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4 佛光人第七講

俗語說:「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古今中外的有德之士尚且在危急存亡之際,輕財利、重仁義,我們佛光人自許為社會的清流砥柱,佛門的龍象棟梁,在待人接物時,更應該在輕重得失之間,做一個正確的選擇,所以「怎樣做個佛光人」第七講中,我提出下列四點意見,希望大家共同勉勵:

一、佛光人以佛法為重,以世法為輕

在佛教裡稱世間法為有漏法,因為在這個世間上,儘管我們享盡榮華富貴,親眷恩愛不渝,如果沒有佛法作為生活的指南,終究是貪欲瞋恨、愚痴邪見,畢竟是諸苦聚集、惱害身心。如果我們對於世間諸法沒有一點自覺,對於五欲六塵沒有一點醒悟,那麼不但生命的境界無法提高,甚且也會如同俗人一般隨波逐流,在煩惱的深淵裡無法自拔,更遑論益世度眾了。因此佛光人處世之道,首先應該以佛法為重,以世法為輕,換言之,就是必須以佛法來引導世法。

我們必須確實認知五戒十善、因緣果報、慈悲喜捨、六度四攝、三法印、八正道、四聖諦……這許多佛法都是救世的良藥針砭,是解脫的不二法門,是苦海中的慈航,是長夜裡的明燈。

如果我們不如此肯定佛法的重要性,就很容易隨俗流轉,一旦境界來臨,無法作主,不但自度不成,反害他人。多少佛教人士,雖然剃了頭、出了家,但是人在山林,心在世俗,充其量只不過是形同沙門;我們寧可人在世俗,心在佛法,做個真正身心出家的法同沙門。

怎樣知道自己能否「以佛法為重,以世法為輕」呢?我們可以這樣考驗自己:當世法與佛法有了衝突的時候,我自己應如何取捨呢?

例如:當自己的貪心生起的時候,我是否能夠運用佛法,告訴自己應該放下,轉貪婪為喜捨?當面對冤家仇敵的時候,我是否能以佛法來化解瞋恨,而不向對方報復還擊?當世俗上的喜好與學佛有所相悖時,我是否能以弘法利生為重,寧可放棄前者?面對名聞利養的誘惑,我是否能守道不動搖?當佛法被人攻訐批評的時候,我是否能挺身而出,不畏橫強,奮力護法衛教?果能如此,我們就是以佛法為重了。

身為佛光人,應該以此為原則,自我培養這分堅固的道心。

二、佛光人以道情為重,以俗情為輕

人,是有情的眾生,無法抽離感情而生活,如果人沒有了感情,就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內涵條件。但是感情有世俗的感情、信仰的感情,感情有染汙的感情、淨化的感情,感情有占有的感情、奉獻的感情,感情有小兒女的私情,更有對眾生的大愛。

著書立說,宣揚佛陀的真理,就是一種「永恆的慈悲」。

世俗的感情,不但指父母親眷之間的感情,還有朋友、同學、同事、同鄉之間的情誼,自己的愛好、興趣等等,廣義而言,這些都是世俗之情。世俗的感情雖然有一時的快樂,但是容易流於占有,具染汙性,而信仰的感情則是以智導情的淨化感情。

學佛並非要我們拋卻世俗之情,做一個無情的冷血動物,相反地,佛教非常注重感情,教我們不要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甚至成道以後,為母說法,為父擔棺,這些都是佛教重視感情的最佳例證。此外,菩薩稱為覺有情,像觀世音菩薩恆以悲心聞聲救苦,地藏王菩薩二六時中地獄度眾,菩薩如果沒有真摯深切的感情,如何能對眾生生起無私無染的大愛。

對於一些愛好,佛法也不至於那麼絕情,要我們斷然放棄。如金碧峰禪師不就愛缽如命嗎?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空理的體證,到了最後他寧碎玉缽,而將自己安立於佛道之上;金代禪師不也視蘭如己嗎?然而他能將愛蘭的心情,擴大到人我相處上,使世人至今都能從他的故事裡,分享到佛法的溫馨。高僧大德們並非如同槁木死灰般沒有感情,但是他們都能將世俗之情昇華,用來愛眾生、愛佛法。

其實,宗教的信仰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感情。例如:我們之所以念佛、拜佛,就是因為我們愛佛、敬佛,否則我們怎麼肯稱念佛的聖號,並且將最尊貴的頭叩投在地上呢?所以真正的信仰,是愛的淨化、愛的提升,是擁有比人間的情愛更善美的內涵;真正的信仰,是心甘情願的奉獻,是至高無上的犧牲,是立足在比世俗的感情更高超的層次上面。

為什麼我們要對佛教犧牲奉獻?難道佛祖要我們的感情嗎?不是佛要,而是我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是要自己全心全力地付出之後,才能有所獲得。

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在待人處事的時候,都能不離佛法嗎?苟能如此,才能安於道中,不為境轉。否則,都用世俗的方法盡情往來,在利害關係下臭味相投,一旦俗情和佛法有了衝突的時候,就會寧可要我的父母,不要我的師長;寧可要我的兄弟姊妹,不要我的同道法侶;寧可要我的俗家,不要我的常住;寧可要我的榮華富貴,不要我的法身慧命。這樣一來,不僅是佛教的損失,更使自己陷於萬劫不復的地步,豈不令人扼腕痛惜!

所謂「俗情淡一分,道念才能增長一分」。「天人交戰」往往是學道者必經的心路歷程,一個修道者的成功,就是以道念降伏俗念,以法愛戰勝俗情。「愛不重不生娑婆,情不深不受苦逼。」俗念凡情深重的人,容易陷於愛河欲海之中,迷失自己的慧命,甚至在袈裟下失卻人身,更有負十方的信施與常住的栽培。希望大家在俗情與道情之間,都能有圓融智慧的取捨。

三、佛光人以實踐為重,以空談為輕

佛教之所以衰微的主要原因,在於教界人士只知空談高論,不切實際,深奧玄妙的道理說太多了,反而使佛教教義中利益眾生、服務社會的方法漸漸被人忽略淡忘,以致於世人輕垢佛教,以為只是普通心性之學或消極悲觀之說,不足以經世濟民、匡正人心。

經常看到一些法師們談玄說妙,說得有如入定般自我陶醉,信眾們卻全然聽不懂,這又有何益?我也時時目睹一些同道們,高談闊論為教為眾的一番理想抱負,但是自己不肯動手去做,也不過是說食數寶罷了。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要學的、要做的,實在是太多了,為了自我快速成長,廣度無邊眾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邊學邊做。在實務中發現不足,在不足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不斷進步,抱持虛心的態度與務實的精神,這樣才能自他二利,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乘行者。

曾經有人讚美日本人邊說邊做,德國人做了也不說,而中國人最為人垢病的就是只說不做。令人汗顏的是,在佛教界只說不做的人卻何其多!三十年前的台灣,多少人倡言佛法應該電視化、電影化、文藝化、大眾化、通俗化、社會化,但是他們只是空談而不去實踐。我們佛光人最具有德國人的精神,儘管在文化、教育、弘法、慈善各方面已經多有建樹,但是大家卻能效法古德謙沖自抑的美德,只願默默耕耘,不計收穫和得失。

今日,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佛光山開山近四十年來,沒有一個閒人。」佛光山每一個分子,讀書的讀書,修行的修行,弘法的弘法,度眾的度眾,甚至一個人身兼數職,忙碌於利生的工作。一樁樁佛教事業,就在如此千辛萬難之下建設起來;一顆顆菩提種子,也在萬丈紅塵之中長養了慧命。這些都是佛光山重視實踐的成果!

所謂「說一丈,不如行一尺」,盼望佛光山的後輩佛子們,也能發揚前人身體力行的精神,寧可做一個苦苦惱惱的小兵小卒,也不要做一個空腹高心、不切實際的聰明人;但求盡己之力回饋社會人群,供養十方大眾,不必寄望他人的供養。我們為信者添油香,上報四恩,下濟三途,才是佛光人對佛法的實踐。

四、佛光人以是非為重,以利害為輕

目前的社會之所以亂象叢生,就是因為有太多人唯利是圖,凡是不利於我的,儘管有利於社會國家,合乎公理正義,也不肯犧牲一點,古人所謂「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正是這種人生的最佳寫照。

然而最可悲的,還是自許崇奉大乘宗門,以弘法利生為依歸的中國佛教,不能團結力量,無法凝聚共識,究其原因乃由於一些教界人士只問利害,不問是非,只要是有交情的親朋故友,如何自私自利都無關緊要;只要是直屬的宗門派下,怎樣的不合理法,都能包容忍耐;只要自己受到一點恭維讚美,常住的前途盡可以棄之不顧;只要我能分得絲毫利益好處,眾生的幸福可以一概拋諸腦後。長此以往,不論對自己、對團體都是一大斲傷;對佛教、對眾生來說,更是有所戕害。

因此,凡我佛光人要以事理為重,只要是對的、合理的,儘管對自己不利,也要贊同支持;只要是錯的、不合理的,縱使對我如何有利,萬死也不能苟同。一個人能夠把是非看得比利害重要,這個人就有人格,就會受人尊敬;一個團體的每一分子,都能把合理善惡置於個人得失之上,這個團體就有希望,就有前途。

我回想自己過去在叢林裡,曾經有一些很要好的同修道友,我們之間無話不談,然而當他們後來背離佛教,另謀發展以後,即使想要給我多少的利益,我都拒絕接受,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所謂「寧教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作人情」,希望大家對是非利害有這樣的認識。

佛光山的文教事業雖然年年虧損,仍然不惜投注大量的財力心血,因為我們不計個己的利益,心念所繫者乃佛教的前途與眾生的慧命。

實事求是的精神乃我佛光人宗風所在,凡我佛光人都要努力延續這項傳統於千秋萬世。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