴西、泰國、韓國等多所大學,相繼頒發六個榮譽博士學位給我。

辦教育是我一生的堅持,目前在國內創辦佛光、南華兩所大學,在美國創辦西來大學,而今滿謙也效法慈莊、慈惠、慈容、心定法師們,在海外努力弘法,十年來他帶領一群僧眾及信眾們努力奮鬥,集體創作下,成果斐然。千禧年蒙獲澳洲政府捐贈一片土地給南天寺,將興建一所南天大學,看到弟子們的成就頗為欣慰。

去年滿謙由澳洲調回本山就任叢林學院院長,一般人只知道他會建寺工程、弘法講經、辦活動等,卻沒想到他任職院務之餘,也埋首精進寫作,令人驚訝。

其實自覺能生慧,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慧由心生!」從滿謙書中清晰看到他在自覺教育上的努力,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自覺教育的紀錄,也是滿謙本身自覺的書寫。

教育的過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展了深廣的視野;但是大家都只注意到給站在高處快意迎風的人掌聲,而忽略了那默默承擔的肩膀。

佛光山這麼多年來,就是靠著許多默默承擔的肩膀,疊起教育的高樓,看到更遼闊的風景。從東方佛教學院、中國佛教研究院到今天的叢林學院,四十年來,慈惠、依恆、慧開、依華等人擔任歷任院長,造就的佛門龍象,或弘法利生,或貢獻社會,他們辦醫院、養老院、育幼院、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講堂、圖書館、美術館、出版社、雜誌、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可以說這些人才致力於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業遍布十方,帶動了台灣佛教的蓬勃發展。

現在教育的棒子傳到滿謙的手上。滿謙在入佛門前,是一家知名服裝公司的設計師,服裝設計最重要的是合身貼切,穠纖適度,現在他成了教育設計師,所以更能因材施教,鬆緊自如。滿謙有熱誠,有幹勁,對教育有理想目標,相信他一定能將棒子握得穩穩的,一路暢快的跑下去。

我曾經在《迷悟之間》一篇文章中,將人心比喻為鑽石,指出鑽石必須由匠人的細密磨礪,精準切割,才能綻放內在的華光,璀璨閃耀。一個好的院長,有愛心的老師,以及能自覺的學生,才能組合成一具高超的切割機,將鑽石晦暗表層磨除,讓智慧穿進內心,折射出美麗的光芒,這本書就是切割過程的紀錄,書頁中師生間溫馨曖曖光芒流動,值得一探究竟。

很高興滿謙在人間福報的教育專欄「叢林風月」要結集出書了,以此與滿謙勉勵,並為之序,希望他能繼續努力的寫作,為自己、為佛教留下生命的歷史痕跡。

二○○四年六月於佛光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