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8 《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序

在今年(二○二○)年初,擔任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的弟子如常法師告訴我,他將與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也是皇家規劃學會二○二一年主席楊威博士一同合寫一本《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

說起這一段人間因緣,實是不可思議。

二○一七年九月,我赴江蘇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休養期間,一位來自倫敦的楊威博士希望來看我,她是前監察委員、中國佛教會祕書長丁俊生的外孫女。一時之間,彷彿回到一九四九年,我與慈航法師、律航法師等多位佛教僧侶無故被拘押,丁俊生委員與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曾任台灣省主席的吳國禎先生的父親吳經明老先生,以及董正之立委等,共同營救了我們。

不僅如此,多年後,丁委員的公子丁紹光先生,陪同他的母親丁李湘君夫人,也就是楊威博士的舅舅及外婆,曾到太平洋彼岸的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相訪,那一次,丁先生還捐出自己的畫作,幫助佛光大學做興學義賣。說起故人往事,對於同是佛教徒的丁俊生居士等人,總是感恩懷念。如果沒有他們的相助相救,在那個動盪的大時代,不知道我們這一批青年僧會流浪到哪裡?

在大覺寺的見面之後,楊威博士與如常法師有了多次往來聯繫,後來還促成了捐贈中英文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與《佛光大辭典》增訂版予大英圖書館,二○一八年佛光山與大英圖書館正式簽署三年備忘錄、二○一九年十月在大英圖書館舉辦佛教特展。

也是那一年,楊威博士分別到高雄佛光山及宜興大覺寺看我,他告訴如常法師,參訪兩地之後,他從建築的規劃、設計、運用,感受佛教應該就是這樣以人為本的宗教。《阿彌陀經》清楚描述極樂世界的功德:有環境自然美麗、建築空間莊嚴、人我之間和諧、心裡安住喜悅,往生淨土的資糧無他,只要有信願行,有慈悲的心腸、智慧的靈敏、忍耐的功力、廣大的結緣、無邊的弘願,以及無我無相的修持,誠心持誦彌陀聖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而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人間佛教的淨土是當生成就的淨土,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的淨土。

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流傳千年,無獨有偶,在西方,由田園城市之父埃本尼斯.霍華德所倡導、至今仍影響現在城市規劃深遠的田園城市理論,一開始的願心,跟佛教原始的想法一樣,也是來自於慈悲。

長於城市規劃專業的楊威博士表示,從十九世紀開始,田園城市理論的發想,根本目的是來自社會改良,試圖讓社會更平等、公正。埃本尼斯.霍華德曾說,他倡導的田園城市新文明「不是基於個人利益」,而是基於對大眾的服務。這股從「無我」出發的願力,造就原來只是一名速記員的他,運用智慧與無比的耐心,在英國萊奇沃思等地,構築了一處環境自然美麗、建築空間莊嚴、人我之間和諧、心裡安住喜悅的淨土,至今仍在運作。

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這一中一西,一來一往的修行實踐理論,在楊威博士與如常法師他們的發想下,時值新冠疫情蔓延,儘管隔著大半個地球,透過現代科技的便利,兩位善心慈悲的行者,將他們對人間淨土的建設與田園城市的實踐,落實於這本書的完成。年近歲末,疫情仍然肆虐,地球面臨環境、生態、氣候變化、貧富差距、糧食安全等諸多挑戰的今日,冀望能對這熱惱混亂的世間注入一股清涼。

回想丁俊生委員當年的相救,到其兒子丁紹光先生、外孫女楊威博士,他們一家三代與佛教綿延至今的總總因緣,都讓我無限感念。相信,只要願心昇華,一切成果自然水到渠成。因此,當他們邀我為這本書寫序時,我非常歡喜樂見。是為序。

二○二○年十月於佛光山開山寮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