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22 《星雲學說與實踐》序──人間佛教的再闡述

滿義法師現在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的研究員,過去在佛光山法堂書記室幫我記錄文章,像在《人間福報》刊登的《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等,總共十餘年的時間,他從來沒有讓我間斷過一天。這許多文章結集出書之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各大報紙紛紛轉載,並有中國大陸的中華書局、浙江人民出版社等多家書店相繼出版,雖不敢說「洛陽紙貴」,但文字的傳播能獲得普遍讀者的喜愛,也算是難能可貴的事了。

因為滿義法師跟隨我的時間很久,對我倡導人間佛教的旨意了然於心,多年前他曾寫了一本《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高希均教授特別為之作序,並由天下文化隆重出版。

這一本著作,我也自覺他對我弘揚人間佛教有很深刻的了解。最近他在工作之餘,又寫了十餘萬言的《星雲學說與實踐》;新春期間,高教授與名作家余秋雨教授來山,知道滿義法師有了新的作品,歡喜不已,一直商請要把這篇稿子在天下文化出版。

我平日裡,每見到徒眾有著作出版問世,總是給予鼓勵。現在這本《星雲學說與實踐》,是滿義法師感於我多年來弘揚人間佛教,由於我一向秉持「佛法要說得讓人能懂、能受用,才有價值」的信念,因此平時不管為文寫作,或是講經說法,總是利用一些故事、譬喻,或是生活性的事例,希望把艱澀難懂的佛法,儘量說得生動、淺顯,讓人能會意、能了解、能接受,如此才能讓佛教確實落實在人間。

只不過「通俗性」的佛法平易好懂,卻因此讓一些人認為「人間佛教」沒有學術性的深度。另外,我覺得佛教在人間最大的意義,應該是要能解決社會人生的問題,要對人心的淨化,以及人類福祉的創造有所助益,如此才有存在的價值,而不是只有空談理論而已。為此,多年來我創辦許多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乃至公益、社教等事業與活動,甚至推動「三好」、「四給」、「五和」、「七誡」、「慈悲愛心人」等淨化人心的社會運動,本著「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的精神,希望能為普世建設一個「安樂富有」的人間淨土。

但是對於這些積極入世的作為,卻又引來某些人批評說人間佛教只有實踐,沒有思想理論。對於這種偏頗的言論,我並不會太介意,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所弘揚的人間佛教,就是直承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人間佛教不但有佛陀的聖言量做為理論依據,而且有具體可行的實踐之道。

例如,佛陀成道時說「眾生皆有佛性」,我因此鼓勵信徒要直下承當「我是佛」,唯有大家把自己內在的真如佛性開發出來,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我引述《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把向來被人誤解的「四大皆空」說為「四大皆有」,希望大家都能體證「空有一如」的般若智慧,人人都能過著不偏苦樂、不執有無的中道生活;我把最初的根本佛法「四聖諦」,與大乘佛教的「四弘誓願」結合起來,成為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內涵與實踐之道,因為學佛不光只是了解真理就好,還必須要有願力、修行和實踐,才能達到人生的解脫之境;我根據佛陀開示「四依止」的真義,強調學佛不僅要「依智不依識」,還要進一步「轉識成智」,如此才能圓滿生命,所以人間佛教一向都很重視文教弘化。

滿義法師根據我的這些思想理念,他肯定人間佛教已經自成一門「解行並重、事理圓融」,是可以引領時代思潮、能夠幫助眾生圓滿生命的「思想學說」,因此他以「佛性平等的立論根本、緣起中道的真理闡揚、自覺行佛的修行落實、轉識成智的生命圓滿」等四大綱目,把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做了體系性的整理。

這本書雖然名為「星雲學說與實踐」,但其實「人間佛教」並不是我星雲所創新的學說,當然也不是太虛大師或六祖惠能大師等人所創立;探本究源,人間佛教應該是釋迦牟尼佛的學說。只是過去奉行佛教的人,大都把這麼美好、實用的人生哲學藏之於山林,或是束之高閣,只供學者作為研究的資料,而未能普及於社會。

現在我本諸時代思潮所趨,深感在人心動盪、迷惘不安的當代社會,急需要有人間佛教作為指引,以為現代人找出安定身心的妙方。所以多年來我也為人間佛教寫過數百萬言的論文,其中有滿義法師幫我記錄的也不少,如今都由香海文化結集出版成為《人間佛教叢書》,這應該也算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明燈。

過去禪宗有謂「千年闇室,一燈即明」,現在滿義法師這本新作《星雲學說與實踐》的出版,希望可以對當代人心的安定與迷惘的破除,提供些微的貢獻。

高教授要我為此書寫一篇序文,就以此聊作交代。

二○一五年四月於佛光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